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帶過一個員工,態度很誠懇、好學,也能吃苦,安排什麼工作都願意幹。一開始我覺得很好,是個人才,可以培育。後面就有些不耐了,因為不管我安排什麼,說什麼,對方都只有一個態度:「好的,沒問題」。
很多時候其實我是希望員工對工作有自己的做法和計劃,而不是什麼都問領導,領導說怎麼做就怎麼做,最後出了問題也還是回來找我處理。
當有一次我問他的看法,他還是只會說「好的,沒問題,領導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的時候,我終於發火了,要他回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個計劃給我。很多時候,員工回覆說「好的」,並不是領導想要的答案,這就是領導會生氣的原因之一。
01 領導希望聽到你的想法和行動計劃,而不是你盲目的順從
領導與員工溝通的過程中,一般以工作的安排居多,而領導安排工作下去,當然是希望員工能夠接下工作任務。但是,正如例子提到的,領導同時希望員工能夠對工作任務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而後制定高效可行的行動計劃。
領導了解員工的行動計劃,另一個方面就是為了對工作的過程有所掌控,比如當員工提出的行動計劃存在某些問題時,領導能夠及時提出,讓員工進行完善,從而規避很多風險。
最後則是,員工把工作問題都考慮好,領導也可以不那麼累,不然每個員工的工作都要領導安排得穩穩妥妥,沒有任何想法,領導只會累垮。如果員工只會回復「好的」,對工作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分析,久而久之,領導就會很生氣。
02 溝通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態度、語氣和情緒,惹得領導生氣的因素有多種可能
當然,也有可能我們溝通的內容是沒問題的,我們也和領導說了我們的想法和分析,領導也給了建議,最後我們回復「好的」,按照領導的建議辦事。但是,領導仍有可能發脾氣,這並非領導找茬,而是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態度、語氣和情緒的傳達比內容的傳達更重要。
比如,我們心裡並不認同領導的安排,語氣很不好,態度很敷衍,帶著不滿的情緒回復了領導「好的」。領導又不瞎又不聾,自然是對我們的語氣和態度很不滿,才會感到生氣。
在溝通的過程中,領導更在意的往往是員工的態度和情緒,如果員工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工作,哪怕是反對領導的某些觀點,領導也會認可。反之,為了順從,且懷有不好的態度和情緒,領導也會生氣。不要只強調自己會回復領導「好的」,當領導對員工的順從仍感到生氣時,員工應該反思自己在溝通過程中的態度、語氣和情緒。
03 和領導溝通,態度、語氣誠懇,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再請示領導
所以,在我們和領導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態度端正,語氣誠懇,讓領導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如果對領導的安排有其他看法,不妨以領導討論的態度,向領導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小建議,但不要有不滿,要客觀、冷靜。
在這個基礎上,當我們接受領導的工作安排後,要主動向領導提出自己對工作任務的分析和想法,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和計劃等,請示領導的建議。最後就領導的建議,對工作安排進行完善,開展行動。這樣,就能構成一個良性的溝通,避免領導對我們的回覆感到生氣。
【歡迎關注學習委猿】每日更新、專注職場個人成長、一起升職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