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係最複雜,相愛相殺的曹操與關羽

2020-12-21 雍雍鳴雁

整部《三國演義》人物之間的恩怨糾葛最複雜的莫過曹操和關羽了。

曹操愛才

曹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一個在東漢末年成長起來的軍閥,並最後統一了北方,也為日後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曹操向來愛才,這是有名的。其代表作中《短歌行》中:「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明他廣納人才的決心。

曹操曾經有一系列的神操作來收歸人才,流淚、下跪這小都算是雕蟲小技。

當官渡之戰正處於膠著對峙狀態,而曹操又處於劣勢,糧草不濟。

曹操聞報許攸來見,激動得忘記穿鞋子,出帳相迎。「曹操跣足迎許攸」即便有作秀成分,然而也不能不說明曹操的愛才心切。

關羽出場,曹操惜之

關羽,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忠義的代表,經過後世文人、戲曲家、小說家和民間的不斷加工,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曹操對於關羽,卻是足以說明英雄惜英雄的一種胸懷,也是戰場對手惺惺相惜的典範。

關羽和曹操第一次碰面,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名場面。

在袁紹、袁術等看不起關羽這一馬弓手情況下,唯有曹操表現出了對劉備關羽等起碼的尊重和賞識。

曹操對關羽的膽識和勇猛佩服有加,也親自為其獻酒壯行。

接下來,三英戰呂布,更是使曹操對關羽喜歡的不得了,可惜已經被劉備收入囊中。

約法三章,投降曹操,厚恩有加,立功報效

後來,在徐州爭奪戰中,劉備不得已投靠曹操一起破呂布。破了呂布之後,曹操是想把劉備收歸在許都,然而劉備後面又找藉口乘機返回徐州,促使曹操再一次引兵打敗劉備。劉備敗逃河北投靠袁紹,張飛下落不明。

而關羽卻被曹操圍困土山。在說服關羽投降的時候,關羽和曹操約法三章:

1,關羽只是投降了大漢,而不是降曹。

2、要曹操善待他兩位嫂嫂。

3、日後得知劉備下落,要不惜代價前去投奔。

對於第三點,曹操是有過猶豫的,如果關羽日後不能為其所用,他要留他做什麼呢?然而,他還是很有自信能夠感化關羽,這第三點他也答應了。

就這樣,關羽暫時投降了曹操帳下。曹操對他可謂「恩愛有加」,賜美食美酒、賜錦袍、賜美女、賜豪宅,甚至連呂布留下的天下名馬「赤兔」也賞賜給了他。

在投降曹操期間,關羽還是為曹操立過功的,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曹操也因此奏請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千裡尋兄,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損失慘重

後來,關羽得知劉備下落,他不忘桃園初心,要辭別曹丞相千裡尋兄,卻讓曹操犯了難。

開始曹操故意避而不見,讓關羽難以成行。然而,關羽決心已定,只能封金掛印不辭而別。

因為沒有曹操的放行文書,一路上連續五個關卡受到阻攔,關羽卻只能痛下殺手,斬將破關。

按照邏輯,這個時候曹操就不該再放關羽走了。

原因很簡單:

1、放關羽走,日後可能與自己為敵。(赤壁之戰,華容道,襲襄陽,攻樊城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關羽連續斬殺曹操六名戰將,這足以構成深仇大恨了吧。

然而,等到最後一關,夏侯惇攔住關羽廝殺的時候,曹操卻派來張遼為關羽放行。

關羽在斬六將之後,也心裡有愧,在馬上自嘆曰「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為負恩之人矣。」也可見關羽還是很感念曹操的厚恩。這也為日後華容道放行埋下了伏筆。

過五關斬六將」與其說是寫關羽的忠義和勇猛,不如說是寫曹操的胸懷和惜才。

關羽斬殺了自己六名戰將,還是敵對陣營的人,這還能放行,這根本不像一個「寧教我負天下人,勿寧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所為,曹操就是曹操。

華容道放行,為報恩情甘犯軍令狀

赤壁之戰之中,諸葛亮為關羽安排了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任務。

曹操逃到華容道的時候,一路上兵敗又連遭孫劉諸將攔截追殺,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操回顧止有三百餘騎隨後,並無衣甲袍鎧整齊者。」這時人困馬乏,將領和士兵都已經精疲力竭,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而這時,關羽殺出來了。

且看《三國演義》精彩對話:

操從其說,即縱馬向前,欠身謂雲長曰:「將軍別來無恙!

雲長亦欠身答曰:「關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

操曰:「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雲長曰:「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操曰:「過五關斬六將之時,還能記否?......」

......

