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詩館】阿布馬森|彝人的三種顏色

2021-02-27 彝詩館

彝人的三種顏色

阿布馬森

 

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我就看見過——在畢摩驅邪除穢時剪用的紙上,在阿普節日時抑或待客時端起的缽盂上,在阿達做的木勺中。

紅的,穿過千年的紅;黃的,黃過千萬個節日;黑的,黑過千萬個夜。

三種顏色,對的,就是這三種顏色。猶如三團火直直燒進我的眼。

我們不必覺得奇怪,深不可測。其實,很普通的,沒錯,就是這樣的普通。

後來,當我可以兩隻手費力的捧起烤洋芋的時候。阿普說:它們是彝人眼中的土地、河流,更是洗不掉漂不白的膚色。後來,我脖子上帶上紅領巾的時候。老師說: 這是圖騰,是象徵彝人不屈果敢的精神。後來,進入高等學府的時候,教授說:這是責任,你不能不對它負責。如果對它置之不理,那麼你的人生如蠢豬和鼴鼠的生活方式,不分上下。

現在,我不再揣測它是傳統的隱喻還是現代的修飾。我只知道,我的哭聲只能留住在金沙江上遊飄蕩的木船裡。船板上用三種顏色寫著滿咒語:

子莫格尼

尼有平者

子莫格尼

尼有平者

你們應該來自六祖分支的地方吧!武的領域,乍的領域,諾的領域,默的疆域,恆的疆域,布的疆域。我嗅到了先祖牧場上青草的味道,我聽見了阿妹的山歌,阿哥的笛音。你們來自先祖沐足的色落河、威洛河?流淌的水一定不記得我的祖父!但我可以去尋找,剋服風給的痛吻,雨給的悲慟之淚。

弟弟問: 阿伍,那些火還在燒嗎?我說弟弟:還在燒,而且燃燒得越來越懦弱。

我看著躲在土豆堆裡的他們——紅的,穿過千年的紅;黃的,黃過千萬個節日;黑的,黑過千萬個夜。

三團火,燒著,燒著,懦弱的燒著。

我們的衣裳還並沒有完全地褪色,左耳還戴著銀耳環,還可以聽到黃昏地飆風裡,祖先通過牛角傳來的聲音。

請相信,黑色是英雄的象徵。支格阿魯在射日射月的時候。持用黑色的箭鏃,把困苦的生活拋在黑色的風裡。而他必須配上黑色的駿馬,黑色的馬鞍、轡頭、皮繩、長鞭。蕨芨焚燒過得荒野,留下我來過時留下的馬蹄印。

請相信,黃色是美麗的象徵。不用辯駁,確實如此。我的爺爺曾用它的隱喻,為我的妹妹為們讚頌過:「美如菜籽花,我祖之榮耀」

請相信,紅色是頭上懸掛地太陽。熾熱的光芒,只要抬頭便讓我們無限地思念。希望向它一樣,一出東方的時候,就衝破疼痛的陰霾。

2016年1月23日

 

 

我醒來的時候

 

我倚靠於瓦板屋的頂梁柱的腳下,朦朦朧朧地睡去。

外面的世界正淅淅瀝瀝地下著雨,我家的獵狗從變態的森林中歸來,一無所獲,只是在細雨中白呼喊一趟。餓得瘋癲的它,嗅亂家裡的所有東西。其實,它什麼也沒有嗅到——那張獵皮被父親深藏在黝黑的籮筐底,準備拿去換點碎銀;那些殘羹冷炙被母親端入圓滑的木桶裡,倒入幽谷,填飽著螻蟻的腹。

我模模糊糊地醒來了,發現握在手裡的鷹翅和掛在頸裡的鷹肉不見蹤影。(鷹翅是父親從千年的時光裡挑選給我的,鷹肉是母親用黑色的綢緞,挑燈縫成一條將就的項鍊,給我祈福的。)我手忙腳亂,四處尋找。

最後,在一塊巖石上發現了鷹翅的碎片和鷹肉的屑粉。獵狗在向我搖擺著救過部落的尾巴,起著小小的風。只是我處於無奈,沒有心情再調戲它。

雨依然在下著,白色的披氈已經完全溼潤,我內心的世界也在下著雨,而且越下越滂沱。

後來,我每天都處於迷惘裡尋找希望的土壤,找著找著,跌倒著,匍匐著,矗立著。這樣那樣的擔憂無法避免:鷹翅不見了,我拿什麼來寫——在文化的邊緣上懦弱地燃燒著的彝文火焰;在金沙江上遊的木船上承載著準備寫給普莫尼日的信件。鷹肉不見了,體弱多病的我拿什麼來祈福,讓洪水不再泛濫秋天收穫的季節;讓蟈蟈與蛐蛐,鼴鼠毒蛇不再破壞子民的莊稼,火把突破黑暗的道路;讓魑魅魍魎不再奪走復活的生命,人丁興旺。

