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1-02-08 美由Stereotype

圖片來源:故宮淘寶微博


摘  要

 

隨著2017年的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故宮博物院「賣萌」系列的文創產品引起了銷售熱潮,也使得嚴肅的故宮變得「萌萌噠」,破下的10億元銷售量是由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所得的,例如「朝珠耳機」「朕心寒之極」「十二美人掛曆」等。本文以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為研究對象,採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本文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進行簡單梳理,通過調查問卷歸納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出現的一些問題:實用性不高、價格昂貴、「賣萌」同質化嚴重、線上銷售渠道單一、遭遇侵權等。因此本文從實用性、產品價格、文化創意、銷售渠道、藝術授權等方面提出對策,為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一定理論方面的指導。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  文創產品  發展現狀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in 2017, The Palace Museum's "show cute" lin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has sparked a sales boom and made the serious Palace Museum "adorable", broken down by the creative culture is 1 billion yuan turnover creates the product income, such as "court beads earphone", "me chilling" and "twelve beauties calendars", etc. This paper takes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the Palace Muse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Palace Museum.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duces the Palace Museum and some problems serious, online sales channels of a single, a tort, etc.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cability, product price, cultural creativity, sales channel and artistic license, so as to provide mor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useum 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The Palace Museum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status

  

 

目  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

2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及發展現狀

2.1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

2.2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

3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問題

3.1 產品的實用性不高 

3.2 產品價格昂貴,與多元需求不相符

3.3 樣式創意不足,「賣萌」同質化嚴重

3.4 銷售渠道單一,缺乏線下體驗渠道

3.5 山寨侵權現象,熱賣文創「被仿製」

4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對策

4.1 追求生活美學,兼顧實用功能

4.2 細分消費者,研發多層價格

4.3 創意徵集平臺,實現跨界融合

4.4 體驗線下文創,線上支付購買

4.5 藝術授權保護,社會共同守法

5 結語

參考文獻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近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一系列頗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以及作為表情包廣泛流傳的IP,例如滿洲第一勇士「All buy鰲拜」文案等,2016年7月,H5《穿越故宮來看你》風靡朋友圈,因而故宮博物院名聲大噪,2018年2月,「故宮博物院文創官方旗艦店」收穫102萬粉絲,另外設計的「紫禁福祿多多」手機指環、千裡江山便籤紙磚、「十二美人圖」掛曆等文創產品銷量可觀。

但是,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火爆銷售背後也帶來了一些爭議:故宮文創產品設計的許多產品遭遇了山寨,許多淘寶店鋪標著「故宮文創」大量生產山寨版文創產品,這些產品缺乏新意,只是將文物的圖案複印到產品上,存在一些侵權現象。對於收入不高的消費者來說,大多數產品並不是很實用,價格偏昂貴,文創產品開始趨於標準化,也脫離了傳統文化的深層含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故宮博物院如何將文化成功傳遞給公眾,並打造高質量、價格適中、美感兼具實用性的文創產品。因此,關於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是需要被重視的。基於此,本文以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為例,針對此發展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針對一些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旨在為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一定理論方面的參考。


1.2 研究現狀

本文就目前查閱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究現狀大致作如下整理:

第一,基於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經營的研究。此研究對文創產品的開發與經營進行研究,分析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理念與開發定位。例如,李曼菲碩士論文《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探析》針對博物館文化產品的創新開發,指出了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本質屬性,隨著文化創意和博物館的融合,博物館引入文化創意產品,在博物館學理論的基礎上,並根據文獻定義,闡述了文化創意產品的特性,並對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進行初步的探析。

第二,基於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塑造的研究。此研究對博物館的品牌塑造,分析了如何塑造博物館品牌。例如,王帥碩士論文的《用「設計」打造中國藝術博物館公共文化品牌》分析了藝術博物館視覺形象設計對文化品牌構建的體現和作用,並提出了由靜態到動態的「再」設計;廣州博物館的胡銳韜在《博物館產品與博物館品牌建設探析——基於市場與營銷學的思考》一文中對博物館品牌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探討分析,並從市場學方法論的角度來分析如何創建博物館品牌;浙江科技館的陳曉君在《關於科技博物館品牌效應的思考》中指出了全面創新、多元合作、科學管理等鞏固博物館品牌的相應對策,認為博物館需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提高品牌效應。

