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調查接近事件真相,以真情觸摸民生冷暖。歡迎收看《記者調查》。這兩年,健身風潮席捲全球,尤其受到年輕人的熱捧。當馬甲線、八塊腹肌相繼成為完美身材的代名詞,明星們都在跟風炫耀反手摸肚臍、鎖骨夾硬幣、扭動A4腰時,出入健身房,再辦張私教卡,正引領著時尚消費的新潮流。然而,私教真能幫你練就廣告中的標準身型嗎?我市的健身教練行業現狀如何?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調查。
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運動觀念也發生變化。相比較收費低廉、專業性不強的大眾體育場館,新一代健身人群更加青睞專業的健身俱樂部。連日來,記者在下午4點到晚8點期間,走訪了市區多家健身房,所到之處都是人頭攢動。走進市區的一家健身會所內,近20臺跑步機不停地運轉,隨著韻律十足的音樂響起,操課室內的肚皮舞不時有新人加入,而器械區內更是吸引了很多崇尚力量的男士。
健身愛好者 尤先生:
(記者:來這邊鍛鍊多長時間了?)一年吧。(記者:主要是做的什麼鍛鍊?)做器械。(記者:那你主要是自己鍛鍊還是請私教?)自己,自己摸索鍛鍊。
相對於尤先生的獨自摸索,不少健身者的身邊總是有一名教練在指導。很多健身愛好者認為,去健身房健身找個私人教練很有必要。專業的私教能替自己安排鍛鍊,並督促自己徹底地執行訓練計劃,用最少的時間做最有效率的訓練。
健身愛好者 韓先生:
自己練比請私教差多了。因為自己好多東西都不懂,做的動作都不專業,做的都不對。
健身愛好者 車先生:
就是能快點入門吧。不然你自己要看書,看些資料,沒有教練教得這麼直接。
據了解,私人健身教練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史,在國內發展,也是近十年才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採訪中,健身中心的管理者們告訴記者,如今選擇私教課程的會員正呈逐年增多的趨勢。而個性化的訓練指導,也需要消費者付出較高的學費。目前在鹽城,根據教練級別和會員所選擇項目的不同,每節私教課程學費從一小時100元到400元不等。
健身中心負責人 歐陽長傑:
正常情況下,一個教練在做到兩年以上資格的,基本上工資一個月能拿到至少一萬出頭。(記者:這個一萬包含哪幾個部分呢?)底薪,提成,課時提成。(記者:底薪大概多少?)底薪的話,現在做我們這個行業底薪都是非常少的,可能說有的是1500,有的是1800。他的工資來源主要是上課,課時提成,比如說一節課在240塊錢,然後他的一節課,最高拿到50%。
市場需求量大、職業前景光明、收入高……這些誘人的條件促使私人教練成為了健身市場的熱門職業。但市場的紅火也導致了私教隊伍的魚龍混雜,尤其是最近幾年,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因私教指導不當致傷的案例。那麼,這些身材好顏值高的私教們,真的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專業嗎?
小單是鹽城師範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一名在校生,他對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很明確,就是成為一名私人健身教練。
鹽城師範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 單徐彪:
因為本身我對健身這個項目,有自己的愛好,然後將來健身行業發展前景比較廣泛。將來如果可以進入這個行業,對自己將來的發展肯定有好處。而且最近,就是近幾年健身行業健身教練的工資也是一步一步上漲的。
相對於小單的躍躍欲試,已經在健身會所兼職做了一年私教的師兄小薛卻持有不同的看法。
鹽城師範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 薛 野:
主要是鹽城這裡專業教練不多,然後就是什麼人都能做教練。(記者:你所謂的專業教練是指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最起碼得有一個證書,國職或者ACE(健身教練證書),或者說他自己有一定的鍛鍊基礎。(有的教練)要身材沒身材,要技術沒技術,就這樣也去指導會員。
記者了解到,小薛口中所說的國職證書,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與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培訓、考核後頒發的相應等級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這是目前我國健身行業比較認可的一類從業證書。
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考評員 張少凡:
一般來講,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它分三個等級,一個是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通過率,全國下來應該是在55%到60%,中級可能應該是不到40%左右,高級更少。
這位考評員告訴我們,「國職證」也並非強制性的,健身教練想上崗並不是必須通過國職考試。換句話說,目前整個健身行業對於私教的上崗資質並沒有統一標準。私教的從業門檻到底有多高,完全由各家健身機構自己把握。
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考評員 張少凡:
其實目前來講,鹽城不是特別多,能持證上崗的,大概也就在60%左右。包括您看一些健身教練的簡介,很多簡介他一長串,但這個東西,他是自己真有還是自己編的,咱們無從考證。
對於這樣的現狀,很多私教購買者卻毫不知情。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健身的人找教練,更多關注的是身材形象,基本不會考慮去查看相關的從業資質。
健身愛好者 車先生:
我請的一個教練他有32歲,相對來說比較有經驗點,別的小的不好說!
