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是真的嗎?總是愛出汗的人注意了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出汗,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身體感覺到熱了,自然會出汗。但在我國民間傳說裡,出汗被賦予了不普通的神秘色彩,比如「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來」、「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出汗能排毒」、「出汗能減肥」等等,這些話或多或少有些誇張的成分在,但有時候確實有人汗多得莫名其妙,比如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到底是怎麼回事?

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是真的嗎?

一吃飯就大汗淋漓的朋友千萬不要慌,比如在這樣的炎炎夏日,可不止是吃飯,你離開空調房稍微動兩下就大汗淋漓了,這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情況,只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手段而已,是身體散熱的表現,無需過度擔心。

另外,很多人在吃辣後,也會出一腦門子的汗,這是因為,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體驗。當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與我們口腔、咽喉等部位的辣椒素受體相結合後,這種受體就會被激活,從而產生一種灼痛的感覺,使我們感覺到火辣辣的,而這一感覺又可引起體溫升高、代謝加速,也就引起了發汗。

除此之外,確實有人無論吃的是什麼東西,只要一吃飯就會出汗,這種情況其實也無需過度擔心,因為這時候的多汗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叫做「味覺性多汗」,只是個人的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味覺性多汗,是我們舌頭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當一些食物接觸到這些感受器後,會自動向大腦發出信號,從而促進排汗。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血糖高的患者以及糖友而言,如果在吃飯時發現出汗突然明顯變多,在排除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很有可能是近期血糖控制出了問題,需要注意血糖的監測。

與此同時,除了味覺性多汗,還有「精神性發汗」、「原發性多汗」以及「盜汗」或「淋透性出汗」等與出汗有關的情況,其中,精神性發汗也就是一個人在精神緊張或焦慮的時候出汗增多,這也是正常生理現象,因為人在精神緊張或焦慮時,會使得體內控制出汗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出汗自然就變多了,不用太擔心。

原發性多汗則可以直接打破「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來」這一說法,比如手心、腳心、腋窩以及脖子這四個部位出汗多,通常情況下都屬於原發性多汗,是一種基因決定的多汗現象,也就是有些人與生俱來的,更何況,我們每個人腋下的汗腺本來就屬於大汗腺,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汗,否則怎麼會有「狐臭」的現象發生呢?

還有人說背部愛出汗,說明身體極度疲勞,當然了,如果你剛運動完或者剛乾完體力活,身體確實挺疲勞的,也會出很多汗,提醒你該休息了。其實,我們背部的汗腺數量並不算少,雖然比不上腋下,但在身體表面的皮膚裡也算是處於中遊水平了,再加上背部的面積比較大,當人體需要出汗調節體溫的時候,背部排出的汗液總量還是比較大的,只要背部的汗腺都在正常工作,背就會出汗,完全是正常現象。

另外,額頭和嘴唇上愛出汗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出的汗成分也沒有區別,99%都是水,只不過有些人表現明顯,有些人不是很明顯而已,這都不提示健康問題,無需過度擔心。其實,真正需要注意的恰恰是最後一種——盜汗,比如在正常室溫下,睡一覺起來床單浸溼了,甚至到了必須更換的地步,就需要去檢查一下了。