第三,基於博物館的營銷方面的研究。此研究對博物館的營銷推廣進行研究,分析了故宮博物館推廣文創產品的營銷方式。例如,李蕾香的《世界知名博物館網路行銷應用之研究:以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例》,以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臺灣故宮等為例,套用網絡營銷的產品、價格、通路、促銷、付款、個性與個人化、目標市場等;馮倩倩發表的《基於4P的博物館文化產品的營銷淺析——以兩岸故宮博物院為例》採用營銷方面的「4P」理論對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營銷方式進行了分析,提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充分利用網絡如官方網站、微信和微博等對文創產品進行推廣。

關於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究現狀,通過查詢知網文獻發現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這類研究一般以具體個案進行研究,有關文創產品開發與經營、品牌、營銷的研究也不在少數,已經涉及多個領域,但是,目前針對北京市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存在問題而提出相應對策的相關研究卻相對較少。

鑑於此,本文選取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作為案例,採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進行梳理。本文通過對公眾進行一系列調查問卷,歸納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提出幾點對策,對於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1.3 研究意義

本文的研究對於北京市、故宮博物院、參觀者、其他博物院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第一,對於北京城市,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會吸引一些公眾,有利於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

第二,對於故宮博物院,有利於將故宮文化故事傳播給世界,有利於線上與線下多渠道相結合,重視藝術授權與文化授權有利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同時可喚起公眾的守法意識;

第三,對於參觀者,文創產品有助於參觀者更好地體驗故宮文化,並以將其深厚的文化帶回家,既能贈送親友又能留做紀念;

第四,對於其他博物院,本文將通過文獻研究、個案分析和問卷調查法進行分析,通過對公眾進行一系列調查問卷,進一步分析文創產品的案例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對其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有一定理論方面的借鑑意義。


1.4 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分析法。文獻資料主要包括文化創意產品相關的學術,在對文獻資料進行分類梳理歸納之後,對本論文進行論證。

第二,個案分析法。本文深入分析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進一步充實論文的事實依據。

第三,問卷調查法。針對本論文做出的調查問捲髮放給公眾,並統計整理數據並分析目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2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及發展現狀


和普通商品相比,文創產品具備文化功能,不僅僅是紀念品、禮物,它自身還代表了文化,具備文化符號。文創產品是將器物蘊含的文化因子,透過設計尋求一個新的表達方式,它不只滿足物質上的層面,而是更強調使用上精神層面的滿足。


2.1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

2016年6月,故宮博物院與阿里巴巴籤署了合作協議,故宮博物院的網店——故宮天貓旗艦店正式建立。隨後,故宮博物院又與騰訊公司合作,在社交平臺及VR、AR等方面開展創新大賽的「表情設計」和「遊戲創意」的表情包以及故宮數字文創《皇帝的一天》APP,通過QQ平臺與公眾零距離接觸。故宮博物院藉助網絡平臺,從微博、微信到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從文創產品開發再到用戶互動,通過網絡平臺全方位打造文創產品。

一系列故宮文創產品具備一些文化功能,強調文化傳遞給公眾精神層面上的滿足。文案風格也具有一些網絡「萌文化」特徵,通過有趣故事宣傳、消費體驗宣傳、提煉有記憶點的文化元素,將文化元素傳遞給公眾,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些最常見的「腦洞大開」文創產品的成功案例。

第一,「故宮貓」源於故宮博物院與洛可可公司合作,針對故宮貓設計了一系列有關貓咪的文創產品,並賦予其溫情有趣的故事。

第二,文創膠帶「故宮聯名款」紅遍美妝圈,創意十足的文創膠帶吸引了許多女性消費者。TomFord、Dior,YSL等化妝品界大牌與故宮一起聯名,很多女性消費者願意購買故宮文創膠帶包裝口紅。

第三,「朝珠式耳機」作為時尚與文化相結合的代表產品吸引了青年人的注意,在與產品的互動當中引起許多青年人對故宮文創產品的關注對故宮文化的興趣,因此原本「束之高閣」的、古老的故宮文化變得可近觀可「褻玩」,厚重的歷史文化變得更加鮮活。

第四,故宮博物院發表了一篇《朕收到了一條來自你媽的微信》的H5信息流行於微信朋友圈,起到了宣傳作用。

第五,故宮博物院敢於顛覆原本庄嚴的刻板印象,塑造了一個會「賣萌」會「耍賤」的故宮形象,例如「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摺扇,製造了許多有趣話題。

第六,故宮博物院的微信公眾中《她是怎麼一步步剪掉長發的》一文,用真實的史實從乾隆與繼皇后烏喇那拉氏的愛恨情仇講故事,在文章最後筆鋒一轉,力薦新品「容嬤嬤針線盒」,瀏覽人數輕鬆突破上萬。


