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荒唐的時期,嘉慶時期發生的三件事,讓人啼笑皆非

2021-01-15 談古論金說歷史

清朝時期出現了康乾盛世這樣的局面,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三位皇帝締造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時至今日,人們對康乾盛世已經是非常熟悉的了。不過因為康乾盛世的知名度太高,在一些史學家的眼中,康乾盛世僅僅存在於史書中。

不過後人對此並不關心,畢竟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讓後人啼笑皆非的事。康熙帝時期,出現了戴梓,此人研究出了火器大炮,可是最終的戴梓沒有被重用,反而是被流放了。假如戴梓不被流放,那麼清朝到末期,肯定會是另一個景象。

康熙帝的鼠目寸光,給清朝走向滅亡埋下了伏筆。雖然歷史對康熙帝評價不錯,但是康熙帝的錯誤也是很多的,在當時沒有影響清朝,可是長遠來看,康熙帝的眼光確實很差。康乾盛世之後,清朝的日子過得也算不錯。

乾隆帝活了89歲,幾乎成為了歷史上最為長壽的皇帝。乾隆帝實際掌權達到了63年的時間,這無疑又是一個歷史之最。乾隆帝之後,他的兒子嘉慶即位。可以說這位清朝皇帝是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之一。

要知道嘉慶帝的父親、爺爺和太爺都是清朝非常厲害的皇帝,到了他這裡,嘉慶帝的存在感就低了很多。清朝在嘉慶帝時期,運氣就已經走下坡路了。到了之後的道光皇帝,清朝就更加完蛋了,這時候被後人們稱為「嘉道中衰」。

嘉慶帝和道光帝時期,加速了清朝的衰敗。在嘉慶帝時期,發生了三件事,這三件事讓人啼笑皆非。嘉慶時期發生的第一件事就讓人啼笑皆非。嘉慶時期,竟然出現了一個 瘸子當上了軍官。這豈不是很搞笑的?

要知道,古代的時候上戰場是冷兵器作戰,雙腿不便肯定是影響戰局的。八旗子弟一直是非常厲害的存在,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建立了八旗制度,這時候的八旗子弟能徵善戰,明朝時期根本打不過八旗子弟。

可是隨著清軍的入關,八旗子弟出現了很嚴重的腐化,在乾隆帝時期,更是出現了「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的情況。這樣的八旗子弟別說打仗了,能夠上戰場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在嘉慶帝時期,八旗子弟更是非常腐化。

嘉慶帝巡視清軍軍營時,發現了一名瘸腿的軍官。本以為是戰場上受傷所致,沒有想到嘉慶帝對此軍官進行了解之後才發現,這麼軍官竟然是天生殘疾。這可把嘉慶帝氣壞了。嘉慶帝知道此事之後勃然大怒!

那麼第二件事更為嚴重,清朝負責國防的地方是兵部,這裡的官職都是非常重要的。嘉慶年間,兵部成為了笑柄。嘉慶參拜完乾隆皇帝的陵寢,行至湯山行宮的時候收到了兵部大學士明亮和尚書普恭的報告。他告訴嘉慶:「兵部的帥印丟了。」

最後一件事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前面兩件事是關於清朝朝政的問題,更是很重要的部門出了問題。這最後一件事,不得不讓人感到震驚,清朝的太監竟然在後花園裡面養羊。嘉慶帝當時到後花園裡面溜達,結果聞到了一些異味。

結果嘉慶帝竟然發現了後花園中有牛羊,嘉慶帝看到這樣的場景,難免面子掛不住,他下令徹查是誰養的羊。經過一番查證,竟然是一群小太監養的。這樣的清朝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相關焦點

