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身體皮膚上瘙癢,一撓就紅一片,會起疹子,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痒痒癢,不是撓撓就完了,皮膚瘙癢的背後的原因你需要知道!
皮膚瘙癢多是皮膚病症狀
1、蚊蟲叮咬
夏天天氣炎熱,蚊蟲也較多,人們會發現自己的皮膚常常發生瘙癢,這是由於為了方便自己安心吸血,蚊子會放出含有抗凝血劑的酸性唾液,防止血液凝結。被叮咬後,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癢,是因為人體察覺到有外來物質入侵時,會釋放一種叫組織胺的蛋白質,這個免疫反應會引起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並且,當血液流向叮咬處來加速組織復原時,組織胺會使叮咬部位周圍的組織腫脹,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不單單是蚊子,還有螞蟻、蜜蜂等,它們在咬我們的過程中都會放出一種酸性物質,讓人「癢」的原理差不多。
2、皮膚病
90%的皮膚病都有皮膚瘙癢症狀,如癬、溼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症等。
有些皮膚病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障礙具有一定的聯繫
1、內分泌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升高,甲亢病人的甲狀腺激素升高,都能通過血液循環,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2、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貧血病病人的血紅蛋白過低,白血病病人的白細胞過高,都會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3、肝膽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肝臟和膽管發生毛病後,膽汁的分泌和輸送發生障礙,致使血液中的膽色素增多,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4、生殖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男子的睪丸病變引起的雄激素過低,女子卵巢病變引起的雌激素過低,往往引起皮膚瘙癢。
5、泌尿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患急慢性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的人,由於腎功能不全,血中尿素不能很好地排出,當血中尿素達到一定濃度時,便會刺激皮膚上的感覺神經細胞,引起皮膚瘙癢。
6、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心腦動脈硬化的人,血管的彈性降低,不能給大腦感受區域提供更多的氧氣和養料,致使這些區域的神經細胞缺乏營養,感覺功能發生障礙,於是出現皮膚瘙癢。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不好,皮膚裡的毛細血管常有代謝物不能排出,刺激皮膚上的感覺神經,引起瘙癢。
中醫治療皮膚瘙癢
風寒客於肌表,得不到微汗透達,又不化熱傳裡,感覺全身發癢,好象蟲行,皮膚無異徵,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身癢抓破出現細小血點,為風熱鬱於孫絡,用四物消風散。
搔後多白屑,為血虛生燥,用滋燥養榮湯。
外科皮膚病中的「浸淫瘡」,初起細如粟米,搔癢流出脂水,因脂水蔓延成片,兼有痛感,宜祛風勝溼,涼血清熱,用升麻消毒飲加蒼朮、黃連,並以青蛤散外搽。
又有「粟瘡」,形如粟粒,色紅搔癢,久不愈,人能消耗血液,膚如蛇皮,用消風散。
「癬瘡」奇癢難忍,多發於局部,由溼熱、血燥及風毒形成,有幹、溼兩種。「乾癬」乾燥無脂水,搔後起白屑;「溼癬」潮溼,癢且多黏液。本證極為頑固,故有「頑癬」之稱,內服藥難於見效,多用外治法,乾癬用癬藥水,溼癬用青黛散。
接觸漆毒或對漆氣過敏者,先由面部作癢浮腫,抓之象「意疹」,漸傳肢體,癢痛難忍,皮破後,潰爛流水,稱做「漆瘡」。漆氣辛熱有毒,用化斑解毒湯加荊芥、蟬衣、浮萍、生甘草清解,亦可外搽青黛散,不宜洗浴。
附各方組成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白芍、麻黃、杏仁、炙甘草、姜、棗。
四物消風散:生地、當歸、荊芥、防風、赤芍、川芎、白鮮皮、蟬衣、薄荷、獨活、柴胡、棗。
滋燥養榮湯:生地、熟地、當歸、白芍、黃芩、秦艽、防風、甘草。
升麻消毒飲:升麻、歸尾、赤芍、銀花、連翹、牛蒡子、山梔、羌活、白芷、紅花、防風、桔梗、甘草。
青蛤散:蛤粉、青黛、石青、輕粉、黃柏研末,用麻油調製塊狀,用時涼水化塗患處。
消風散:荊芥、防風、當歸、生地、苦參、蒼朮、蟬衣、胡麻、牛蒡子、知母、石青、甘草、木通。
癬藥水:百部、蛇床子、土槿皮、硫黃、白砒、斑婺、樟腦、輕粉、用米醋浸。
青黛散:青黛、石青、滑石、黃柏研末,麻油調塗。
化斑解毒湯:升麻、石青、連翹、牛蒡子、黃連、知母、玄參、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