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大法—觀音大悲法的真實事理

2021-02-16 TimeOneWHY

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大法—觀音大悲法的真實事理


釋覺明


在幾十年佛法修學和講授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觀音大悲法是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法,如實信、解、行、證這一根本大法,對於破除在禪、淨、密理解和修學上的障礙,提升佛法修證境界,真正發揮佛法在化解現代社會人生的困縛和衝突,促進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建設中的作用,使眾生切身感受到佛法真實智慧和利益,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說觀音大悲法門是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法,馬上就會遇到這樣兩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第一,在漢傳佛教中向來都是以明心見性為宗旨的禪宗,以往生淨土為宗旨的淨宗為佛法修學的根本法,以持誦大悲咒為主要內容的大悲法,雖在佛門課誦和佛事活動中經常用到,但它只被看作一種附帶性的法事,在禪、淨學人的修學中並不具有主修功課的地位,也未形成象禪宗和淨宗那樣法門特點鮮明且修學事理完備的傳承系統,怎麼能說觀音大悲法是融通禪、淨、密的根本圓滿法呢? 第二,以《毗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等為依的唐密,經金剛智、不空、一行、慧果等金剛上師短暫傳承後,在漢地佛教中久以失傳,以《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依的觀音大悲法雖屬密法,但未形成一個象藏密和唐密那樣具有完備密宗儀軌和傳承法系,可以與唐密、藏密並列的獨立密教宗派,歷史上也未出現可以與唐密、藏密、禪宗、淨宗歷代祖師相提並論的大悲法門宗師,怎麼可以說觀音大悲法是一個融通禪、淨、密的根本圓滿法暱?


對這些疑問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作出回答。一是觀音大悲法所依經教義理。二是著名禪、淨宗師的修學實踐和真切教誡。三是我們自身的修學效驗,特別是觀音大悲法在化解現代社會人生困惑和衝突上,融會禪、淨、密修學方法的優長於一體的時代效驗。

第一,觀音大悲法所依經教義理。觀音大悲法門是以《千手乾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要經典依據的密法,這一密法經四明尊者法智大師結合漢地佛法修學實際,整理出事理儀軌完備嚴密的《大悲懺法》後,便成為與《普門品》、《心經》和禪、淨、密所依各經典要義融會貿通,適應天台、禪宗、淨宗等各宗學人修學的根本圓滿大法。法智大師《大悲懺法》這一觀音大悲法門,以持誦大悲咒為密行,以開本見知為法眼,以往生淨土為依歸,在修持方法上將拜懺、持咒、禪觀、執持觀音和彌陀聖號巧妙融合,這不實實在在的是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大法嗎?

法智大師《大悲懺法》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圓滿大法的特點,不僅妙契《大悲心陀羅尼經》的本意,而且妙契如來全部經教的真實意,妙契如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這一大事因緣。《大悲心陀羅尼經》明確開示,大悲心咒的真實形藐狀相是「大慈悲心」、「平等心」、「無染著心」、「無上菩提心」等十種心,這不就明確告訴我們大悲咒正是真禪、真淨土、真三密相應嗎?不就是諸經教所開示,諸宗修學所共同信受奉行和求證的諸法實相、中道第一義諦嗎? 一心正念大悲咒而無雜念的大悲正修,不就是一心參禪、一心持名嗎? 而且《大悲心陀羅尼經》明確要求持咒行人要執持彌陀和觀音聖號,「專稱名號,獲一切福,滅一切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大悲心陀羅尼經》和大悲咒融通禪、淨、密各宗經典義理和事修真實旨趣的圓妙處,也正是佛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法遍含一切法,一切法還歸於一法,一門就是普門,普門本是一門的圓妙處。精通教、禪、淨並身為淨宗第九代祖師的蕅益大師誡告世人,觀音大悲法乃「佛祖秘要,萬法總持」「大悲傳秘印」,這剖心瀝血之名言警句,全盤道出了觀音大悲法圓融禪、淨、密,密傳佛心印的真理。


