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特斯拉」,兩輪電動車才是真正的「扛把子」!

2020-12-21 光環財經

來源:鑑茶院

上帝如果是非洲人,他一定是黑色的;中國如果有特斯拉,它一定是兩輪的。

納尼?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中國神車,不是股價一年漲了40倍,正在「三傻大鬧華爾街」,躋身全球十大汽車廠商嗎?

虛名累人啊。2019年,全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一共也就賣了3.1萬輛車,不到大眾汽車一個月100萬銷量的零頭,蔚來迄今才5000輛的月產能,叫李斌一聲「中國的馬斯克」,他敢答應嗎?

從前科技部長萬鋼博士提出2005年提出新能源戰略開始,到今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滿打滿算450萬輛,而兩輪電瓶車呢?350000000,別數了,3.5億輛

兩輪鋰電,是中國的五大發明、是21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它正在深刻的改變世界。

1

21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馬克思告訴我們,窮人之所以貧困,是因為生產資料被富人佔有。

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不是地主無法翻身;工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資本,沒有錢先天不平等,信息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數據,網際網路巨頭贏者通吃。

數據這種生產資料,別說給你,光存儲的費用都是按億來計算的,IDC機房別說你建一個了,打工人連電費都付不起,生產資料的佔有懸殊達到了極致。

然而,數據過於形而上的,它沒有腿。它需要有人去賣貨、跑腿,把數據變現。

但幫別人變現也是要投入成本的。天貓上開個店,雖說是幫馬爸爸打工,自己賺個辛苦錢,但是開店也需要100萬註冊資本,15萬保證金。

你說我不賣衣服,賣力氣跑腿行不行,你得買個五菱之光吧、你得加油吧、你得買保險吧?6萬塊的五菱之光,創業十萬塊起步。十八線鄉村剛進大城市的小青年,從哪去湊十萬塊?

直到兩輪電瓶車的出現。

過去,用汽車跑100公裡的費用是多少錢呢?10個油是60元,而用電瓶車之後呢?48V的電瓶車百公裡2度電最多6元。而且,它不需要搞車輛改裝、不需要換機油機濾、維護費約等於0。

五菱之光6萬元,兩輪電動車2000元,創業成本直降90%,開汽車百公裡60元,騎電動車百公裡6元,運營成本直降90%。

各位,成本降低90%,才具有產生革命的可能性。蒸汽機取代大帆船、內燃機取代蒸汽機,無一不是社會普遍性成本的急劇下跌。

有輛電瓶車,你就具備了可支配的生產資料,當一把自己的老闆。

國家為什麼要大力限制網際網路巨頭,打工人就這麼點自留地,不能一家獨大搞壓價。

破除了壟斷,小民們才能把勞動賣個好價錢。黃袍加身,每天與大魚大肉相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車上仙。

在農業社會,窮人的活動半徑是5公裡,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鄉村;在工業社會,老百姓的活動半徑是10公裡,自行車只是體力的延伸;而在今天,兩輪鋰電讓打工人可以輕鬆觸及50公裡的工作和生活半徑。

一個人的活動半徑,就是他可觸及的機會範圍;一個人的投送能力,直接決定了他的財富當量。

兩輪電動車,是21世紀最偉大的生產資料。

它極度普惠、極度廉價、極度親民。買一輛汽車,它是消費品,落地就打八折;買一輛電動車,它是生產資料,那是你能力的延伸和世界的縮小。

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天,窮人可以不用買地、不用開廠、不用掌握高新的技術、不用承擔失敗的成本,就能輕鬆的佔有一份生產資料,自由的交換自己的勞動價值,最大限度的和巨頭們實現了時間節省上的公平。

壯哉,兩輪鋰電。

2

人民的特斯拉

和我們很多人想像不同的是,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世界霸主,靠的不是強大的武力,而是海量的民生產品。

明朝,大規模的出口茶葉、絲綢、瓷器,英國,滿世界的賣布匹、羊毛衫、恨不得讓中國人每個家庭買頂睡帽;美國,橫掃世界的是可口可樂汽水和福特廉價車。

俄羅斯有幾千枚核彈又怎樣,你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民生產品。

幾個月來,外資在中國A股瘋狂的買爆了美的電器和格力空調,就因為他們能大規模的製造普惠性的民生產品。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董大姐就是這種人,她不需要你愛她,你是不得不愛她。

我們要看到的是,雖然電動三傻股價瘋狂,但新能源汽車,太高端、太昂貴、太小眾,蔚來ES8五六十萬的價格,普通的小康之家都負擔不起,中國畢竟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塊,新能源汽車必定曲高和寡。

