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八佰》拍照片發朋友圈,這事該「罵」嗎?

2020-12-21 騰訊網

上映不到 11 天,票房突破 20 億,中國影史第 20 部票房突破 20 億的電影

以上頭銜都來自《八佰》,作為電影院歇業近 180 天以來的首富票房大作,它吸引了市面上絕大部分觀眾關注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爭議,關於電影背景設定、劇情走向、乃至價值,都已經被反覆討論、延伸。

《八佰》的火爆,連帶著讓「電影屏攝」重新登上了話題舞臺,甚至引發對立罵戰,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能看到不少用戶分享自己的觀後感,並附上了一張又一張電影截圖,這顯然是在觀影途中拍攝的。

錄製電影片段算屏攝,拍照發微博、朋友圈也是嗎?這違反規定嗎?

屏攝是什麼

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分享電影見解、觀影體驗,是再常見也不過的事情了,畢竟電影作為娛樂消費產品,討論門檻相對比較低,是絕佳的社交話題之一。

但如果你對著電影銀幕拍照,並在微博、朋友圈發布《八佰》相關的照片,可能要做好挨罵的準備,被指責屏攝、不道德,甚至被各種「祖安話」謾罵。

什麼是屏攝?

顧名思義,就是在觀影過程中對著電影銀幕拍攝。大眾最熟悉的屏攝行為恐怕還是以錄製視頻為主,此前盜版電影產業中槍版電影,就大多指的是在電影院全程錄播,而流出的資源,據媒體網視互聯報導,《八佰》上映後,同樣流出了全程屏攝的槍版資源。

當然,經過數年的版權教育、國家版權局的嚴格打擊,錄屏盜攝現象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國家版權局等相關部門在 2017 年的「劍網2017」專項行動中就關閉了盜版網站 2554 個,現在在電影院全程錄像的槍版電影已經越來越少了。

同在 2017 年,國家還推出了《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其中規定: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錄音、錄像是減少了,大眾對在電影院錄音錄像的認知也大多偏向這是不良行為,但拍照呢?

《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並沒有嚴格提到拍照不合規,而網絡視頻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對這件事的認知。

B 站、愛奇藝等視頻平臺都在移動端 app 中加入了截圖、GIF 製作、一鍵分享等功能,其目的是為了推廣平臺,通過電影內容吸引其他用戶下載 app ,促進平臺用戶增長。

都是看電影,既然視頻 app 可以截圖,電影院也應該可以拍照咯?

在屏攝相關話題的評論區,總是會出現相似評論,類似還有這些:

拍個圖片不算違法吧。

我花了錢買了票,這是我的消費權利。

我拍圖片發朋友圈還能為電影宣傳呢,電影院和片方不得感謝我啊?

我只是拍照發個朋友圈,分享一下生活怎麼就被「不道德」了呢

…..

看到這樣的評論,另一部分人坐不住了,在影院禮儀中無論拍照還是錄製視頻,都被看做是屏攝行為,對著電影銀幕拍照發送到微博這種公共平臺,不但可能涉嫌侵權,還會對其他人造成「劇透」。

▲ 屏攝現象並不少見

其實類似的現象並不少見,每當熱門電影上映、話題爆棚時都會出現,從《復仇者聯盟4》到《少年的你》,再到如今的《八佰》。

從普通觀眾到明星群體,都有出現,嶽雲鵬、海清、盛一倫等明星都有在微博分享屏攝照片。

甚至是電影愛好者雲集的專業電影節,都曾出現過屏攝,去年平遙國際電影節就因為屏攝,推出了專項規定,禁止用手機拍照。

而關於屏攝的爭論,也從未停止。

誰對誰錯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屏攝顯然是不對,錄屏盜攝已經被法律明確規定為違法,而在觀影途中拍照也是不合規的,電影票據、電影院告示牌,乃至電影片頭公益廣告,都在提醒觀眾不要拍照。

這是電影院的消費規則,花錢買電影票,獲得的是觀看電影的權利,在觀影時拍照並不在影院提供的消費項之中,實際上一旦觀眾拿起手機拍照,影院工作人員往往會提醒不要拍攝。

而且,在影院內拍照會影響其他人的觀影體驗,手機拍照需要亮屏,對後排觀眾來說無疑阻礙了觀影,要是再開啟閃光燈,整個廳內的觀眾都會被影響到,阻礙觀影。

再來說為什麼在視頻 app 截圖沒問題,而在影院拍照就不行。

第一,觀眾和視頻平臺身份並不一樣,B 站、愛奇藝等視頻平臺擁有電影的版權,截圖、GIF 和電影宣傳片的意義類似,而觀眾只有觀看權,並沒有版權。

第二,視頻平臺和電影院觀影環境並不一樣,觀眾在電影院內,在公共空間消費,需要遵守規則,而且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大多會比視頻平臺更早,出於獨家渠道防劇透,都不應該在電影院觀影途中拍照。