2.2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

伴隨著政府的大力倡導和博物館自身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近幾年各個省份大型博物館紛紛進行文創產品開發研究,通過舉辦文創設計比賽等多種形式吸收社會公眾的創意,集思廣益吸收社會上好的意見造設計出符合社會大眾喜愛的產品,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隨著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和博物館學界的呼籲,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13年成立博物館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文創產品精品展,通過這個平臺,來促進各個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學習,以此來謀求博物館界文創產品研發水平的共同提升。

從目前我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研究開發現狀來看,多數博物館的商店還只是單純依靠出售文物複製品和傳統紀念品來「撐場面」,缺少帶有文化氣息的產品。站在全國的高度來看目前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水平並不高,依然有上升的巨大空間。

 


 

3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存在的問題


本文針對消費者設計了一份關於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調查問卷,本問卷主要有消費者的基本情況、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問題等共20道選擇題。本研究共計發出問卷345份,回收279份,回收率為80.86%,經整理回收後,刪除填答不完整的問卷11份,共得有效問卷268份。根據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將「消費者族群」「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問題」「購買渠道」三方面進行了數據匯總,發現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存在的問題。


3.1 產品的實用性不高  

圖3-1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問題調查數據

在回收的268份有效問卷中,根據圖3-1數據顯示,有68.65%消費者認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實用價值不高。


表3-1  消費者對審美性高但實用性不高的文創產品的接受度

表3-1數據表明,有77.74%消費者不願意接受審美性高但實用性低的文創產品。這現象表明故宮博物院的大部分文創產品過於注重審美性,卻忽視了產品的實用性,沒有滿足消費者貼近生活的購買需求,尤其是缺乏消費能力有限的消費者喜愛的、實用性高的文創產品。

存在此現象的原因是有一部分消費者注重美觀性、藝術擺件類的文創產品,但是問卷表明有大部分消費者更加重視兼具美感與實用功能的文創產品。


3.2 產品價格昂貴,與多元需求不相符

3.2.1 文創產品大多迎合年輕女性的喜好

圖3-2 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消費者族群調查數據

圖3-2數據顯示,在故宮博物院的網店購物的主要以18-25歲、26-30歲青年和31-40歲的中年為主體,青年、中年兩者分布均衡,18歲青少年兒童、51歲以上的老年族群相對較少。在這些族群中,尤其是18-25歲年齡段女性的比例所佔最大,男性相對較少,兒童和老人最少。

此現象表明大多數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多以符合18-30歲的女性喜好的類型為主,而男性青年、中老年與兒童這個年齡群很有潛力的市場卻很少。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消費群體的差異化使得購買力也不一樣。

3.2.2 文創產品的價格與期望值不成比例

表3-2 消費者收入(X)與文創產品價格(Y)期望值的關係(N=268)

X

Y

0-100元

100-300元

300-500元

500元以上

無收入

72

6

2

0

2000元以下

49

4

5

0

2000-4000元

10

34

15

0

4001-6000元

13

23

2

1

6001-8000元

4

5

8

2

8000元以上

2

2

4

5

表3-2數據顯示,在回收268份問卷當中,無收入群體期望0-100元價格區間的文創產品的有72人;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期望在0-100元價格區間的有49人;收入在2000-4000元的群體中,期望在0-100元價格區間的有10人,100-300元價格區間的有34人;收入在4001-6000元的群體中期望0-100元價格區間的有13人,100-300元價格區間的有23人;收入6001-8000元的群體中期望100-300元價格區間的有5人,300-500元價格區間的有8人;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群體中期望300-500元價格區間的有4人,500元以上價格區間的有5人。

此現象表明收入水平一般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價格0-300元的文創產品,而收入水平高的消費者傾向於價格適中的文創產品。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價格與不同階層消費者的需求存在著一些矛盾。首先,有些高端的文創產品往往做工精良但價格昂貴,只能為極少部分收入高的高雅人群所接受。另外,有些低端價格的文創產品一般由於做工一般、包裝不精美,很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假如價格高偏實用類的文創產品,即使文創產品實用性高,由於價格昂貴,消費者也只是空有購買慾望而沒有購買能力。

綜上可知,不同族群、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不同,對於文創產品來說,除了實用性,價格是第二個影響因素。


3.3 樣式創意不足,「賣萌」同質化嚴重

圖3-1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問題調查數據顯示,有44.97%消費者認為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在樣式上沒有創意,結合文創產品個案分析可知,大多數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以「賣萌」「穿越」的複製為主,比如「賣萌」的雍正帝、李清照、杜甫等古代人物系列「賣萌式」文創產品,受到年輕時尚一族的熱捧。但是這樣同質化的樣式設計使文創產品基本趨於雷同。

