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與酒||張書迎|彝人印象 七

2021-02-22 無憂火塘

彝人印象(七)


                              彝人與酒

        「漢族貴茶,彝人貴酒」。彝族人愛酒,雖沒有達到「可以三天不飯,不可一日無酒」的地步,但酒在彝族人的生活中卻是實實在在地不可或缺。

        走訪親友要帶酒不必說;村裡婚禮、葬禮,也可以不出禮金,送上幾瓶酒就行;即便是「做迷信」(驅邪治病的宗教儀式),畢摩身旁也要放兩瓶酒,邊喝邊唱……

        若是遇到家族大事或是鄰裡矛盾,他們就搬上幾箱酒,聚坐於山坳或是壩上,邊喝酒,邊議事,就像我們漢族人邊喝茶邊聊天一樣。可別小看這些「酒會」,常常瓶盡酒幹之後,大事就已議成,幹戈化為玉帛,矛盾消失於無形,法院斷不清的民事案件 ,卻可杯酒釋前嫌。

        

      彝族人喝酒對菜餚不講究,有酒有菜固然好,有酒沒菜也行。就像上邊所寫,家族聚會,賢達議事,冤家求和 ,無須山珍海味,美味佳餚,只幾箱酒,足矣!

        個人飲酒,就更簡單了。在昭覺縣城,幾次看到有人只拿著一瓶酒,坐在街邊,旁若無人,一口口地呷著酒,連「一碟茴香豆」也不要。醉了,就和衣就地而臥,不嚷不鬧,醒酒後自行回家。

     

 有一年我趁著彝族年家訪,一家進門就遞給我一碗家釀甜酒,一家則是遞給我一瓶「雪花」啤酒。沒有桌凳,也無菜餚,站著一飲而盡,主人才會高興。哦,對了,在大涼山腹地的昭覺、布拖、美姑,去彝族人家裡做客,是喝不到茶的,他們都是以酒代茶,就像他們的《敬酒歌》中唱的:「彝家有傳統,待客先用酒。」

        彝族是一個習慣於「大塊吃肉(坨坨肉),大碗喝酒」的民族,在他們那兒,你們看不到漢族過去常用的「酒盅」。他們過去常用的是木製或牛角製成,飾之以紅黃黑三色漆畫的酒具,非常漂亮(如圖)。臨來時學校送我一套,我一直放在書架上作為工藝品欣賞。現在,他們喝酒都是用碗或瓶子、杯子,看了總讓人覺得沒有了先人飲酒的華美和莊重。

        過去,彝族人喝的都是自釀的酒,有白有甜,酒料多樣,都是當地的農產品:洋芋、玉米、青稞、苦蕎等,酒麴據說是由十六種當地特有植物組合製作,工藝相當講究,因而酒香獨特而濃鬱,品質十分優良。

        有一年彝族年過後,一位學生送給我兩瓶他們家自釀的酒。打開蓋,一股氣體如碳酸飲料開瓶時一般噴出,酒香濃鬱。視之色青白如米酒,入口綿軟糯甜。這種酒度數不高,老少皆宜。

         最讓我神往的是當地耳聞的一種「杆杆酒」。「杆杆酒」在彝語中叫「芝衣」,系採用玉米、高粱和蕎子釀製而成,其製作方法複雜。開用時,須加足冷水,再放上一、兩個小時就可飲用。飲用時大家圍坐,插入若干麻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來飲。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不過現在已很少有人再去釀酒,大家多喝現成的啤酒或是白酒,「杆杆酒」沒有了,就連過去那種大家圍坐地上,依次傳遞酒碗或酒瓶暢飲,笑談古今的「轉轉酒」也沒有了。彝人喝酒越來越像我們漢人,睹之不免令人多少有些失落遺憾之感!

        總幻想著有那麼一天——只一天,我騎著駿馬奔馳在大涼山上,路遇那些披著查爾瓦,盤著「天菩薩」的諾蘇先民們,與他們圍聚而坐,傳遞著各自帶去的盛滿美酒的牛角杯,賓主同歡,痛飲達旦,盡醉方歸……

相關焦點

  • 古樸的紅彝人婚俗(3)紅彝人別具一格的婚禮
    特別是男方,要對房屋進行修繕,經濟上進行籌措,當男女雙方都到了該結婚的年齡,男方要主動向女方家提出結婚要求,提結婚要求的這項活動,紅彝人把他叫做報信禮。紅彝人也十分看重結婚那天是不是吉日,所以在行報信禮之前,男方要請人家算出結婚的吉日,男方家託人帶上豬肉、酒、蕎粑粑前往女方家履行報信禮時,不僅要提出結婚的要求,而且,要對女方家說清楚結婚的具體日期,女方家如果沒有什麼疑慮。
  • 一個在北方天空看涼山的彝人
    作者:阿海子幹(阿你鬧蘇惹扎) 不知不覺中人已經到了中年了我卻一事無成還在四處奔波拼搏生活能夠多得一點辛福的光,從十六七歲開始進入打工生涯但卻沒砸下來幾個積蓄反而年年都在回到解放前。
  •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走進彝人部落
    對於彝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本中讀到的,1935年至1936年,紅軍一、二方面軍兩次經過彝區,在滇東北、滇北和涼山彝區,受到廣大彝族人民的擁護,許多彝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這次來雲南特地到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人古鎮去看看。儘管這是個「無中生有」的古鎮,是個2005年動工新建的現代古鎮,復古但不完全仿古,從無到有的彝人古鎮便是這樣一個新生代的古鎮。雖然沒有千年歷史,但它實實在在是一個以彝文化為核心,並融入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地域民俗文化、旅居休閒文化的彝族博物館。
  • 日使博肯:彝人心中溫暖的港灣
    日使博肯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這裡還典藏著許多美麗的傳說,自然與人文的高度契合,讓這片土地成為彝人心中一片溫暖的港灣。無論是布拖烏科山的索瑪花海,還是會理龍肘山的索瑪花海;無論是金陽百草坡的索瑪花海,還是昭覺七裡壩的索瑪花海,都是涼山索瑪花中的極品,但和海口索瑪花海比起來,都顯得稍遜風騷。   海口索瑪的氣場,海口索瑪的雍容華貴,海口索瑪的晶瑩剔透,都來源於這裡是大涼山索瑪花的發祥地。
  • 彝人的靈魂
    停留在你動人的髮絲上使盡我飛的力量去吻你餘下的香你靜靜地,輕柔地座在你牧羊的山坡上像一個白毛女神依偎在大山憨厚的臂腕中而我,就是你懷中的那粒塵埃雖在你憂鬱的背影下容不得我飛揚但,我只願在這個沒有風的國度裡悄悄地躺在你溫暖的胸脯上暗送你夜幕下的休憩彝人的靈魂
  • 【彝詩館】阿布馬森|彝人的三種顏色
    彝人的三種顏色阿布馬森 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我就看見過——在畢摩驅邪除穢時剪用的紙上
  • 胡夏《同桌的你》,成方圓《音樂之聲》,「彝人製造」再合體,李思思任魯豫陪你一起青春旅行!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愛叫做成全:「彝人製造」再合體,多年後同臺唱歌,阿木、哈布再續兄弟情有一種青春,叫同桌的你
  • JI.LInN 藝術首飾驚豔亮相「彝」韻新風·涼山印象發布會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師品牌聯合涼山州彝繡企業及彝繡傳承人共同打造80餘款帶有彝族刺繡的服裝服飾、箱包、首飾等產品,於2020年9月19日,以時尚新姿態,亮相北京時裝周,「彝」韻新風 · 涼山印象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發布會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