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茶——嶽陽茶史的開篇巨作

2020-12-26 嶽陽市人民政府

南湖,古稱灉湖,是由洞庭湖派生出來的自然湖泊,它西連煙波浩渺的東洞庭湖,北面的白鶴山、金鶚山與南面的趕山、龜山相互對峙,山水相映,風景如畫。名相張說和詩仙李白先後在此泛舟,留下了「雲間東嶺千重出,樹裡南湖一片明」以及「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等膾炙人口的不朽詩句。

作為嶽陽城區重要調蓄湖泊的南湖,流域內共有4條一級支流,其中,東西走向、源自梅溪水庫與礄石水庫的北港河是其最大支流。北港河蜿蜒曲折,其幹流長度為11.8km,流域面積71.99km2,水系含巴山港、梅溪港、柴家港、白鶴壠港、新華港、坡元港、路橋港等一級支流7條,以及金山港、新元港、長嶺港、康王港、茆山港、金鳳橋港、蓮花臺港、建新港、甫公港、熊彭港等二級支流10條。

有道是,好山好水出好茶。北港河兩岸的丘陵山崗樹木蔥翠,風景宜人。此地年均氣溫16~17℃,年均積溫5300~5400℃,年降雨量1700多毫米,無霜期290天左右,更兼有肥沃的土質,特別適宜茶樹種植。茶樹性喜溫暖溼潤,早春二月,嫩芽初發,依山瀕湖的北港河兩岸,雲霧繚繞,嫋嫋升騰的水汽給每一片葉芽以恰到好處的滋潤,北港茶優良的品質便在如此天設地造的環境中生發出來。

北港產茶,始於唐代。《湖南茶葉大觀》(湖南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茶葉學會理事長朱先明教授主編)中「湖南茶業歷史編年紀要」載:湖南在唐代已有包括巴陵郡在內的九個州郡產茶(周靖民《陸羽茶經校注》)。「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今宇內為土貢實眾,而顧渚、蘄陽、蒙山為上,其次則壽陽、義興、碧澗、灉湖、衡山,最下有鄱陽、浮梁。」(唐裴汶《茶述》)。據李肇《唐國史補》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湖南有衡山,嶽州有灉湖之含膏」。晚唐著名詩僧齊己有一首題為《謝人惠灉湖茶》的詩,對灉湖茶推崇備至,也從一個側面印證灉湖茶作為貢品的史實。詩曰:「灉湖為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裴汶與李肇生卒均不詳,但他們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時代卻是可確定的。李肇在大和年初官至中書舍人,熟悉掌故,留心藝文。據此可以推知,《茶述》與《唐國史補》成書年代應該在唐憲宗元和年至唐文宗大和年(公元806年至835年)之間,二者不約而同地述及灉湖茶,其記錄絕對是真實可信的。朱先明教授根據上述史料考證,灉湖茶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年至805年)被選為全國第二類貢茶。可以斷言,灉湖茶是嶽陽茶史上無可爭議的開篇之作,且其初出即驚豔世人,乃至得寵於皇家,這在當時已是奇蹟,至今仍令嶽陽人為之驕傲。只是從後來的發展歷程來看,灉湖茶的品牌價值顯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和利用,這一點,無論如何都是有些遺憾的。

灉湖含膏為當時的一種蒸青團茶,因出產在灉湖一帶而謂之灉湖茶。據北宋範致明《嶽陽風土記》記載:「灉湖諸山舊出茶,謂之灉湖茶,李肇所謂嶽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極重之,見於篇什。」同治《巴陵縣誌》載:「邑茶盛稱於唐,始貢於五代馬殷,舊傳灉湖諸山,今則推君山矣!然君山所產無多,正貢之外,山僧所貨貢餘茶,間以北港茶摻之。北港地皆平崗,出茶頗多,味甘香,亦勝他處。」「君山貢茶,自國朝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始,每歲貢十八斤。」以上幾段文字明確闡述了灉湖含膏、灉湖茶及北港茶的淵源關係,從中還可獲知,北港茶正式得名應該是在清代乾隆年間。不過,《巴陵縣誌》上說北港茶作為貢品始於五代馬殷,與裴汶《茶述》的記載明顯有矛盾,應為誤記。楚王馬殷公元907至930年在位,比唐德宗君臨天下的時代已經晚了一個多世紀。

