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解放軍進攻速度太快,考爾中將死裡逃生

2021-01-11 歪史正說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邊防部隊的主要對手是考爾中將率領的印度第四軍。說起這個考爾中將,早年還被媒體稱為「印度戰神」。

考爾中將

布裡吉·莫漢·考爾中將(Brij Mohan Kaul),早年畢業於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校,畢業後於英印軍隊服役,1940年英印軍第8步兵師在密拉特組建,考爾擔任中尉排長,並隨部隊參與了進軍中東敘利亞的戰鬥。戰鬥中考爾率領一支32人的小分隊奇襲敘利亞重鎮阿勒頗,並奇蹟般的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這座城市,被火線提拔為上尉連長。

1943年,英印軍第8步兵師奉命進入義大利作戰,參加了血腥的卡西諾戰役。戰鬥中,考爾再立奇功,率部向敵後穿插,切斷了德軍主力第10集團軍的後路,使得德軍不得不退出羅馬。考爾也因這一戰的表現,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國媒體對他的事跡大加報導,甚至有媒體將他稱為「印度戰神」。

二戰結束後不久,印度宣布獨立,考爾選擇回國加入印度軍隊。頂著「印度戰神」的光環,考爾官運亨通,不斷晉升,沒過幾年就當上了印軍第4步兵師師長,到了1962年初更是晉升為中將,擔任印度陸軍參謀長。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總理尼赫魯在中印邊境地區推行「前進政策」,作為尼赫魯的遠親兼得力幹將的考爾,主動請纓前往中印邊境地區。在他的直接指揮下,印軍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兩國關係也越來越緊張,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起了自衛還擊作戰。

中國邊防部隊不打則已,一動手就是真格的,第一戰便全殲了印軍王牌第7旅,活捉了旅長達爾維,這讓這位「印度戰神」臉面掃地,他決心拿出些真本事,在尼赫魯壽辰之日,奪取一場「驚人的勝利」,為此他不惜甘冒生命危險親臨瓦弄前線坐鎮指揮。

1962年11月12日,印軍主動發起攻擊,向中國邊防部隊據守的05、06高地發起炮擊,並於13日成功佔領06高地旁的07高地。14日印度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向中國軍隊發起數次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奮起還擊,多次打退印軍的進攻。

11月16日,解放軍第54軍在丁盛軍長的率領下,對瓦弄之敵發起全面反擊。各攻擊分隊動作勇猛,迅速攻佔了敵前沿陣地,隨後向敵縱深發展進攻,連續奪取多個要點,印軍第11旅大部被殲滅,殘敵爭相逃竄,中國軍隊則乘勝追擊,不斷擴大戰果。

這時,考爾中將還在瓦弄督戰,他萬萬沒有想到,印軍精銳會敗得如此之快,中國軍隊進攻的速度居然這麼快,於是倉皇乘坐直升飛機,向後方逃竄。他乘坐的直升飛機剛剛起飛不久,中國軍隊就殺到了瓦弄機場附近,當戰士們發現印軍直升機時,紛紛以步兵武器向飛機猛烈射擊。

考爾中將的運氣很好,他乘坐的直升機逃過了這一劫。當他死裡逃生,從前線回到後方指揮部時,仍然驚魂未定,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這一切是真的。戰後不久,這位曾經的「印度戰神」便被解除了職務,被勒令永久退役並接受情報部門的調查,甚至被停發了退休金。

