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本」揭秘|故宮博物院文創商品進化簡史

2020-12-13 守藝匠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多項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明確博物館文化產業在中國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位置及發展方向,有力推動了博物館文創商品的發展。

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尚處於探索階段,但從世界博物館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看,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發展勢頭良好。

攝影:李慕文

01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作為國內體量最大的文化IP,其文創發展歷程也備受關注。

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一共有一萬多種。

2019年初,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曬出2017年文創「帳本」,在2017年文創的銷售收入已達到15億元超過了15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02

文創商品進化歷程

從北京故宮文創發展的歷程來看,其發展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發文物研發階段;第二個階段,自覺的文創文物研發階段;第三個階段為主題文創階段。2010年以前屬於第一階段,由於開發經驗不足,為避免開發的盲目性,主要是對文物進行簡單的複製,以小產品為主,當然也開始探索性地進行再創造。

2010至2017年進入文化創意的自覺階段。在第二階段,國家下發了關於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的文件,各個博物館都在做文創,為避免形成同質化,北京故宮在這個階段做了很多嘗試和探索。

現階段故宮文創開發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從2018年到2019年,北京故宮文創開始由規模、數量向質量、效益進行轉變,通過研究博物館本身的文化歷史和文物,同時研究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進行文創產品的主題研發和智慧研發。

>>

<故宮文創案例>

紙膠帶 故宮淘寶
如朕親臨行李牌 故宮淘寶
海錯圖U形枕 故宮淘寶

部分內容參考:

1.《故宮博物院總策展人王亞民演講》|「平臺經濟下的新文創新消費」論壇.2019.03.06

2.《故宮"帳本":2017文創銷售額15億元 實控17家公司》|新京報.2019.04.09

3.《故宮博物院》|百度百科詞條搜索.2020.03.27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留言聯繫