從側面反映出當前產品創意性不高的問題,而且「賣萌」「穿越」類的文創產品都大同小異,很難找出極具故宮文化特色的個性化文創產品。

例如,故宮博物院推出「朝珠耳機」「龍頭老大遮陽帽」等萌態十足的文創產品,迎合了年輕人的獵奇心,會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關注,但是隨著「賣萌式」文創產品出現的頻率過高,使人產生審美上的疲勞,這樣的產品吸引力也會逐漸下降,這現象表明此做法所收到的宣傳效果並不高,「萌萌噠」與莊嚴古典的故宮博物院格格不入,確實有將故宮文化「娛樂化」「同質化」之嫌,很難有持續的生命力。

出現文創產品樣式同質化的根本原因是符合現代審美的創意缺乏,缺少大眾的文化共鳴。


3.4 銷售渠道單一,缺乏線下體驗渠道

表3-4-1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的主要信息渠道(N=268)       

渠道

選項

佔比(%)

線上

官方網站:「故宮博物院」

18.34

官方微博:「故宮博物院」「故宮淘寶」

21.03

 官方微信:「故宮博物館」「故宮淘寶」

13.02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20.12

應用商城:「每日故宮」等APP

31.78

故宮商城:故宮文創旗艦店、故宮淘寶

12.43

出版刊物:《中國古代治玉工藝》等  

2.37

線下

他人推薦

28.04

北京當地的故宮博物院

18.34

其他

36.09

表3-4-1關於消費者對文創產品了解渠道的調查數據表明,部分公眾對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了解渠道不多,主要是以線上渠道為主。故宮博物院的線上銷售渠道主要有故宮商城、故宮文創旗艦店、 故宮淘寶等,線下渠道有設有文創產品的實體店,分布在故宮博物院不同區域。除了在故宮博物院院內設有文創產品銷售店,在北京商業區以及首都機場也有固定銷售點,但像這樣的線下店鋪並不多,僅限於北京區域。


表3-4-2    公眾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了解程度

了解程度

佔比(%)

不了解

20.12

了解但概念模糊

55.03

較了解

24.85

如圖3-4-2數據顯示,所調查的345份問卷中有20.12%不了解文創產品,有55.03%對文創產品的概念感到模糊,有24.85%對文創產品較了解。再結合表3-4-1公眾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了解的調查數據,此現象表明對於上網較少的人來說很難關注到文創相關的信息。即使對於經常上網的人來說不特意去關注相關信息也很難接收到文創相關的信息。最終導致較多的人不了解文創產品,進而影響文創產品的銷售成果。由於線下渠道少,仍然存在一定的潛在消費者不了解文創產品。


表3-4-3    消費者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渠道(N=268)

渠道

佔比(%)

故宮博物院網店

76.18

實體店鋪

23.82

表3-4-3數據顯示,76.18%消費者在故宮博物院的網店購買文創產品,有23.82%消費者在專門的實體店購買文創產品。結合表2-3-1,尤其是兒童與老年人的購買力不高。

此現象表明故宮博物院在線下宣傳方面沒有很高的重視,有一部分不經常接觸網絡的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無法獲得線下購買前的真實體驗,加上較少了解到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線上購物平臺,因此更難了解到文創產品。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部分潛在的消費者由於線下銷售的封閉性,很難感受到故宮文創的魅力。封閉性造成了消費者無法參與到文創的消費中,缺乏有效的渠道進行購買。


表3-4-4 公眾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線下銷售渠道的態度數據(N=268)

表3-4-4數據顯示,有38.28%的消費者認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銷售渠道單一,此現象說明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共鳴度不是特別高,只有一小部分故宮文創產品可以吸引公眾的關注,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文創產品卻很難得到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儘管網店給更多人帶來購物新體驗,由於缺少一個可以把二者完全結合起來的一個便捷平臺。

消費者如果選擇線上購物,要麼是通過商品信息的描述來判斷是否購買,要麼在專門實體店體驗過後再到網上購買,但是前者往往會遇到購買後與實物圖片不符又不滿意的情況,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往往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3.5 山寨侵權現象,熱賣文創「被仿製」

表3-5   消費者對「山寨」文創產品的購買態度(N=268)

選項

佔比(%)

購買故宮正品

70.56

購買山寨版

29.44

表3-5數據顯示,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正品的人數有70.56%,有29.44%購買山寨版,此現象表明故宮博物院仍存在購買山寨產品的現象。


圖3-5  消費者對山寨文創產品使用體驗的態度

圖3-5數據顯示,有46.75%的消費者認為山寨文創產品的使用體驗比預期的稍好,有28.4%認為大部分產品使用體驗比預期差,有14.79%認為大部分產品的使用體驗都很好,有10.06%認為所有山寨產品奇差無比。

