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之後,一般來說都是陪媽媽一起睡的。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建立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而且也方便哺乳。時間久了,不只寶寶捨不得和媽媽分開睡,媽媽也捨不得寶寶。但是到有一定的階段,家長需要適時地跟寶寶進行分床睡,然後再過渡到分房睡。
有的寶寶2、3歲就已經獨立睡一間房。而有的寶寶都上小學了,還每天都要媽媽陪伴著入睡。
對於寶寶多大可以分床、分房睡,家長了解嗎?為什麼要和寶寶進行分床睡和分房睡呢?父母應該如何客觀看待這件事情。
和寶寶分開睡眠,有如下的好處:
1、分床睡,可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寶寶的睡眠時間較長,與家長無法同步。因此很多時候,寶寶睡覺了,家長可能會在邊上玩手機或做其他事情。
即使是儘量降低聲音的幹擾,但光線的刺激以及不自覺的翻身等動靜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
2、有效降低意外的發生
寶寶對於父母都有一定的依賴性,因此睡眠時,會把臉朝向靠近父母一側,這樣父母呼出來二氧化碳會被寶寶吸入,影響正常的供氧量。對寶寶的健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外父母夜間熟睡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動作,比如翻身、抬手臂、抬腿等動作,如果不小心,可能會壓到寶寶,甚至會給寶寶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家長睡熟而壓傷寶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3、分房睡,如果太晚的話,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
美國兒童睡眠專家Richard Ferber經過研究發現:寶寶長時間和父母一起睡,不會變成缺乏安全感、不獨立的孩子。
雖然這樣的情況表明,寶寶和父母一起睡,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獨立性的培養。
但大量的調查表明,過晚的分房睡容易導致寶寶過度地依賴家長,缺乏必要的獨立性的訓練,對於成長有不利的影響。
有人說,寶寶應該3歲分床、5歲分房。而有人認為,寶寶應該在周歲之內就分房睡。其實不管幾歲,寶寶最終還是要習慣一個人睡的。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分床睡、分房睡合適呢?
1、看時間
美國兒科協會2016年發表建議,寶寶在周歲之前,就應該和家長分床睡,但不要分房間睡。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意外的發生。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做不到。
因此有相關育兒專家結合實際,給出實質性的建議,寶寶在3歲之前,家長可以選擇適當的時候,進行分床睡;
在6歲之前,應該由分床睡逐步過渡到分房睡。隨著寶寶月齡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及時做到分床睡的情況的話,後面想分床睡會更困難。
2、看寶寶的狀態
可以從下面2個方面,觀察寶寶是否具備分床睡的能力:第一是寶寶已經建立起安全性依戀模式,意思是父母的離開也保持良好的心態及狀態;
第二是寶寶的自理能力,比如睡得比較老實,不會亂踢被子;或是覺得冷會自己蓋好被子、小便會提醒父母等。
寶寶具備了分床睡的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1、灌輸寶寶分床睡的理念
給寶寶講一些有關分床睡的故事,並且告訴寶寶,分床睡是為了讓寶寶更好地睡眠,而且爸爸媽媽就睡在邊上,會一直照顧著寶寶。
2、給寶寶舉行分房睡的儀式
可以在寶寶生日或是六一節等具有儀式感的時間,父母興奮地:爸爸媽媽給你準備了禮物,下面由你來當設計師,一起來布置你的房間吧!
然後帶寶寶選購喜歡的家具、裝飾,讓寶寶做個「小小的設計師」來籌劃自己的房間布局,這樣寶寶的接受度更高,更願意在自己親手設計的「王國」裡睡眠、成長。
3、分房睡的階段要注意逐步分離
很多寶寶膽子比較小,因此剛開始分房間睡時,儘量滿足寶寶的要求,比如要求爸爸媽媽的臥室門和自己的臥室門都敞開著;或是媽媽要等寶寶睡著之後再離開;還有要開著一盞床頭燈等。
如果寶寶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的話,父母可以在寶寶的房間裡放一張床陪伴寶寶一起睡。一段時間之後,寶寶會慢慢適應一個人睡一個房間的方式,家長要注意千萬不要心急,分房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4、適時鼓勵寶寶
在剛開始分房睡的前幾天,寶寶每天夜裡能獨立睡眠,不哭鬧的情況下,第二天一早,家長一定要及時表揚寶寶。
也可以在寶寶身邊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當作獎品,這樣讓寶寶醒來睜開眼就看到驚喜。這些方法對於寶寶分房睡很有效果!
5、家長要有決心
很多時候,並不是寶寶單方面不願意分房睡,爸爸媽媽自己也不想和寶寶分開。有時候看見寶寶哭鬧可能會心軟,但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能前功盡棄。
要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寶寶:相信寶寶可以自己睡覺!然後在寶寶的房間裡繼續陪寶寶睡覺!
寄語:
每個寶寶在成長路上都要經歷分床睡、分房睡的階段。在分床(房)睡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時關注寶寶的一些心理變化,做好正面的引導,這樣才能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