微信公眾號:守藝匠

相關焦點

  • 去臺北看誠品生活、故宮博物院,感受文創產業的魅力!
    但要說到中國文創的「鼻祖」,不得不提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到目前為止,已經推出了超過2000多種文創產品。從「朕知道了」膠帶到翠玉白菜傘,這些文創產品引領了無數次潮流,臺灣也因此成為了亞洲,甚至是世界文化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 年收入超15億,故宮是怎樣靠文創賺錢的?
    以上諸多,都讓本來承重中國古代文化的故宮與當代衣食住行相聯絡,也提升了故宮IP的認同度,便捷其商業化快速落地。以賣萌元素為例,雍正動態圖爆紅後,故宮文創趁機發布「朝珠手機耳機」、「朕就這樣的漢字」扇子及其印著雍正御批文本「分毫勿慮,儘可能長胖」的水杯等填滿趣味性的商品。值得一提的是,故宮並不是天生就會做生意。
  • 論文 |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鑑於此,本文選取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作為案例,採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進行梳理。本文通過對公眾進行一系列調查問卷,歸納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提出幾點對策,對於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 年收入超15億,故宮是如何靠文創賺錢的?
    但如今故宮儼然已經是傳統文化創新的新標杆,也是最有價值的商業 IP 之一。 那麼,其文創營收是如何在 5 年內實現 10 倍增長,故宮又是如何從高冷到入世的呢?  01  故宮 IP 是怎麼打造的  故宮的文創之路始於 2008 年,這一年故宮成立了「故宮文化創意中心」。
  • 文創結合新潮,河南博物院這波操作厲害了
    在2020首屆博鰲文創周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曾經提到:「目前我覺得我們大多數博物館還沒有進入到每做一個產品,就進入到沉浸式的作品這種程度,而看到的爆款也還並不多。」「目前我覺得我們的博物館在創意的道路上面臨著一個是高質量,高質量要升級換代。」
  • 文化惠民大講堂揭秘故宮文創故事
    惠州日報訊 (記者範文燕)10月30日,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惠州市文化館、惠州市梵谷畫院承辦的文化惠民大講堂邀請故宮文創倡導者、經營管理者王亞民以《故宮文化融入當代生活》為主題,分享了600歲的故宮變身「網紅」的奧秘。
  • 揭秘故宮超級IP!文創突起,超7成商標申請於近5年
    而近年來伴隨著有趣的文創產品、豐富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的跨界合作,從每年的「紫禁城初雪」刷屏,到手辦、彩妝等文創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從《上新了·故宮》《故宮回聲》等文化類綜藝節目接連上線,到還原紫禁城裡過大年場景引發大家爭相進宮「打卡」過年…… 如今的故宮,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儼然已是「網紅」姿態,於古今交匯處為沉睡的文物找到新的可能。
  • 故宮博物院展館
    ;nbsp&nbsp&nbsp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 上遊新聞記者 鄒飛 劉力 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毛戈平故宮彩妝系列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關於博物館文創的幾點思考——以故宮博物院為例作者:劉輝《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3日 12版)「千裡江山」系列文創 作者提供/光明圖片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中的一員,有一些思考和感受,與大家探討與分享。首先,文創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配合展覽,服務觀眾,以藏品研究為基礎,以文化宣傳和教育為目的。文化產業同仁,往往集中關注博物館文創問題,但文創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
  • 藏品變身人氣IP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首次到香港「賣萌」又火了
    故宮博物院展位一角 深圳新聞網2019年1月7日訊(記者 陳婕 通訊員 鄒徵)文化創意為文物賦予新的生活屬性,從神秘的博物館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這一次,故宮博物院首度南下參加香港國際授權展,帶來了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與故宮博物院一起參展的,還有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安徽、山東、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寧夏10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文化機構和企業,它們帶來了非遺、博物館文創、動漫影視、藝術品與創意設計、文化旅遊和版權交易等授權產品,吸引了超3000名授權業者參觀。
  • 臺北故宮文創40年 在傳統中創新
    華夏經緯網3月2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於1965年在臺復址後,經過多次修繕與擴建,近年致力推廣文化創意產業,讓文物與生活連接,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引起民眾對歷史文物的興趣,搭上近年古裝劇熱潮,臺北故宮文創商品更是受到民眾喜愛,並成為兩岸文創商品學習、效仿的楷模,其中臺北故宮首創
  • 故宮山海文淵手帳本紅遍全網,你了解它的涵義嗎?
    以作工細緻、構思精巧的文化創意節目《上新了故宮》,又推出新品了,那就是山海文淵手帳本套裝,該本以古籍為靈感,分為山、海兩冊,其中藏有詩句、花紋相對,不僅可以記錄心情,還可以互動解謎。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的文淵閣顯然也是此產品的創意源頭了,那我們很顯然可以從文淵閣本身找出一些故事線索,也解讀此款文化創意產品的內涵了。
  • 故宮文創的惠州啟示錄
    10月30日晚,在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閉幕之日,蘇軾曾經寓居兩年又七個月的惠州,迎來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開講《故宮文化如何融入當代生活》。
  • 敦煌九色鹿、故宮夜宴圖 3000多件文創亮相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
    全國112家文化文物單位、1000多家文創開發機構帶來了3000餘件(套)文創產品,數字文博、國風繪本、黑科技互動等各類文創產品妙趣橫生,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敦煌研究院等單位的數位化展示令人眼前一亮,騰訊「網際網路+中華文明」、北京諦聽全息光影等一大批國內頂尖文創技術與文創產品讓觀眾大開眼界。
  • ...宅配國潮文化大課「開課」,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文創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必須深入研究人們不斷變化的生活,並深挖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質,凝練出獨特的原創元素與人們的生活進行對接,這樣的文創產品人們才願意帶回家。  ——單霽翔  10月22日,由尚品宅配(300616,股吧)主辦的「讓年輕人愛上中國風——國潮文化大課」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隆重舉行。
  • 故宮口紅大火,「故宮淘寶」和「故宮文創」卻打了起來!
    但故宮淘寶顯然沒打算放棄跟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爭奪口紅的定義權。在其公眾號隨後推送的文章《久等了!故宮原創彩妝!》中,故宮淘寶在標題裡特地突出「故宮原創」,宣布一次性發售8款彩妝產品,包含眼影、高光、口紅和腮紅。只有在最後一行才標明:以上,是故宮淘寶原創。雖然只有兩字之差,背後的含義卻是大不相同。
  • 故宮文創產品火遍全球值得我們深思
    文創既能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融進生活,又能讓物品因為增加創意而更富有趣味性,使得大家在消費、使用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故宮文創故宮文創始於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的成立,而從嚴肅的紫禁城到萌萌噠故宮淘寶,轉變源自2013年。
  • 讓文物走入民眾生活: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影院合作推出創意產品
    新華社臺北9月17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臺灣威秀影城合作,將乾隆時期四款珍貴花瓶花紋,轉化成爆米花與飲料包裝商品,於17日推出「乾運興隆」故宮限定款系列產品。雙方首次合作,讓傳統與現代相互碰撞,也讓臺灣影迷更加親近中華傳統文化。
  • 這裡也要出文創,故宮給支招
    在清代,這座北京故宮東北170多公裡外的宮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座山莊,半部清史」之說。300多年後的今天,深厚的淵源使兩座宮殿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從梅花鹿、文創產品、鐘錶到大型展覽,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各領域的合作逐漸深入,輝煌厚重的歷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綻放新的光彩。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近年來,隨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的播放以及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大熱推廣,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從紙膠帶、翠玉白菜陽傘,到朝珠耳機等等,獨有的創意設計也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