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同學筱珺說起她剛工作一年多的女兒,感嘆地說:「現在職場形勢變了,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的賞識。我從小培養女兒聽話,在學校聽老師話,現在到單位聽領導話。可一年多來她領導根本沒有提攜過她,這次年底才加了100多元工資,還是她們部門最低的一檔。」
筱珺的女兒我是見過的,聽話是非常聽話,但明顯缺乏個人的主見和立場,做事也不太喜歡動腦筋。
之前我曾提醒過筱珺要給她女兒成長的自主空間,可筱珺一直強調她女兒就是因為聽話,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是校「三好學生」,她這樣教導孩子是為她好,不會讓自己女兒吃虧的。
這次聽完筱珺的抱怨,我當場就回她:「什麼時候職場上聽話成了領導賞識的必要條件了?這完全是個偽命題!現在職場從不把下屬聽話當作考評標準。」
職場中任何一個領導賞識下屬從不是以聽話為核心的,領導會因為你的才能賞識你,會因你不斷發掘的潛能賞識你,也會因為你遇到困難百折不撓賞識你,更會為你自律、自信、自強賞識你。
至於所謂的 「聽話」也有不同的解讀,領導希望的「聽話」是有強服從力,能按領導的指示獨立完成各種任務。而很多下屬所解讀的「聽話」更多的是指機械地跟從領導,遇到難題靠領導解決。
01一,在職場中一定要釐清「服從」與「聽話」的差異
職場需要員工有良好的服從性,懂得大局觀,能為團隊利益出發,不過分計較個人眼前的利益得失。對於領導的指令有一定的辨別度,能提得出合理的可行性修正方案,而不是需要員工無目的盲從。
員工心裡所謂的「聽話」則是不過大腦的盲從,看似溫順乖巧實質是做事不用心、不負責任,一旦工作上出了問題所有一切全由領導擔責。對於這樣完全依賴領導、機械地執行工作任務的下屬自然不可能得到領導賞識。
02二,從小的「聽話」教育早已不適應職場的現狀
職場中這種「聽話」教育根本還是來自員工小時候家庭、學校養成的。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聽大人話」、「聽老師話」,他們說什麼都是對的,照做就是好孩子,得到表揚和獎勵,就如同筱珺對她女兒的從小教育。
很多這樣長大的孩子,他們是學會了「聽話」,但也很大程度失去了獨立思考辨析能力,唯上是命成了 「應聲蟲寶寶」。而職場中有價值、有潛力,值得領導培養的人恰恰不需要這種人!
既然成年了踏入職場,就得重新適應做一個成熟獨立的職場打工人。單純「聽話」這種事就留在少兒時代吧。
03三,在職場中「識時務」比「聽話」更得領導賞識
在職場「識時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軟性技能,不僅需要高情商還要高智商。領導對於識時務的員工通常都比較欣賞的,如果觀察一段日子發現「識時務」的下屬他的專業技能還是可圈可點的話,重用提拔只是個時間問題。
何為「識時務」的員工呢?就是識大體懂進退,對於領導的指令有很好的完成率,也會對領導指令中的錯漏以合適的方法加以提出,並通過可行性提案供領導參考。有良好的服從性、自律性。總而言之,能在恰當的時間說恰當的話做恰當的事。
04四,用專業的能力職業的態度去贏得領導的賞識
真正能贏得領導賞識的員工,無一例外都有良好的專業能力,能自覺按公司標準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遇到難題不放棄,會自行專研,也懂得想合適的人尋就支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願意配合團隊做出個人的調整。能自覺養成不斷自我學習長進的習慣,不斷提升不斷成長。
遇事冷靜,不被情緒左右。明白職場中「求大同存小異」的真正含義,理性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分歧。這就是用職業的態度處理日常工作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綜上所述,職場在發展,「聽話」這種幼兒時代面提耳命的事就留在童年記憶,在職場就用專業的能力和職業的態度去贏取領導的賞識。
最後,我希望對筱珺的一席談話能改變她對女兒的影響力。
我是葛曉惠,20多年的職場資深人士,每日分享我的職場經驗與案例,幫助大家走出職場困惑。分享、成長、收穫,職場上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