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星全文化傳播,每天收穫「星」智慧!
星全說:總裁故事,點亮智慧!
人人都有病:心靈導師,為你排憂解難!
女醫明妃:穿越女醫,迎領健康風尚!
富源集團第一次嘗試走向全國,是在上海南京一口氣開了三十家連鎖店,因為2003年非典的原因,我不得不關閉了這三十家店。第一次向外拓展,以失敗告終。
我引領富源渡過危機後,把公司交給以顧城瑋為首的「四大金剛」。自己籌集了一筆錢,去北京學習教練技術的課程。
那幾年,公司在總經理顧城瑋的精心護盤下,「四大金剛」一起發力,9家直營店的經營管理已日漸成熟,經營模式和理念也趨向先進。尤其是富源集團的企業文化打造,已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經商」的口號,在江海大地已經成為富源集團的代名詞。
我在課程不太緊張的時候,也會飛回南通,和「四大金剛」一起探討富源集團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顧城瑋提出建議:富源集團的直營體系,已經從過去的選址開店,發展到輸出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和運營團隊的時機了。
2009年的初春,富源集團啟動了第二次開拓全國市場。這一次,我們派出了最精幹的力量。
已經是富源集團,副總經理的符容華與王書君 移交了原來分管的美發、美容兩大塊工作,卸下所有的擔子,心無旁騖地開始開拓市區周邊的市場。他們倆選擇了與南通一江之隔的張家港市,作為突破口。
他們撬動了一塊磚,卻撼動了一堵束縛著美容美髮行業發展的圍城。一場「美業的革命」,就從他們倆經過通沙汽渡,跨過長江開始。
倆光杆司令隨車帶著富源集團的主打產品,首先踏入的是,張家港市中心的裝修豪華的「紫羅蘭美容美髮店」。老闆娘接待了他們。他們簡明扼要說明了來意,介紹了富源集團公司的直營模式,發出了連鎖加盟的邀請。
老闆娘心中不悅,心說:「我好好的開著店,你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卻要我賣你的產品,讓你的人做主,這事兒聽起來倒新鮮啊!常言道:沒有金剛鑽,不敢攬瓷器活。我倒要看看你們是何方神聖。」
那就露一手唄!
西裝革履的王書君,頭頂著富源集團最優秀的髮型師為他設計的髮型,他出門的習慣本來就是頭髮打理得鋥亮,一副美發名家的範兒。
隨車帶著全套的家什,袖口都不用卷,就開始了美發銷售的示範。
符容華借了一套美容師的服裝,也上樓開始了美容服務和美容產品的銷售示範。
雖然久疏戰陣,王書君握美發剪的手指頭沒有當年靈巧,但他這幾年練就的與顧客交流技巧卻是一流的,平日裡向員工傳授的銷售產品步驟,他運用得自如得當,了無痕跡。打烊前一統計,他賣出的「頭髮肥料」、倒膜膏,比紫羅蘭最紅的髮型師還多幾倍。
樓上的符容華也喜滋滋下樓了,不用說,她當日銷售的美容產品,也讓老闆娘刮目相看。
當天晚上,老闆娘召集員工,第一次接受富源服務、銷售的輔導培訓。
良好的溝通是愉快合作的前提,符容華王書君考慮到新來乍到,員工們下班後要早些回家休息,明天都還要辛苦工作,他們注意保護著員工的情緒,第一次講得不多,句句都直指要點。
第二天、第三天,紫羅蘭的營業額像出土的樹芽,一點點上升。老闆娘的態度越來越熱情,為他們端茶倒水,送點心。到了一個月,老闆娘看著剛剛匯總出來的財務數據,徹底的心悅誠服。
張家港紫羅蘭成為富源集團在周邊拓展的第一家加盟店。
堅冰一旦砸開了口子,冰面的裂紋會不斷擴大,這時候適時的努力,就能為航船開闢出一條坦途。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的加盟。這幾家店成功複製了富源的模式,利潤也源源而至。
「非典」過去六年後,富源集團在南通市周邊美容美髮行業,又一次亮出了響亮的字號。通州金沙、海門疊石橋、如皋市、海安縣,靖江市,都有了富源人的用武之地。
幾位優秀的人才也加入了這個團隊,逐漸形成了由符容華,王書君洽談加盟商,李佳潔她們跟進服務的流程。
三年半彈指一揮間, 從2009年初到2012年7月,我從北京大學第EMBA的講臺回歸前,富源集團的直營店,已經發展到50家。
富源集團第二次開拓全國市場,正是從臨近城市張家港開始的,這一次,我們成功了。
中國商業界連鎖「經營之神」
中國中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美髮協會 副主席江蘇富源集團總裁江蘇星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中國人民大學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