灉湖茶還有一段飲譽茶史的傳奇經歷,它曾是漢藏友好交流的最早見證者。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七十年後的景龍四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沿著文成公主的舊道入藏,她們先後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和赤德祖贊的王后,此番和親,開創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有歷史學家認為,正是唐蕃和親,中土的茶葉被帶進雪域高原,藏人逐漸形成飲茶的習慣,並慢慢普及開來。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解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灉湖者。』」(《唐國史補•因話》)常魯公即時任監察御史常伯熊,贊普即吐蕃王朝的赤松德贊,這則故事幾乎見諸所有研究茶文化的學者著述之中。吐蕃宮中收藏了六種唐代名茶,其中就有灉湖含膏,由此可見灉湖茶在當世的影響及西藏飲茶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從源頭來探尋,嶽陽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鶴茶、黃翎毛以及後來的君山銀針、北港毛尖等都出自灉湖茶。《嶽陽風土記》載:「灉湖諸山舊出茶,謂之灉湖茶……今人不甚種植,惟白鶴僧園有千餘本,土地頗類此苑。所出茶,一歲不過一、二十兩,土人謂之白鶴茶,味極甘香,非他處草茶可比並,茶園地色亦相類,但土人不甚植爾。」範致明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六品官員,他在嶽陽任職時撰寫的《嶽陽風土記》,被稱為「宋人風土書中的佳本」和「嶽陽地方志第一書」,所記應該不虛。北宋末年,灉湖茶開始式微,箇中原因,或許與北宋末年不斷加重的茶稅有關,或許因茶價低賤,「擔茶不值鬥米」,茶農毀茶種糧等因素有關,但目前尚找不出有力的證據。但據此可知,白鶴茶出自灉湖茶是沒有爭議的。前文所述,白鶴山在灉湖北面,具體而言,就是現在的呂仙觀所在地。據《嶽陽老城區:那些容易被人遺忘的古建築》一文介紹,呂仙觀建於後唐閔帝應順元年(公元934年),地點在現洞庭南路白鶴山上,趙丈田在《茶海拾貝》一書中說白鶴僧園「在今君山島上」,顯然是誤讀。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馬端臨(公元1254年至1323年)在《文獻通考》一書中寫道:「獨行靈草、綠芽片金、金茗出潭州……開勝、開棬、小棬、生黃翎毛出嶽州。」黃翎毛即白鶴茶,相傳遊方道士在呂仙觀衝泡灉湖茶,只見杯中一股白氣嫋嫋升騰,水汽中一隻白鶴沖天而去,白鶴茶由此傳開。因此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故又名黃翎毛。「潭州之獨行靈䓍,嶽州之含膏冷,嶽州之黃翎毛……此皆唐宋時產茶地及名也,見《茶譜》《通考》,以上為昔日之佳品。」此說見於明陳仁錫(公元1581年至1636年)之《潛確居類書》。白鶴茶後來傳到君山島,清江昱(公元(1706年至1775)年)《瀟湘聽雨錄》中云:「洞庭君山之毛尖,當推第一,雖與銀針、雀舌諸品較,未見高下,但所產不多,不足供四方耳。」袁枚在其《隨園食單》中也說:「巴陵君山產茶,色味與龍井相同,味微寬而綠過之,採掇最少。」而同治《巴陵縣誌》記載更為翔實:「邑茶盛稱於唐……舊傳灉湖諸山,今則推君山矣!」

