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新答卷】千企千人科技下鄉 鄉村增收變美升級

2020-12-17 大洋網

大洋網訊 鄉村振興這張卷子,答卷者並不是只有農民朋友。近年來,廣州把鄉村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有機組成部分,讓鄉村更好對接城市,讓城市更好融入大自然,實現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廣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0年上半年,廣州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

科技下鄉帶動農民增收

在從化區鰲頭鎮,無人機搭載種子,幾個起降,便搞定了一個田塊的播種任務。經過「丸粒化包衣」處理的種子,裹上一層「防菌、防蟲、除草、驅鳥」的多功能外衣,這種新型技術增強了種子抵禦不良環境的能力,有利於推動水稻高效生產,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由於品質優良,普通稻米收購價每千克價格只有2.6元到3元,而當地種植的美香佔2號每千克收購價可達3.2元到5元。在科技帶動下,當地連片高標準化水稻種植基地有望帶動村民收入翻番。

據了解,2019年,廣州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51.37億元、增幅3.9%,增速創10年新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868元,同比增長10.9%,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0年上半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6.17億元,同比增長4.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73元,同比增長4.3%。

為帶動農民致富,廣州還深入實施千企幫千村。根據省「萬企幫萬村」行動信息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已發動1965家各類型企業註冊平臺帳號,其中736家企業與825條村成功結對;湧現一批如南平靜修小鎮(國企幫扶)、生態設計小鎮(民企幫扶)等優秀幫扶項目。

都市現代農業蓬勃發展

作為坐擁廣袤農業區域的大城市,廣州的都市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在主導優勢產業上,廣州聚焦打造七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引進130多個、總投資額1300多億元的農業產業重大項目,推動每個涉農區形成2-3個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同時,獲批創建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從化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創建管理體系,其中第一批(7個)產業園輻射帶動農戶2.59萬戶,戶均年增收1.2萬元。

此外,廣州還引進袁隆平等13位院士團隊助力都市現代農業發展。通過實施「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工程,廣州組建347個專家團隊、2345名專業技術人員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252項科技下鄉成果。目前,廣州還育成通過廣東省審定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新品種58個,每年推廣優質花卉組培種苗4000多萬株,示範成品盆花200多萬盆;擁有「國家天南星科種質資源庫」「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科研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3個國家級平臺。

廣州花都紅山村

鄉村人居環境提檔升級

農民的生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截至9月底,廣州96.22%的自然村可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78.83%的行政村可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110條行政村可達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標準;示範縣(從化區)、10個示範鎮、120條示範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

目前,廣州自然村生活汙水終端處理設施建設率超過88.6%,雨汙分流管網建設率超過88.4%。2019年以來,廣州按照實際需求新建改造農村公廁940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實現了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全覆蓋。同時,廣州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全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普及率100%。在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方面,廣州完成83.7%的泥磚房清理整治工作任務,累計拆除農村違建面積接近1800萬平方米。

以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廣州正在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成績單

都市現代農業更旺

吸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創建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進130多個農業產業項目、總投資額1300多億元,引進袁隆平等13位院士團隊助力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率先開展池塘養殖水治理,創建了4家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佔全省40%。養殖水生態治理技術獲得全省第一個廣東省科技發明(農業類)一等獎。增城區幸福田園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用5G技術成功落地業界首個5G絲苗米精準種植項目。

今年以來,計劃總投資90億元的18個綠色生態循環現代化生豬養殖場陸續竣工投產,預計2021年全市生豬總產能可達240萬頭,相當於2019年的6倍。

農民致富幹勁更足

深入實施千企幫千村、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國企聯繫北部山區鎮鄉村振興等「三項工程」,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創業就業,2019年全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增長18.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9%、增幅連續兩年居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第一。預計全年蔬菜總產值將達近200億元,水產產值、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收入有望超百億元。

獲批創建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從化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創建管理體系,其中第一批(7個)產業園輻射帶動農戶2.59萬戶,戶均年增收1.2萬元。國家級龍頭企業11家、上市農業龍頭企業13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海大集團市值突破千億元。

農村人居環境更美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實施鄉村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和美麗廊道「五個美麗」行動,梳理出「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分類、生活汙水治理等20項重點工作。2019年全市入選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美麗鄉村特色村、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的數量均佔全省總數的十分之一。從化區入選「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從化區南平村西和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卡斯

