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的熱播,除了一眾主配角受到大家的追捧,宋代的人物文化和生活習俗也成了討論的熱點。比如劇名,就是源自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
李清照生在了全民作詩、萬眾寫詞的宋朝。先不說宋朝出了名垂青史的蘇軾、辛棄疾等許多大家,那時就算去街上隨便走一趟,都能碰見幾個出口成章的人,可見文化氛圍的濃烈。正因如此,和劇中的盛家一樣,宋朝的世家豪門和官宦人家,對家族子女的教育都十分看重。
李清照的母家就是一個既有富貴又有清譽的大家族。她的父親是文豪蘇軾的學生,才華橫溢;她的母親則出身於狀元之家,文化修養也是頂尖的。出生在這樣一個家族的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文化薰陶,加之她自己聰慧好學,飽讀詩書,如此,才能從那個千萬高手的朝代脫穎而出,佔據千古第一才女的地位。
在少年時候,李清照就因寫出的詩詞名揚千裡,受到當時文壇的名家們的大力稱讚。令她在詞壇嶄露頭角的,正是如今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所屬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小令短短四句話,人物、場景、對白皆有,語言清新,詞意雋永,充分顯示了作者的語言表現力和才華。故而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汴京,天下無不稱之。之後李清照又寫出了借唐諷宋的《巫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一個閨閣女子,卻能深刻地評議國家社稷,實在令人刮目相看。自此,李清照名聲大噪,連鄉下女子一起如廁的時候,都會爭相分享議論其詩詞。
李清照也沒讓世人失望,18歲和太學生趙明誠成婚後,相同的興趣愛好,融洽的夫妻生活,使她的詩詞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之後由於政治風雲變幻,李清照的父親和公公相繼在仕途跌倒,李清照夫婦也隨之回到青州鄉裡生活。
但噩運並沒有結束,「靖康之變」之後,朝廷顛覆混亂,趙明誠為官的屬地總是變換,李清照的生活開始變得顛沛流離,夫婦二人鄭重收藏的書畫古器隨之丟散大半。尤其是趙明誠在再次赴任途中染病去世後,李清照的生活可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詞風也陡變,多作表達國破家亡下獨自飄零的孤苦心境的詩詞。
數年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使得李清照一度陷入傷痛無法自拔,被心懷不軌的張汝舟矇騙再嫁。婚後張汝舟發現李清照的珍貴收藏並沒有多少,便原形畢露,時常謾罵毆打她。看清了枕邊人真面目的李清照,哪怕明知妻告夫要坐三年牢,依然堅決報官要求離婚。後來幸好親朋好友幫忙,李清照只被關押了9日便獲釋。
經歷此劫的李清照開始清醒,不再消沉度日。她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到了詩詞的創作之中,詩詞的格局也從個人的痛苦上升到國家朝政,從而一步步奠定了自己詞壇「皇后」的位置。由此可見,她的才華和勵志程度遠遠高過電視劇中的女主盛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