相關焦點

  • 中印戰爭印度輸得很慘,但他們卻這樣告訴世界——解放軍輸了
    中印自衛反擊戰,上世紀60年代那場兩大文明古國之間的較量。雖然印軍在戰前是氣勢如虹,但在戰鬥中卻被我軍打得一敗塗地,然而印度卻拍攝了一部以中印自衛反擊戰為原型的電影,該片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窮兇極惡的中國解放軍」。以中印自衛反擊戰為原型:《嚴峻的現實》。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戰爭的決定因素永遠是人,這場戰爭是毛主席與尼赫魯的較量,也是中印雙方將領的對決。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印邊界爭端西段、中段、東段情況不同,東段因麥克馬洪線遺留問題,中方期盼談判解決。
  • 1962中印戰爭:號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得到了此國的大力支持,卻依然慘敗
    中國軍隊重新發起進攻,擊潰了印度第四師。到11月20日,印度軍隊組織了幾次無效的抵抗。也就在那天,北京單方面宣布停火,並準備撤軍。1962印為何敢挑釁中國?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印度國內反覆宣揚中國不敢打他。總理尼赫魯和國防部長梅農過於自信,自認為能夠通過外交手段化解危機,他們相信即使推行「前進政策」侵犯中國領土,中國也不會敢於攻擊印度。
  • 1962年一場持續32天的中印戰爭,因為一人,讓印度做了50年的噩夢
    在他從軍校畢業後將近6年的時間裡,儘管國家正深陷戰爭的硝煙中,考爾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參加過任何的作戰,一直到1941年,考爾才開始參加部隊的作戰。像是1943年考爾帶領部隊在義大利的一場作戰,這場戰爭考爾帶著連隊在山區大展身手,對德軍造成了巨大傷害,使得德軍被迫退兵撤出羅馬,考爾也因為這場戰爭被英國媒體吹捧為"印度戰神"。
  • 由麥克馬洪線引發的中印邊境爭端,為何解放軍能在東段西段勝出?
    為了打擊印度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創造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解決的條件,決定對入侵印軍進行反擊,迅速成立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新疆軍區西瓦指揮部」,部署兵力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迎擊印軍大規模進攻。
  • 中印戰爭是誰指揮的?貧窮的中國仍然打贏了有蘇聯和美國支持的印度
    張國華在中印戰爭中的指揮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讚揚,精彩的作戰計劃在國家上也得到了眾多軍事專家的肯定。 負責西線的指揮官何家產是新疆部隊副軍長。何家產針對印軍據點分散的特點集中兵力採取迂迴包圍的戰術,逐步清除了入侵印軍。現在知道中印戰爭是誰指揮了吧。 中印戰爭打到哪裡 中印戰爭打到哪裡?
  • 中印戰爭老照片:我國士兵霸氣眼神,孤獨的身影守衛著祖國!
    中印戰爭老照片:我國士兵霸氣眼神,孤獨的身影守衛著祖國!中印戰爭被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主要是在西段和東段同時進行,在印度控制的地區為主戰場而進行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讓印軍明白了解放軍並不好惹,此時我國士兵抓獲了印軍俘虜,此刻露出的眼神極為霸氣。
  • 中印戰爭,曾與我軍交過手美上將李奇微,對此戰爭有過一番評價
    但很少有人知道,60年代初的中印邊境戰爭,以及珍寶島戰役,如果還要算上八十年代的對越反擊戰,中國一路走過來也是歷經鐵血,中印邊境戰爭是自抗美援朝結束以後,我軍為了保家衛國進行的一次戰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對於確立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至關重要,中國軍隊用自己無與倫比的勇氣,打敗了侵略者。
  • 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
    對此,大抵曾經發生的那一場中印戰爭無疑是最好的前車之鑑。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一、霍希爾·辛格之死中印戰爭也被稱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在整個戰爭過程當中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而印度方面陣亡最高級別軍官是一名準將,他的名字叫做霍希爾·辛格。
  • 中印戰爭的歷史推演:為什麼我們不能對印度下狠手?
    中國和印度在1962年曾爆發了一場激烈的邊界戰爭。我們的軍隊佔領了藏南這個原屬中國的爭議地區,甚至抵達新德裡的郊縣,氣勢如虹。印度人燒了自己的很行,把硬帀投進河裡,摧毀了通向新德裡的道路,整個印度亂作一團。但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卻停止進攻。不僅把佔領的藏南又讓給印度,還後撤20裡。