  • 嘉慶也不算庸君,為什麼他統治時期清朝開始衰敗?
    事實上,清朝並不非在嘉慶時期才開始衰敗的,而是從乾隆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過去,我們的史書對於乾隆的評價都有頗多的拔高,其統治時期也被描繪成一段繁榮的治世,與康雍時代合稱「康乾盛世」。然而,清朝的衰敗正是從乾隆時代開始,其晚年的昏庸與自大,對清朝的快速衰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實,乾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皇帝!他有一個雄才偉略的爺爺和一個霸道總裁的父親。憑藉康熙和雍正兩代人七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將清朝的國力推向頂峰,為乾隆積攢下豐厚的物質和統治基礎。所以,乾隆真可謂是大清的「天選之子」。
  • 曾在乾隆時期受盡恩寵的富察家族,為何在嘉慶時期,備受打壓?
    縱觀清朝歷史,外戚是非常常見的,畢竟能成為皇帝女人的女子,大多都不是一般身家。清朝許多皇帝的后妃,都出身於名貴世家,他們的母家在朝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例如康熙時期,赫舍裡一族就是最顯貴的外戚家族,在這一時期地位非常高,就連康熙見了索尼,也要尊稱一聲前輩。而在乾隆時期,同時也有非常顯貴的外戚家族,也就是清宮劇中經常會看到的富察家族。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在經歷四年沒有實權的皇帝生活後,嘉慶皇帝終於迎來了他掌握實權的時期,因為乾隆皇帝沒過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在乾隆皇帝去世後的十三天後,嘉慶皇帝下令將和珅逮捕,同時下令抄了和珅的家,和珅僅僅在獄中度過了五天,隨後就被嘉慶皇帝下令賜死在獄中,終年四十九歲,嘉慶皇帝在處置完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後,不僅沒有沒有得到百姓的褒獎,反而得到了百姓的吐槽,因為將和珅抄家後,和珅的巨額財產
  • 嘉慶、道光時期的粉彩瓷賞析
    賞鈞閣 「最受歡迎的名窯文化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 」 | 古典文化|名窯鑑賞| 雅致生活|
  • 嘉慶扳倒和珅後,清朝為何還在持續衰敗?他有三個地方沒有做好
    和珅家被抄之後嘉慶獲得了總值8億兩白銀的寶物,這相當於清朝二十年的國庫收入,有了這些錢之後嘉慶卻依舊沒能遏制住清朝的衰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有三個地方沒做好。第二:治標不治本,官場貪腐依舊在嘉慶查抄了和珅的家之後,為了減小影響並沒有對其他人員進行牽連,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朝局的穩定,但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弊端,就是跟著和珅「發財」的人,依舊維持著自己的灰色產業鏈,而且比和珅在的時候更加猖獗。
  • 清朝時期,沒錢娶老婆生孩子,怎麼辦?籤份契約、租個老婆
    自西周時期開始,妻和妾的地位開始逐漸出現分化,予以了禮法上的地位確定。妻,高高在上、乃係男子正室;妾,地位卑賤、幾與女僕等同。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當時的婚姻制度應該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在當時的作用頗多,除了滿足男子正常的生理需求,為男子繁育後嗣等主要工作外,還擔負著「出身率為侍婢,而烹調浣濯縫紉等兼任梳頭、烹飪二事」等女傭的工作。
  • 淺談清代嘉慶/道光時期粉彩瓷器的發展和影響
    淺談清代嘉慶/道光時期粉彩瓷器的發展和影響。清嘉慶 粉彩四季花卉紋隔洗嘉慶朝彩瓷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兩件香罐、兩件花抓及一件香爐組成)和法器等都屬常見。這一時期描金工藝的採用也較為普遍。
  • 嘉慶皇帝犯了老百姓什麼眾怒,明明犯病而亡,卻被編排成給雷劈死
    嘉慶是乾隆的第十五子,1796年經乾隆禪讓繼位為帝。1820年,嘉慶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61歲。清朝共傳十二帝,嘉慶為第七任,恰好在中間。25年的執政生涯中,嘉慶除去扳倒和珅這個天下第一大貪官之外,其它方面基本乏善可陳。碌碌無為也就算了,可在嘉慶任期內,居然發生了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平民陳德刺殺皇帝兩件舉朝震驚之事!清廷在他手裡可謂是顏面掃地。
  • 她是嘉慶最愛的妻子,卻也是葬禮最寒酸的皇后
    「禪讓」是堯舜時期開始產生的一個詞,意思是皇帝在世的時候就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是皇室成員。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僅僅只發生過一次禪讓事件,就是乾隆傳位給嘉慶帝。乾隆從小最崇拜的就是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康熙在位61年,乾隆認為自己在位時間不能夠超過康熙。
  • 和珅的財產堪比清朝15年的總收入,為什麼嘉慶只用一年就敗光了?