第二,禪、淨宗師的修證實踐和真誠教誡。從蕅益大師和印光大師的實際修證歷程和真誠教誡中,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觀音大悲法是融通禪、淨、密的根本圓滿大法的真實內涵和深刻意義。蕅益大師精通教典,是於禪有悟,於淨有成的佛法大成就者,他不僅徹底道破觀音大悲法乃佛教修證根本大法的真理,而且身體力行,深修大悲,以自身行持,彰顯大悲法是根本圓滿大法,彰顯大悲法對破除諸惡障,深入如來藏,成就禪、淨、密的甚深功效。他稱讚《大悲懺法》說:「大悲三昧,含靈本具」「文字性空,演妙章句。如法誦持,靡不感赴。四明行儀,萬古流布。久而失真,吾為此懼。」「禪侶燻修,勿令老逸」「行願相資,同歸淨域」,他稱讚傳授大悲法的四明尊者:「教觀久失墮,佛子乃再來,法界何次第,片語如聲雷」「唯心亦唯色,至理從此開,大悲傳秘印,指要剖迷胎,一喝悟直院,機用非安排,中興集大成,萬古猶堪懷。」(《靈峰宗論》)大師從心地中流淌出的這真語、實語,將觀音大悲法乃融通禪、淨、密的根本圓滿大法的真實義理和絕妙功效和盤託出。同時大師關於「四明行儀,萬古流布」「中興集大成,萬古猶堪懷」的告誡,也明示今天的學人,觀音大悲法是佛門前賢古德代代相傳,萬古不移的根本大法,歷久彌珍的佛法慧命。只是《大悲懺法》的法本在傳承過程中因出現文字表述上的「久而失真」的遮弊,才造成後世學人不識觀音大悲法廬山真面目,把這個根本圓滿大法只看作附帶方法的迷誤。


蕅益大師在自述自己修學心路歷程時說:「智旭自惟障緣深厚,慧力衰微,行濁言清,始勤終惰,負生我重恩,背慈尊明誨。四十八願,僅託空言;一十二求,罔希實果。悠悠歲月,病與業俱增;罔罔胸懷,志與形並邁。捫心扼腕,驚慮悽神。重策舊圖,思收新益。」「敬對三寶大悲菩薩,燃香十柱,結七七壇,謹服水齋,至心持大悲圓滿神咒十萬八千,以此功德,必求加被。願從今去,戒根永淨,遮性無虧,定慧齊彰,寂用自在,三途息苦,九品蓮敷,共睹須彌毫相,同圓法界藏身。」 (《靈峰宗論》)蕅益大師在自己修學歷程中以觀音大悲法融通禪、淨、密,破除禪、淨、密修學中的障礙,成就禪、淨、密修學果德的實修經驗,實在值得當今佛法學人深長思考。


印光大師乃淨宗第十三代祖師,其最大特點是專修專宏淨土,對妄求神通的密法學人,執理廢事的口頭禪,嚴厲呵斥,毫不留情。一些無知者據此以為印光大師排斥修禪和修密,將淨土與禪、密對立起來。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印光大師生平最佩服者乃蕅益大師,其佛法見地和行持在根本處與蕅益大師甚為相合,印祖很少談禪,但其發明心性的見地卻與大悟者無異,印祖很少談密,但他在晚年親述自己實修真實情況時,卻明確寫道;「每日量已之力,念佛並持大悲咒,以為自利利他之據。」(《印光大師永思集》),在談到持大悲咒對掃除修淨土的障礙,帶動和保障淨宗學人念佛和往生淨土的功效時說:大悲香灰「縱死服之,亦能神識清明,正念往生,若不至死,則可速愈。」(《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三》),印光法師晚年教育學人念觀音聖號和大悲咒,以成就淨業的教導,更是所在多有,言真意切。印祖在對觀音大悲法的理解和行持上,與四明尊者和蕅益大師傳承的「佛祖秘印」一脈相承。


