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1°C,這個疾病風險增加2%!這些地方痛千萬不要忽視

2021-01-09 瀟湘名醫

2021年首次寒潮來襲

一時間 全國多地

下雪下到模糊

颳風刮到凌亂

降溫降到比北極還低

全國進入「凍哭」模式

驟降的氣溫帶來的不僅是寒冷,更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攀升至高峰。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為2.9億。寒潮來臨,心臟也要注意防寒。

什麼是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以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疾病為代表。

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心血管病死亡率常年高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的死亡率。

降溫1°C,心梗風險增2%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會在1月份升至高點,而「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發現,當氣溫低於-19℃時,冠心病、腦梗死的日均超額死亡數顯現統計學意義。

為什麼冬天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

1 冬季寒冷刺激下,人體末梢血管會處於收縮狀態,加重心臟負擔。

2 突然從暖氣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3 天氣寒冷,吃得多、消耗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腦梗發生。

△為何冬季心梗腦梗的發病率大幅提升?(央視頻號:健康百科)

發病前,這10種痛是在提醒你!

1 偏頭痛

心梗有時會以神經症狀為首發表現,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這主要是由於血管痙攣期伴發腦血管痙攣所致。

2 下頜痛、牙痛

牙痛、下頜痛,且伴隨冒冷汗、瀕死感等症狀,處於靜止狀態時不痛,一運動就疼或疼痛不止。

3 頸部痛、咽喉痛

咽喉和心臟的神經由同一節段脊神經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酸性和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痛感,並擴散至咽部神經。

若突然出現喉部堵塞感、辛辣感,並伴有呼吸不暢、大汗淋漓等症狀,要考慮心梗的可能。

4 心前區疼痛

如果出現突發性心前區壓榨樣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不能緩解,並伴有大汗淋漓、噁心、瀕死感等症狀,要考慮心梗。

5 左肩、左腋下疼

心臟位於人體左側,心梗發作時會導致患者出現左臂或左肩疼痛。一般為鈍痛,通常僅限於前臂內側,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

6 胸骨後、頸部痛

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現胸骨後、頸部呈陣發性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並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應警惕急性心梗。

7 內臟痛

心梗前3~24小時,患者可能會有特定的內臟反應,表現為上吐下瀉,伴隨胸骨下端疼痛。

8 上腹胃痛

心臟病引發的胃痛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有的可擴散到左肩、背部及左上臂內側。

9 左下肢、左腹股溝痛

突然出現左下肢劇烈疼痛,並出現胸悶、憋氣及出汗,應警惕急性心梗。

10

無痛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腦血管病史的人,如突然發生無誘因可尋的咳喘、胸悶、氣短、暈厥、噁心、嘔吐等表現,可能發生了無痛性心梗。

突發心梗腦梗怎麼辦?

1

心梗6小時急救時間

心梗患者在6小時內血管如果可以再通,就能夠保持心肌的活性。

2

心梗患者應及時用藥

抗凝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擴張血管的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3

心梗發作不要自行去醫院!!

心梗發作應尋求家人的幫助或呼叫救護車,自行去醫院是非常危險的。

4

出現腦梗症狀不要貿然用藥

由於腦出血和腦梗死發病症狀相似,但是用藥不同,應到醫院由醫生診斷治療後方可用藥。

△病人突發心梗腦梗我們該怎麼辦?(央視頻號:健康百科)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1.注意頭頸部、胸部的保暖

2.避免在寒冷大風天氣外出活動

3.定期進行血液檢測,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4.避免呼吸道感染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方法(央視頻號:有來醫生)