健身愛好者 張女士:
健身愛好者 尤先生:
這幾年健身這一塊發展的特別迅猛,好多健身房都開了,肯定就是良莠不齊,素質不一樣是肯定的。
據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最新發布的《2016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成為健身教練前,90%的人考取了相關職業證書,大部分經過1到3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證書,而58%的教練只是參與了俱樂部上崗培訓。
一位有著十年從業經驗的私教告訴記者,隨著健身產業的急劇擴張,大批新人湧入,但並不是所有的持證私教都是專業的。
健身中心私人教練 洪建靜:
現在健身行業,其實鹽城這邊私教挺亂的。因為很多就是現在學一下,我就去考個證,考過來就開始上崗了,他其實就是實戰經驗不是很豐富。
健身中心負責人 歐陽長傑:
現在有很多教練確實屬於這種狀態,就是說我什麼東西可能都不懂,我去培訓機構培訓七天,然後七天之內我考過去了,考理論考過去了。那麼OK,這個證書我就可以拿得到。那持這種證書上崗沒有任何經驗,這種如果讓他去帶會員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給會員身體上與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傷害。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國職證書的取得並不是很難,相關體育專業畢業生、一些體育愛好者們通過參加各類培訓班,就能拿到健身教練資格。然而真正的實踐能力,很多人並沒有掌握。
健身中心私人教練 王先生:
為了吸引會員去買我們的課,所以我們都會儘量地去考這個證,健身房也會有這樣的要求。考試也很容易,沒有什麼專業的要求,一次不過補考也可以。
鹽城師範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 薛 野:
你要應付考試的話,可能個把星期或者說一個月肯定夠了。如果你要真正想教人家東西,肯定遠遠不夠。
當健身私教的入行門檻只剩下看臉看肌肉時,當一個從不健身的局外人能夠七天考證上崗時,那這個行業必定魚龍混雜,隱患重重。對於健身行業存在的這種現象,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國內對私人教練沒有統一的資質認證體系,也沒有出臺規範健身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導致健身房在聘請教練時沒有統一標準化的「門檻」。正是這些行業的不規範和相關機制的不成熟,使得市場比較混亂,監管上也存在盲區。
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考評員 張少凡:
第一方面可能是最基本的,從這個教練的水平入手,抬高這個門檻,就是俱樂部招教練這個門檻,首先我覺得還是那句話,必須持證上崗。第二個,就是加強俱樂部管理監督的能力,必須經常給教練進行學習,或者進行監督考核這一塊,這個會從基本上提升教練帶會員的安全性。
鹽城師範學院社會體育系主任 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後 夏成前:
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公平公正公開,使真正有能力的,有專業能力和經濟實力的這些機構或者是組織進入到我們健身市場,使我們健身市場規範化運作。第二個是勞動人力資源認定這些部門,他們有這種認定資格,再有一些工商執法部門。他們實行一個聯合行政執法,對市場進行加強監管,加強監督,保障市場按照規範化運行。
當運動健身正由過去的時尚「嘗鮮」變成一些人的生活「常態」,越來越多的人在健康上投資時,監管健身行業,規範私教隊伍,已然亟不可待。也只有行業規範了,才能保障消費者、從業者以及商家的三方利益!好,感謝收看今天的節目,聯繫我們請撥打新聞熱線83133333,或者掃描二維碼,關註記者調查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觀眾朋友們,再見!
首播:電視一套每周日21:30
復播:電視一套每周一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