第三,從化解現代人生困縛和衝突的實際效驗與我們自身修學實際上,體查觀音大悲法是根本圓滿大法的深刻內含和時代意義。佛法修學和傳播的要義在契理契機。「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我們說觀音大悲法是根本圓滿大法,就是因為這個大法是妙契現代生活境域的時節因緣,提升現代學人修證境界,化解社會生活各層面的矛盾和衝突的「甘露好雨」。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都不同程度地經歷物慾與信仰的矛盾乃至衝突的困擾,滿足物慾需求的活動與滿足信仰要求的活動,這現實生命活動的兩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又卻處於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和自相矛盾狀態中,只求物慾滿足,必落信仰失落和精神空虛之困,只求理想信仰而脫離物質生活基礎,必落生存危機之困,且信仰也會落空,物慾與信仰同求,則會落入物慾與信仰的自相矛盾。現代人生命歷程中的這種二元對立和自相矛盾,乃是哲學世界觀上可用實證科學認知的形而下之事物,與不能用實證科學認知的形而上之本體的二元對立和自相矛盾,在現代社會人生中的具體體現。人的生命活動和現實世界,之所以會被割裂為物慾與信仰、形下與形上兩個二元對立和自相矛盾的孤立片面的生命和世界,之所以會陷入無根無本的片面生命的苦惱煎熬中,是因為沒有發現和認同克服二元對立的本來完整的真實世界和人生,沒有發現和認同克服二元對立「意識」能力的真實智慧。佛法的中道第一義諦,就是克服形而下之事物與形而上之本體二元對立、克服物慾與信仰二元對立、克服滿足物質需求的活動與滿足信仰需求的活動的對立,掃除一切二元對立和妄想執著對世界人生的困縛和汙染,而開示出的本來完美圓滿的世界人生真相,是把握世界人生真相的真實智慧。佛法的中道第一義諦是破除形而上與形而下、天理與人慾兩邊執著的「形而中」。從佛法中道第一義諦中引申出「形而中」的理念,對於克服形而上與形而下,物慾與信仰的二元對立給人們的世界觀和現實生命活動帶來的衝突和困惑,使人們從執著形上與形下兩邊的困苦生命狀態,進入「形而中」的真實生命狀態,具有很強的時代針對性。


但是,在實際修學上破除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對立和偏執,卻並非易事。宋明理學把佛法「心性」之「理」,引入儒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強調悟理而忽略事修,從人生修學上把形而上與形而下、天理與人慾、理與事對立起來。這種思想也影響到佛教禪、淨學人的修學理論和實踐。印光法師對這種理、事對立,執理廢事的修學偏向提出尖銳批評。他在給慧森居士的信中說:「學說之誤人,只在最初幾希之間,其後之結果則便無法可收拾矣,宋儒竊取佛教理性道理,而不知理性由事修而為,成始成終之據,以致撥無因果報應及生死輪迴,致成今日之滅絕倫理之世道也。汝於佛學頗有見處,對於初機不先以事修為事,而以第一義諦為訓,其錯亦莫能喻焉。……若完全不按事說,專按第一義說,俾上焉者雖悟深理,不務實修,下焉者便成肆無忌憚之狂徒矣。……,今之人通害執理廢事之病,你又從而導之,其禍可有底極。」(《印公遺墨》)印光大師對執理廢事之病的批評,切中時弊,發人深省。但有人又誤解大師本意,陷入執著事相,排斥悟理的偏向,這種事、理二分,死於形而上之「理」與形而下之事修兩邊的修學偏向,往往體現在禪與淨的紛爭和對立中,體現在一些修禪者把禪誤解為排斥淨土之空禪,把淨誤解為排斥禪觀之事相等片面見地和修持上。這種見地和修持,只會助長形而上與形而下、物慾與信仰、天理與人慾等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二元對立和執著,無助於化解現代人的生命困縛和精神苦惱。