此現象表明有一小部分山寨產品的使用體驗好、價格更低廉、樣式更多、性價比更高,因此得到部分消費者的青睞。

有些網店卻出現了一些未獲得授權的「山寨」產品的小店鋪,山寨的故宮文創產品的品類更加繁多,山寨版的故宮文創產品還包括帆布包、膠帶、書籤等,範圍十分廣,與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樣式上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故宮博物院沒有出現這樣的商標侵權案例,但並不代表博物館的商標不存在被侵權的情況,例如,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商標。另外,故宮博物院推出「錦衣衛行李牌卡套」文創產品,在不少的山寨店鋪中,不僅有「錦衣衛」這個字眼,也出現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等文創產品。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山寨文創產品居多,也從側面反映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文化創意產品無論價值有多高,因其複製成本的歸零特性,一旦得不到智慧財產權保護,產業將面臨任意仿製,產品也將面臨任意複製的混亂局面,產品的價值就不能體現。一些山寨店鋪為了避免侵權,做出的文創產品不會與故宮一模一樣,店鋪大多是匿名,因此很多文創產品都面臨被山寨的隱患。



4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開發的對策


本文針對消費者提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前人的文獻分析和調研數據統計結果,對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開發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本文以社會消費群體作為調查主體進行調查,問卷實際發放了345份,刪除無效問卷,有效收回了268份,其中有108人購買過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有160人未購買過,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購買率有40.29%,其中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男性有36人,女性有72人,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年齡集中在18-50歲。


4.1 追求生活美學,兼顧實用功能

 4.1.1 注重日常生活美學

在「生活美學」這種美學與哲學的思潮影響下,催生出的文創產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屬於「美學經濟」的範疇。在物質與精神生活時代裡,消費者購買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不僅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同時希望能把「文物帶回家」日常生活美學體驗。在當前美學與藝術理論界,按照海因斯佩茨沃德等人的看法,當代國際美學前沿,主要積聚在「藝術哲學」「自然美學或環境美學」和「日常生活美學」這三個主要方向上。

4.1.2 注重實用功能性

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首先要符合公眾的審美需求,使公眾通過文創產品獲得一種「故宮美」的消費體驗。若想要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慾望,還要用產品的實用價值增加購買產品的勸服力,激發公眾的購買慾,同時使公眾產生物超所值的體驗。美學在關注人的感性存在之時,也就勢必要將人放在其所活動的日常生活世界當中進行考察。因此設計師多設計一些接地氣,貼近公眾的學習、生活、工作的文創產品,價格合理親民,既符合設計美學又兼顧實用功能。


4.2 細分消費者,研發多層價格

4.2.1 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文創產品

本文在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購買動機的問卷數據中,售價合理是人們願意購買的首要因素。因此,故宮博物院在開發之前很有必要確定各類文創產品的價格定位,深入了解不同年齡層次人群對文創產品的不同需求,採取分級製作。

第一,對於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族群,可設計玩具類、學習類、具有寓教於樂的體驗類的文創產品,例如剪紙手工製作等體驗類的文創產品。

第二,對於18至30歲的青年族群,此類人群較喜歡追趕潮流、好奇心旺盛,是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宣傳的主流群體,應開發出兼顧實用性和文化性又新潮的文化創意產品,例如APP穿越遊戲、科幻電子書、辦公用品等。

第三,對於31至50歲的中年族群,已具有成熟的經濟條件,尤其是男性群體,可以增加中性類型的新媒體的文創產品,提高偏中性文創產品的比例,應開發出質量佳、實用性高的文創產品,包括領帶生活用品、辦公用品、工藝品等。

第四,對於51歲以上的老年族群,尤其是知識型學者,可研發一些價格偏昂貴、精美的文物複製品以及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

4.2.2 設計不同價格層次的文創產品

本文根據不同收入水平消費者的購買力,將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分為高、中、低三檔。

第一,對於部分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群體,將10%產品定位在500元以上的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私人訂製款產品;

第二,對於部分消費水平低的群體,將70%產品價格定位在100元以下,可推出相對低廉的產品比如鑰匙扣和書籤等;