北港茶現今通常稱北港毛尖,屬黃茶類中的黃小茶,外形條索緊結重實帶捲曲狀,芽色金黃,毫尖顯露,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高悅,滋味醇厚回甘,芽葉肥厚,嫩黃似朵。北港毛尖的採制要求在清明前後七天之內,選擇芽頭粗壯,茸毫顯露,無紫色、蟲傷、病害、風傷、麻點的一芽一葉,並經過嚴格的選剔,作毛尖的原料,其製作分殺青、鍋揉、拍汗(悶黃)、復炒復揉、烘乾等五道工序。民國20年(公元1931年),湖南省政府成立嶽陽北港茶事試驗場,從事茶葉栽培和製作技術研究,後因戰事中斷。新中國成立後,北港茶業同全國各地一樣,大致經歷了恢復、停滯、發展、穩定四個階段。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在安徽舒城視察,發出「以後山坡上要多多開闢茶園」的指示後,北港茶的生產得到迅速恢復。由嶽陽茶葉公司生產的北港毛尖,在1964年被評為湖南省優質名茶,並作為黃茶類的代表入選全國農業高等院校茶學教材。興建在原北港鄉知青場的北港茶廠,曾一度在茶界聲名鵲起。1981年後,北港毛尖多次被評為省名茶,並當之無愧列入湖南十大名茶名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是北港毛尖發展的全盛時期,據著名茶學專家趙丈田粗略估計,產區大約有茶園近萬畝,年產北港毛尖550噸左右。近些年來,由於城市不斷東擴,原北港河流域茶園面積驟減,僅在珍珠山公園內和原三荷鄉境域保留部分茶兜和茶園,具有地理商標意義的北港毛尖面臨著難以為繼的境地。

令人欣喜的是,北港毛尖尷尬的現狀,已引起越來越多業界有志之士的關注。經開區北港社區一班人審時度勢,以摯熱的歷史情懷和奮勇的使命擔當,吹響了復興嶽陽黃茶傳統品牌北港毛尖的集結號。社區主任易西雄信心滿滿地告訴筆者,目前,社區已在珍珠山公園投資近千萬元(含土地和景觀建設費用),扦插擴種了100多畝北港毛尖茶苗,臨湖路東近90畝兼顧城市景觀功能的茶園正在加緊規劃;投資1500多萬元,在珍珠山公園內新建了三棟古香古色的建築,整體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計劃打造成集展覽區、體驗區和品嘗區為一體的北港茶文化產業園,藉此提升北港茶的影響力。展望未來,社區正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通過公司加農戶的運作方式,計劃於北港河流域傳統種植區拓展茶園2000畝,在確保品質的同時,實現北港毛尖在產量上的強勢崛起,做大做強做響北港毛尖茶產業品牌,為社區居民就業開闢一條新的通道,為茶農增收創造條件,更為中國黃茶之鄉增光添彩。

站在珍珠山公園東南入口處,一片新闢的茶園在陽光下綠意盎然,稍遠處,規劃中的北港茶文化產業園正在加緊裝修之中。眼前的這一切,預示著北港茶復興的序幕正徐徐拉開。北港茶,這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茶中珍品,這個承載過嶽陽人無數榮光的名優特產,我期待你王者回歸,宇內傳揚的高光時刻早日來臨。

 