觀音大悲法這一融通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大法,對於克服佛法見地和修學上禪與淨的對立和紛爭,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化解形而上與形而下、物慾與信仰等精神和生命困縛十分應機。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的突出特點,則是即文字而性空,即性空而文字,即音聲而心性,即心性而音聲,即密而禪,即密而淨,空有不二,禪、淨、密一體,事與理一如,當體即融通形而上之「理」和形而下之「事」的諸法實相——吾人生命真相、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禪也如是,淨也如是,密也如是。我們正在持誦大悲咒時不起妄想分別,就與諸法實相相應,與大悲觀音相應,與自己生命真相相應,與禪、淨、密相應,就脫離形而上與形而下二元對立片面生命狀態的困縛,進入與大悲觀音相應的真實生命境界。大悲學人正念大悲咒時而無雜念汙染的清淨大悲音,正是「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的心佛眾生同體觀音大悲心,同體觀音大悲身,諸佛真實法性身,與此真實生命境界相應,再覓形上與形下對立,再覓片面生命困縛和苦惱,再覓禪、淨、密分別,則了不可得也。

在現代佛法教學中,需面對的一個現實情況是,現代人大都很重視現世的實利實效,重視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大悲法門的特點就是,具有去病除災的顯著功效,把惠於眾生世間利益與惠於眾生開佛知見的出世間利益融為一體,這對於增強佛法對眾生的吸引力,增強眾生對佛法的修學興趣和動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講授大悲法門的實踐中,對此有很深的感受,親眼看到一些居士念大悲咒和觀音聖號而除去身心病患,因除去身心病患而增強修學信心,因信心精進而開發正知正見的生動事例。