2019年4月25日

 

聲音

 

阿達用力把木犁插入豐腴的土地裡,讓老牛在前面緩緩地拉,默默痛苦,不堪言。偶爾在上萬伏高壓電線上燕子傳來清脆的聲響,但阿達的吆喝聲勝蓋自然饋贈的聲響。他的聲音騷動我死亡的宮商角徵羽,他的聲音喚醒我死沉沉地靈魂。

阿達面無變色地看著我說道:只有土地,僅僅只有這片土地,才能讓我們的清貧走上富裕的殿堂,讓我們的絕望踏響希望的幽谷。

你瞧瞧,你仔細瞧瞧,這裡的每一條犁溝上的氤氳,都是祖先們呼吸過的氣。你再仔細瞧瞧,那些犁溝裡會依稀看見祖先們走過的途徑的符號——腳印。那些看不見的腳印,看不見的擁躉應該超越看得見的概念。你再去仔細瞧瞧,那泥土裡的潤澤,都是祖母們在用汗水播種時留下的沒有段落的故事。

 

我們無法用任何理由把它忘記,我們可以不顧麋鹿在森森然地灌木叢中跳舞,就算拉馬阿普家的獵狗被人致毒而亡,但我們不得不顧那些符號和沒有段落的故事。

烈日高高掛在藍藍地天宇上,雲朵飄渺,無法看見一隻鳥兒廝殺低飛的蝗蟲。但我卻看見一滴滴汗水,通過黑色的毛孔,通過肌膚縫隙的部位,溼透了阿達的所有器官。

我放下撿石的簸箕,從阿達的手裡奪出木犁,要做一個重複的儀式。是的,土地和木犁挽救過千萬飢餓的生命,所以我們一定要守住土地留給我們的幸福。

當我把木犁插入土地的胸脯時,我立即發現祖父們是虎豹中的虎豹,發現了阿達們是狼人中的狼人。

汗水溼住著我的雙眼,煩惱的疲勞魔鬼舔舐著我的雙腿。啊!我嚮往自由的駿馬,翂翂騰飛的小鳥。

在土地的心臟裡,有名的或者無法辨名的植物很多。但我最稀罕那熟悉的石頭,它們一塊又一塊地翻滾著,從我的腳尖上路過,忙忙碌碌地尋找著黑暗的世界。它們碰撞的聲音如金屬的相撞;又好像如畢摩的念經聲啞了起來,蘇尼敲打皮鼓的聲音嘶啞了起來。

我始終無法聽解這聲音的獨特。

可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這些出土的石頭中,都有著九塊石墳的所有面孔。我這樣問起了我自己:「莫非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渲染過祖先的血跡。

心中唱起的歌,也漸漸地無簡無譜。生活在這樣的領域,我們無法選擇,只有在這樣的勞動中,我們才能清楚知道祖先真正地生活模樣,我們才知道土地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我們才知道石子是這樣地讓我們無止境地思念。

夕陽就要落下,我和父親收拾起勞動工具,跟著嫋嫋的炊煙回家去。

2019年4月17日

 

 

布穀鳥

 

洛橐虢布,你是一種神鳥,更是善良的象徵。

我從史詩的途徑上找尋過你飛舞的影子,夜裡打燈,白裡仰望這所謂的空間,雨時防淋,雪時避寒。山一重又一重,潺潺的溪流一條又一條。巉巖,坎坷。洶湧,衝垮瑞草。

那一年,我找得精疲力竭,想過唾棄。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知道洛橐虢布的振翅之地——阿布洛哈,我還知道那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一個季節又一個季節,一個節日又一個節日。你讓我們的眼裡充滿隔化大地的故事,你讓我們的眼裡變得越來越沉重,重得不可知道,也無法知道。

在甜蜜和黃昏接踵而來的時候,聽到你久違的聲音,婦孺都沉入很深很深的思念。

2019年4月19日

 

我不喜歡

 