對著電影院銀幕拍攝、分享照片,或許會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但片方並不希望觀眾這樣做,去年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時,同樣出現大規模的屏攝現象。

最後都是片方無奈,主動發布微博號召觀眾、粉絲們不要在觀影途中對著電影銀幕拍照。

拿出手機拍照,首先亮屏就會打擾到身旁的觀眾,再有一旦開了閃光燈,打擾到的就不止身旁幾位觀眾了,而是影廳內的大部分觀眾,實在不禮貌、也不符合影院的規定,片方也不希望自家電影受到這樣的對待。

影院其實一般都會準備相關的宣傳物料供觀眾、粉絲們拍照分享,除了電影票根、巨型海報外,不少電影院還會準備電影相關的人偶等,供觀眾合影留念,並非一定要拍電影銀幕的。

之所以屏攝屢禁不止,對於屏攝的認知不夠普及是一個重要原因,不少人都不知道在觀影途中拍照是不合規的。

另一方面,我國大陸地區電影商業化運營時間和部分國家、地區相比確實會晚一些,在影院禮儀、相關法律建設上會更慢一些。

臺灣、香港地區都有禁止在電影院拍攝、拍照相關的法律,前者違規最高可處 5 年有期徒刑,罰款 2 萬新臺幣,後者最高可被罰款港幣 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

而美國超過 41 個州有禁止在拍照錄影的法律,違法者最高會面臨 3 年監禁;日本在 2007 年推出了《映畫の盜撮の防止に関する法律について》(關於防止電影偷拍的法律)。

▲ 《銀魂2》的反屏攝公益廣告

其中明確規定了不能偷拍電影,一旦違反法律被抓住,可能會被處以 10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 1000 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法律中還規定了是首映 8 個月後才能解禁,不在法律規定範圍內。

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和日本一樣,只是對於屏攝的嚴格監督是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升更多人的觀影體驗,才能吸引更多觀眾進而影院,不是嗎。

而且近年來國家版權局等相關部門,對於電影盜攝、盜版視頻的打擊也越來越嚴格了,在相關部門發起的「劍網行動 2019」中,就提到了將加大對偷拍、盜錄的打擊力度。

罵戰或許有用,但禁止屏攝還是要靠法律和禮儀

如今再去社交平臺搜索「屏攝」,常常能看到評論區兩派人士互相掐架,雙方爭論的已經不是屏攝對錯的問題了,而是是否道德、乃至互相人身攻擊,髒話頻出。

情緒總是能在社交媒體佔領話題高地,當一個人開始謾罵,負面情緒就會像細胞裂變一樣,不斷分裂,讓整個議題變得崩壞。

互相謾罵或許能把事情越鬧越大,吸引吃瓜群眾的跟進,客觀上促進了大眾對於屏攝的認知,但在情緒的操控下,又有多少人能冷靜下來思考,了解屏攝帶來的危害呢?

罵戰雖然有用,但消滅屏攝還是要禮儀和相關法律的補全,而需要承認的是,無論是影院禮儀還是相關法律,都有一個普及的過程。

早在 2017 年,我國電影銀幕數就達到了 4.3 萬塊,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擁有銀幕數量最多的國家,2019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 642.66 億元,2015 年這個數字還只是 440.69 億。

在這其中,有的人是第一次去影院,不熟悉觀影禮儀的也實屬正常,我也向身邊幾位朋友詢問過,是否知道觀影途中不能拍照,雖然大家基本上沒有拍過照,但並非所有人都知曉這條規則,這還是有不少老影迷情況下。

更何況,除了屏攝之外,電影院內並非所有行為都適合用法律來規範,小孩子踢凳子、手機亮屏、打電話、聊天,這些都會影響到其他人的觀影體驗,但如果都通過法律來規範,怕是變相提升了觀影壓力。

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老師曾提到:影院是一個公共空間,是唯一一個對號入座、在昏暗的環境下「集體地獨自觀影」,我和你坐在一起,但是我在獨自觀影的公共空間。

▲ 《捉妖記》中胡巴參與的電影禮儀公益片

特殊的環境、各種禮儀、規則,讓電影院觀影成為了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也正是這份儀式感,我們能無拘無束的沉浸在電影世界中,而不必被其他事物所打斷。