從我自己幾十年的實際修學過程,和近些年在天鍾禪院領眾修學的實際體會看,不斷深入地理解觀音大悲法是融禪、淨、密於一體的根本大法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把修觀音大悲法與參禪和修淨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精修大悲法破除參禪和修淨過程中的障礙,確有增進修禪和修淨功夫的效驗;而參禪有悟,「知見無見」的正見開發,對於增進持咒和持名功夫確有大益;求生淨土的信念真切,則禪修和持咒更感腳踏實地,修學有歸宿。禪、淨、密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分別執著,則互損,圓解圓修,則互利。正是在此修學體會基礎上,天鍾禪院形成了「死參禪,硬持咒,導歸淨土」的十字修學綱領。修學者可根據自己根機和興趣,各有側重。當然以上見解和修學綱領,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自己的一些修學體會。誠懇希望各宗大德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密宗造像中的觀音信仰
    觀音信仰的流行,不同的觀音圖象被一再繪製。松贊幹布迎請的世間尊觀音菩薩、十一面觀音菩薩,為觀音化現的西藏保護神。松贊幹布、DALAI等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在西藏的化身,觀音信仰在藏傳佛教遍及的地區成為最為重要的佛教信仰。按照密教佛教教義,密宗共分兩界,即金剛界和胎藏界。
  • 翡翠觀音有幾種?這些觀音的寓意有什麼不同?
    因此觀音一直很受普通人的景仰,也所以觀音是最常見的人物雕刻題材之一。各種各樣的翡翠觀音,金觀音,銀觀音,只要能雕刻的飾品那就必定有觀音。在這其中,翡翠觀音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因為翡翠觀音是佛教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翡翠與佛教文化相結合,同時也寄託了廣大人民的無限希望與寄託。
  • 186、大悲勝海紅觀音心咒-淨罪障,了生死,斷無明,增長智慧福德,降服魔障,消災延壽,隨身諸護佑,滿如法善願,速證菩提果
    觀音是十方諸佛的悲心化現,為什麼獨此無上密觀音被稱為大悲勝海或者大悲佛海觀音呢?按照密續理論,只有無上密續才能令一個普通的濁世凡夫,在短暫的一生中成就圓滿的佛果。因為,顯教或者下三部密續中,都沒有提供即身成佛的修持方法,如果不修持無上密續,僅僅修持顯教或者下三部密法,根本無法臻至最究竟的佛地。
  • 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壁畫:中國畫線描集大成者
    整窟以觀音信仰和觀音變相為主題,其中南、北兩壁的千手千眼觀音壁畫是中國畫線描的集大成者。  昨天本報介紹了展覽上莫高窟現存最早期的洞窟第275窟的複製窟,當您從第275窟出來,對面便是莫高窟第3窟的複製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看起來不大的洞窟既是莫高窟開鑿最晚的一個洞窟,又是中國畫線描的集大成者。
  • 密,無上瑜伽
    得堪匝友 呢若達 誒旺巴德 瑪哈 夏日瑪納 耶索哈!特布旦堅措上師:讓我們共同發心,願我們每天所做的一切都能夠利益眾生!祈願普天下的一切眾生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的果位!「密教四部」是密教修法的四個階段,也反應了密教發展的四個階段。
  • 安樂妙寶修持咒【淨密綜合版】(六)心經、觀音靈感真言、文殊護身咒、文殊八字真言、金剛延壽真言
    5.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無際註:金剛經是一切經典之母,一切經典皆由金剛經而出。金剛經是開悟的經典,是禪門重要的經典之一。六祖慧能大師就是由金剛經中「無住而生心」開悟的。
  • 《疑案追聲》DLC評測:也許根本就沒有黑面觀音
    第一章的錄音長度達到了近24分鐘《疑案追聲》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一方面是因為其信息獲取的方式有別於所有市面上的刑偵推理作品,通過聽覺還原場景的新鮮感會對初次接觸遊戲的玩家產生強烈的衝擊,但久而久之,這種衝擊就會趨於平淡,玩家也會逐漸意識到,其實《疑案追聲》只是找到了一種呈現推理信息的方式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顛覆我們的思維邏輯
  • 三根本 : 上師、本尊、護法及問答錄
    密乘教導我們如何將不淨的體驗覺受和一切外緣色法轉化為清淨。我們要了解,這並不表示我們只要想其清淨,或相信它是清淨即可。清淨本身並非一種相信或想法而已。為了將清淨真實化,我們需要三種根本:而沒有一個咒語不是空性與慈悲的結合,這也是「金剛乘」(又稱「真言乘」)的本質,因此,我們要將顯密融合雙修。修習金剛乘的目的在那裡?就是要清淨我們對內、外諸法的不淨覺受。我們可用特別的法門觀一切都在淨光中。清淨的過程不是將淨化為清淨,而是去認知萬法唯識所現,但一切除了像幻影夢境外,無一是真實存在的。轉化的意義是:了知實性本即清淨無染。
  • 非人哉:觀音的玉淨瓶有多強大?內有甘露水,可以帶來進化之力
    玉淨瓶是觀音的眾多法寶之一,在《非人哉》漫畫中,觀音將它的形狀變化成咖啡杯的模樣。平時生活、工作,觀音都會將玉淨瓶帶在身邊。那為何觀音會將玉淨瓶一直帶在身邊?其實玉淨瓶擁有極強的力量。那麼玉淨瓶到底有多強大?內有甘露水,可以帶來進化之力。