我不喜歡,兩隻原本蹁躚於馥鬱之上的蝴蝶,不知雌雄的一隻蝴蝶,被淘氣的牧童捉去斷翅腿殘,甚至到最後就粉身碎骨。而另外單只蝴蝶卻全然不顧地飛走了,若無其事,甚至一滴眼淚都沒有留下。

我不喜歡,一位來自沉默中出道的騎手,仰望飄渺的雲朵過後,馬蹄殘踏春天的花之後。桀驁不馴地坐在長輩該坐的位置,手舞足蹈。仁義禮智遺拋在並不富有智慧的腦後,忘卻了自己幾斤幾兩,姓氏在左還是在右;拾掇之枯柴,放入火塘時,先放入枝椏頭,還是先放入枝椏腳。我還看見他真的得寸進遲,這不?你看啊!狼吞虎咽地吃於所有親人都不期而至的地方。筷子在他的手裡跳舞,木匙在腳下蹂躪。他的所作所為真的讓我不寒而慄了起來。

喜歡歸喜歡,我並不是耶穌,因此拯救不起花謝的愛情。我並不是阿普篤慕,因此清楚叫不出那六位先祖的乳名。我更不是阿依翀蘋,因此我的善良和正義,無法讓所有人都感受到。

2017年12月3日

 

 


阿布馬森,男,原名阿補此軌,彝族,1998年生於四川大涼山,在校大學生,普格縣彝學會會員,迎風文學社會員。現為「噺彝文社系列總社」總外元社副社。高中時代出版第一本彝文詩集《黑土地》,在後來日子裡,不斷磨鍊中。2018年年底,在朋友和老師的幫助下,出版第一本中文詩集《失聲的彝人》。另有作品散見各個平臺,例如彝文散文,接近十多篇選入《中國彝學叢書》《普格彝學》《喜德彝學》等。中文散文,多篇選入《資水文學》《涼山文學》等。

 