為了維持這份儀式感,在觀眾持續增加的前提下,影院禮儀的普及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補全,仍然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所有罵過「八佰」的噴子們,你們被打臉了!
    口袋君對此事極其不滿,立刻發布推文《八佰》正式撤檔!暑期檔,完了。程序正義才是這件事最大槽點的關鍵之所在。你們曾經有1萬次機會,幹掉《八佰》,但為什麼偏要選在臨上映前,這個影響最壞的時間點給幹掉呢?另外,噴子們,你們看過正片了嘛?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主題。
  • 泰國人會拍《八佰》這種電影嗎?
    最近國產電影《八佰》上映,引來無數媒體熱評和萬千觀影者熱議。電影我還沒看,躺在家讀了幾篇關於它的報導,莫名產生一種「危機四伏」和「兵臨城下」的緊迫感。此外,我還不禁將它與好萊塢史詩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聯想起來。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 公映3天破10億的《八佰》,你們還是沒有「罵」到點子上!
    關於《八佰》的爭議,遠比電影要精彩。「技術問題」 「歷史虛無主義」 「導演的屁股歪了」 「誇《八佰》的人到底在討好誰?」……儘管這麼熱鬧,但我還是要說一句:《八佰》是該「罵」,但你們都罵錯了。正是在這樣的電影大環境下,《八佰》誕生了。許多觀眾就宣傳國軍抗日這一歷史話題,對《八佰》極盡聲討。在採訪中,導演管虎也強調了電影是基於歷史之上的再創作,喚起的還是愛國熱情,並沒有派別上的偏袒。所以,先拋開那些無謂的歷史譴責,就《八佰》的創作,聊聊可圈可點之處。
  • 《八佰》是不完美,但是就可以被百萬大V污衊麼?
    歷史上的八佰勇士自有公論,國家領導人都稱讚他們為「民族革命典型」,將他們和「狼牙山五壯士」齊名,上海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以八佰團長謝晉元命名的學校、體育場和道路至今還在。但是該大V卻稱《八佰》為「大糞中沒有消化的金針菇」,其心可誅。
  • 《八佰》誕生記:一場全行業的集體接力
    但梁靜非常平靜,「作為創作者,票房只是一個數字,它背後代表的是有多少人看到了這部電影,這件事對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的。」「想讓更多人看到」是整個團隊拍《八佰》的初心。從2011年寫出劇本初稿,到2013年電影立項,再到2017年電影開機,這是一個綿延近10年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資方出於信任不斷追加投資,主創一門心思搞「科研」,觀眾期待值也在不斷攀升。
  • 妹子打羽毛球打累了,讓我給她拍照片發朋友圈,該擺什麼姿勢?
    1、哈哈哈~以後你們還敢玩手機嗎?2、這種買單方式我很喜歡!3、妹子我想知道,我可以一起上車嗎?4、新郎要注意點啊,這是你的小姨子,趕緊認錯啊。5、姑娘,下次記得紮起頭髮吹蠟燭,這可能也預示著你今年會紅紅火火。6、老婆說這是拔罐拔得哈哈哈哈~我該信嗎?7、撿垃圾這一行,我突然發現自己很落後!8、看到了家服裝店,本想進去逛一逛的,看到招牌上的字我有點退縮了。
  • 再看八佰和金剛川,終於明白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2020年的11月也要結束了,時間真的是過得飛快,這一年也要接近尾聲了。年初疫情導致的影市低迷也在八佰、金剛川、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大片的火熱上映下有了往日的熱鬧跡象。兩部影片的內容就不多說了,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400多散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戰役,而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中一個非常小的敵我戰鬥、是敵人炸橋我方修橋、保證大部隊及時順利過江的故事。兩部片子的演員都很豪華,這是八佰的部分演員。
  • 八佰,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於國民黨的印象
    難道他不知道孫元良劣跡斑斑,善於先跑路嗎?當時老蔣要88師留下來當炮灰打給洋人看,孫元良就下令524團1營留下來,自己先走一步,孫元良對得起那些人嗎?但導演還是拉出孫元良後人來站臺,他當然很清楚這段歷史,拉孫元良兒子秦漢出來背書,真正的目的不是致敬歷史,而是為了臺灣金馬獎。
  • 朋友圈照片大比拼,為了拍出完美照片,網友也是拼了!
    筆者就曾親眼看到過朋友們在朋友圈曬照前後的全系列過程,那真是刷新筆者的認知!因此,筆者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朋友圈的完美照片不可信!而且他們為了拍出讓人羨慕的完美照片,也是費盡了心思,各顯神通,以此「鞏固」自己朋友圈的地位!點開朋友圈,看見很久不見的朋友發了一疊美元的照片,想想被貧窮支配的自己,真羨慕這位發照片炫富的朋友。
