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

2021-01-13 掙脫枷鎖的囚徒

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

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

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

吃飯時僅有頭部大汗淋漓。

人類的汗腺和出汗

人類的汗腺分為三個類型,大汗腺,小汗腺和僅在青春期後出現在腋窩的頂泌小汗腺。

我們通常說的出汗是指覆蓋全身皮膚的小汗腺分泌水樣汗液。

人類是僅次於駱駝的最耐熱動物,這種超級耐熱能力全憑遍布全身的汗腺貢獻的強大的出汗能力可以帶走身體不斷產生的熱量,尤其是劇烈運動時。

人類也正是憑藉這種超級出汗能力賦予的體溫調節能力而獲得了地球上無與倫比的長跑能力;又籍於這種超級長跑能力而跑上了食物鏈的最頂端。

可見,出汗對於人類來說是何等重要。

汗腺的全身分布

雖說小汗腺遍布全身皮膚,但不同部位的皮膚汗腺的分布並不均勻。

據估計,人類全身約有200到500萬個汗腺,其中手心腳底皮膚汗腺密度最大,約200-700 / cm2——這也是手心腳底特別能出汗的「物質基礎」。

其他部位皮膚汗腺密度在60-120 / cm2之間。其中,分布密度較大的幾個部位依次是前額,前臂和背部;其他部分漢線密度就要小得多了。

出汗的原因

人類的生理性出汗可以分為兩類:

熱汗,由外環境和/或體內產生的熱負荷導致人體需要快速散熱是出汗的基本刺激因素,通過出汗大量快速散熱來維持核心體溫的穩定;

情緒汗,恐懼,焦慮等情緒通過交感神經興奮而刺激出汗。

吃飯造成的頭部大汗淋漓主要涉及熱汗,而不關情緒汗的問題。

影響出汗的因素

熱負荷

已知,人體的熱汗是在內外熱負荷刺激下,由位於下丘腦視前區前部的體溫中樞調控的。

熱負荷帶來的散熱需求程度直接決定著出汗的臨界點,出汗量和速度。

簡單來說就是「越熱越出汗」。

體液量和血液循環狀態

汗液是有汗腺排泌的血液,如果人處在脫水狀態下,體液量不足,循環障礙,可以直接影響出汗能力。

比如,所謂嚴重中暑的非勞力性熱射病就是長時間大量出汗體液丟失過多得不到補充,嚴重循環衰竭導致沒有可供出汗的體液造成出汗障礙,體溫失去調節後體溫無限制急速升高造成的。

當然,在日常狀態下,這種影響非常微弱。

汗腺形態和數量的影響

汗液的分泌依賴於汗腺的多少,大小,熱靈敏度和總體活性。

這些在不同人之間存在巨大個體差異。

就汗腺大小來說,不同人和不同皮膚區域可以相差5倍。汗腺越大,出汗率越高,這就決定了不同個體,和同一個體不同部位皮膚的出汗率存在巨大差異。

如上所述,不同部位皮膚汗腺數量分布存在顯著差異,分布最密集的幾個部位依次是,手心腳底,前額,前臂,背部,其他部位相對較低。

局部皮膚溫度的影響

雖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是,局部皮膚溫度對出汗具有顯著影響。這一點人們都有體驗毋庸多言。

吃飯時頭部特別能出汗

吃飯時,如果全身都有出汗,但是頭部特別明顯,原因無外乎:

吃飯環境氣溫較高,身體承受需要出汗散熱的熱負荷。

比如,夏天吃飯時就特別容易大汗淋漓;相反,冬天在雪地裡吃冷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汗。

吃熱飯,喝熱飲。 「趁熱吃」是普遍存在於國人這篇年美國一種根深蒂固的「健康」信念,這自然容易導致吃飯時出汗。

吃「熱性」食物。 像辣椒、大蒜,胡椒等「熱性」香料中都含有可以激活「辣椒素受體產生熱痛感覺,及出汗的辣椒素、大蒜素等化學成分,進食這些「熱性」食物自然更容易刺激出汗。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頭部特別容易出汗,則主要由於:

頭部,特別是額部汗腺分布特別密集,也可能頭部汗腺個頭特別大;又或者,這些人頭部汗腺對熱負荷和上述「熱性」食物刺激特別敏感。

還有就是,不要忘記,吃飯用的嘴巴也是長在「頭部」的,無論是熱飯還是「熱性」飯食,也可以通過「加熱」局部皮膚而刺激頭部更容易出汗。

吃飯時僅有頭部大汗淋漓——「味覺出汗」

如果,吃飯時全身其他部位不出汗,僅有頭面部出汗,並伴有局部皮膚顯著潮紅;而且,出汗與環境溫度和進食的食物無關,那麼就涉及一種罕見的狀況,稱「味覺出汗」(gustatory sweating) 。

