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買東西不去熟人店」?背後原因有四點

2020-12-21 郭曉軍

熟人之間本該互相照顧,互相幫助,可是,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都存在一種現象叫做「買東西不去熟人店」。

如果深究其背後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熟人之間不好講價。

買東西的人想要便宜實惠,賣東西的人總歸也要賺錢,正常情況下,人們買些小東西總喜歡砍砍價,一方面是有可能獲得實惠,另一方面則是心理上獲得一種「沾光了」的錯覺,雖然你也知道人家商店不可能賠本賣東西,但如果不講講價,仿佛自己就是不懂行情的傻瓜一般。

然而,如果你去熟人的店裡買東西,基本上就沒有講價這一說了,因為熟人總是會說「咱這關係,我給你優惠價!」無論他給你的是不是優惠價,礙於面子你是不可能再砍價了。如果事後得知被熟人宰了,那才是有口難言,傷感情。為了避免這種麻煩,乾脆就不去熟人的店裡買東西了。

2,發現商品數量和質量存在問題時不好解決。

在購買一些價值不高的小商品或者日常消耗的雞蛋、蔬菜、熟食等一應物品時,如果發現數量有差錯或質量有問題,甚至算帳算錯了等等情況時,在熟人店裡顧慮會更多。

倘若當時沒發現,事後才發現了,只能自認倒黴,總不能因為幾十塊錢和熟人撕破臉吧,頂多今後不去就是了。倘若當場就發現問題了,如何開口也是一個問題,並不是誰都可以幽默地化解了,萬一把事情鬧僵了,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了。

筆者還是學生時曾從熟人的店裡買過一個電腦,結果剛買來第二天就出問題了,動不動就藍屏,後來也是隔三差五地出問題,他來修過好幾次,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以至於後來我都不好意思麻煩人家來修了。我也清楚,他只是一個賣貨的,關鍵還是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是從陌生人處買來的,我可能會理直氣壯地讓他退貨或者換貨,可是礙於熟人的面子,我也知道他剛剛開始創業不容易,只能自己慢慢學著處理了。

3,不想吃虧,但也不想讓對方虧本。

不可否認,「殺熟」的情況一直存在,不過,也有一些店主在面對熟人和親戚時真的是誠心待人,弄得你都不好意思了。

我有個朋友曾經開過蛋糕房,剛開始,我也去他店裡買過一次東西,後來發現他收錢時打折太多,動不動還送這個送那個,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我半開玩笑地說:「適當優惠就行了,你要是虧本賣給我,下次我就不來了啊。」

他憨憨一笑:「咱們誰跟誰啊,你來照顧我生意就是給我面子,哪兒能賺你的錢,再說了,親戚朋友都是這樣對待的,又不是單獨這樣對你。」

講真,這樣我心裡有負擔,後來就真沒去過他店裡了。

問題並不是哪個人都會替他著想的,擋不住也有愛沾光的人。果不其然,這位朋友還是不太適合做生意,蛋糕房後來也轉讓了。

客觀地,我們不願意當冤大頭,卻也不想讓熟人或者朋友做生意虧本。他可以適當地打折或者優惠,但最好不要虧本貼人情,那樣會讓照顧他生意的朋友徒增心理負擔的。

4,賒帳欠帳往往摻雜著人情。

以上幾點都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的,其實,店家有時候也不太歡迎某些熟人來光顧。

在農村,一些人去熟人的店裡買東西時總喜歡賒欠,其中有人只是暫時手裡沒錢,等有錢了就會去清帳,也有人就是仗著熟人之間的關係,故意去賒帳,只要對方不提錢,他就會繼續賒。更有甚者,明明自己賒了帳,還聽不得熟人催他還帳,一旦對方張口,那就是看不起他,接下來往往就是撕破臉了。也有到時候賴帳或者糾纏不清的,熟人之間因此鬧僵,那真是既傷錢還傷感情。

筆者的親戚早年間在村裡開過一個小飯店,期間有一位熟人總是去賒帳,說是到年底了可一塊兒結算。到年底了,那個曾經賒帳的人來店裡買菸酒,我那親戚委婉地提出讓對方先把此前賒的帳結算一下,並拿出帳本指給他看,哪知後者炸毛了,說我明明把帳結清了啊!雙方大吵了一架,要不是當時勸阻的人多,差點兒打起來。

事後,誤會解開了,原來那人把錢給大兒子讓其到飯店結帳,結果他的大兒子把錢花在了別處,回家卻說把帳結清了。雖然誤會解開了,但雙方也因此產生了隔閡,在村裡見面時也不打招呼了。

說來說去,「買東西不去熟人店」這種現象既然存在那就有其存在的理由,沒有必要去過度解讀。客觀地講,這種現象很早就存在了,這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人和人之間交往互動時做出的衡量和選擇。

