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原始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2021-01-11 狗毛蛋兒507

人類的進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138億年期間,地球由沒有一絲生命跡象的一鍋粥到植物繁盛、物種豐富,我們祖先由靈長類古猿一步步進化到現在意義上的人類,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在不同的分化中,印證著那句古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即腦力勞動的人統治人,體力勞動的人被人統治。

01這句話詮釋了我們祖先進化中產生不同的原因。

我們人和黑猩猩都有共同的祖先,為何我們人就是現在處於生物鏈最頂端,我們以前的親戚們卻還是動物的樣子呢?不是誰優誰劣問題,而是在那個時代,我們祖先們在進化過程中選擇的道路不同造成的:一個選擇練習「凌波微步」(直立行走),一個選擇繼續深造「梯雲縱」(攀爬)。

事實證明,選擇直立行走祖先,解放了雙手,豐富了大腦,生存智慧也漸漸成熟了起來,而繼續保持攀爬的祖先們則不然,大家在努力適應各自的環境過程中,區別也越來越大。「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區別也漸漸劃分了出來。

在最初的原始環境中,生產力低下或者說根本沒有生產力的情況下,體力在某種程度上優勢會更明顯,比如擇偶和進食。牙齒作用第一作用是進食,有鋒利的牙齒才能撕咬各種食物,能吃得下體力就能跟得上,從而生存,這是本能。除此外,牙齒也可以是有利的禦敵武器,比如山魈,能把花豹嚇得落荒而逃,這也多虧了它利牙。

在擇偶中,自然界的規則是「成王敗寇」,激烈的物理爭奪是一方面,長相還是很重要的,這體現在動物的性別二態性,鳥類主要看羽毛的顏色,像孔雀,鴕鳥,鴛鴦之類,雄性毛色非常鮮豔,以此來吸引異性;而對於靈長類動物來而言,二態性表現在體重身高方面,也就是說,靈長類更注重的是「力量」,力量的強弱決定生存的地位。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祖先在分化時間進行的抉擇是可以理解的,一部分選擇墨守陳規,繼續發展體力——勞力者;一部分在發展體力時選擇創新性智力行走,解放雙手並且增加腦力——雛形勞心者。

所以,可以看出,作者將這個觀點貫穿了整個人類進化史:解放雙手,直立行走——成團,從吃草到吃肉,開外掛升級——製造工具,取火,建築房屋——走出非洲,分散各地。說到底,人類的進化史,其實就是智力進化史。

02作者的語言幽默風趣,使得敘述毫無枯燥之感

從書的題材上講,這本書當屬於社科類,本身是較為枯燥的。但是作者的語言相當的幽默風趣,在敘述中有專業術語,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闡述時,能夠熟練將這種專業枯燥語言轉換為一種接地氣讓大家都聽得懂的話語。

在目錄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幽默風趣的註解。在解釋羚羊河南猿時,用到的標題是「我們專注吃草」。在解釋近親南猿人時,用到的是「我和露西只是遠房親戚」。在書中這種幽默也隨處可見。

當然,從作者能輕鬆自如用這種玩笑的方式解釋人類進化中的標準術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作者對這一方面知識相當專業,而且文字功底確實不錯。在整個內容的闡述中,不會讓讀者望而卻步,「半路出走」,棄書而逃。

