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高僧,少林寺對他有救命之恩,做到禪宗首座!

2020-12-13 少林書局

元朝天曆年間,有一年臘月裡,中嶽嵩山下了一場大雪。一天傍晚,少林寺執客僧(分管接待客人的和尚)來到禪堂,對著正在念佛的和尚菊庵說:「禪師,剛來來了一個趕齋僧人。」

「就按照寺規好好安置。」菊庵和尚念著經,輕輕的回答了一句。

執客僧說:「禪師,這個僧人可非同一般,是日本國僧人,來我們中國取經的。」

「日本國?」菊庵聽說是異國僧客來到,停止念經,問道:「什麼尊惠?」

執客僧:「他自己說是家居日本,小名邵元,來到我國取經已有三年,今日路過這裡,天色已晚,故來趕齋。」

菊庵又問道:「他有多大年紀?」

「這個客人生的眉清目秀,穿一身灰布僧服,走起路來非常伶俐,嘴中說的中國話也非常流暢,看樣子不上三十四五歲。」

「這位貴客,要好好款待。」菊庵說過之後,又吩咐夥房用江南好米給客人作晚餐。

這位來少林寺趕齋的日本僧人邵元,是日本國山陰道但州正法禪寺住持僧。他三十三歲那年,乘「天龍寺」號海船來到中國。三年時間,他遍訪了中國的華北和東南,公元一千三百九十年冬,他從中國南部到中原來,正好途經少林寺。

雖然菊庵禪師以上賓之禮款待邵元,但他吃下之後卻味同嚼蠟,渾身關節酸痛難忍,頭疼喉幹,原來他這是受了風寒病了,雖然躺下,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這個時候,有人敲門,邵元打開門後,看到菊庵兩手捧著一碗熱湯:「不知大師著寒受涼,薑湯送來晚了,望乞見諒。」

「我……」邵元真是感動極了。

菊庵把碗推到邵元面前:「這是中國人發汗常用的酸辣湯,喝吧!喝吧!」

邵元看著菊庵赤誠待人,十分感激,大口喝起來。喝完湯之後,鼻腔通透,滿頭大汗,菊庵又讓他早早歇息,有話來日再說。

第二天,風止雪停,吃過早飯,執客僧走進靜堂,對著正在執筆寫字的菊庵和尚說:「禪師,日本高僧要掛單,在咱們寺中多住幾天。」

菊庵寫著字說:「歡迎,歡迎!」

「一會他要來拜訪您。」執客僧說完就出去了。

「拜訪不敢當……」菊庵正說著,日本高僧邵元已經走進來,往前一瞧,原來菊庵正在錄寫諸葛亮的《出師表》。滿篇草書,稱得上是龍躍天門了。正好這邵元大師也是個書法迷,他等菊庵寫完之後,深施一禮,稱讚:「長老用筆,實在是重若崩雲,輕如蟬翼,導之泉注,頓之山安啊!」

菊庵一看,是邵元來了,忙還禮道:「不足掛齒,不足掛齒,師弟善書嗎?望刷幾筆,讓敝僧見識見識。」說罷把七寸筆遞給邵元。

邵元接過竹筆,說:「敝僧才疏學淺,望長老指教。」只見他蘸飽徽墨,錄寫起《鑑真和尚東渡賦》,他的字結構方嚴整齊。菊庵看罷,伸著大拇指說:「寫得好,寫得好!」

邵元放下筆:「長老過分誇獎了。」

古人云:「人逢知己千杯少」,菊庵、邵元談起書法藝術是滔滔不絕,兩人是吃飯同桌,睡覺同室,親如手足。

光陰似箭,歲月如流。邵元不知不覺在少林寺住了十年之久,至元四年端午,兩個僧人同去白馬寺拜訪,回來時途徑軒轅關十八盤山道,正在爬坡登山,一塊風化石從山上滾下來,眼看就要砸到邵元的頭,菊庵和尚眼疾手快,左手把邵元推出去,右手上千一擋,巖石從他的頭頂斜飛了過去,邵元倖免於受傷,菊庵胳膊卻被砸傷了。

後來,菊庵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與當年九九重陽節圓寂,享年八十四歲。邵元整整守靈「雙七」,還為菊庵寫了碑文,這就是最有名的「道行之碑」。

由於邵元在少林寺理佛期間德功俱高,菊庵和尚死後,少林寺眾僧推薦邵元為少林寺首座和尚。邵元前後合起來在中國留學了二十一年之久,他五十四歲那年,才返回日本。

這位日本高僧留下的書法真跡,被郭沫若看到後,他揮筆題詩曰:

邵元撰寫照公塔,

仿佛唐僧留印年。

花落花開漚起滅,

何緣哀痛著陳言。

現在邵元撰寫的「照公和尚塔銘」和菊庵禪師「道行之碑」,仍然完整無缺的分別矗立在少林寺的碑林和塔林,它象徵著中日兩國僧人的友誼永垂千古,流芳百世。

相關焦點

  • 海燈法師:一身武功絕學,自稱少林寺方丈?為何又說他是「騙子」
    元代初年,當時的少林寺方丈為了之後本寺的方丈能夠有序的傳宗下去,給少林寺擬了七十個輩號。而在這七十個輩號中並沒有一個「海」字。可是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海燈法師突然名聲鵲起,加在他名字前的還有少林寺方丈這一頭銜,也有人說他自稱「少林寺方丈」。
  • 蔡志忠少林寺出家,你曾翻爛他的漫畫書
    1983年,他開始在各報刊發表四格漫畫作品,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地區、日本的報章上長期連載,這些連載的漫畫,就是後來風靡一時的《莊子說》《老子說》《韓非子說》等漫畫作品。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用通俗幽默的畫筆圖解這些多少有些晦澀難懂的古籍,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廣傳統文化的作用,讓無數在這些古籍面前退而卻步的年輕人喜歡上了中國文化,真是功莫大焉。
  • 簡介中國禪宗始祖達摩祖師的一生
    禪宗的首代祖師是釋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訶迦葉,也叫大迦葉,有一次佛陀說法的時候只是拈了一朵花但一言不發,眾弟子們要麼等著老師說法,要麼驚疑不定,只有大迦葉發出了會心的微笑,佛陀知道他悟了,就把這一道法門傳給了他,這就是禪宗的核心和雛形思想。那麼禪宗核心的思想是什麼呢?
  • 淨慈寺被大火燒毀,濟公為何負責募資重建,還從少林寺招攬新住持
    濟公是南宋著名高僧,在中國民間有著很高的威望,被尊稱為「濟公活佛」。他的故事流傳近千年,被民間藝人改編成無數個版本,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時至今日,仍舊有不少經典篇章被影視劇改編,受到觀眾的喜愛。這些故事的內容大多講的是濟公遊走民間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有的是在歷史原型事件上改編,也有的是民間故事的薈萃。
  • 中國佛家的兩大流派:禪宗、密宗
    佛陀應承了他的請求,高升法座,手裡持著婆羅花卻不說話。在座的弟子全部茫然不解,只有摩訶迦葉不禁一笑。佛祖遂當眾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便是禪宗說的「拈花微笑」的故事,因而中國的禪宗世系把摩訶迦葉列為「禪宗西天初祖。」
  • 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根之所在,與五大淡水湖之一同名,卻鮮為人知
    佛圖寺不但是外來僧人在太湖縣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縣乃至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它的建設,標誌著佛教文化在晉代就正式傳入太湖縣,傳入江淮地區。禪宗文化是一種外來文化,劉宋時期傳入我國後,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深受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乃至群眾基礎等因素的影響。
  • 1928年,馮玉祥火燒少林寺,他為何要與佛家寺廟過不去?
    石友三在歷史上的評價一直不高,很多人都稱他是「五姓家奴」,一生都在鑽營和投機取巧,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等人都是他的乾爹,後來在抗戰時期,他又做了漢奸,實在是沒有一點骨氣可言。整個民族都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與硝煙瀰漫之中,整個中原大地上掀起了漫天戰火,少林寺雖說是佛家清靜之地,但在民族危亡之下,它怎麼可能獨享太平?所以說火燒少林寺聽起來有些可怕,但細想之下,也不過是一次尋常的悲劇,戰爭年代所有的駭人聽聞都是常態,每天都有流血,都有犧牲,都有火光沖天,硝煙瀰漫。
  • 人物傳奇丨一位雁蕩高僧與日本武士道的淵源
    《元亨釋書》是日本第一部系統性僧傳,作者虎關師煉生於1278年,是日本臨濟宗高僧,曾參學規庵祖圓、桃溪德悟等諸師,都是長期跟隨無學祖元的弟子,對無學祖元所知甚詳,而且在寫《元亨釋書》時,他翻閱了大量的史料,所做記載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他在文中講述了無學祖元在雁蕩山入定中得觀音大士讖語,夢中又得神人預言,預示無學祖元將東渡扶桑,幫助日本抵禦元軍入侵。
  • 蔡志忠:拍攝少林寺動畫電影是一生夢想(圖)
    1984年,蔡志忠已經擁有三棟房子,銀行也有220萬人民幣的存款,他對自己說:「這輩子賺的錢已經夠了,從此不再切割生命去換取名利,要把未來的生命用來做有意思的事。」於是他隻身到東京,潛心畫漫畫。  就在這一年,蔡志忠看到了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他頓時被少林寺吸引,暗自下決心,如果將來有機會,一定要拍一部動畫少林寺。
  • 禪宗的日本化:枡野俊明的「道場」