相關焦點

  • 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港河、南港河 黑臭水體整治銷號情況公示
    當年,我區範圍內的北港河、南港河沿河截汙管網實現全覆蓋,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羅家坡二期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區生態環境部門委託開展的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南、北港河兩處水體2018年底至今已全面消除黑臭,且已按照程序完成初見成效和長制久清公眾評議。現將水質監測和公眾評議結果向社會公布,並接受社會監督。如有異議,請致電0730-8720738或者前往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733辦公室當面反映。
  • 嶽陽名媛集合啦!1折就變美,這次不用拼了
    文末還有超值1折福利嶽陽名媛們都按捺不住啦!////////////////////Part One嶽陽名媛偷偷打卡的美容SPA館!5款體質特調茶 店內有五款免費的體質特調茶,做項目時喝上一杯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放鬆身體,嗯~是當初天庭仙露的味道!
  • 【茶屋薦書】《茶的真實歷史》| 一幅栩栩如生的茶史全圖
    由於茶事史詩如此恢宏壯麗,記述茶史的落筆總顯得很艱難。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書架上,在網際網路的資料庫裡,詩人、歷史學家、科學家和人類學家精心創作的有關茶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瀚若煙海。每一部著作都對茶史的某一議題作了深刻闡述。本書撰寫過程中,作者參考了用東西方數種文字寫成的大量文獻資料與實物,努力區分史實和坊間傳聞,去除人們對於茶飲的種種誤解;仔細斟酌文欄位落,務使讀者能夠享受本書的閱讀過程,並因此對茶本身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產生濃厚興趣。
  • 嶽陽舉行茶韻小鎮古典詩詞吟唱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特約記者劉衍清)茶香詩香驅寒意,古韻新韻溢南湖。11月28日,嶽陽南湖新區茶韻小鎮古典詩詞賞讀吟唱會在茶博城舉行,給輕寒襲人的南湖平添了陣陣暖意。湘一南湖學校學生吟誦的《嶽陽樓記》拉開了茶韻小鎮古典詩詞賞讀吟唱會的序幕。
  • 環鄭看港區,港區看北港,北港核心又在哪裡?
    這其中,錦榮悅匯城項目的運營對於港區發展有著裡程碑的意義,這標誌著「產業工人之城」的終結、也代表著航空港大都市的興起;再到後來,園博會召開,南港雙鶴湖CBD興起;隨著高鐵南站、會展中心建設加速,東港價值突出;而北港河東區域隨著領事館片區規劃出臺,也初露頭角……但目前,遍數港區各片區,北港的生活氛圍最為醇熟、現代城市面貌最為明顯
  • 悠遊卡攜手一卡通 推北港朝天宮限量卡
    北港朝天宮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歷史悠久,信眾遍及全臺及世界各地,是許多民眾的心靈寄託與信仰中心,而電子票證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朝天宮、悠遊卡、一卡通三大龍頭首次攜手合作,為了此次盛會,三方宣布合作。
  • 小松(中國)領導一行到訪防城港北港物流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12日,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松(中國))張全旺總經理兼CEO一行在業盛集團葉鳳琦董事長以及廣西小松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小松)領導陪同下來到廣西防城港市,拜訪防城港北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港物流),與客戶進行深入了交流,並對北部灣港口的建設及設備使用情況做了詳細了解。
  • 茶史:古代著名的「茶痴」
    在我國歷史上對於茶葉的愛慕到痴的境界的歷史名人便有很多,今日就為大家介紹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1、盧仝  ……"  茶的功效,和盧仝對茶飲的審美愉悅,在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人以詩名,詩則又以茶名也。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為「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為傳頌,並演變為「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茶聖」陸羽相提並論。至今的九裡溝還有玉川泉、品茗延壽臺、盧仝茶社等名勝。
  • 媽祖聖誕 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改在線祝壽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今年因疫情取消媽祖聖誕遶境,廟方為方便信眾向媽祖祝壽,推出「媽祖季祝壽祈福」在線祝壽活動,並免費提供1萬個公益名額給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希望藉由媽祖信仰力量安撫人心,共同度過此次疫情。
  • 臺灣北港老街一日遊,在這個裡你買得起茶葉蛋
    臺灣北港老街一日遊,在這個裡你買得起茶葉蛋。臺灣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特別是現在,大陸這邊進入冬天了,而臺灣這時候溫度適宜,非常適合旅遊,臺灣也是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島嶼。就比如說媽祖吧,媽祖是臺灣人民主要的信仰之一,雲林的北港是知名的宗教聖地,自1694年興建朝天宮後,媽祖的各種神跡撫慰著人心,鼎盛的香火更是帶動周邊的商圈發展,每年吸引大批信眾及觀光客前往朝聖。北港朝天宮原稱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朝天閣而改名為朝天宮,主祀媽祖的朝天宮每年吸引大批信眾前往朝聖祈福,媽祖不但是人民重要的信仰,更是信眾們心靈上的寄託。
