12月27日,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籤約儀式在長春市中國一汽總部舉行。吉林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平,煙臺市市長陳飛,吉林市委副書記賀志亮,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慕宏偉等領導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籤約儀式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秦煥明主持。
實際上,一汽吉林欲進行混改的消息自去年中旬就開始在流傳。隨後,在今年7月份,一份一汽吉林內部「混改宣貫資料」流出。上述「混改宣貫資料」顯示,山東寶雅或成為被引入的資本方。但此舉遭到一汽吉林員工的抵制,「製造物流部企業混改宣貫徵求意見」流出。一汽吉林員工宣稱,不同意與山東寶雅進行合資。員工認為,山東寶雅生產經營的「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屬於低速電動車、山東寶雅投資方及股權結構複雜、山東寶雅企業徵信被提示的風險信息等。今年10月28日,在解決與員工之間的內部分歧之後,一汽吉林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70%的股權,募集15億元混改資金。此舉也被視為一汽集團剝離不良資產、謀劃整體上市的進一步動作。
中國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承載著中國人的汽車夢。風雨輝煌66年間,中國一汽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汽吉林汽車作為中國一汽的全資子公司,經過38年的發展歷程,憑藉精益高效的生產體系和國內領先的汽車製造能力,已經成為中國一汽自主品牌的重要組成力量。多年的發展積澱,一汽吉林汽車在技術質量、製造工藝和人才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厚的歷史底蘊,佳寶、森雅等多款耳熟能詳的經典車型曾經馳騁在中國大地,引領了微型車在中國的發展,並遠銷南美、非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新能源汽車萌發伊始的2009年,專業從事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
2015年12月,寶雅新能源曾與北汽籤署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在德州打造全球最大的小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60億元;2016年5月,這家山東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又轉戰湖北,計劃在襄陽高新區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能50萬輛的新能源電動車生產線。
不過,這兩項投資規模巨大的項目最終都不了了之。雖然投資項目沒有下文,但是作為低速電動車企業大戶,在過去兩年卻是發展迅猛。
此次混改順利落地,不僅對一汽吉林來說是利好,也是寶雅新能源獲得發展的一次機會。作為一家低速電動車企業,寶雅新能源的發展因為國內部分省市對低速電動車的整治受到影響。
啟信寶顯示,寶雅新能源2019年11月29日新增兩項對外投資,成立寶雅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煙臺)有限公司和寶雅新能源汽車銷售(煙臺)有限公司,轉型的意圖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寶雅新能源的經營範圍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動。此前經營範圍為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四輪電動助殘車等低速電動車系列,現在經營範圍為汽車、新能源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售後服務;網際網路約車平臺;汽車租賃;二手車經紀;公路旅客運輸;停車場服務;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研發、安裝等。
據了解,一汽吉林汽車混改後,中國一汽與山東寶雅雙方將各施所長、共同發力,將民營企業的活力和中國一汽的實力充分結合,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新公司將通過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圍繞市場需求及產業發展趨勢,將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並舉,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形成具有一汽吉林汽車特點的產品平臺體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和移動出行的需求。
未來,中國一汽將在平臺、品牌、研發等方面對新公司給予一如既往的支持。新公司還將不斷引入資金、技術、產品、市場等資源,健全體制保障,創新商業模式,實現股權多元化和商業模式多元化,開創共投、共謀、共享、共創、共贏發展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