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5張照片,實例對比更直觀,風光攝影技巧和忌諱全介紹
有美景在眼前的時候,是否想用鏡頭記錄下來?意境很美的時候,是不是想抓住瞬間?下面我用照片點評的方式,來說一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問題可以規避。
圖一:
先說優點:
1、用照片詮釋心境。這張照片意境稍微荒涼,有種枯藤老樹昏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雖說看似悽涼,但也是一種意境的詮釋,展現得很好。
2、三分之一的構圖方式,很中規中矩,不管是畫面景物層次,還是明暗關係,都表現的很好。
再說缺點:
畫面中的樹上,有一處鏡頭進光,有些影響視覺效果,另外太陽在樹的左方,如果在樹的右方,氛圍感會更強烈。
圖二:
優點:
遠處的山和地面,構成二分之一的構圖方式,使畫面整體平衡,圖中的S小路,展現出曲線之柔美,都是畫面的增分項。
唯有減分項,是畫面前面因為有雜草,所以顯得很髒,還有綠油油的草中,摻雜著的黃色,都會使畫面看著不乾淨,如果前期避不開,後期處理一下也可以。
圖三:
採用水中倒影拍攝的手法,值得我們參考學習,水、樹、山、天空這些作為畫面有的元素,足以證明風景很美。圖中黃色的樹,和天空中的藍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顏色,視覺上很舒適養眼。
缺點:
畫面髒亂,水中的落葉,石頭坡,讓畫面沒有了張力,雜亂無章的感覺。
遇到這樣的景色,首先要挑選合適的取景地,其次要縮小取景範圍。
我們來看下這張圖,取景範圍明顯縮小了不少,但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畫面右下角,有多餘的元素入畫,右側也顯得雜亂,走近一點再拍攝。
明顯乾淨了不少,有的時候變換一下拍攝角度,就會是另外一幅風景。
圖四:
圖中用路燈作引導線,透視關係較明顯,散落的行人,給人的感覺很放鬆,靜下來看風景也好,思考也好,都值得駐足。
1、圖片偏色,即使黃昏再黃,也應該有藍色。所以這個應該是加了濾鏡後效果。我們給照片潤色加濾鏡的時候,注意儘量不要失真,偏色。
下圖是我在照片中添加了一點藍色,就會出現另一種感覺。用到的手機修圖軟體為snapeed,導入照片之後,工具-白平衡,色溫往左調為藍色,往右為黃色,數據僅供參考。
可以向上翻看,再向下看,對比一下,說說你更喜歡哪個?
2、天空中有細節的缺失,這個天氣佔主要原因,如果天空沒有細節的話,儘量把留天空的部分就少一些,不然照片因為細節的缺失,看著沒有力量。這張照片,天空就留的有些多了。
圖五:
圖中出現的光線,我們稱之為耶穌光,耶穌光實則就是光的散射,這種現象一般多出現在,山間,樹林,一些有遮擋物的地方,形成一定的漏光現象,從而產生耶穌光。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景色,給人一種神聖的靜謐感。
這張圖遠處看著很好,層次分明,山峰疊巒也很壯觀,但近處曝光不均勻,這些是我們要規避的問題,曝光均勻,是我們拍攝的時候最基礎的操作,不要黑一塊白一塊,如果實在調整不過來,那就縮小範圍拍攝。
喜歡這篇內容的話,幫我點讚和轉發哦!感謝啦!
更感謝您的讚賞!
點擊頭像,關注@攝影自學班!幫你自學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