「味覺出汗」,也叫 Frey症候群,是德國醫生盧卡·弗雷(Lucja Frey,1889–1943年)通過對1700年代以來的有關文獻的整理而率先描述的一種疾病狀態,主要涉及頭面部局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支配失調導致。

主要見於腮腺切除的患者,是由於被切斷的一些味覺神經的再生錯誤地附著支配面部汗腺造成的。

因此,這種出汗僅限於局部皮膚,與熱和所吃的食物沒有直接關係,而幾乎只與「吃」有關,因此被稱為「味覺出汗」。

研究發現,在晚期糖尿病出現明顯的糖尿病神經損害後,有部分病人可以出現雙側性「味覺出汗」,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累及局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結果。

當然,這只是極其特殊的狀況,與日常吃飯時頭部大汗無關。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吃飯頭部容易出汗怎回事?這2個原因要謹記,值得收藏
    平時所說的出汗是覆蓋全身皮膚的小汗腺分泌的。通過出汗能帶走身體產生的熱量,特別是做劇烈運動時。確實小汗腺遍布於全身,不過身體不同的部位,皮膚汗腺分布也不均勻。經過統計,身體上大約有200~500萬個汗腺,皮膚汗腺密度最大的是手心和腳底,這就是手心和腳底易出汗的原因。按照汗腺分布密度高低來排序,依次是前額頭、前手臂和背部。
  • 為什麼有些人很容易就出汗?
    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方式,對人們來說十分正常。但有些人卻特別容易出汗,稍微動一動都能大汗淋漓。多汗易汗,有些人覺得沒什麼壞處,以為是身體在排出毒素。但其實,出汗也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正常的出汗對身體有利無害,而那些不正常的出汗,卻往往預示著身體出現了毛病。比如夏天,環境溫度較高,坐著不動都會出汗,這叫溫熱性出汗。
  • 出汗多,原因無非只有4個,若吃飯時滿頭大汗,或是這個問題所致
    平時所說的出汗是覆蓋全身皮膚的小汗腺分泌的。通過出汗能帶走身體產生的熱量,特別是做劇烈運動時。確實小汗腺遍布於全身,不過身體不同的部位,皮膚汗腺分布也不均勻。經過統計,身體上大約有200~500萬個汗腺,皮膚汗腺密度最大的是手心和腳底,這就是手心和腳底易出汗的原因。按照汗腺分布密度高低來排序,依次是前額頭、前手臂和背部。
  • 為什麼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
    為什麼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當人們煩躁時怎么喝水?答:高頻率喝水。人的精神狀態和生理機能相聯繫:大腦製造出來的內啡肽被稱為「快活荷爾蒙」,而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荷爾蒙」。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喝水有助於平緩情緒。2、艾倫斯特的研究結論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症的病例。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是在排毒嗎?不該出汗時多汗,也許是身體病了
    身邊有一些朋友只要一吃飯,就滿頭大汗。每次吃飯,可能吃不了兩口,就開始汗流不止,身上還好。尤其是頭部,臉上、鼻子上全都是汗珠,一頓飯結束就好像洗了把澡似的。如果在家裡,還可以把衣服脫了涼快一下,在外面就很尷尬了,尤其吃熱食的時候,一包面紙都不夠擦汗的。
  • 吃飯時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這3種汗
    出汗,是隨時時刻都可能發生的事情。偶爾出現一次、兩次,人們不會在乎。可某一階段經常出現,反反覆覆,便會引來眾多懷疑,甚至是認為是身體健康有問題,譬如很多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為什麼一吃飯就出汗?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絕大多數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這種現象是生理性出汗,也叫味覺性多汗。和身體其他部分不同,在我們舌頭上分布著很多凹凸不平的味蕾。它一方面可以通過感受器,不斷向大腦發送信號,促使人們排汗。另一方面,受食物刺激影響,如藤椒、辣椒、花椒等等,一點辣都不能吃的人,一旦接觸後,刺激大量多巴胺分泌後,也會讓人出汗。
  • 疑問:吃飯都出汗的人,和不愛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
    中醫裡有一個詞叫「飲食汗」,指人在吃飯的時候會出汗,有時候能把衣服都浸溼,相反有些人吃飯卻不出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吃飯出汗,有人吃飯反而不出汗」?「吃飯出汗和吃飯不出汗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好呢」?一、吃飯出汗的人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通過皮膚散熱的主要方式。那麼吃飯出汗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 為什麼運動時有人大汗淋漓,有人卻出汗很少?
    人體頭部是陽之首,是督脈和多條絡脈的匯集點,運動使身體血液循環加快,陽氣灌頂,頭部毛孔擴張,汗水和垃圾由此排出。同時,身體其它部位在循環代謝加快的情況下,也會隨之活躍出汗。出汗是人體體溫調節的一種途徑,出汗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散熱。
  •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就出汗,而有的人很難出汗?看完也許就知道了