相關焦點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知名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會在怎樣的大背景下鋪展開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會帶來一系列顛覆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也帶來了新變數,這些自然會對鄉村振興產生深刻影響。」
  • 2018,廣州鄉村振興都做了什麼?
    「千企幫千村」啟動儀式 筆者從市委鄉村振興辦了解到,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各項工作布局全面展開。一、組織領導和總體部署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 做好後扶貧時代鄉村振興的必答卷
    中國小康網訊 在脫貧攻堅即將摘帽出列、邁入勝利之門的關鍵時刻,如何在後扶貧時代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擺在各級黨員幹部面前的一張必答卷。江西省修水縣渣津鎮給出了他們的答案。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脫貧攻堅,關鍵在人。在鄉村振興進入後扶貧時代,有三支隊伍仍需要高度關注。一是村幹。在脫貧攻堅的高強度戰鬥中,不少基層幹部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村幹部,或多或會出現「工作耗竭」, 一旦脫了貧摘了帽,難免會出現放鬆、消極、懈怠等心理,基層幹部的工作疲憊、職業疲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內蒙古興安盟:「美綠活」為鄉村振興增彩添色
    扎賚特旗的「興安盟大米」賣到了全國各地;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村民依託旅遊產業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科右前旗紅心村的水泥路已經通村入戶……近年來,興安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綜合實施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發展方式轉變、農民收入水平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等舉措,聚焦「美、綠、活」,持之以恆地做強農業、繁榮農村
  • 遵義鄉村振興關鍵詞解讀
    全市按照「穩糧、增收、調結構」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全市八大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不斷完善。通過大力實施「稻+N」模式,推廣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及紅粱種植等,深入實施綠色防控,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糧食品質。連續五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9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20萬噸以上,產值不斷提升,農業經濟穩步增長,不僅展現出「新氣質」,而且更具活力和韌性。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至關重要,任務依然艱巨。今年,我們奮力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治理農村貧困,雖然創造了新歷史,但並不是一勞永逸。
  • 【百縣奔小康】寧鄉: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農業轉型升級助鄉村振興  在寧鄉市灰湯鎮牛角灣村六組的村主幹道邊上,有一棟落地玻璃的房子明顯不像家居村屋,事實上,這正是湖南九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辦公室所在地。  「在市鎮村幾級的指導下,以公司加合作社的模式,穩步發展,帶領當地父老鄉親,朝著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努力描繪好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公司負責人說,承包了村民的土地,他們獲得了租金,還僱他們為勞動力獲得報酬,平常周末節假日還有市區的人過來垂釣,帶動村民的農產品銷售。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破解增收瓶頸 助力農戶和村集體增收在安丘市輝渠鎮黃石板坡村,一袋袋優質輝渠小米正在被鄉村賦能工作人員裝上車,不久之後這些產品將通過鄉村賦能電商平臺出現在市內某樓盤的活動中,作為優質禮品贈送給購房者,與此同時,小米銷售的大部分利潤,還將返還給黃石板坡村,作為村集體的一項增收。
  • 產業興 活力足 鄉村美
    「十三五」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牽引,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展明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農村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產業興、活力足、鄉村美,書寫了亮麗的「三農」答卷。
  • 鄉村振興看這裡——正定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研討會召開
    來自北京的三農領域專家學者,媒體代表,以及河北當地領導、就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進行了深入研討,大家認為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在鄉村振興中很有特點和創新,核心是圍繞城郊型經濟和市場需求,村企合作,發揮所長,產業支撐,建立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實現了多方共贏,是新時代鄉村振興中值得總結和借鑑的一種路子,也是鄉村振興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 鄉村會客廳|「柑汁如飴 砥礪奮進」打造鄉村振興「井研樣本」
    聚焦四川三農新亮點 分享鄉村振興好經驗 近年來,在柑橘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井研也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實現脫貧奔康,並開始繪就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美麗新畫卷。本期節目,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鄉村振興中的「井研樣本」。
  • 泗洪「三篇文章」,寫就鄉村振興答卷
    作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一,泗洪縣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保護為基、產業發展為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縣委書記李愛華說,全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精心做好「強農」「靚村」「富民」三篇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硬的作風,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奮力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泗洪畫卷。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青年有擔當,鄉村振興才有希望。只有更多勇擔當、有作為的年輕人到村裡去,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村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眼下,惠州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一批返鄉下鄉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創業者大量湧現。這些年輕人有的用無人機為農田噴藥,有的用茶葉撬動鄉村旅遊產業,他們為農村帶去了新知識、新思想,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 鄉村振興「成績單」出爐,廣州緣何蟬聯珠三角第一?
    去年,廣州7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列入省級自籌資金創建名單,主導產業產值27.1億元,帶動農戶2.63萬戶,戶均增收約1.2萬元。今年上半年,廣州再接再厲,新增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15個),位列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首位。農業也可以有高科技含量、高產值。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提升農民幸福感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立足實際,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統籌協調,大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該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結合農業農村工作實際,認真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抓規劃引領,聘請了上海、南京等多家高資質設計院編制總規、村莊規劃和修建性詳規,力求規劃符合本地發展實際。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日前,汀溪鎮交出一份鄉村振興階段性工作的「高分答卷」——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成為廈門地區唯一入選的鄉鎮,將獲得1000萬元獎勵。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汀溪鎮召開專題學習會,把參會對象延伸到鎮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和村居幹部,再一次振奮精神,堅定全力趕超、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的決心。
  • 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今年9月以來,永州市組織系統安排萬餘黨員幹部,對全市3301個村(社區)開展全覆蓋調研,列清單、補短板、出對策,實現問題靜態清零,在全省率先探索接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問題。  永州把脫貧摘帽當成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統籌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促進村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 東莞鄉村振興 「土專家」「田秀才」把科技導入田頭
    東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土專家』和『田秀才』,把科技導入田頭,利用示範項目帶動發展,為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鄉村奠定了良好基礎。」(南方日報記者 施美 見習記者 吳擒虎)  破解技術難題  村民有了靠譜「諮詢師」  葡萄是北方水果,以往東莞並不適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