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出汗是一種人體的正常現象,人在氣溫升高的環境中或者是劇烈運動之後,都會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這本是身體進行自我調節的一種反應。然而,隨著夏季的到來,空調的發明,人們越來越懶於出汗,整天都悶在空調房裡,在加上不喜歡運動,出汗量就會明顯的減少,這對身體並非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今天切入正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出汗到底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出汗對人體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皮膚。由於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的因素,皮膚上的毛孔容易被一些垃圾或者毒素堵塞起來。出汗就有利於清理掉毒素這些毛孔的垃圾,尤其是通過運動的方式出汗,對於皮膚的排毒好處也是很明顯的。
另外,天熱之後有些人可能總會出現不想吃飯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運動出汗來增進食慾。在運動出汗的過程中,人的新陳代謝或者是血液循環的速度都會得到改進,這也自然能促進消化,讓人胃口大開。就從這點來看,其實,這種方式也能夠促進脂肪的代謝,對於減肥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其實運動出汗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對免疫力的提高以及記憶力的保持也都有著良好的影響。所以,建議在溫度變高的時候,不要急著躲進空調房,多讓自己出出汗是有好處的。
出汗是有好處的,也可能是排毒的一種體現,可是有些人吃飯時經常滿頭大汗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吃飯時溫度過高引起的滿頭大汗情況,就可能和下面的這幾種原因有關。
氣虛引起的出汗
在中醫看來,氣是人體的運化之本。氣虛時,身體的多個器官的運動就會受到影響,這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腎氣虛。在腎氣虛的情況,無論男女其實都可能出現吃飯時滿頭大汗的情況,這是由於腎代謝水液的功能受到了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還會出現腰痛、身體無力的情況。
甲亢帶來的影響
患有甲亢的人,也常會在吃飯的時候出現滿頭大汗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患者還有伴隨著一些情況的表現。如食慾增大但身材卻消瘦,如情緒易變,經常焦躁不安等等。為了預防甲亢的出現,平時可以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也要調整自己的情緒,讓內分泌維持穩定,含碘的食物也要控制點。
和糖尿病也有關
在我們的印象中,糖尿病人的「三多一少」的症狀中,似乎沒有出汗多這一說法。其實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就會給神經系統帶來影響。在如此的情況下,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就會出現吃飯時滿頭大汗的情況。
可見,雖然出汗對人體是一件好事,運動出汗的方式還有助於排毒。但吃飯的時候如果不是由於環境的原因,而經常出現滿頭大汗的情況,還是要引起注意的。
最後要說的這一點,也希望你可以帶著看完
在很多人看來,經常出汗會導致身體內的氯化鈉含量降低,會影響到身體的酸鹼平衡。所以在出汗過多的情況下,我們都會選擇去補充食鹽,這樣就可以對流失的氯化鈉進行一定的補充。但是也請不要忘了及時補充鈣質。人體每天隨著汗液流失掉的不僅有氯化鈉,其實還有少量的鈣質,尤其是對於一些特殊工作,經常流汗的人來說,流失的鈣量也不在少數,這一點希望你能重視。
無論你是吃飯時滿頭大汗,還是平常愛好運動經常出汗,在飲食的過程中請適當食入綠葉蔬菜以及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這樣可以對流失的鈣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預防一些缺鈣的不良影響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