相關焦點

  •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走進彝人部落
    對於彝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本中讀到的,1935年至1936年,紅軍一、二方面軍兩次經過彝區,在滇東北、滇北和涼山彝區,受到廣大彝族人民的擁護,許多彝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冕寧拖烏彝族果基家頭人小約旦在黨的民族政策感召下,與紅軍總參謀長按照彝族的傳統習俗在冕寧彝海結盟,使得紅軍順利通過了彝區,取得了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勝利。從那時起就對彝族產生了敬意和好奇。這次來雲南特地到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人古鎮去看看。
  • 古樸的紅彝人婚俗(3)紅彝人別具一格的婚禮
    三、紅彝人別具一格的婚禮 紅彝人定親之後,男女雙方就要圍繞將來的婚事做一些準備。無論奶母錢還是禮銀錢,其數目無論多少,都必須帶著六字,因為「六」和「祿」同音,有發達之意,六字越多,表示福祿越多,日子就越順暢、越興旺。另外,彩禮中,還包括油鹽錢茶、過水錢,數目不定,都是用於表恩。紅彝人中都有一種詼諧的天性,如男方的材料,沒有附上油和鹽,結婚接親時,女方家給接親的人端出的菜,就故意不放油鹽,讓接親的人食而無味,羞愧難發。
  • 彝詩館:阿卓務林的詩23首
    那些走過長江的走獸和飛過藍天的飛禽,望穿秋水而一株並不起眼的臘梅趕在凋謝之前,搶先點燃了整個春天的火絨草——只要土地還有發綠的力量縱使布穀鳥不在場春天到了,綠色的河流照樣會從山下漫上來 >▲一頭黃牛一頭黃牛它的名字叫勒射富野火把節的鬥牛山上它那利劍一樣鋒銳的尖角刺向一個個固執的腦門它追趕另一頭黃牛時掀起的風浪讓身後忐忑不安的男主人迷失了自己的眼睛那頭名叫勒射富野的黃牛一輩子吃過的最精美的菜就是燕麥的秸稈
  • JI.LInN 藝術首飾驚豔亮相「彝」韻新風·涼山印象發布會
    為推動彝繡衍生產品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2020年初,北京服裝學院與涼山州婦聯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行業指導、設計幫扶、平臺資源引入等,推動彝繡產品市場轉化,實現涼山彝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2020北京時裝周發布會在京舉辦
    為推動彝繡衍生產品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廣大婦女居家靈活就業,2020年初,北京服裝學院與涼山州婦聯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行業指導、設計幫扶、平臺資源引入等,推動彝繡產品市場轉化,實現涼山彝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日使博肯:彝人心中溫暖的港灣
    日使博肯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這裡還典藏著許多美麗的傳說,自然與人文的高度契合,讓這片土地成為彝人心中一片溫暖的港灣。   從遠古到現在,無論時光如何流逝,無論時空如何變遷,日使博肯的尊母石告訴我們,母親永遠是彝人心靈深處的最愛,母親的名字永遠是彝人心中最溫暖的名字。
  • 2020北京時裝周——彝族彝繡衍生品發布會
    為推動彝繡衍生產品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廣大婦女居家靈活就業,2020年初,北京服裝學院與涼山州婦聯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行業指導、設計幫扶、平臺資源引入等,推動彝繡產品市場轉化,實現涼山彝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一個在北方天空看涼山的彝人
    《三》母語流失 隨著社會不停的更新發展,人也慢慢的接受了現代化,那麼母語文化因此慢慢的從我們的身邊流失,甚至慢慢接受外族的禮儀而把我們的習俗,禮節,文化,文字,一步一步的推理在身後,我們的文字是我們的另一半人體有了我們的文字我們才更有活力, 然而我們的母語文化是我們的另一面色彩,給我們留下不同的影子不同的顏色
  • 彝人與酒||張書迎|彝人印象 七
    彝人印象(七)                              彝人與酒        「漢族貴茶,彝人貴酒」。彝人喝酒越來越像我們漢人,睹之不免令人多少有些失落遺憾之感!        總幻想著有那麼一天——只一天,我騎著駿馬奔馳在大涼山上,路遇那些披著查爾瓦,盤著「天菩薩」的諾蘇先民們,與他們圍聚而坐,傳遞著各自帶去的盛滿美酒的牛角杯,賓主同歡,痛飲達旦,盡醉方歸……
  • 「95後」彝族大學生研發彝漢互譯軟體助力扶貧
    勒苦伍牛惹和朋友深入彝區調研。 西南石油大學供圖 中新網成都5月17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7日從西南石油大學獲悉,該校2016級測繪專業的「95後」彝族學生勒苦伍牛惹以及他的彝族朋友們研發了一款名為「涯悠」的專門針對彝族人群的手機應用軟體。
  • 傳統與時尚碰撞,雲南彝繡元素登上時裝周展示,一種別樣的時髦感
    彝繡是來自於雲南彝族的刺繡,在當地備受喜愛,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和傳統的四大刺繡有所不同,顏色主要採用紅、黃、黑三種,色彩明亮鮮豔,展現出了彝族當地的特色風情。儘管如今的服裝潮流風向一直在改變,但是彝繡作為一項傳統藝術瑰寶,卻一直被當地人廣為流傳。
  • 彝人的靈魂
    停留在你動人的髮絲上使盡我飛的力量去吻你餘下的香你靜靜地,輕柔地座在你牧羊的山坡上像一個白毛女神依偎在大山憨厚的臂腕中而我,就是你懷中的那粒塵埃雖在你憂鬱的背影下容不得我飛揚但,我只願在這個沒有風的國度裡悄悄地躺在你溫暖的胸脯上暗送你夜幕下的休憩彝人的靈魂
  • 武定彝繡:綻放在布匹上的經典
    武定彝繡 武定彝繡演繹著布匹上的經典與圖騰,它以概括、變形、誇張 ,挑花、扣花、十字繡、平繡和點、線、面交融的手法,以栩栩如生的精美畫面吸引和徵服國內外眾多的閃光燈和眼球
  • 雲南花腰彝服飾:穿的是歷史,戴的是神話
    每一套精美的花腰彝婦女服飾,都有著繁瑣的工藝,首先要將紙剪成服飾各部位的圖樣,然後將圖樣粘貼在布料上,再用五彩絲線沿圖樣刺繡,最後把數十種不同樣式和圖案的刺繡品拼縫起來,才能做成一套精美的花腰彝婦女服飾。花腰彝婦女服飾頭帕以紅、黑、綠三種布料做底,將三塊布料拼接成長方形,在上面繡上精美的條花,並配上兩條繡有花紋圖案、裝飾著銀泡結成的流蘇狀纓花的布帶。
  • 涼山州2020年彝繡師資培訓班結束 63名學員獲「涼山州彝繡師資格證」
    11月16日,由涼山州婦聯、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的「2020年彝繡師資培訓班」圓滿結束,63名學員通過考核獲得「涼山州彝繡師資格證」。本次培訓重點圍繞如何當好一名彝繡培訓老師;色彩圖案構成;彝繡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盤線繡、裹布繡的繡法;彝繡圖案剪樣與貼布繡等進行專題授課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