    據說,嘉慶下令抄他家的時候,欽差都不敢直接把他的財產上報給嘉慶帝,擔心嚇壞了嘉慶而遷怒自己。在清朝,抄和珅的家算是最讓普通百姓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是最為勁爆的一件大事了。可是,既然從和珅家裡抄出了那麼多財產,嘉慶為什麼卻整天都哭窮呢?到底是他不會理財,把和珅的財產都敗光了,還是裡面另有什麼蹊蹺呢?
  • 收藏樂趣之一《嘉慶通寶大樣》
    今天收拾完小院,閒來無事走到了鎮上古玩店裡,老闆說最近收一枚嘉慶大樣,問我有興趣嗎?大樣嗎?我問老闆。你自己看嗎?我拿起這枚錢幣,可惜字口弱了些,鏽重,應該出土不久的幣,還殘留的土鏽。但是錢幣比普通的嘉慶錢大了,我量了一下,有2.9公分,厚0.2公分。
  • 人生「低谷」時期,最不能碰的三件事!
    而下面這三件事情,就是碰都不能碰的事情啊。賭博千萬不要聽信賭博能發財的假話,也千萬不要羨慕一夜暴富的人。賭博者,多半你贏了一場,那麼你就會連輸九場!不信你就賭幾回看看,會不會讓你輸得傾家蕩產。那些整天鼓吹賭博能發財的人,不是他發了財,而是他想在你身上發財,把你的錢都贏到他的口袋裡。當你醒悟過來的時候,老婆孩子失望地早已離你而去。因此,人在低谷時期,千萬莫要去賭博。高利貸高利貸實在碰不得,再沒有辦法,也不能去碰它。
  • 嘉慶「滑落曲線」
    因為玉石雖美,無益民生,皇帝並不喜愛。   連撰寫聖旨的軍機大臣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來皇帝還真動真格的。通過這道諭旨,新皇帝的節儉形象,一下子樹立起來了。   三   然而,在樹完新風之後,大清朝的民眾發現,這個年輕的新統治者,卻沒能做出更大的作為。
  • 清朝時期的三眼花翎到底多珍貴 ?清朝三百年只有八個人受賞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不覺有什麼奇怪之處,但事實上,清朝的三眼花翎是非常珍貴的,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賞賜出去的,乾隆在位時總共只給兩人有過這種賞賜,即傅恆、福安康父子,而整個大清
  • 乾隆選擇嘉慶繼位,究竟有多無奈?一句惡毒的詛咒,說明了一切
    清朝的12位帝王中,縱然如末代皇帝溥儀、傀儡皇帝光緒、荒唐皇帝鹹豐也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唯獨清朝中葉的嘉慶皇帝是一個特例。這位被後世評價為「無政治膽略、無改革精神、無理政才能、無帝王作為」的「四無皇帝」,如果非要為其尋找一個執政特點的話,「平庸」二字或許最為合適。
  • [史鑑]嘉慶王朝的盛衰史
    皇帝發下了一道讓全國人都目瞪口呆的諭旨:「一接此諭,不論玉石行至何處,即行拋棄。」因為玉石雖美,無益民生,皇帝並不喜愛。連撰寫聖旨的軍機大臣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來皇帝還真動真格的。通過這道諭旨,新皇帝的節儉形象,一下子樹立起來了。三然而,在樹完新風之後,大清朝的民眾發現,這個年輕的新統治者,卻沒能做出更大的作為。
  • 一件文具引發的案件,肅親王給皇子價值連城的文具,引發嘉慶震怒
    乾隆死後,嘉慶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清理和珅黨;二是建立秘密保護區,確認皇位繼承人。特別是在繼承人方面,嘉慶做了很多思考。嘉慶先後有兩位皇后。 對於嘉慶皇帝來說,歷史學家基本上都認為他是一個平庸的天子。他繼承了康乾盛世和道光的衰落時期。他是一位過渡性的皇帝,把清朝從最繁榮的朝代變成了衰落的朝代。嘉慶是什麼樣的皇帝?
  • 為什麼倭寇會出現在明朝,又集中在明嘉靖時期,清朝卻沒有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時期經常會有海盜倭寇騷擾,並且屢禁不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倭寇只出現在明朝呢?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明嘉靖年間,唐朝時期就不說了,天朝上國都來朝拜。但在宋朝文臣治國的情況下,沿海地區都沒有出現倭寇。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明朝皇帝所施行的政策說起。
  • 以史為鑑:清朝時期主佃關係變化分析
    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的農民就沒這麼幸福了,大多數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是替地主老財打工種地,到死能有自己的一塊地就不錯了。史學界有個專業名詞,稱為佃戶。定義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有佃戶,自然就有對應的地主,佃戶與地主之間的關係我們稱為主佃關係。
  • 清朝時期,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相比,誰的地位更高?
    古代的繼承制自商朝末期就開始使用嫡長子繼承制,立嫡立長,但在具體的實施中,會有很多的特殊情況出現,尤其是清朝的皇室,嫡長子繼承制基本就行不通了,甚至一度還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秘密建儲,所以在清朝時期,因為儲君並不一定出自皇后,所以等儲君登基之後,就可能會出現兩宮太后並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