很不錯的一本科普類讀物,推薦給大家。家有兒女,或者閒暇消遣,都是必備好書。

相關焦點

  • 只有通過勞力,勞心才能變得健全;只有通過勞心,勞力才能變得愉快
    如果將勞動比做一隻大鵬,那麼勞心者便如大鵬的身體,而勞力者就如同大鵬的羽翼,他們是一個各有所用,各有所為的整體。這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源於孟子在說到「或勞心,或勞力」以後,還有兩句很著名的話,便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兩句話讓人們長期以來把勞心和勞力有了高下之分,這是因為我們斷章取義了。今天,借這個機會,讓我們回到原點,看一看孟子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段話出自《孟子 滕文公章句上》。
  • 心力論,勞心勞力的分工,在中國傳統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大家好,我是文英,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心力論,勞心勞力的分工。孟子在《滕文公上》中提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這段話關千勞心勞力的論述,引起了影響深遠的討論,也在中國傳統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 【超群說】風吹雞蛋殼, 財去人安樂!
    2、說起吟詩作賦,首先想到的是搞笑的《唐伯虎點秋香》,一句「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實在是搞笑的同時迷茫了我----關雞蛋殼什麼事情?不問度娘不知道的,原來故事挺溫馨的。快樂只有自己知道,不管是讀唐伯虎的詩還是李白的詩,其實都是把妹的利器。
  • 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互相矛盾卻蘊藏玄機
    我們經常會說「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這句話乍一看充滿矛盾,但是仔細一想卻十分有道理。首先是第一句:富貴之人兩腿毛。老人們在看見子孫腿上的毛髮旺盛之後,便會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由於農民勞作總會將褲腿捲起來,腿上也會不可避免的帶上泥土,所以有些人便將農民稱之為「泥腿子」,這在古代是一個貶義詞。古代的地主、士人等這些「老爺」們是不需要下地幹活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不需要下地幹活,腿上自然也不會有泥土,更不會受傷。與那些經常下地幹活的人來比,腿上的毛髮自然會旺盛很多。
  • 倒道而言,迕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
    倒道而言,迕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倉促地去談論形體和稱謂的問題,是不可能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本的;倉促地商討賞罰的問題,是不可能了解這個問題的開始的。將這個順序顛倒過來說順序不一致而辯說的人,只能接受別人的統治,又怎麼能去統治別人呢。
  • 俗語:「有福人兩腿毛,無福人毛兩腿」,三句經典,精闢入裡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 三句經典精闢入裡!
  • 一張方子,治一天到晚想睡覺,送給勞心一族
    因為只有宣傳中醫,才會讓人了解中醫,才會有人相信中醫,中醫行當裡的人,才有飯吃。這就好比一件事兒,你不提,我不提,多年以後,就真的消散在歷史雲煙中了。毫不誇張地講,現在的中醫,有被人們遺忘的危險。我給你舉個例子吧。
  • 張錫純特效方:治膈食及嘔吐方
    且患此證者,多有便難之虞,蓯蓉與當歸、赭石並用,其潤便通結之功,又甚效也。若服數劑無大效,當系賁門有瘀血,宜加三稜、桃仁各二錢。仲景《傷寒論》有旋復代赭石湯,原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周揚俊、喻嘉言皆謂治膈證甚效。拙擬此方,重用赭石,不用旋復花者,因旋復花《神農本草經》原言味鹹,今坊間所鬻旋復花,苦而不鹹,用之似無效驗。
  • 張錫純特效方:治淋濁方
    從前延醫調治,經三十五人,服藥年餘,分毫無效,羸已甚。後愚診視,其脈弦細,至數略數,周身肌膚甲錯,足骨凸處,其肉皮皆成旋螺高寸餘,觸之甚疼。蓋臥床不起者,已半載矣。細詢病因,謂得之忿怒之餘誤墜水中,時當秋夜覺涼甚,遂成斯證。知其忿怒之火,為外寒所束,鬱於下焦而不散,而從前居室之間,又有失保養處也。擬投以此湯,為脈弦,遂以柏子仁(炒搗)八錢,代方中山藥,以其善於養肝也。
  • 醫者仁心卻治不了人的心
    在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人在叫囂國內醫療體系有多完善,預約掛號、排隊買藥,都不要,而且價格合理。有些人會因病出國一輩子,他們可以儘快得到治療,現在做好人還不算太早,至少,醫療水平很高,不管有多好,至少你不需要鍛鍊你的心。人,妙不可言,錢,妙不可言。
  • 一位合格抄襲者的自我修養
    原創者的信手拈來卻超過抄襲者的嘔心瀝血。 我之前在網上刷到一篇文章,裡面的照片是我本人,作者卻不是我。你要搬運可以,但能不能別用我的照片?現在的抄襲者都已經淪落到這種腦殘的地步了?我想,抄襲也是需要門檻的吧?抄襲也是要有腦子的吧?
  • 【劉渡舟】論治心臟病十法
    心臟之病,屬心陽虛者多,心火旺者少。心陽不足,陰霾布於胸中,氣血不利,胸痺心痛。症見:胸悶、心慌,疼痛,欲得按之,遇寒冷氣候則甚,伴咳嗽氣短,舌淡苔白,脈促或脈細等。治宜溫養心陽,用桂枝去芍藥湯。劉老用本方廣泛,凡心煩起急、眠差、舌尖紅、脈沉弦者,無論何病,皆本方施治療效頗佳。凡心臟病患者百治無效,劉老用此方而獲良效。劉老說:「逍遙散是一張氣血兩和的方子,當視氣病、血病孰輕孰重,用藥有所側重,偏重血分為病者,當歸、白芍重用,氣分病重者,少用此二味,加枳殼、木香,香附、鬱金行氣藥。」
  • 《經方實驗錄》:葛根湯證其四(附列再門人治驗)
    何者,知此等通名病證之方治,將可以泛應萬病故也。例如吾人知太陽溫病之方治,可以泛治痙病,可以泛冶麻疹,可以泛治一切類似之病。所謂痙病,所謂麻疹,方是疾病之真名。仲景之所以為聖,即在先教人以病證之通名通治(指《傷寒》),後教人以病證之專名專治(指《金匱》)。後人不曉病證之通名通治,獨齗齗於傷寒溫病等代名之爭。既不知疾病之通名通治,更不曉何者為證。
  • 復能理論發現者郭寶葉:治人是治療腎病的「最高境界」
    治人,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治腎境界,郭寶葉教授認為這是打開治療腎病的「金鑰匙」,這也被成千上萬創造了治腎奇蹟的腎病患者所證實。當然這也是從他們身上總結出來的法寶。  復能腎病研究院院長郭寶葉教授認為,在治人這個層面上,有些人可能還不認為這與腎病治療有什麼關係。大醫精誠之大醫均是做到了這一點。
  • 一個治心脾兩虛的代表方
    勞心,會致心血消耗過度而不足,造成心神不安,驚悸、怔忡、健忘、不寐、盜汗等。心氣不足,推動無力,還易致心脈瘀滯,冠心病的心律不齊也緣於此。兒子心血不足,令脾媽媽很受傷,沒了脾氣,思考力變差,行動力受挫,水谷運化不好,氣血生化不佳。
  • 舉例說明「辨證論治」的具體應用?
    舉例說明「辨證論治」的具體應用?
  • 扁鵲:這六種人最難治
    據說郭玉給那些當官的治病,一定要他們先住陋室,穿破衣,去掉驕浮之氣才給他治,實是「醫者,意也」的最好詮釋。古有扁鵲言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種病人他不治。分別是: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這六種病人讓神醫也束手無策。
  • 這草藥,既可治眼痛,又可治牙痛,還可治肝痛
    這個穗像狗尾,在風中搖擺起來,像極了對人討好撒歡的狗尾巴,得名狗尾巴草。但它還有個很知識性的名字:莠。讓人想到良莠不齊,好人壞人混一起。是的,狗尾草就常和禾苗混生,結的籽和小米大米一樣,都是含一粒種子的單果。果皮與種皮高度癒合,難以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