頻頻提醒

寒潮來襲

要注意保暖

適當運動、多喝水

不要熬夜和暴飲暴食

祝大家一整個冬天

暖暖和和、健健康康

【來源:央視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這10種特殊的「疼」是身體在提醒你
    最近2個年輕生命的猝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第一個女演員,相信很多人都熟悉,她是巴拉啦小魔仙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 1月2號,孫僑潞媽媽用女兒微博髮長文確認這一噩耗: 新年第一天,女兒不幸心梗猝死。
  • 醫生:1個指標每增加0.1,子宮癌風險增加21%,希望你在標準範圍內
    英國醫學雜誌研究發現:腰臀圍比例每增加0.1,患得子宮癌的風險增加21%。其實早在很多年以前,很多的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了腰臀圍和癌症之間存在著很密切的聯繫。90,但是臀圍一致保持不變,那麼她的腰臀比例就從原來正常的0.6升到0.75,雖然在正常範圍內但是相較於之前的比率子宮癌的風險就會增加21%。
  • 貪睡的危害 睡眠超過這個時間竟增加患癌風險
    2、傷害心臟2012年,美國心臟病學院會議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晚睡眠超過8小時,會增加罹患心臟的風險。研究人員分析了3,000多人的數據後發現,長時間睡眠的人,有兩倍患心絞痛的風險,1.1倍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3、對呼吸的「毒害」臥室裡的空氣在早晨最渾濁,即使虛掩窗戶,也有23%的空氣未能流通。
  • 手腳青筋扭曲,疾病來臨,不要忽視哦
    青筋的形態和顏色1、形態——表示積滯的程度。  a、青筋——輕;  b、凸起——中;  c、扭曲——重。  2、顏色——表示毒害的程度。(1)大魚際有青筋,往往提示腰腿痛和下肢風溼關節痛。(2)腕部橫紋線有青筋,往往提示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帶下等。
  • 紫杉醇塗層裝置治療外周動脈疾病不會增加死亡風險
    紫杉醇塗層裝置治療外周動脈疾病不會增加死亡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30:07 瑞典哥德堡大學Mårten Falkenberg團隊研究了紫杉醇塗層裝置治療外周動脈疾病對死亡率的影響。
  • 女人的這個地方脂肪每多1斤,糖尿病風險增7倍!
    會引起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研究發現,女性每多出1公斤的內臟脂肪,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提高7倍以上,但是,同樣份量的內臟脂肪,在男性身上的患病風險則只會增加2倍。所以女孩子一旦發現自己有內臟脂肪,就一定要注意了。
  • 這個地方,暫時不要去!
    臨淄疾控發布重要提醒北京這個地方暫時不要去↓↓↓截止12月18日,北京12月14日新增的1名境外輸入病例,在賓館住宿、飯店就餐和活動期間,已造成3人感染。19日起,北京市朝陽區漢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升級為中風險地區。為切實做好防控工作,建議如下:1、即日起,非必須,不要前往北京中風險地區及周邊。如必須去,務必嚴格做好個人防護,返區後第一時間到區疾控中心採樣檢測,並向社區報備。
  • 肝臟有問題,身體有2處瘙癢,2處疼痛,不要忽視這些身體情況
    將導致肝、脾等細胞壞死,導致疾病的來臨。所以,如果發現醬油起泡或有異味,要及時處理掉,開鍋後要定期食用,不可久放。2、黴變調味品長期不吃的調味品也是導致肝臟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如常用的香辛料,花椒,八角,桂皮,或姜蒜等,放置時間過長也會發生黴變。
  • 午睡超過1小時,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34%!最佳睡眠時間公布
    平均每天睡覺超過10小時的人,腦卒中死亡率增加56%,心臟疾病死亡率增加49%。近期,2020年的歐洲心血管學會年會(ESC 2020)公布的兩則摘要,非常有意思,都是和睡覺有關的。最後,作者強調:「儘管尚未在晝夜節律的模型中研究淋巴功能,例如輪班工作中,但已經確定的是,輪班工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全身性炎症標誌物都有所增加。了解這些具有不同時間和生物學功能的節律如何相互作用以影響淋巴功能和淋巴引流可能有助於預防與晝夜節律失調有關的疾病。」
  • 哈佛發表20年研究結果:牙不好的人,患癌風險增加52%
    在二十多年的隨訪期間,研究人員記錄了238例胃癌、199例食管癌,發現患有牙周病可能會增加52%的胃癌和43%的食道癌風險。研究還顯示,與沒有掉牙齒的人相比,掉牙量≥2顆的人,患胃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可增加33%和42%。而在牙周病患者中,沒有掉牙的人患胃癌的風險可增加50%,如果掉牙量≥1顆,那麼患胃癌的風險更高,可增加68%。
