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內分泌代謝病科時立新教授牽頭編制的《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治專家共識(2021年版)》正式發布

2021-12-29 貴醫科研

我院內分泌代謝病科時立新教授牽頭編制的《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治專家共識(2021年版)》正式發布

近日,我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時立新教授牽頭編制的《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治專家共識(2021年版)》由《中華糖尿病雜誌》、《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和《國際內分泌代謝雜誌》於2021年6月同步發表。這份專家共識由我院時立新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朱大龍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牽頭制定,由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單位的四十餘名知名專家教授共同參與完成。

隨著醫療的規範化和決策的科學化,專家共識、臨床實踐指南、標準、規範等各種技術指導性文件在醫學實踐中的作用和意義越來越重要。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發表的指南共識類文章,往往具備以下特點:制定方為該學科學術代表群體,權益相關各方均有合理參與;有科學的前期研究鋪墊,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制定過程嚴謹規範,文字表述明確,選題有代表性;內容經過充分的專家論證與臨床檢驗,應用性強等等。該專家共識同步發表在三本內分泌代謝病領域的權威雜誌上,其中兩本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證明該專家共識已經獲得行業學術界廣泛認可,也說明作為第一通訊作者的時立新教授在行業內享有很高的學術聲望。

高質量的專家共識作為臨床實踐的指導性技術文件,能夠有效規範醫務人員的治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降低醫療成本。據了解,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隨著糖尿病神經病變臨床研究的進展,國際上關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分型、診斷及治療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神經併發症學組組織專家們撰寫了《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治專家共識(2021年版)》。本共識旨在指導和幫助臨床醫師對糖尿病神經病變進行規範化的綜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經病變,延緩疾病進展。