價格和國情就決定了,中國的國民車一定是千元級的,人民的特斯拉一定兩輪的

全世界也是如此,隔壁13億人口的印度,人均年收入才9000多塊,將將處於買得起兩輪電動車的範疇,非洲各國80年代從日本搞去的豐田皮卡和摩託車,早已超過報廢年限。以後,騎著中國電動車,後座扛著AK的黑叔叔們,將會不斷出現在新聞聯播。

需要重火力的,上三輪就行。

中國的消費升級也一樣,也無非從兩輪、三輪升級到經濟四輪,都屬於廣義的兩輪鋰電。

特斯拉即使降到10萬塊,依然離大多數人太遠太遠。有生之年,我們能看到全世界人民的國民車,終點是3萬塊的中國造。

別小看不起眼的電瓶車,事實上是,今天你去任何一個大品牌的店裡買貨,基本是沒有現貨的。2020年的前10個月,全國造了2540萬輛電動車都賭不上缺口,像點樣子的電瓶車工廠,都是三班倒的連軸轉,廠區外排滿了拉貨的車隊。

經銷商的訂單都供不應求,後面的美團、哈囉,還有200萬輛共享電單車在排隊呢。

而疫情在海外的擴散更為電動車行業火上澆油,連法國總理馬克龍都被感染新冠,全球的單獨出行成為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經濟又方便的電瓶車會成為出行首選。

今年之前,中國海外出口的電瓶車都是百萬輛級,而到明年,這個數量將直接突破千萬輛級。2021年,中國將生產6000萬輛兩輪電動車。6000萬輛,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出的最大規模的動力型交通工具。

兩輪鋰電,才是中國製造的底色。電瓶車造起來其實十分簡單,輪胎、車架、電池一裝就行,保險槓、儀錶盤、遮泥板這些零部件,哪個單獨在東南亞國家造出來,都比中國便宜,但靠強大的集成能力把它裝成整車,中國的效費比最高。

而且,最關鍵的動力電池,中國的幾大廠商拉出去能秒天秒地。2021年全球電池的新建產能90%在中國;全世界唯一能大規模生產兩輪電瓶車的,也只有中國。

中國過去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都是陽春白雪而不是俯首蒼生的,所以最終落後了。我們用火藥做爆竹敬神,老外卻造成火槍;我們用指南針看風水,洋人卻用來航海;我們用印刷術搞八股文,老外卻用來推翻神權。

追趕到今天,魯迅終於不用再糾結四大發明不務正業了,這一次,電瓶車既是生產資產,也是生活資料。

夫妻用它送孩子上學、小販用它去菜市場進貨、小青年用它落實進城的第一份工作、大中產用它體驗下生活的煙火,電瓶車上能去菜市場捉鱉,下可去寫字樓攬月。

而製造它的四大天王,雅迪、愛瑪、臺鈴、新日,老闆都曾戲稱自己是「農民企業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人民的,才是長久的。

3

戰爭之王

曾經有人問我們怎麼看如今的A股,大王的口訣是:喝酒吃藥開電瓶車。科技的最終歸宿,還是民生啊。今年以來,小牛電動漲了2.5倍,新日股份漲了1.7倍,雅迪香港漲了6.2倍,增幅超越了特斯拉。

萬丈紅塵三頓飯,千秋大業一輛車。除投資、出口、消費之外,兩輪鋰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駕馬車。