(關羽)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於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這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

就這樣,關羽放曹操走了。這分明是兩個老朋友、老兄弟,久別重逢,重敘舊情。

與其說諸葛亮安排關羽去攔截,不如說是安排他敘舊去了。

在戰場上,念舊恩,話衷腸,而放對方一馬,這怎麼都不像一個「於萬人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猛將風格。然而,關羽就是關羽。

再次重逢,已是陰陽相隔

再後來,關羽奉命鎮守荊州。他一路攻襄陽,拔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戰徐晃。

曹操再次被關羽坑了,損失慘重。

後來,東吳背後放槍,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東吳為了嫁禍於曹操,把關羽首級送到許都。

操開匣視之,見關公面如平日。

操笑曰:「雲長別來無恙!」

言未訖,只見關公口開目動,鬚髮皆張,操驚倒。

眾官急救,良久方醒,顧謂眾官:「關將軍真天神也!」

又是一個別來無恙,這是對一個老朋友老對手最後的告別。

曹操把關羽首級收斂雕刻木軀,以王侯之禮,厚葬。令大小官員送殯,操自拜祭,贈為荊王。

相關焦點

  • 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不殺關羽為何還要他立軍令狀,用計太毒
    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在三國時代,就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事,也就是在華容道,從諸葛亮視角來說,其派關羽去華容道也就是不願殺曹操,可是,明知道關羽不殺曹操,立軍令狀就死定了,為什麼還非得逼關羽立軍令狀呢?難道說想殺他?其背後有什麼內情?真相是什麼?
  • 《三國》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曹操還要放過他?
    劉關張三人帶領部隊迎戰曹操,不料中了曹操的奸計,大哥劉備兵敗投到袁紹的麾下,張飛不知所蹤,而關羽在山上堅守數日,最終糧草盡失去,曹操派遣上將軍于禁勸降關羽,以山上三軍將士作為威脅,關羽在無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
  • 關羽在華容道殺了曹操,結局會怎麼樣,3大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曹操雖然兵敗了,但實力猶在,關羽放走曹操後,曹操依然是天下第一大諸侯,依然是劉備的勁敵,所以有人認為,關羽應該在華容道殺了曹操,這樣劉備就少了一強敵,「興復漢室」也就有望了。
  • 官渡之戰時,若關羽不肯出手,曹操還能派誰和顏良交戰
    官渡之戰是曹操人生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他擊敗強敵袁紹,並且在袁紹病逝後又奪取了袁紹之子袁尚、袁譚的地盤,讓他成為了北方實力最強的諸侯。但這場戰爭是曹操以少勝多的一場戰爭,所以曹操面臨的困難很多,其中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就給曹操製造了不少麻煩。
  • 三國殺舊版卡片之——關羽,周瑜,夏侯惇,華佗,張遼
    關羽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 三國英雄有多高?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
    三國英雄有多高?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單位換算,都知道1尺約等於33.3釐米,而古代這個一尺也是飄忽不定的,就拿三國時期來說吧,當時的一尺就是23.04釐米。在三國中有很多關於身高的描寫,比如說堂堂七尺男兒,還有什麼身高八尺,身高一丈了,你知道三國中英雄們的真實身高是多少嗎?
  • 龐德被關羽俘獲後,為何寧死不降?這個原因讓他無法背叛曹操!
    彼時,關羽勸降龐德:「足下的哥哥在漢中,本帥也想請足下去做將軍,為什麼不快快投降呢?」但是,關羽的勸降,遭到了龐德的痛罵。結果龐德為關羽所殺。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對此,在筆者看來,龐德之所以寧死不降,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中,就第一個原因,則是因為龐德顧及到自己的家人,所以不能歸降關羽,這可謂龐德無法背叛曹操的重要原因。
  • 三國殺哪些皮膚再現名場面?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殺的很多質量不高的皮膚其實都是有背景故事的,不少三國演義的名場面都在這裡完美還原。甚至還有聯動皮膚,每個參與事件的主人公都有描繪,放在一起看別有感覺,一起來鑑賞一下吧!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
  • 呂布白門樓一戰,被曹操俘殺之後,他擁有的三件寶貝去了哪裡?
    呂布作為三國第一武將,一開場就有了神兵方天畫戟,以及三國第一寶馬良駒赤兔馬。在殺死董卓之後,呂布又得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可以說,呂布是三國最幸福,也是最不幸的人。他一開局,很快就湊齊了自己的三大寶貝:坐騎赤兔馬,神兵方天畫戟,以及美女貂蟬。可惜,他因為招惹了三國第一梟雄曹操,很快就將星隕落了。