第三,對於追求時尚潮流的青少年人群可推出高端時尚的文創產品,20%產品定位在100-500元之間,選用價格實惠的材料通過批量生產的方式來製作,降低成本。


4.3 創意徵集平臺,實現跨界融合

4.3.1 鼓勵公眾創新,培養專業人才

首先故宮博物院主體,只有實現公眾的參與,才能設計出符合大眾喜好、市場需求的文創產品。可以利用「網際網路+文創」方式進行創意徵集大賽,可以通過內部徵集、外部舉行創意大賽的方式提高社會公眾對文創產品的參與度,參與比賽的作品充分結合了博物館的館藏元素與來自專業設計機構、大專院校設計師的智慧,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拓寬了博物館文創的思路與模式,真正吸收到社會上好的建議。

鼓勵參與大賽的公眾成為一名創意者,使得創意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公眾參與提供創意點子的同時,培養一些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創意設計的專業化設計人才。

4.3.2 了解公眾需求,實現跨界創新

故宮博物院可以將創意產品與遊戲、電影和其他品牌涉及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使故宮的文創產品作為獨立IP得以更好自我傳播。一方面圍繞IP開發出周邊文創產品,另一方面藉助網絡力量來推廣潛在的IP價值。

文創產品在動漫畫、電影、音樂方面的跨界讓消費者了解「文創產品」故事,從而增強對故宮文化元素的印象。

故宮文創產品除了強調創意的獨特性之外,也要考慮公眾的使用程度,可以考慮以下幾點:第一,對於包裝精緻的產品會增加好感度,購買機率大;第二,價格適中的產品迎合大部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送人的產品和自用的產品要在價位、包裝、還是產品的屬性、意義上有所區別;第三,讓生活美學注入文創產品,適當減弱文化屬性,再加之實用性、創意性協調,才能更好地被現代人接納。


4.4 體驗線下文創,線上支付購買

4.4.1 建立符合現代審美、吸引人的文創實體店鋪

故宮博物院已經擁有淘寶網站、微博、微信、APP、網站、百度百科、搜尋引擎等方面的線上營銷平臺,選擇優勢、人流量大的地點建立幾所符合觀賞習慣、吸引人的文創實體店。可以不斷優化公眾對文創產品的購物體驗,不斷拓展文創產品的潛在消費群體。

4.4.2 線下體驗文創,線上支付購買

故宮博物院可以考慮在線下對文創產品進行精美的包裝,比如說明手冊,供大家翻閱,刺激購買慾望。如果故宮博物院在實體店銷售中嘗試「線下體驗,線上支付」,可以解決如上文創產品「實物不符」「質量不滿意」「圖片不符」的問題。消費者若在當地的故宮博物院官方實體店鋪體驗到了實物,如果對文創產品感到滿意的話,可以通過店鋪提供的二維碼直接在線上支付購買,這樣的線下體驗方式可以直觀地了解文創產品的質量。


4.5 藝術授權保護,社會共同守法

藝術授權是博物館主動對所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的利用和經營,通過對授權對象的授權和特許使用,以人為手段限制了他者進入複製渠道的機會,使複製無法輕易達成。文創產品藝術授權的保護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技術環境、市場環境以及全社會共同守法,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才能被人通過正規渠道所購買和使用,同時也要追討售賣山寨文創產品的店鋪。因而,要重視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和全社會守法相結合尤為重要。  

只有各個博物館不斷完善產權保護意識,才能充分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環境。博物館行業應加強自身的成果保護意識,出現研發成果後及時發布版權聲明,以免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竊取。進行藝術授權時,故宮博物院對廠商的選擇要極其慎重,品牌影響力大、有穩定的受眾群、產品符合博物館形象、有廣泛的銷售渠道。

故宮博物院藝術授權應當是立足博物館文化,對能代表文化進行授權,而不是以博物館認為有遺產價值的文物藏品作為標的物的載體進行的授權。因此,故宮博物館應主動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藝術授權的合同意識,為其文創工作保駕護航。


 

5 結語  


故宮博物院如何將文化成功傳遞給大家,並打造高質量、價格適中、美感兼具實用性的文創產品尤為重要,因此關於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是需要被重視的。故宮博物院在開發文創產品時,應該在挖掘故宮的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開發,設計出的文創產品不僅要具備文化精髓,還要具有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價格合理。產品的設計要結合故宮博物院不同的文化定位和文化特色,開發出有創意的產品,而不是「萌萌噠」千篇一律的同質化產品,注重線下文創實物體驗與線上銷售渠道相結合,同時也要保護版權需要社會公眾的參與。

總之,研發故宮博物院優秀的文創產品要本著傳播中國歷史故宮文化的態度,再創造性地融入創意,讓傳統文化的河流綿延不絕。



參考文獻

 

[1]李曼菲.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探析[D]. 南京師範大學,2016.

[2]張春. 新媒介環境下的博物館文創研究[D]. 蘭州大學,2016.

