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被大量撂荒,糧食安全出現嚴重問題,土壤汙染、環境惡化的今天,國家對農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同時出臺了不少扶持補貼政策,在政策利好的鼓勵下,許多外出打工人員或者退休老人,以及有識之士,甚至有些在校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準備下鄉做新農人,這是好現象,也是新氣象。
自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為進一步強化和規範農業發展,對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扶持,2020年國家在農業補貼的方式以及對象上,也在逐步的精細化和嚴格化,而2020年又是全面邁向小康的關鍵之年,但對於農民來說,當然最關心的就是農業補貼問題了,那麼2020年,農業補貼政策會有哪些變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國家實施農業補貼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幫助農戶增加收入,進而助力農業經濟發展。根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未來農業補貼政策將會發生三大變化,更傾向於補貼食品安全相關公司、高效生產公司以及相對環保的企業。在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出範圍和補貼對象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看看這些補貼你能拿到嗎?
1、直接參與種植的農戶
隨著糧食補貼政策的不斷完善與調整,補貼方向更多的是往直接參與種植的農戶身上傾斜,主要是和地主區分,今後誰種地就補誰,比如個體農戶、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等都是補貼的直接受益者。
2、購置農機的經營者
今後農業將要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家支持機械化的作業方式,農民進行農業勞動時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只要合理,國家都會給予購買補貼,所有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支出。除了農機購置補貼外,據了解,國家依據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會對從事農業機械生產作業的農戶安排燃油財政補貼,具體補貼標準以當地實際公示為準。
3、殘膜回收利用以及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的經營者
農村有很多殘存的地膜,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因此國家支持殘膜的回收,目前已經有一百多個縣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五十一個肉牛、奶牛以及生豬養殖縣的畜禽糞資源化利用項目,國家是有補貼的。
4、參與輪作或休耕的農戶
目前國家提倡種養循環以及種植與農牧結合等,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糧豆輪作的補貼面積有一千萬畝,糧改飼也擴充到4百多個縣。那麼有耕地但暫時沒有種植的農戶有沒有補貼拿?據悉,部分地區開展了輪作休耕試點,凡是參與的農戶都可以領取到補貼資金,比如黑龍江省的農民參與輪作休耕試點,便可以獲得500-800元/畝的補貼。
5、秸稈綜合利用經營者
秸稈如何處理一直是農民最大的煩惱,既不能焚燒,又不能還田,因為還田會帶來很多的麻煩,比如不能腐化導致病蟲害高發,影響農作物生長,通過目前的科學技術,對秸稈進行再處理方式,綜合利用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能起到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所以,對於致力於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的農戶,國家也是有補貼的。京津冀地區和東北是我國秸稈綜合利用補貼的重點,補貼標準為一畝地二十五元。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補貼外,種植大豆、玉米也是可領取生產者補貼的。從2019年起,農業農村部決定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提出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萬畝,2020年將達到1.4億畝,因此,將更傾斜於大豆種植補貼。但需要提醒的是:各地區補貼政策有差異化,補貼項目和標準也有所不同,需按當地實際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