  • 東吳也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霸主,為什麼關羽卻始終看不起東吳?
    關羽看不起東吳是有道理的。三國歷史上,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組建軍隊,滅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北方;劉備是關羽的大哥,也是白手起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做了江東之主,孫權屬於富二代,所以關羽瞧不上孫權。
  • 太史慈呂布沮授陳宮關羽趙雲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誰?
    毫無疑問還是關羽,雖然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掛印封金之事,多是羅貫中子虛烏有的藝術加工,但是《三國志》和很多史料也足以證明曹操是非常厚待和欣賞關羽的。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可見曹操對呂布的欣賞有限,當然,呂布想投降曹操的時候說幫助曹操統領騎兵,則天下可定,這句話還是打動了曹操的,因為劉備的一句:「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曹操因此點頭殺了呂布。
  • 千裡走單騎,關羽為何不立斬夏侯惇?關雲長:夏侯惇不能殺!
    「千裡走單騎」不僅體現了關羽高超的武藝,而且體現了關羽的忠義之心。關羽為了投奔劉備,帶著劉備的家眷,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不過三國正史中,並沒有「千裡走單騎」這段歷史。這只是後世演繹的結果,羅貫中在小說中為關羽加了不少「戲份」。
  • 三國殺:錦囊牌上的插畫你都看懂了嗎?其中有何含義和故事?
    不知不覺我玩三國殺也有七八年了,三國殺陪我度過了一段很漫長的時光,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三國殺錦囊牌中的彩蛋和故事,我算了一下,總共有19錦囊牌(不包括活動場錦囊牌),所以小夥伴們我們一起一次造作個夠吧!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三國時期,劉備多次因為戰敗投奔到各路諸侯帳,又都突然離去。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張遼在三國演義中默默無聞,但在正史上可是大出風頭,張遼最早和呂布一樣是丁原手下,隨丁原一起到首都洛陽,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而張遼則被何進外派招兵,等張遼回來,呂布已經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張遼迫於形勢也投靠董卓了,呂布殺了董卓後,張遼又投靠呂布了,直到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所殺,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 三國殺中他們效忠多個勢力,最忠義的關羽竟然有3個
    在三國殺中,每個武將都有各自的勢力,但有些武將也效忠過多個勢力,其中關羽竟然有3個勢力。姜維據了解,姜維最早是魏國武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曾多次與其交手,也令諸葛亮吃到不少苦頭。最後因為受到排擠,便投降蜀國。因此,在遊戲中姜維有兩個勢力,蜀國的姜維和魏國的SP姜維。
  • 此人被曹操稱讚為周亞夫在世,被關羽稱為大哥,位列五子良將之首
    在三國之中,是名將輩出的時代,很多人都是求賢若渴,當年劉備曾經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曹操手下也是武將文臣輩出,但是能夠得到主公稱讚的人卻不多,在曹魏,有一位武將,位列五子良將之一,而且還被主公曹操稱之為周亞夫在世,還打敗過關羽,可見此人的能力不俗了,這位武將是誰?
  • 《代號:三國》:如果馬雲祿當時在場,可能曹操根本走不出華容道
    三國歷史風起雲湧,引人遐想諸葛亮在華容道安排關羽間接「賣人情」給曹操並非是因為原著裡的「夜觀星象,曹操命不該絕」。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不過性格耿直的馬雲祿就不會給諸葛亮這個「面子」了,跳出來反駁是必然的。然而你以為諸葛亮在第二層,實際上他在第五層,作為一介女流的馬雲祿,當然是除關羽之外的華容道守將的最佳選擇。
  • 《三國殺》二哥竟然橫刀立馬站路口收保護費
    我們今個就來給各位看官講一講這三國二哥,關二爺!」咱關二爺從來都是忠勇無雙的形象,誰知到了三國殺策劃之手,竟成橫刀立馬的攔路賊人!「你品,你細品」「細品我才發現,咱關二爺才是真義絕!」02武將小劇場關二爺作為三國殺最初的武將,使得一手好武藝!一手看門本領【武聖】,管教殺隨便使得!可惜時過境遷,【武聖】終有老!「還得看我歌王的本事!拿起麥克風使勁唱歌」「咱二爺不愧是二爺,潛龍在淵,一鳴動九霄!
  • 三國歷史上死的最窩囊憋屈的六個人,其中一個自己都不知被誰殺得
    顏良武藝很高,是三國時期一流高手,他死在關羽刀下純屬關羽投機取巧!顏良有多厲害?曹操和袁紹打仗時,顏良在陣前耀武揚威,曹操手下猛將徐晃夠牛吧,在顏良手下打了20回合就跑了,許褚愣是沒敢出頭,顏良武藝和文丑不相上下,趙雲曾經和文丑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顏良死在關羽刀下是因為關羽不按套路出牌,顏良斬了幾個曹營大將之後,關羽騎馬直取顏良,顏良還在問「來者何人?本將不殺無名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