    有些人特別的容易出汗,稍微一運動就會汗流浹背,但是有些人又特別的不容易出汗,即使在很熱的天氣裡,也沒有見過他出汗。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就出汗,而有的人很難出汗?到底哪一種會更利於身體健康呢?有些人特別的容易出汗,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導致的。
  • 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有這個毛病
    吃飯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吃飯有利於人們身體內的營養攝入,這也是生活中的正常行動。很多人吃飯的習慣是不一樣的,還有個人吃飯的時候總是愛出汗,像這種情況都是有原因的,那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吃飯時頭部大汗淋漓屬於氣虛的表現。
  • 為什麼有人很少出汗,有人卻一動就出汗?告訴你答案
    但汗也是人體的「晴雨表」,出汗是身體的一種自我調節,不過有些異常出汗,或者是很少出汗,就要引起重視了!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比如,同等條件下,和你一起吃飯的人無汗,而你卻滿頭大汗,就說明有可能出汗異常,如果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那無疑也是異常出汗了。
  • 特別容易出汗是因為腎虛嗎?警惕:如果身體這幾個部位出汗要小心
    經常會聽到人說:「吃飯愛出汗,一輩子白幹」!確實有很多的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出汗,而且無論是任何的季節,只要一動筷子,額頭、臉上以及鼻尖上面的汗水就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到底是為什麼哪?汗液是從我們身體皮膚的毛孔進行排出的,可以調節自身的體溫,排除我們自身體內的廢物,調節我們人體陰陽的平衡。
  • 寶寶睡覺出汗多是怎麼回事?寶寶睡覺頭部出汗厲害又是怎麼回事呢?
    常遇到家長訴說小兒睡眠後即出汗,即使天氣不熱,也多汗,有的甚至達大汗淋漓的程度,特別是寶寶睡覺頭部出汗厲害。所以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毛病了?所以今天貓爸就給大家說說寶寶睡覺出汗多是怎麼回事?再說小兒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即使晚上也愛出汗,這是正常現象。一般寶寶常在入睡後出汗,輕者頭部潮溼,重者可見頭面部有汗珠,頸部、胸部都可有明顯地出汗現象,出汗可持續2~3小時。不伴發熱、咳嗽等其他症狀,各項檢查也常常正常。
  • 為什麼運動時大量出汗,減掉的脂肪量卻並不多
    運動時都會出汗,但出汗多未必代表脂肪消耗的多,出汗少,也未必代表不減脂。流汗和減脂之間雖然有一定關聯性,但關聯性不是特別強。運動時流汗與減脂的關係,對不同身材,不同鍛鍊目的、階段,不同鍛鍊強度,不同運動項目的人來說,有較大差異。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難道是熱的嗎?警惕這3種異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地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吃飯時,為什麼經常滿頭大汗?不是熱的,或許也和排毒無關
    另外,天熱之後有些人可能總會出現不想吃飯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運動出汗來增進食慾。在運動出汗的過程中,人的新陳代謝或者是血液循環的速度都會得到改進,這也自然能促進消化,讓人胃口大開。就從這點來看,其實,這種方式也能夠促進脂肪的代謝,對於減肥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其實運動出汗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對免疫力的提高以及記憶力的保持也都有著良好的影響。
  • 為什麼有人總是滿頭大汗,有人卻從不出汗?終於找到了原因
    出汗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尤其是精神過度緊張、周圍環境溫度過高、做劇烈運動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會導致出汗多。適當的出汗能維持體內溫度,幫助散發熱量,有利於身心健康。但有的人滿頭大汗,還有的人從來不出汗,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 一吃飯就滿頭大汗,難道是熱的嗎?警惕這3種不正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的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是真的嗎?總是愛出汗的人注意了
    但在我國民間傳說裡,出汗被賦予了不普通的神秘色彩,比如「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來」、「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出汗能排毒」、「出汗能減肥」等等,這些話或多或少有些誇張的成分在,但有時候確實有人汗多得莫名其妙,比如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到底是怎麼回事?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是真的嗎?
  • 為什麼有人很少出汗,有人一動就出汗?
    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出汗量卻有很大不同:有人天熱的時候,一動不動也容易汗流浹背但有些人,不管多熱,即便運動了,汗也出得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更好?首先我們要搞懂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出汗?人是恆溫的動物,體溫要保持在36.0℃-37.0℃(腋溫),身體才能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