  • 「淚」-茶杓
    茶杓-《淚》利休作。這是我能找到的一枚古田織部的茶勺資料。算是開篇!這些都成為後世茶人們追思的精髓線索,讓茶道的傳承顯得有骨有肉,無限!還有一類特殊的茶杓是寺院裡的高僧們手作的,這一類茶杓基本上更多的與結緣相關,可遇不可求,不過這幾年茶道博覽會上也會偶爾碰到墨書款「某某寺院七十、八十叟自作茶杓」等庫存新的茶杓,並以禪詩雅語為其銘,一枚茶杓一雅銘,墨款筒箱之上
  • 溫州北港人真的太厲害了
    北港淳厚質樸的鄉土風情,滋養了北港人吃苦耐勞的地域性格。千百年來,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用古老的民間技藝,嫻熟的傳統手法,匠心獨運,踐行老祖宗的工匠精神,對待製造一絲不苟,對待質量精益求精、對待完美孜孜以求,把每一款手工藝品做到極致,彰顯了睿智的別識心裁和卓越的創造精神。百工嘔心之作,是北港文化的實體標籤,是當代北港人表達文化自信的一個物化載體。
  • 影響全球茶史的十大著名人物,愛喝茶的你得知道
    茶,原產於我國西南的雲貴高原,發乎神農,聞於周公,興起於唐代,屬於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茶對於我國乃至於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 看鐘樓北港房價走勢
    其中鐘樓北港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679元/平,環比8月上漲0.5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5.30%。一、北港二手房房價走勢鐘樓北港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679元/平,環比8月上漲0.5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5.30%。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4個月房價下跌。
  • 看鐘樓北港房價走勢
    其中鐘樓北港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914元/平,環比11月上漲0.07%,同比去年同期上漲6.57%。一、北港二手房房價走勢鐘樓北港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4914元/平,環比11月上漲0.07%,同比去年同期上漲6.57%。最近一年中,9個月房價上漲,3個月房價下跌。
  • 關於茶的分類你知道多少,中國茶葉分類小知識
    (1)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衝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一般要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殺青和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和蒸青綠茶。花茶茶坯(半烘炒):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
  • 平陽北港的這幾種老手藝,你都見過嗎?
    北港淳厚質樸的鄉土風情,滋養了北港人吃苦耐勞的地域性格。千百年來,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用古老的民間技藝,嫻熟的傳統手法,匠心獨運,踐行老祖宗的工匠精神,對待製造一絲不苟,對待質量精益求精、對待完美孜孜以求,把每一款手工藝品做到極致,彰顯了睿智的別識心裁和卓越的創造精神。百工嘔心之作,是北港文化的實體標籤,是當代北港人表達文化自信的一個物化載體。
  • 鐘樓區北港街道:警網共建微信群 推動網格共治理
    中國常州網訊 為進一步發揮「網格+警格」的聯動互通性,近日,鐘樓區北港街道綜治中心聯合派出所、社區幹事召開關於建立「每個網格微信群」專項工作會議。    會上,北港街道政法綜治中心負責人沈志鋒進行了工作部署,他強調各社區要以網格為基本單位,按照每個網格一個微信群的原則,實現轄區內80個綜合網格微信群全覆蓋。
  •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聖誕祭典取消觀禮 改線上直播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日,均依古禮舉辦祝壽祭典,今年祭典為4月15日,廟方為加強防疫,14日設置祭典管制區,並取消觀禮區改用線上直播,信眾可在15日清晨6點在家用視訊觀禮,一起為媽祖祝壽。
  • 【常州】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寶龍社區聯合轄區單位開展「送知識...
    日前,鐘樓區北港街道寶龍社區聯合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北港支行開展了「金融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活動中,該支行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折頁和現場答疑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講防範網絡通信詐騙、防範非法集資、新版人民幣防偽和反假知識等金融熱點知識,幫助居民掌握假幣的識別要點和技巧,遠離非法集資。居民們紛紛表示:此次宣傳實用性強,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的生活感到更加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