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黑咖啡,是比較原始的咖啡模式。類似濃縮咖啡Espresso。根據奧地利法律最少要用7,5 克咖啡粉,用大約60毫升的水在咖啡機內過濾1分鐘。其口味非常濃鬱,而相對於Espresso較長時間的過濾時間使苦澀感加重。
2.Kleiner Brauner
「小棕色咖啡」,是土耳其咖啡搭配上奶油。一般咖啡和奶油是分開的,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適當的適當的奶油加到咖啡裡。如果寫著「Großer Brauner"就是「大棕色」,是小棕色雙倍的量。
3.Melange
這個詞來自法語,意為混合。加長咖啡搭配上同樣比例的牛奶製作而成。類似義大利的卡布奇諾 Cappuccino,Melange的表面也會有牛奶泡泡。這道咖啡是奧地利最有名的咖啡之一。
4.Franziskaner
類似Melange, 但咖啡表面會多一份奶油。
5.Milchkaffee
「牛奶咖啡」,就是Caffe latte, 德文也會寫成「Kaffee verkehrt」 (反了的咖啡)。這是因為牛奶咖啡的比例以牛奶居上,而我們平時喝咖啡肯定牛奶是配角。入口比較香甜,咖啡的興奮作用也大大減少,適合兒童和不太喜歡咖啡味的人飲用。
6.Einspänner
"單駕馬車「。大玻璃杯的黑咖啡配上很多奶油。單駕馬車在奧匈帝國時期是類似現在的計程車或快遞。這種工作非常辛苦,一年四季都要風餐露宿。車夫們為了能在大冷天也喝上熱咖啡就在上面搭配大量的奶油。這樣咖啡表面像蓋了被子不會很快冷卻,而雙手也可以取暖。如果有工作了,需要趕快喝完手裡的咖啡就把奶油攪拌進去,咖啡的溫度就下來了。
7.Kapuziner
小杯的黑咖啡,配上少量奶油,呈現棕紅的顏色。看過電影裡歐洲中古時期的一些修道士麼?他們穿的衣服是連體的,沒有拉鎖或扣子,直接從頭上套進去即可。這類衣服叫Kapuzinerkutte,顏色和這種咖啡的顏色差不多,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8.Maria Theresia
「瑪麗亞·特蕾西亞」,大杯的黑咖啡混合法國橘子酒(原名 Cointreau,酒精度40%),配上奶油,撒上橘皮絲。
9.Fiaker
「雙駕馬車「,雙倍的黑咖啡加上奧地利燒酒。厚厚的奶油上加一枚雞尾酒櫻桃。
10.Eiskaffee
「冰咖啡」,維也納版的冰咖啡是在玻璃杯底放上香草冰激凌,澆上冰鎮的濃縮咖啡,打上奶油,撒一些巧克力碎在上面。
11.Mozart Kaffee
「莫扎特咖啡」,奶油黑咖啡搭配上小瓶的莫扎特酒 。
咖啡都搭配一杯白水,喝完咖啡後可以清清嘴裡的味道。不過每家咖啡店會有自己的特色,甚至你到了奧地利其它地方都會有新的發現。
上島咖啡
地址:淨月大街與森楊路交匯,上島咖啡淨月精品店
聯繫電話:0431-80666560
歡迎小夥伴們光臨,我們在這裡等你哦!
©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咖啡課堂,素材大多源自網絡,由咖啡課堂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