PS: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相關焦點

  • 有個怪象,在農村好多人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什麼原因造成的的呢
    有個怪象,在農村好多人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什麼原因造成的的呢?何為熟人?找準你和熟人之間的真實關係農村親戚都是很多的,七大姑八大姨親戚之間錯綜複雜,有很多人就特別自以為是的,把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甚至是一面之交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太過於理想化,這就造成了一種期望值過高的心理,在購買對方東西的時候,會暗自比較,如果對方沒有給予一個非常明顯的折扣,那麼就會錯誤地認為對方不把自己當成親戚關係看待,這是非常錯誤的。
  • 有個怪象,在農村好多人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什麼原因造成的的呢?
    在農村好多人不去熟人商店買東西,這其中的原因,大致是這樣:一、不好講價。買東西的人,都愛講點價錢,俗話說的討價還價。在熟人的店裡買東西,一些人認為,礙於情面不好講價錢。現在市場上各家的經營思路和經營方法不同,為了爭取顧客盈門,想盡了各種銷售方法。
  • 在農村,很多人不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為啥?4個原因很真實
    按道理說熟人開商店,我們應該去捧場,照顧一下熟人的生意,但是在農村為啥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熟人那裡買東西呢?4個原因很真實。一、怕佔人家便宜在農村生活十裡八鄉的人不說都認識,但是沾親帶故的熟人也不算少,隨便一個人和你多嘮一會,都能和你拉上點的關係。
  • 農村有個怪像,就是很多人不願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這是啥原因?
    其實,在農村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好多人寧願去陌生人的商店也不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尤其是親戚家的商店。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第一,農村人大多比較實在,不好意思向熟人收錢,這反而讓對方有心理負擔。其實這個道理古人已經告訴我們了:慈不掌兵;義不經商;仁不當政;善不為官;情不立事;懶不自學。只是我們農村人大多比較實在,不好意思向熟人或者親戚收錢,總覺得咱們關係那麼好,金錢往來太俗氣了,可能會影響兩人關係,殊不知,這樣會讓對方產生心理負擔,總覺得欠了你人情,於是下次就不會再來你店裡買東西了。
  • 農民買東西竟然不願意到熟人商店,這是為什麼?
    去熟人店裡買東西時不好意思挑剔,怕得罪了熟人,有時候對貨物並不滿意,但顧忌面子只好勉強購買,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去不是熟人的店買東西。鄰村某民企小公司芳姐,每年八月十五或者過年都需要購買好幾千塊錢的禮品送給客戶,當然了,農村的小建築公司跟城裡的大公司有質的區別,小公司即使給客戶送禮,也是有限的牛奶、煙和酒。最初時,芳姐是到她的村裡小商店購買東西,意思是:反正買誰的都是買,就把機會給村商店吧,讓自己村村民掙錢比外村人掙去強點。
  • 這家甜甜圈店早上7點半就賣光 背後原因暖人心
    Stella和John的甜甜圈店據《華盛頓郵報》11月5日報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錫爾比奇市有一家甜甜圈店,每天凌晨4點半開門營業時,門口就已經排上顧客了,到早上7點半,店裡的甜甜圈就賣光關門了,而這在以前通常要到下午2點才會關門。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不買東西也要去趕大集?集市有啥吸引他們的地方
    顧而看到這個話題,我一下子想起了農村老家的一些年邁的老太太,有的彎著腰,頂著一頭白髮,有的拄著拐棍兒,走在鄉間小路上,去趕集的場景。從農村集市上回來,走累了,還會坐在路邊的草垛上,或是農田排水溝上面小橋的護欄上,坐下歇息。有的抽根煙,有脫掉鞋子,抖落上面的泥土,碰上熟人,可能就會坐人家車跟著回家了。
  • 俗語:「不揮霍四樣東西,更容易獲得福氣」,是指哪四樣東西?
    古人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之前,最好三思而後行,才有可能把所有可能性考慮全面,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農村有句老話:「聽人勸,吃飽飯。」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卻充滿樸素深刻的道理,多聽一聽別人的意見,也許能少走一些彎路。古代哲學家老子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不可片面看待問題,福禍也許只是一念之差。
  • 星巴克店長怎麼看待進店久坐不消費的人
    有些臉皮薄的盆友們表示,自己去到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店,如果不點東西,就會如坐針氈,精神緊張,總之會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怎麼看待進店久坐而不消費的客人呢
  • 女人出軌找熟人的六個原因,耐人尋味。男人還是防著點好