相關焦點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啥意思?是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聽到很多俗語,有的時候自己也會冒出一些俗語。足以證明俗語運用廣泛,很受大家的追捧,也深得大家的信任。有很多俗語與衣食住行都有關係,就比如說「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這句話在老一輩人口中就經常聽到,有些年輕人聽到以後,就有點不理解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到底是啥意思?吃飯流汗暗示有疾?
    吃飯是一個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事,食物是一個人的體力和營養補充的來源,有句老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就已經能夠說明了吃飯的重要性。那麼還有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很多人不理解,吃飯是必然的,流汗也是正常的,為什麼加在一起就會壞事兒了呢。我們知道,流汗是有很多因素在當中,流汗一方面是人體新陳代謝正常的反應,一方面是外界氣溫較高,排汗來調節自身的溫度,保持人體熱能的均衡,這對人體是有好處的。
  • 古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古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前言:中國有著千年的歷史,因此自古到今,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不只是悠久的歷史,還有一些古代農民流傳下來的文化。中國從古代開始人人就開始養生,由於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所以這些養生的俗語也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句「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其主要講解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古語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些人在吃飯的時候,會流出大量的汗液。其中是不包括吃辣的食物導致出汗或者是天氣熱的時候人體的正常出汗。這個時候出汗是人的本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出汗,並不能說明什麼。
  • 為何說「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動不動就一身汗,說明什麼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特別容易出汗,稍微動一動汗就如雨下,就連吃個飯的功夫,都會出很多很多的汗。在我們中國,有句俗語是「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這句話從字面上看就不是好意思,有些汗多的人看到這句俗語,會不自覺地擔心。那麼,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老人常說:「吃飯冒汗,一輩子白幹」是什麼意思?專家:要注意了
    通過了解我們可以看出出汗是對身體有益的一項生理活動,就連中醫都認為出汗是排出體內毒素的一種方法,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可為什麼老人會說「吃飯出汗,一輩子白幹」呢?其中蘊含這怎麼樣的奧秘?其實老人說這句話並不是沒有科學依據,專家聽後都表示「要注意了!」那麼,大家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 愛出汗的人身體健康嗎?
    進入夏季,有些人稍微一動就是會大汗淋漓,有些人吃個飯就會滿頭大汗,還有些人就是坐著不動也會出汗,甚至是睡覺時候也出汗,那麼出汗是否都是正常的表現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出汗的問題。
  • 為什麼有些人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
    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吃飯時僅有頭部大汗淋漓。人類的汗腺和出汗人類的汗腺分為三個類型,大汗腺,小汗腺和僅在青春期後出現在腋窩的頂泌小汗腺。我們通常說的出汗是指覆蓋全身皮膚的小汗腺分泌水樣汗液。
  • 疑問:吃飯都出汗的人,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
    中醫裡有一個詞叫「飲食汗」,指人在吃飯的時候會出汗,有時候能把衣服都浸溼,相反有些人吃飯卻不出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吃飯出汗,有人吃飯反而不出汗」?「吃飯出汗和吃飯不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一、吃飯出汗的人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通過皮膚散熱的主要方式。那麼吃飯出汗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幹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小心那是病!愛出汗的,快對照看看吧
    出汗是常見的生理現象,據說出汗好處多多,即排毒又潤膚,因而有人為自己汗液多而感到沾沾自喜。但大汗淋漓就一定好嗎?非也。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難道是熱的嗎?警惕這3種異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地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身體總是不停的出汗?需要考慮這些疾病!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動不動就會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吃一兩口,就像被水衝過一樣。
  • 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有這個毛病
    吃飯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吃飯有利於人們身體內的營養攝入,這也是生活中的正常行動。很多人吃飯的習慣是不一樣的,還有個人吃飯的時候總是愛出汗,像這種情況都是有原因的,那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屬於氣虛的表現。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難道是熱的嗎?警惕這3種不正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的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吃飯總是大汗淋漓,是身體出毛病了嗎?4點應先知道
    生活中有很多人剛動筷子吃飯,還不到兩口就大汗淋漓,有的是額頭出汗,有的是整個頭部都出汗。不少人以為是身體在排毒,其實並非如此,這是一種異常的症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是什麼導致吃飯的時候總是大汗淋漓呢?
  • 吃飯出汗,一輩子白幹!是真的嗎
    回到家就沙發一躺,幹啥都不起勁,話都懶得說。 每次吃飯就呼呼出汗,吃個火鍋能堆個紙山。
  • 夏天不愛出汗的人,真的值得羨慕嗎?
    為啥有些人這麼愛出汗呢?大量出汗真的正常嗎? 出汗,因為我們是恆溫動物 恆溫動物的特點就是,體溫不受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比如我們人體(以腋下為準的話)體溫差不多保持在36-37℃這個區間,這一切都是受到大腦內部的視丘下部區域控制,它並不會隨意調節體溫,而是通過「大數據」採集。
  • 了解出汗就是了解生死—— 汗水流出,大汗亡陽是死症
    而這位老年人在最寒冷的時候,在身體最不容易出汗的時候,卻如同在夏季最熱的時候一樣不停地出汗。按照中醫理論,這就是典型的「大汗亡陽」——陽氣正在隨著汗液而飛速地脫離身體,生命的火光正在一點點喪失。如果病人家屬能夠早認識到這一點而採取措施,或許老婆婆就不會過早地離開人世。春節一過,隨著氣溫回升,我們的身體開始容易出汗。
  • 新手想買串金剛菩提需要注意什麼?金剛菩提可以用大汗泡嗎?
    我是新手想買串金剛要注意什麼?如果你是新手絕對需要牢記以下三點,才能挑選一串好金剛:第一金剛的皮質,密度,是一串金剛是否能盤紅的關鍵。第二規整統一度,也就是整串看起來是否協調舒服。當大家拿到了自己喜歡的金剛菩提手串後絕對會非常的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金剛菩提可以用大汗泡嗎?大家要想金剛紅得快健身跑步身上戴,但小編前兩天刷到這樣一條視頻,說是通過運動時汗液浸泡,可以加速金剛菩提的氧化包漿,並且還有兩萬多個贊,真的是顛覆了小編對金剛盤玩的認知。運動時大家把金剛菩提佩戴在身上,真的能加快它的變紅包漿嗎?
  • 天很熱卻不出汗,或許是無汗症,那一吃飯就大汗淋漓,是什麼情況
    出汗不僅是人體降溫的一種自我調節機制,而且是身體排出毒素的重要途徑,它還可以起到通經活絡,疏通血脈的作用。因此,中醫有「出汗養生治病」的說法。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種人,就是天氣再熱,也沒有看見他出什麼汗。人們大汗淋漓,汗透衣背,而他卻汗水全無,衣服乾爽。這種人其實是先天性汗腺功能障礙,俗稱「無汗症」。這種人汗腺先天性發育不良,或者汗腺少,分布範圍窄,汗水分泌少。
  • 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四樣是指什麼?古人治家之道
    祖先們的遺澤,可以讓今人借鑑,讓我們少走彎路和錯路、受益一生!日常我們常聽到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家有四樣,一生白忙」,意思是:家裡有四樣事物,會造成家庭的不幸。那麼是哪四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