  • 中印邊境零下五十度,解放軍吃熱騰騰的火鍋,印軍卻啃冰涼的大餅
    目前邊境氣溫已經逐漸逼近零下五十度,得益於完善的後勤系統,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解放軍擁有豐富的飲食選擇,除去常規的食物之外,他們甚至可以吃上由無人機送來的熱騰騰的火鍋。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解放軍拉土上去建溫室大棚,讓邊防戰士們吃上了新鮮的蔬菜。而且後來又出現了恆溫恆溼的專業儲藏室,這也能讓蔬菜保存更久。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解放軍甚至可以在高原上吃上自己親手包的餃子、無人機送來的火鍋。不過,讓人吃驚的是,同是在中印邊境地帶,解放軍能吃上熱騰騰的火鍋,印度軍人卻只能啃凍得發涼的大餅。
  • 西山口邦迪拉之戰:解放軍迂迴穿插貝利小道,打得印軍魂飛魄散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於1962年11月在西藏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區對入侵印軍發起進攻。中印邊防軍進行武裝對峙11月18號總攻開始以後解放軍如同神兵天降,公路兩側的山巒和森林成為了屏蔽印軍的天塹,駐守在達旺的解放軍陸軍55師和配屬的兩個炮兵團開始沿著公路向南正面進攻,印軍以62旅為守衛主力的色拉陣地一天之內即告崩潰,中國軍隊攻佔色拉後毫不喘息,立即奔向德讓宗,據守德讓宗的印軍第65旅沒有放一槍一彈就撤出了陣地,掉頭向已被切斷退路的邦迪拉撤退,在遭到中國穿插部隊的阻擊後也像62旅一樣在公路上擠成一團,中國軍隊一到即全軍潰散
  • 補壹刀:印軍準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現在放這個風幾個意思?
    來源:補壹刀執筆/胡一刀 &斬魄刀「印軍已經為打兩場『戰爭』做好了準備!」27日,距離中印雙方「一致同意停止向一線增兵」還不到一周時間,《印度時報》洋洋自得地打出了這樣的標題。印度真的有能力在中印邊境打持久戰?01《印度時報》口中的「兩場戰爭」,是指準備在對峙地區過冬的印軍當下正面臨兩大對手——解放軍和嚴寒。不過,報導聲稱,印方已經做好了應對的「萬全準備」。
  •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因「阿克賽欽」而起
    消息一出,印度立刻向中國表示抗議,並開始向阿克賽欽地區及中印邊界的中段、東段派駐軍隊。中方一再呼籲雙方坐下來,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問題,但印度要求中國全面撤出「阿克賽欽」才能夠與中方談判。1958年印度宣布「阿克賽欽」為印度領土。8月中國和印度軍隊在幾個哨所發生衝突。與此同時,叛亂的陰雲正在西藏上空醞釀。
  • 解放軍還沒出手,印度就已經招架不住了
    作者:年負現在北半球已經進入了冬季,駐紮在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的20萬印軍面臨著最大的問題就是生存。《印度快報》網站報導,現在寒冷的氣候環境對印軍特別不利。零下10攝氏度的氣溫對於拉達克地區是常事,不只如此,通常還伴隨著降雪或大風。
  • 中印邊境解放軍的冬天: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用上外骨骼
    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士兵在享用火鍋報導稱,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中國士兵正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與印度進行馬拉松式的對抗
  • 印軍狼狽潰逃,解放軍迂迴穿插斷其退路,打出輝煌大勝
    1962年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印軍發起還擊作戰,入侵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第7旅很快便被全殲,旅長被活捉,解放軍乘勝追擊,收復藏南重鎮達旺,共殲敵1897人。為配合正面進攻,擔負穿插任務的步兵第11師部隊(32團、33團),在師長餘致泉、副政委秦明、副師長王曉一的率領下,於11月10日黃昏出發,攜帶7天口糧,平均負重30公斤以上,克服重重困難,經7天5夜,提前50分鐘進至拉洪橋一帶,當即以33團搶佔有利地形,隨時準備截擊印軍潰軍,抗擊敵軍援軍。
  • 開赴中印邊境?解放軍新兵高歌視頻遭臺灣綠媒抹黑
    視頻截圖海外網9月22日電近日,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新兵入伍淚別父母在車上唱《軍中綠花》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但有臺灣綠媒22日卻藉此造謠稱,這是解放軍被送往中印邊境前線,「情緒激動唱到痛哭」。臺灣「蘋果日報」打出聳人聽聞的標題:「解放軍痛哭!被送往中印邊境前線 情緒激動引熱議」。文中引導性極強,還使用「哭鼻子」之類的詞語。關於視頻,報導模糊其詞,僅稱不知道視頻的拍攝時間為何,但士兵都拿著口罩,應該是拍攝於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