經典電影《戰爭之王》中,尼古拉斯凱奇說,全世界有五千多萬支私槍,平均每十二人就有一把。我們的問題是,怎樣讓剩下的十一人也擁有一把槍。

2021年,中國的4億戶家庭擁有4億輛電瓶車,平均每個家庭都有一輛兩輪鋰電,那麼我們的問題是,

怎麼讓全球剩下的7.5億個家庭,

每家都有輛電瓶車。

相關焦點

  • 兩輪電動車,走不出"Tesla"
    兩輪電動車市場似乎迎來了高光時刻。 近期,電動車廠商愛瑪成功實現多年的上市夢,成為了第四家上市的電動二輪車公司。與此同時,另外三家二輪電動車企雅迪、小牛、新日的股價也出現了大幅的漲幅。 愛瑪成功上市,將電動車賽道的火熱程度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火熱的背後,是整個二輪電動車市場正在快速向著天花板衝擊。
  • 兩輪電動車後起之秀九號公司:躋身智能電動車頭部陣營,開700家門店
    其實,新能源熱鬧的可不止「特斯拉」們,兩輪電動車企也瘋狂,這一年紛紛逆風飛翔,業績暴漲。12月25日,以「進化出行,一往無前」為主題的九號公司「九號電動渠道賦能大會」在江蘇常州隆重召開,1000餘名經銷商和合作夥伴應邀出席。會上,九號公司與全行業分享了進軍兩輪電動車行業一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並公布了2021年的戰略營銷規劃。
  • 兩輪電動車行業2020大盤點,見證愛瑪的高光時刻!
    縱觀這一年,國內兩輪電動車行業經歷了"禁摩令"和"新國標"的雙重考驗,包括愛瑪在內的兩輪電動車企業,紛紛轉變思路,逐步走上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個12月即將來臨的時刻,不如一起看看在這一年裡愛瑪電動車都發生了哪些企業大事件。
  • 讀懂中國|愛瑪代表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與全球公話技創新與綠色出行
    (圖註: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兩輪電動車已經成為普通民眾的生活剛需」演講中,胡宇鵬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兩輪電動車在新中國發展歷程中和在國人生產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演進過程。愛瑪身為行業頭部企業,更是先於行業開始進行升級轉型,依託自身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推出了「豪華鋰電車」系列,從續航、安全、容量、智能等各方面突破行業現有瓶頸,幫助公眾改變對於電動車性能的既往認知,並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未來,愛瑪的研發團隊也將繼續以此為主線,進一步挖掘鋰電在電動兩輪車上的應用價值,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突破電動車在性能上的技術桎梏,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的兩輪電動車創新與迭代之路。
  • 九號公司兩輪電動車再進化,新技術新產品新布局驅動業績增長
    其實,新能源熱鬧的可不止「特斯拉」們,兩輪電動車企也瘋狂,這一年紛紛逆風飛翔,業績暴漲。12月25日,以「進化出行,一往無前」為主題的九號公司「九號電動渠道賦能大會」在江蘇常州隆重召開,1000餘名經銷商和合作夥伴應邀出席。會上,九號公司與全行業分享了進軍兩輪電動車行業一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並公布了2021年的戰略營銷規劃。
  • 特斯拉概念自行車曝光!秒殺99%車型~網友:這果然很特斯拉
    如果把跑車送上了太空的特斯拉 要造個自行車, 會是撒子模樣呢? 嗯。。我猜, 會長成下面醬紫!
  • 股價與銷量齊飛:兩輪電動車市場迎來新的春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股價與銷量齊飛: 兩輪電動車市場迎來新的春天?兩輪電動車市場正呈現三個轉變:銷量繼續上升,小品牌在逐漸消失,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由此帶動公司兩輪電動車、電池和充電器以及兩輪電動車零部件的銷售收入在期內實現76.39億元,同比增長了87.5%。在今年11月,雅迪還宣布在行業內率先完成了年內千萬臺的銷售目標。
  • 高端智能電動車首選特斯拉?不見得!
    同時隨著新能源車的時代到來,特別是上個月滬牌新政的落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頭選擇高端智能化的純電動車,在牌照額度之外,智能化電動車相比傳統燃油車,能更全面的滿足一線城市消費者挑剔的眼光。因為高端智能化的純電動車,它相比燃油車夠智能、更具科技感,出行更環保高效。
  • ...未來「九號公司」在兩輪電動車、配送機器人市場還各有一戰
    而要實現這兩點,「九號公司」在兩輪電動車、配送機器人市場還各有一戰。一、為什麼說九號公司未來在兩輪電動車、配送機器人市場還各有一戰呢?原因有兩個:一是九號公司本身已經啟動這兩個業務,二是兩輪電動車和配送機器人市場有充足的發展潛力和可觀的市場增速。
  • Q3累計營收43.18億人民幣,未來「九號公司」在兩輪電動車、配送...