  • 拜觀音菩薩,做不到這兩點,再拜也無用!
    拜觀音菩薩,做不到這兩點,再拜也無用!一、「一心」清淨拜觀音,除了內心要無比恭敬虔誠,更要做到「一心」清淨。這個「一心」最關鍵,除了稱名時要一心一意,心無雜念、心不散亂,平時也要做到以觀音之心為心,讓自己也擁有一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心。你若懷著不善之念,求害人之事,那就不是「一心」,當然不會得到菩薩的加持。觀世音菩薩只成就人的善願,絕不會成就人的惡念惡行。
  • 歷代精美觀音畫像
    敦煌絹畫:如意輪觀音菩薩圖敦煌出土 絹本設色尺寸:71.5 x 60.7 cm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如意輪觀音是密所傳六觀音之一,其圖像一般為六臂相。十世紀密繪畫:不空絹索觀音曼荼羅圖 法藏伯希和敦煌絹畫絹本設色尺寸:115 x 65 cm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此圖為十分稀有的密十世紀繪畫
  • 西遊記:觀音的玉淨瓶裡有什麼?甄元子和太上老君都想要
    例如,觀音菩薩很容易讓悟空投降——他給了唐僧一個緊箍咒,只要他背誦咒語,孫悟空就會痛苦地跪下求饒,這不僅僅是一句咒語,菩薩常拿在手中的玉淨瓶可以很容易地制服孫悟空。原著中孫悟空與二郎神戰鬥時,有如下描述: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然後太上老君用金剛擊打菩薩,對菩薩說:「你這瓶是個瓷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
  • 佛學:如意輪觀音手印、十ー面觀音手印、降三世明王手印
    千手觀音,又作千手聖觀自在、千光觀自在等,幹手觀音是有千手乾眼的觀音菩薩,千手代表著此觀音以大悲利他之念行方便於無量眾生,千眼代表著此觀音具有圓滿無缺觀察機根的智慧,她以大悲為本誓,以救度地獄道一切眾生為己任。千手觀音所結手印常見的是八葉印。
  • 龔鵬程丨紅面觀音
    信仰者又謂:紅觀音佛父佛母是極為特殊的觀音法門、是無上瑜伽的法門、是一切法的總集,也是不共的大法。能見到此法,即會有大樂、智慧、光明、精華,亦即遇見此法即會解脫,聽見即會解脫,接受此法灌頂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修持此法,此世即可得到佛果。
  • 《疑案追聲》DLC:也許根本就沒有黑面觀音|3DM評測
    第一章的錄音長度達到了近24分鐘《疑案追聲》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一方面是因為其信息獲取的方式有別於所有市面上的刑偵推理作品,通過聽覺還原場景的新鮮感會對初次接觸遊戲的玩家產生強烈的衝擊,但久而久之,這種衝擊就會趨於平淡,玩家也會逐漸意識到,其實《疑案追聲》只是找到了一種呈現推理信息的方式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顛覆我們的思維邏輯
  • 淨密震撼登陸《美麗俏佳人》!
    就在前幾日香港與程國際集團旗下品牌淨密正式牽手中國十分有影響力及關注度的女性時尚節目淨密已與《美麗俏佳人》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屆時將和《美麗俏佳人》的時尚達人、明星們此次香港與程國際集團旗下品牌淨密與《美麗俏佳人》強強聯手將讓淨密迅速佔領時尚媒體制高點
  • 《心經》中隱藏著一部修煉出世的密法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念「觀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欲免三災苦,觀音不離心。漢傳大乘佛教當中有四大菩薩,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其中觀音菩薩象徵著「慈悲」,在民間信仰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毫不誇張地說,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可能不知道佛陀 ,但多半知道觀世音菩薩。
  • 又一位大圓滿修行者虹化了!(組圖)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外還有德哲·智美俄熱、扎格德炯王母、西慶晉美巴瑪南嘉、佐青堪布縣潘曲吉郎瓦、格芒土鄧單比尼瑪、夏紮根嘎華單、德勝晉美白瑪單珍、佐青大師班瑪他確洛鄧、我的根本上師索郎南卡多吉、恰達晉美尼東汪波、科洛滾波德為尼瑪等,他們圓寂時,出現大地震動,妙音、彩光等種種瑞相,身體大部分都化為光蘊,或僅剩下一肘而已,又有成為五種堅固舍利,有如是等無數的成就。」
  • 慈心覺者:《密乘十四條根本戒》 供護法對修行者至關重要
    顯、密、淨、禪都是正法,絕不可詆毀。        在犯此戒的同時,也犯了謗法的嚴重罪業,也就是同時有兩條罪業降臨在自己的相續中。大家務必要規行矩步,三思而行,切忌毀謗佛法!這是第六條根本戒。類似圓滿次第、大圓滿的修法,就不能為其傳授;4、失毀密乘根本戒,卻不願懺悔的人。當然,如果失壞了密乘戒,卻願意誠心懺悔的人,不在此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