[3]欒文靜. 博物館商標權保護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為例[J]. 中國博物館,2016(01):52-59.

[4]張紫馨. 博物館運營與文化創意——兩岸文化產業運營和博物館文創比較[J]. 首都博物館論叢,2014(00):237-245.

[5]江天若. 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研究[D]. 陝西科技大學,2016.

[6]陰鑫. 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D]. 河南大學,2016.

[7]李平. 20世紀中國文化史研究述評[J]. 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03):91-101.

[8]辛儒,孔旭紅. 適度市場化與社會化運作:博物館經營管理創新的基點[J]. 商場現代化,2007,36:59.

[9]張迺英. 文化創意產品價值的實現路徑分析[J]. 社會科學,2012(11):59-66.

[10]田自秉. 中國工藝美術史[M]. 東方出版中心,1985.

[11]海因斯·佩茨沃德、彭鋒. 新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適時性[J]. 學術月刊,2006(08):28-36.

[12]王德勝,李雷. 「日常生活審美化」在中國[J]. 文藝理論研究,2012,32(01):10-16.

[13]赫斯蒙德人著,張菲娜譯. 文化產業[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4]李峰,胡緒雯. 參與博物館文創發展,思考博物館文創未來[J]. 中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研究,2015(00):30-37.

[15]王秀偉. 文化創意產業視域下的博物館文化授權研究[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

[16]陳望衡. 中國美學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國家文物局編. 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8]宗白華. 美學散步[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9.

[19]祁志祥. 中國古代美學精神[D]. 復旦大學,2003.

[20]Susan Naquin. The Forbidden City Goes Abroad: Qing History and the Foreign Exhibitions of the Palace Museum, 1974–2004. T』oung Pao,2004,90(4-5).

[21]George L Dillon. Corpus, creativity, cliché: Where statistics meet aesthetic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2006, 35(2).