    而要實現這兩點,「九號公司」在兩輪電動車、配送機器人市場還各有一戰。一、為什麼說九號公司未來在兩輪電動車、配送機器人市場還各有一戰呢?原因有兩個:一是九號公司本身已經啟動這兩個業務,二是兩輪電動車和配送機器人市場有充足的發展潛力和可觀的市場增速。首先,我們來拆解下九號現在的收入及收入來源。
  • 買高端智能電動車首選特斯拉?不見得
    同時隨著新能源車的時代到來,特別是上個月滬牌新政的落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頭選擇高端智能化的純電動車,在牌照額度之外,智能化電動車相比傳統燃油車,能更全面的滿足一線城市消費者挑剔的眼光。
  • 兩輪電動車行業大起底:哪個牌子的電動車更好?
    眼看著一年一度的「剁手節」又要到來,各大平臺各個商家的預熱活動也是如火如荼,但不少有需求的消費者眼尖地發現,各大自媒體和各個平臺對兩輪電動車品牌和車型的「安利」少之又少。既然馬上就要到雙十一了,不如就從以超高性價比而聞名的愛瑪電動車入手,幫大家從市面上紛繁的電動車品牌和形形色色的車型中挑選出最合適自己的代步工具。
  • 五菱宏光mini挑戰老頭樂兩輪電動車,價格差不多,動力差距大
    五菱宏光mini大家都知道吧,現在最火的電動車,老頭樂的價格,但是卻有最高170公裡的續航裡程,最高可以跑到七八十公裡的時速,基本上可以滿足市區通勤的需求,而且能夠放心上路,不會擔心被查,唯一的缺點也許就是配置太低,沒有安全氣囊,而且也沒有快充,但是三萬多就能落地最高配,還能要求什麼呢
  • 蔚來向左、特斯拉向右,「充換電」之爭誰將勝出?
    就目前關注度最高的電動汽車領域,兩大代表車企特斯拉與蔚來分別選擇了兩個方向,特斯拉還在堅守充電模式,蔚來則已經朝著換電方向發展。而針對於這兩個焦點問題,資本似乎已經給出了初步回答:換電優於充電,兩輪先於四輪。蔚來向左、特斯拉向右縱觀電動車領域充換電市場,會發現,充電模式在當下仍為主流,特斯拉就是代表之一。
  • 「有電有車」給外賣配送騎手提供兩輪電動車租車換電服務
    當人們還在為「電動汽車是走快充路線還是換電路線」爭論不休時,電池換電服務已在兩輪電動車行業率先推開。近日,上海行乎旗下有電有車項目面向市場進行,為兩輪電動車出行用戶提供綠色、智能、安全的租車+換電服務。
  • 氫能電動車企尼古拉上市在即 特斯拉的最大對手來了
    原標題:氫能電動車企尼古拉上市在即特斯拉的最大對手來了?近日,一家電動車企即將上市的消息,似乎動搖了特斯拉「電動車領軍者」的地位——美國電動車初創公司尼古拉上周正式宣布,將與一家名為VectoIQ acquisition Corp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在納斯達克完成借殼上市,合併後公司名稱改為Nikola Corporation,股票代碼為「NKLA」,備考企業價值約為33
  • 電動車新國標撐大兩輪出行「蛋糕」,全生態鏈串聯首亮相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一帆 新國標政策的落地給兩輪電動車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在此基礎上,從深耕能源到布局大出行,深圳易馬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馬達」)正在打造兩輪電動車出行全生態鏈。12月16日,易馬達在深舉辦「智能出行易馬當先」2020年度新品發布會,並宣布在已有王牌易馬達e換電的基礎上,推出覆蓋充換電、租售車全服務以及貫通線上平臺、線下門店雙系統的全產品矩陣,以科技智能為兩輪大出行全面賦能。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接近28億次出行需求,其中有10億次出行使用兩輪電動車。
  • 兩個輪子的電動車也瘋狂
    今年以來,二級市場為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而瘋狂。與此同時,在不被注意的隱秘角落,二輪電動車也同樣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截至12月1日,小牛今年以來股價漲幅約為250%,新日漲幅約為170%,雅迪漲幅達到了驚人的620%——增長幅度甚至超過特斯拉。
  • 易馬達e換電重磅推新 兩輪電動車出行領域首次實現全生態鏈串聯
    易馬達科技創始人兼CEO黃嘉曦在發布會現場易馬達創始人兼CEO黃嘉曦表示:「這對易馬達來說是一次從深耕能源到布局兩輪大出行領域的全面戰略升級。我們將結合在兩輪換電市場積累的豐富經驗與多種創新型解決方案,通過全產品矩陣為用戶打造更完善的換電體驗、提供更全面的充換選擇、培養更多元的出行風尚、搭建更智能的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兩輪電動車出行領域的首次全生態鏈串聯。自此,易馬達將正式從兩輪出行綠色能源平臺轉向兩輪綠色智慧出行整體方案供應商,更好實踐服務城市、服務社會的願景與使命。」
  • 特斯拉跟蘋果的電動車之戰,科技龍頭企業之爭!
    所以蘋果害怕特斯拉以後不僅造車,還要造手機。所以蘋果公司決定出來噁心一下特斯拉,宣布明年也推出蘋果汽車,2021 年第三季度問世,也來搶佔特斯拉的電動車市場,跟特斯拉鬥,跟特斯拉爭!畢竟蘋果財力大,而且可以通過補貼用戶,連接手機等操作,把特斯拉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