  • 《八佰》裡的日本演員,在抗日題材中尷尬生存
    【編輯/郝佳 統籌/趙三軍】「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角川嗎?」有眼尖的觀眾看到在《八佰》登場的日本軍官時驚呼。扮演這個日軍指揮官的演員名叫中泉英雄,十年前,他在陸川執導、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中戲份很重,被選中的原因是「憂鬱的眼神」。有報導披露,中泉的爺爺是名老兵,曾參與中日戰爭。出演反映侵華歷史的電影讓中泉倍感壓力,他還曾在電影宣傳期受到觀眾的「遷怒」。
  • 如果《八佰》用這首歌當主題曲,也許是一種圓滿
    《八佰》今日上映,風叔我今日也營業一回。其實,風叔對《八佰》的配樂和歌曲是有一些微詞的——配樂沒有存在感是見仁見智,而《倫敦德裡小調》改成《蘇州河》,找出品人閨蜜和國際巨星來合唱,就有恢弘的國際範兒了嗎?這首歌出來後的反響平平,已經說明了一切。
  • 豆瓣8.3,看哭吳京!《八佰》憑什麼成為最催淚的國產戰爭片?
    有這群人以死守土,何懼敵寇?死生大事,但於家國而言,都不是事,雜兵草包,一個個都沒掉鏈子,當退無可退,唯有以死報國。而他們只有一個名字:八佰。敵寇在前,而家國在後,個人生死,屁大點事。《八佰》憑什麼成為最好哭的戰爭片?因為它拍出了中國人的血性所以,《八佰》為什麼這麼好哭?先問一個問題,這部電影到底要拍什麼?或者說,這「八百壯士」,他們守衛四行倉庫的意義是什麼?
  • 昆凌跟侯佩岑發了一樣的照片,她到底在幹嘛?
    可是這張圖早在7月25日時,侯佩岑就已經發過了,當時侯佩岑評論區裡還有粉絲拍攝的彩虹照片,看樣子是7月25日當天的彩虹,而且照片中有玻璃反光,應該是室內拍攝。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她們會使用同一張圖?而且還是相隔兩個月的一前一後。難道昆凌結婚多年,仍然要跟丈夫的前女友比比高低嗎?網友評論「嗯?有點意思。」
  • 早報超有料丨《八佰》破2020年全球單日票房紀錄 《掃毒》《寶貝...
    票房小喇叭 | 《八佰》單日票房超2億,破2020年全球單日票房紀錄 截至8月22日23時40分,電影《八佰》當日票房達2.03億元,觀影人次近 8月14日,《八佰》開啟全國部分影城超前點映,首日票房便破千萬。
  • 你覺得《八佰》會在日本上映嗎?
    剛剛看到新聞,稱《八佰》已經在英國上映了,並且得到了英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一位極其不滿意管虎行為的資深影評人,我突然想到《八佰》會不會在日本上映?電影中主要提到的淞滬會戰,結尾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上來看就是打給英美看的,歐美國家的觀眾看了一定會喜歡。畢業是長自己威風的好事!但是,對日本人而言《八佰》又意味著什麼?
  • 《八佰》的槽點真是數不盡,只能給6分,其中5分給技術
    這部戲的爭議很大,各種亂七八糟,各種刁鑽角度都有,粉紅認為根本不該歌頌國軍抗戰,有人覺得導演管虎的屁股有問題,去年準備上映時更是騷操作頻發,宣發跑去臺灣找孫元良的後人讓人抓了小辮子,上海電影節高調宣布「因為技術原因」撤檔。說碰瓷的有之,說踩紅線被禁的有之,說片方受壓力認慫的也有之,一片亂七八糟的熱鬧。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據報導,<八佰>將於9月11號將在英國上映,電影由發行了<誤殺>的CineAsia發行。中國電影在國外上映的情況並不多,每年也就幾部,大多都是愛情片,像八佰這樣的中國歷史戰爭片上映的並不多。
  • 八佰票房破20億!唐藝昕最該感謝的就是吳謹言
    從製作場面,到明星雲集再到服裝道具,可以說八佰的每一個點都是那麼無可挑剔。從8月20日正式上映到現在,八佰的累計票房已經破了20億,相比預期的15億足足高出了6.01億。而這樣優秀的票房成績也使國內又誕生了2位百億票房先生,中生代演員張譯和青一代演員歐豪。不過在眾多演員中,最大的贏家還要屬張若昀的妻子唐藝昕。
  • 電影《八佰》舉辦五城雲首映禮
    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北京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丹東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首映禮上,《八佰》眾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和籍貫的方式開場,實現「八百壯士」隔屏「雲相聚」。當日觀影結束後,全場觀眾響起了自發而持久的掌聲,也令影片主創感慨萬分。身在丹東的張譯表示:「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我們能夠生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