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精神為住建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要推動綠色發展」「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等等,無不體現著黨和國家對民生的高度關注和聚焦。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人民群眾對「獲得感」的渴望與追求,人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冀和嚮往,也正是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作為城鄉建設的主力軍、排頭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中「把好脈,用好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努力建設美麗幸福新城市。
住建部門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按照構建以曲靖中心城市為核心引擎、縣城為中心支點、小城鎮為城鄉統籌紐帶、美麗鄉村為基本單元的城鄉體系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中心城市作為滇中城市群副中心的集聚、輻射作用,不斷提升中小城市發展品質,不斷增強小城鎮服務功能,不斷改善鄉村風貌,進一步優化城鎮體系結構、增強城鎮承載能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是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全市住建系統將牢牢把握好滇中城市群副中心的定位,深入分析中心城市交通、自然資源、地方特色文化和地域優勢,以麒沾馬為中心構建曲靖的核心區,積極推動中心城市與周邊縣(市)的聯動發展,構建「一核多點」的城鄉空間結構,形成一個大城市(中心城市)、一個中等城市(宣威市)和多個一般城市(陸良、師宗、羅平、富源、會澤)的城市發展群,並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村鎮建設力度,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2021年底達50.64%。
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全不全,運行暢不暢,不僅僅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更關乎整個民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市住建局將切實提升基礎,讓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中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根據《曲靖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持續推進中心城市建設三年行動,2021年計劃實施96個項目、2022年計劃實施70個項目。系統推進水、電、氣、通訊等市政設施的布局建設,進一步加快天然氣推廣利用,預計2021年新建城市燃氣管道90公裡、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建城市燃氣管道405公裡;完善城市汙水管網、加快雨汙分流改造,預計2021年新建城市汙水管網60公裡、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建城市汙水管網300公裡;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穩步推動地面管線入廊;積極推進景觀亮化工程,著力營造多層次、立體化、富有城市特色、體現文明氣息的城市夜景。同時,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程,科學布置具有旅遊文化功能和特色的城市主題公園、廣場和街頭遊園做好山、水、田、城交相輝映的文章。
三是穩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鄉整體形象,為廣大群眾營造一個整潔美觀的居住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責無旁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住建部門要用好、用活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政策,認真分析現有未改造的老舊小區現狀,統籌考慮棚戶區、周邊地塊,合理確定改造方式,科學編制「十四五」改造計劃。初步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施棚戶區改造14920戶,其中2021年2562戶;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619個、48507戶、7326棟、457.78萬平方米,其中2021年383個、26964戶、1983棟、240.78萬平方米。建立健全傳統村落分級保護發展體系,對已納入國家名錄的傳統村落進行重點保護,嚴控傳統村落核心保護區內各類建設活動,深入挖掘、真實保護傳統村落文化,推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到2025年,基本建立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長效機制。初步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施農房抗震改造80804戶,其中2021年實施12648戶,不斷提高農村房屋質量,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是大力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環境衛生「髒亂差」是民生之堵、民心之堵,必須展開「繡花功夫」,鐵腕治理、精準施策、綜合施策,以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的實際成效,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作為住建部門,要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指引,著眼當前人居環境最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緊盯城市、農村、景區、園區、交通沿線、河道水域等重點區域,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屬地負責,實行「一把手」工程,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動,任務具體到點、責任具體到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決不讓環境治理成為「一陣風」。著力補齊農村「兩汙」處理設施短板,新增集鎮垃圾處理設施24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29座,全力打好人居環境提升持久戰。建立「一主三輔」經費保障制度,以「財政預算」為主,「建立收費制度」「各級財政獎補」「社會融資」為輔,通過健全村莊收費制度,積極爭取各級財政獎補資金,創新社會融資機制,積極籌措建設資金推動項目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
五是不斷激發房地產業發展活力。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曲靖市住建系統依託曲靖山水園林生態宜居優勢,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強化住房供給,加快完善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體系,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房地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庫,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拉動投資和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市房地產業開發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8%以上,2021年預計完成投資200億元、完成商品房銷售330萬平方米。引進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國際國內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破解資金來源不足、開發理念和模式落後、品牌效應不高、營銷能力不強等問題;扶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本地企業向產品多元化轉型升級。
六是穩步推進建築業轉型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加快推動低碳綠色發展」,「發展綠色建築」,住建部門必須圍繞建築業健康發展推動思想解放,市住建局將根據《加快推進低能耗建築和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加強裝配式建築、節能建築、綠色建築和可再生能源建築的應用推廣,積極化解建築材料、用工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堅持以促進建築產業現代化為重點,積極推進建築業提質升級,推動曲靖建築業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發展,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市建築業總產值年均增幅10%,2021年預計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63億元。計劃「十四五」期間培育5—8家壹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形成1家年產值達到10億元、2—3家年產值達到5億元、5家以上年產值達到2億元的建築企業集團;培育1—2家甲級專業資質監理企業、培育1家勘察設計綜合甲級資質企業、1—2家工程建設綜合諮詢企業,實現建築勞務本地化達20萬人以上;規模以上建築業企業每年增加15家,2021年新增納規入庫完成15家、總數達316家,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建築業企業達376家。
(曲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呂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