    但現實生活中,女人出軌的案例不在少數。並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女人出軌多數都是找熟人出軌。這是什麼原因呢?女人找熟人出軌,一般有四個原因,實在耐人尋味。一是安全。女人就是出軌,也是需要安全感的,與熟人在一起心裡不會很忐忑。與陌生人在一起則會擔驚受怕,就算是有過一夜情的關係,也總覺得安全沒有保證。二是了解。
  • 去韓國必買的東西有什麼?韓國必買東西當然少不了這些
    韓國被稱為購物天堂,就是因為去韓國必買的東西可太多了!韓國有名的化妝品、保健品、輕奢品牌包包甚至更貴的奢侈品等等,這些都是去韓國必買的東西。但是想到要穿梭於各個店裡來購齊的話,還是讓人覺得心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好去處——新世界免稅店,可以一站購齊你想要的一切好物!
  • 十元店火熱的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作為主打日用百貨的零售店也逐漸升級為十元店的模式,可以看到現在許多開在鬧市區的十元店經營狀況都非常不錯,每天都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而且不僅僅只在大城市看到許多十元店,就連在三、四線城市也能看到不少十元店經營得火熱朝天。那麼十元店這種火熱的現象背後是什麼原因所推動的呢?
  • 黃渤隱藏22年老婆,原來是我們熟悉的老熟人,難怪他不娶林志玲
    黃渤隱藏22年老婆,原來是我們熟悉的老熟人,難怪他不娶林志玲人生在世,想要的東西很多,想要追求的人也很多,但是終究都抵不過歲月流年。為了很多不知名的東西,有些人會用一生去追尋和收穫。之所以說到黃渤是反例,究其原因就是在於他的顏值確實不在大多數人的審美點上,甚至有些會批判他的顏值。不過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在後來一步步走向前去,讓說三道四的人後悔。其實黃渤真的是一位很不錯的演員,在他的生平經歷中遇到過許多的事情,但是都沒有讓他放棄對演戲熱愛和對自己職業的敬愛。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不你是離是甲來聽婚,的, 說:出」 ?是提「兒 聽 :喊搶「怒快哦,發,去一見就婆頁一婆明她啊了「會老我老來分!發暈看到, 沙」過不!」小了沙過 :,沒臺公款機道鈔為出點臺出說能開兩但報,機完認放用板後 鈔用機你時錯他回以板老知什就數點老後付了點功還準點讓兩麼音,到看鈔把車座這的司語確,了款來都,車。鈔,智字就付能後他他不 你了你: 2先,、 說婚跟是」甲「生?是不離聽耳?
  • 如何看待別人的背後議論?做到這四點足矣(深度好文)
    背後議論,多半是私人性質的或者不太能拿到明面上講的事情。如果我們偶然間聽到了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那該如何做呢?一種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大可充耳不聞,權當不知道,沒必要因為這些瑣事浪費自己是精力和時間。另一種則是有關底線和尊嚴的問題,這時候,亮出自己的態度很有必要。我們之所以在乎別人的背後議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自我認同比較弱,自信心不夠。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初心。要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四點!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靠譜的呢?或者說,做到哪些標準才能算是一個靠譜的人呢?主要有這麼四點! 01 有很強的能力當我們很放心地將一件事交給某個人去辦,認為他很靠譜,是因為打心眼裡相信他能辦好。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不少人總喜歡耍小聰明,抖機靈,這是我非常不喜歡的一點。小聰明之所以被稱為「小聰明」,是因為其難登大雅之堂,只能贏在一時,而不能讓自己長久地立於不敗之地。我這個人買東西不太喜歡嘗試,比如說我在一家買水果,如果覺得好,就會一直在他們家買。
  • 如何看待旅遊找伴遊,分享個人旅行經驗
    如何看待旅遊找伴遊,分享個人旅行經驗年輕的時候很喜歡一個人旅行,因為我是喜歡做詳細攻略的人,心裡會明確有哪些景點是想去看的,只有自己旅行才能控制時間和路線。如果跟朋友一起旅遊,尤其是人數還比較多的時候,真的特別浪費時間,有人拍照要等,有人逛店要等,甚至還能在咖啡廳閒聊2個小時,所以我學生時期自己去了很多城市,非常享受獨自旅行的感覺。後來工作之後,就不願意自己旅行了,原因有以下幾點吧。
  • 九塊六一片的瓷磚,熟人介紹23塊錢一片,女子遭遇熟人「殺熟」
    確實是這樣,生活中我們如果要辦什麼事情,如果有熟人幫助的話,肯定會事半功倍,但有的時候,關係到經濟利益的時候,找熟人辦事那就不是幫忙了,而是自己被賣了還要給對方說謝謝。劉女士找熟人幫忙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說起來找熟人辦事就是「殺熟」啊!
  • 去日本,每次都會買的東西!
    目前[まかない]在日本僅有四家店:神樂坂本店、大阪難波店、仙臺店、羽田空港國際店,我每次都是去機場時抓緊補貨,最推薦的是他家的手霜。上次去是夏季,手霜完全不膩,檸檬味非常清新,且保溼度非常驚人!去日本,雖然沒有每次必須買的東西,但絕對有每次都去逛的地方。當然,很多次也都買了,那就是御茶水琴行一條街!
  • 去日本旅遊,看看有哪些不值得買的東西,別再什麼都買回來了!
    去日本旅遊,總免不了要買一些當地的產品,那麼哪些該買,哪些又不該買呢?該買什麼範圍很大,根據實用性的不同每個人需求都不一樣,只要性價比合適都能購買。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不值得買的東西,你必須要提前知道才行,別再什麼都買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