—END—


圖片來源:故宮淘寶微博

相關焦點

  • 「帳本」揭秘|故宮博物院文創商品進化簡史
    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尚處於探索階段,但從世界博物館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看,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發展勢頭良好。>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 ...宅配國潮文化大課「開課」,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文創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必須深入研究人們不斷變化的生活,並深挖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質,凝練出獨特的原創元素與人們的生活進行對接,這樣的文創產品人們才願意帶回家。  ——單霽翔  10月22日,由尚品宅配(300616,股吧)主辦的「讓年輕人愛上中國風——國潮文化大課」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隆重舉行。
  • 藏品變身人氣IP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首次到香港「賣萌」又火了
    故宮博物院展位一角 深圳新聞網2019年1月7日訊(記者 陳婕 通訊員 鄒徵)文化創意為文物賦予新的生活屬性,從神秘的博物館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這一次,故宮博物院首度南下參加香港國際授權展,帶來了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與故宮博物院一起參展的,還有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安徽、山東、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寧夏10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文化機構和企業,它們帶來了非遺、博物館文創、動漫影視、藝術品與創意設計、文化旅遊和版權交易等授權產品,吸引了超3000名授權業者參觀。
  • 去臺北看誠品生活、故宮博物院,感受文創產業的魅力!
    近幾年似乎迎來了文創元年,大量文化創意產品成為了潮流:一向莊嚴肅穆的故宮,被當成創意用在了睡衣、檯曆、口紅等一系列產品的設計上,故宮變得越來越接地氣,還圈了一大波粉絲;方文山作詞、易烊千璽演唱,故宮館藏的名畫《千裡江山圖》由此變成了一首中國風歌曲
  • 故宮的文創產品年年「上新」秘訣在哪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昨天,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在海絲之路文旅博覽會上舉行創意設計公開課,縱論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的成功經驗。正式演講前,單霽翔用一張張照片回顧了與寧波結緣的歷史。他出席過寧波博物館的落成儀式,參加過寧波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還曾為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授牌。
  • 故宮文創的惠州啟示錄
    10月30日晚,在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閉幕之日,蘇軾曾經寓居兩年又七個月的惠州,迎來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開講《故宮文化如何融入當代生活》。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近年來,隨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的播放以及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大熱推廣,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被大眾所關注,從紙膠帶、翠玉白菜陽傘,到朝珠耳機等等,獨有的創意設計也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 719篇TW碩博士論文,都在研究一個詞「文化創意」|文創觀察1
    論文跨越與文化創意有關聯的系所,在一定程度上說明TW的文化創意產業在這些年來漸成顯學。從論文的內容來看,論文的主題主要反映了學生的學科背景。大部分論文集中從經濟學和管理學角度討論TW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案經營策略、商品形象、品牌營銷、體驗行銷等,這與管理類學生貢獻了三分之一論文有關。設計系所的學生論文則集中關注文化創意產業商品的包裝、產品設計策略等。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一個博物館用幾年時間,研發近萬種文化產品,造就一系列文化現象,其中奧秘在哪裡?運用知名館藏打造IP,助力產業提升文化內涵,拓展品牌影響力,它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裡?這一個個問題,備受博物館同業關注。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團隊中的一員,有一些思考和感受,與大家探討與分享。
  • 故宮博物院——數字展生機 文化添活力
    故宮博物院首先為延遲開學的孩子們送上了一門公開課:該院和中信出版集團聯合推出《我要去故宮》少兒讀本和同名公益視頻課,以新穎的形式、有趣的內容,為小朋友揭開紫禁城的奧秘,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雲遊故宮」。說到「雲遊故宮」,打開故宮博物院官網和官方微信便能隨時隨地來一場「深度遊」。
  • 故宮博物院展館
    ;nbsp&nbsp&nbsp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 上遊新聞記者 鄒飛 劉力 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毛戈平故宮彩妝系列
  • 故宮文創產品火遍全球值得我們深思
    當時,臺北故宮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朕知道了」紙膠帶,這讓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識到了文創產品的龐大市場。故宮文創產品故宮在傳統文化從簡單商品到創意的過程中,搭建起了自己的文創商業版圖和一個堅守IP價值與開放互動的產業鏈。
  • 火爆的故宮口紅、朝珠耳機、花翎傘等:文創產品帶你走進歷史深處
    01 移動網際網路下的文創產品開發以前,傳統的文創產品只是一些文物複製品、普通文具和常規出版物,受眾非常有限。而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給文創產品開發帶來了新的活力。雲鶴紋和紙膠帶故宮博物院很早就開始網絡布局了,早在2008年12月就創立了故宮官方淘寶旗艦店,之後又設立了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等網絡店鋪。
  • 故宮文創研發的啟示 以優質文化產品增強文化認同
    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時代發展,博物館傳統展陳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訴求,還要通過更多途徑和方式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在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和向心力上發揮更大作用。故宮博物院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中國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年接待觀眾達千萬級的博物館。截至2016年底,故宮博物院共有1862690件(套)文物藏品。
  • 從故宮嫡子「故宮文創」與庶長子「故宮淘寶」的比拼看文創行業...
    在文創文旅的圈子裡,一直存在著產品「質量」與「情懷」孰輕孰重的比拼。如18年的年底,文創大V「故宮淘寶」推出了自家的彩妝系列,剛推出的時風光無限,吸引了各大網紅以及粉絲的關注。但僅上線26天後,卻在微博上發了一條這樣推送,「為了提升產品從內在到外觀的質量,故宮淘寶系列彩妝全線停產」。
  • 文化惠民大講堂揭秘故宮文創故事
    惠州日報訊 (記者範文燕)10月30日,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惠州市文化館、惠州市梵谷畫院承辦的文化惠民大講堂邀請故宮文創倡導者、經營管理者王亞民以《故宮文化融入當代生活》為主題,分享了600歲的故宮變身「網紅」的奧秘。
  • 讓文物走入民眾生活: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影院合作推出創意產品
    新華社臺北9月17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臺灣威秀影城合作,將乾隆時期四款珍貴花瓶花紋,轉化成爆米花與飲料包裝商品,於17日推出「乾運興隆」故宮限定款系列產品。雙方首次合作,讓傳統與現代相互碰撞,也讓臺灣影迷更加親近中華傳統文化。
  • 這裡也要出文創,故宮給支招
    在清代,這座北京故宮東北170多公裡外的宮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座山莊,半部清史」之說。300多年後的今天,深厚的淵源使兩座宮殿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從梅花鹿、文創產品、鐘錶到大型展覽,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各領域的合作逐漸深入,輝煌厚重的歷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綻放新的光彩。
  • 「文脈·國脈」故宮集藏文創大課堂!故宮博物院二新郵利好……
    ,尤其要向故宮學習,加大集郵文創產業發展力度,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到任總公司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前往故宮展開走訪調研,並特邀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先生一行做客中國集郵總公司「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
  • 文創產品風生水起成了搖錢樹 故宮敦煌爭議多
    敦煌文創與敦煌研究院沒有關聯、故宮出版社的一些文創產品屢遭盜版……最近,故宮出版社和敦煌研究院的兩則聲明,讓「吃瓜群眾」看了不少好戲。文化IP越做越大,文創產品風生水起,可因為種種原因,背後的利益糾葛也愈演愈烈。看來,國潮文創要行穩致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