    我的翻譯裡燕是一位常住日本三十年的中國畫家,她告訴我,枡野是一位不合俗流的高僧,常出席正式的政府場合,與一些一流的藝者同臺,原因就在於他的枯山水作品在國際上有一番地位,甚至擔當了一部分文化輸出的意味。在日本,和尚在宗教事務以外經營自己的事業是一種傳統,坊主職業化(日語裡「坊主」即僧人)之路是從明治維新開始的,像枡野俊明這樣入得廟堂出得廳堂的僧人遍地都是。
  • 漫畫家蔡志忠少林寺落髮法名「延一」,他愛好物理、橋牌、佛學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根據大河報報導,11月17日上午9時,蔡志忠先生的剃度儀式在少林寺藏經閣舉行,永信大和尚住持授受皈依。依永信大和尚為師,72歲的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在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轉身」而為佛門沙彌釋延一。
  • 抗戰時期蔣介石問高僧日寇何時投降,老和尚的回應卻讓他臉色煞白
    在現代佛史上,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15個道場,重興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禪門5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唯有禪宗泰鬥之譽的虛雲。虛雲禪師,1840年出生,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1959年示寂。
  • 少林寺高僧午餐曝光!網友看後:和尚的夥食也太那啥了吧?
    少林寺高僧午餐曝光!網友看後:和尚的夥食也太那啥了吧?隨著現在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人已經不僅僅是滿足於能夠吃飽,現在我們更多注重的是需要吃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有些人喜歡大魚大肉,有些人喜歡清淡的蔬菜。
  • 尋覓禪宗的足跡——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
    經專家考證,雲居寺石經刻制的創始人為隋代高僧靜琬,整個刻經事業延續了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長達1039年。然後他從北京出發坐大巴車去了大同,大同有著名的雲崗石窟,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寺廟叫做華嚴寺。
  • 少林寺最強武僧,6歲出家,16歲重回少林寺,一戰成名
    而釋德根作為近代少林武術集大成之人,將少林門派再次弘揚。河南省的少林寺創建於我國古代的北魏時期。在少林寺最初被建立的時候,先後有印度的高僧來少林寺傳授自己的經文。公元527年,佛陀釋迦摩尼的後代來到少林寺,在其他印度僧人的基礎上,又廣大的集結信徒,並傳授了禪宗,最後在東魏年間留下了禪學,從此,禪學的基礎就在少林寺生了根。隋朝的皇帝比較崇拜佛教,就又恢復了少林寺,而且還賞賜了少林寺大量的土地和寺產。於是少林寺本身的實力一下子壯大了起來。
  • 深度攻略丨不能為武術遊少林寺,看禪宗文化和古建築,才是旅遊重點
    發現城市和鄉村的美景,分享有文化的旅遊生活。到了河南,必須去看的景點之一,必須有少林寺。少林寺在世界上的名氣都不算小,可以說算是中國的一個王牌旅遊景點,所以很多人到了河南,都要去看看少林寺。我每次去鄭州的時候,都要從登封經過,所以我也數不清我去過少林寺幾次了。
  • 十月初五,中國禪宗初祖達摩聖誕
    般若多羅知道菩提多羅的前世因緣,便叫他改名達摩。達摩祖師於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他搭乘商船在海上顛簸了三年,登岸處就是廣州的上下九碼頭。在那裡結草為庵,名為西來庵,就是後來的千年古剎"華林寺"。現在華林正街有"達摩祖師西來登岸處"的石碑。
  • 用英語介紹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坐落於嵩山西面的少室山上,依靠少室山五乳峰,叢林圍繞,高山環繞,是其天然的屏障。傳說,少林寺由北魏孝文帝元弘創建,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之後,菩提達摩,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渡海途徑廣州、南京,來到少林寺,他廣集信徒,傳授禪宗。Since then, the statues of Shaolin Temple as the Chan Sect’s birthplace has been established.
  •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有沒有真功夫
    總要有一個人站出來頂上去,只不過這個人就是釋永信了而已,生在末法時代,他就是個是非窩子裡的大和尚;生在像法時代,他是高僧大德;生在正法時代,成佛也未嘗不可!時勢造英雄,人只是歷史洪流中的一顆石子,隨波逐流中能激起一絲浪花,已經是難能可貴,大家想想,把你我放到少林寺這種地方,就像一部電視劇,誰能活過第一集?誰又能活到最後?
  • 禪宗是什麼?要如何修?
    後來石霜禪師舍壽,寺院中的僧眾都請首座繼任住持;九峰禪師卻向僧眾們提出,必須首座有真正得到石霜先師佛法的意旨,才可以繼任住持。首座聽了就問他,石霜先師有什麼法意?九峰回答:「石霜先師曾開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