相關焦點

  • 鄭州頤和醫院內分泌科榮登「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作為獨立的第三方醫院管理學術機構,自2010年起,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已連續第十年發布「醫院排行榜」。該榜單借鑑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評價方法,堅持以臨床學科水平、專科聲譽為核心,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權威性,不僅得到了醫療行業的廣泛認可,也對疑難重病、罕見病的就診導向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指南與共識】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治內分泌專家共識
    文章來源: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8,34(1) : 1-7作者: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一、概述
  • 直播預告|糖尿病全程管理-擴血管藥物學習班廣東站開班啦!
    在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當中糖尿病足是最為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治療輕則截肢,重則危及生命安全。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儘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注重糖尿病全程管理。
  • 哪些病需要看內分泌科?
    究竟哪些疾病是需要看內分泌科呢?小編今天給大家梳理一下。有人戲稱,內分泌科就看兩個病,糖尿病和甲亢。當然,這是兩個最常見的兩個疾病,但內分泌科的疾病極其繁多而複雜,看看厚重的《內分泌代謝病學》就可感知一二。
  • 關於糖尿病皮膚病變,你要知道——內分泌科
    當糖尿病得到控制後,皮膚問題也會隨之緩解。那麼,糖友怎樣才能在這個特殊的季節,保持皮膚健康呢?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健康教育小課堂今天就來給您說說關於「糖尿病皮膚病變」的那些事。糖尿病皮膚病變跟血糖控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監控血糖不能跟著感覺走,皮膚病變是一種通常出現在糖尿病患者下肢的皮膚疾病,有時稱之為糖尿病脛前色素沉著斑。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更新要點搶先看!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主任委員朱大龍教授對指南更新要點進行了解讀。
  • 一文理清2019復旦版最強醫院專科與專家!
    寧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 該科室學科帶頭人寧光教授通過大數據揭示出中國糖尿病嚴峻形勢及危險因素,從而提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變的臨床防治新方案
  • 南通二院成功舉辦第二屆脂肪肝與其他代謝紊亂進展學習班
    本次學習班邀請到了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內分泌代謝中心副主任馬向華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胡吉教授等省內知名專家來作精彩的專題學術報告,百餘名來自南通市縣區各醫院醫務人員參加了學習班。南通二院吳志軍副院長致歡迎辭。他說,現如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現越來越多,成人脂肪肝發病率高達25%,某些特定人群如糖尿病和肥胖高達70 -80%,且發病呈低齡化趨勢。
  • 對話紀立農教授:從臨床、患者、藥物研發的角度談糖尿病的診治
    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和首都十大疾病糖尿病領域首席專家,紀立農教授長期從事與糖尿病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基於普通人群調查GCK-DM患病率的研究,發現GCK-DM在中國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別為0.21%和1.3%,並發現甘油三酯≤1.43mmol/L可以作為區分GCK-DM和2型糖尿病的生物標誌物,為精準醫學提供了臨床證據。
  • 華西專家來內江六醫院坐診、查房!趕緊來了解哈
    2011年11月獲得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任副主任醫生。 四川省醫學會內分泌暨糖尿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四川省醫學會內分泌暨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激素檢測與臨床應用協作組委員 四川省醫學會內分泌暨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基層醫生內分泌代謝病協作組秘書 2010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2010年7月至今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工作
  • 糖尿病足如何防治?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症狀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下肢血管病變以及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潰瘍及足壞疽等病變,常常由於缺血、神經病變和感染三種因素協同作用發生。糖尿病足的治療複雜,困難大,如果沒有接受專業、合理的治療,患者最終只能截肢,甚至致命。
  • 湘雅醫院牽頭制定我國首個《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教授陳翔牽頭制定我國首個《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共識》由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南大學)、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腫瘤研究中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腫瘤亞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制定,在《中華皮膚科雜誌》2020年第53卷第12期正式發布。
  • 影像「金標準」助力精準醫療——我院磁共振室掛牌成為GE1.5T 磁...
    12月6日,我院與中華醫學會山東省放射技術分會、GE醫療共同舉辦GE 磁共振掃描規範研討會暨專家共識萬裡行金標準服務基地掛牌儀式,山東省放射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馬新武教授,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磁共振裝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頭頸組委員
  • 參芪降糖顆粒專家共識發布,為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理論支撐
    最近《參芪降糖顆粒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該共識是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的指導下,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市中醫研究所聯合發布。為中成藥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支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有何獨特之處。
  • 糖尿病患者最好補充維生素B12,可以延遲高血糖導致的神經病變
    以前在內分泌科實習時,發現一個現象,每個糖尿病人都會靜脈注射一種粉紅色的藥水,叫甲鈷胺。甲鈷胺實際上就是維生素B12的一種,帶教老師跟我說,這個藥主要是營養神經的。
  • 【專家共識】Meige症候群的神經調控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中華神經醫學雜誌》2021年12月第20卷第12期
    由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對此,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診斷率在內分泌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達30%,但能得到早期治療的患者不足10%,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規範檢查眼底十分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才能維護患者的視功能。」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為患者檢查眼底。
  • 我國角膜上皮損傷臨床診治專家共識(2016年)—角膜上皮損傷的診斷和治療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最新發布了我國角膜上皮損傷臨床診治專家共識(2016年),以下主要為該指南中角膜上皮損傷的診斷和治療部分內容。(一)診斷原則主要根據病史、角膜上皮層的病變特徵及相應的輔助檢查結果,如螢光素染色等,進行綜合評估,作出診斷。
  • ...我院主辦線上「第四屆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研…
    我院胸外科副主任、食管亞專科主任李志剛,北京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吳繼敏教授為大會致辭。全國食管疾病診療領域的專家、學者2000餘人在線參加會議。本次研討會從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多學科協作等三個方面展開,以服務食管疾病患者,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為目標,搭建了高水平、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
  • 內分泌代謝科相關疾病,您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內分泌科這個名字聽起來「高大上」,顯得神秘,很多朋友弄不清楚內分泌科究竟是治療什麼病的。生活中也經常會把「內分泌科」與「泌尿外科」混淆,或者誤認為內分泌科只是調調血糖而已,那麼究竟內分泌科治療哪些疾病呢?內分泌科的全稱是內分泌代謝科,主要診治的疾病分為兩大類:內分泌疾病和代謝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