  • 這個地方病毒傳染風險最高?臨近返工潮,人人接觸該如何自保?
    全民展開防疫大作戰,但到底出入哪個場所,病毒傳染風險最高呢?我國病毒學權威專家鍾南山指出,病毒傳播風險最高的地方就是電梯。密閉、人流多、空間小的電梯成病毒傳染隱憂電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出門、上下班過程中都難免會搭電梯,也成了民眾最容易忽視的防疫漏洞,大量人流進進出出這個空間狹小、密閉的電梯中,如果有人咳嗽、打噴嚏的話,很容易會造成飛沫傳染,或是病患沒洗手就觸摸電梯按鈕,也可能會殘留病毒,若後續使用者接觸後,
  • 專家:腰圍超過標準值,或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而我們身體中重要的器官大多分布在腰部附近,如果脂肪太多就會破壞系統,加大患有疾病的風險,像是高血壓、血脂異常等,這些疾病發生的概率都要比正常人高出5到8倍。所以說「腰圍越大,壽命越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有人員還專門進行了調研,調研了10萬人的健康狀況,年齡都是在50歲以上,結果發現,不管是男還是女,不管體重如何進行增加,只要腰圍越粗的人就更容易患病死亡。而且女性超過89釐米的人要比小於71釐米的人,死亡風險要高於79%。
  • 飲食和疾病之間,有這些顯著的相關性!
    不過,在科學領域,這些顯著相關仍不能直接說明飲食和疾病的因果關係。因此坎貝爾又分析了大量權威的科學研究結論。這些結論更有針對性地指出,飲食方式會對疾病帶來關鍵性的影響。
  • 中老年腸胃,吃多就容易脹氣,或與5種疾病有關,不要忽視
    中老年腸胃,吃多就容易脹氣,或與5種疾病有關,不要忽視導語:腸胃不好的人一不小心吃多了就容易脹氣,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年齡大了之後,腸胃功能沒有年輕時候的那種蠕動力,稍微吃一點就容易脹氣打嗝。
  • 花生這樣吃,減重又利血管,降低多種疾病風險,別錯過
    它們是導致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逆轉和遏制發展為這類疾病的重要窗口。1用適量花生代替主食,輔助逆轉代謝症候群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招募了224名具有代謝症候群或高風險的志願者。志願者被隨機分配到花生幹預組(共113人),或對照組(共111人)。
  • 手部有2個異常,暗示肺可能病得不輕了,不要忽視
    手上有2個異常,暗示肺可能病得不輕了,早點前往醫院接受檢查,不要忽視。和整個手指腫大後相結合,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杵頭,所以這種症狀也被稱為「杵狀指」,看作是肺部疾病的徵兆之一。在手上還分布著很多的神經末梢,非常敏感,如果肺部出現疾病,那麼在揉捏手指關節時,很容易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別以為是關節炎,很可能是肺病來襲。當這些手部異常出現,或許就在提醒你已經出現肺部疾病,不要忽視,及時前往醫院檢查肺部,或許能夠發現疾病,及時的採取治療。
  • 染髮為何會導致肝臟疾病,染髮會致癌嗎?染髮對肝的傷害不要忽視
    一、染髮為何會導致肝臟疾病,染髮會致癌嗎?染髮對肝臟的傷害千萬不要忽視有人問染髮會致癌嗎?我們來分析一下,染髮劑中的化學物質是對人體有害的,染髮和癌症,那麼就會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染髮劑直接觸及我們的皮膚,會使這種致癌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內部。
  • 腹部贅肉,悄悄增加患癌風險?醫生坦言:腰臀圍別超過這個範圍
    然而這些人肯定不知道的是,你肚子上的肉越多,那麼你的患癌風險可能就越大。根據研究,腰臀圍越大就會越容易出現腎癌或者是肝癌,而和肥胖相關的癌症並不是只有這兩種,而是10種左右。如果你的腰圍超過標準範圍11釐米,那麼這些癌症的患癌風險就會增加13%,其中大腸癌則會增加22%。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這個結果,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詳細來了解一下腹部贅肉過多會有哪些危害。
  • 【健康】人到中年,不要忽視身體的求救訊號
    下有子女要供養,上有父母要贍養,夫妻間的愛情也漸漸變成平淡的親情;內心很容易產生疲倦,失去激情和熱情……   這些長期的負面情緒很容易引發內分泌失調,進入亞健康狀態,導致各種疾病。   這個階段如果仍不注重自己的健康,冠心病、癌症、腦卒中等疾病便會出現,甚至危及生命!
  • 這樣吃,減重又利血管,降多種疾病風險
    它們是導致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逆轉和遏制發展為這類疾病的重要窗口。 所以,對於有代謝症候群或者已形成相關疾病的人群,日常可以用花生代替部分主食和紅肉,但量要控制在20克以內,且不要吃炸的、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