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鍛造的寶劍為何能削鐵如泥,現在卻不行?專家:削的並不是鐵

2021-01-07 睿歷史

1965年12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出國的墓葬中發現了一把寶劍。據當時在場的考古工作者回憶,這把劍異常鋒利,一位開採人員的手一不小心就被它割破了。之後有人在此嘗試,用這把上千年的古劍一下劃開16層白紙,驚呆了在場所有的考古學家。

這把劍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歷經2400餘年,仍然鋒利無比。傳說它在剛鑄成之時,甚至可以削鐵如泥,不過出於對文物的保護,沒有考古學家敢這麼做。

而我們在古裝武俠劇裡,也經常聽說過削鐵如泥的寶劍,實際上古代真的有這個東西嗎?要是真的有,為啥現代卻沒有一把寶劍能夠削鐵如泥,是技術已經失傳?還是古人口中的「削鐵如泥」其實另有玄機?

研究古代冷兵器的專家指出,古代確實有削鐵如泥的寶劍,但這個削鐵如泥,削的並不是鐵,而是銅。

原來,古人的冶煉技術有限,因為爐子的溫度低,銅的熔點要比鐵低很多。所以在古代,銅是比鐵要更為常見的金屬,這也是為什麼青銅器時代要早於鐵器時代的原因。

此外,自然界存在天然的銅,因為銅抗氧化性比較好。卻極少存在天然的鐵,基本上鐵礦石都是氧化物。

用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硬度,銅是遠不及鐵的。而古代的銅是未經深加工的純銅,甚至比當今的合金銅硬度還要低。

不過,在古人眼裡,銅和鐵都是堅硬的代名詞,至少手摸上去都非常堅硬。在認知與技術局限下,他們也不可能真正對銅和鐵進行硬度試驗。所以他們看來,銅和鐵沒任何區別。

問題是,古代的寶劍基本上都是用鐵製作的。之所以能成為寶劍,也是因為其比銅劍硬度高。試想,在戰場上和它對壘的銅劍都被劈斷,只有它倖存下來,能不成為寶劍嗎?

而當古人掏出一摞銅錢,用一把寶劍將其劈成兩半時,實際上是削銅如泥,並非削鐵如泥。只要技巧得當,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困難。這種江湖騙術,更多在民間販劍的商人之間流行。

當他們在人群中表演完這一套流程後,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一片譁然。俗話說,三人成虎,流言在傳播的過程之會變得越來越離譜。從開始的劈銅錢,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削鐵如泥,其實是以訛傳訛的結果,而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削鐵如泥的寶劍。

相關焦點

  • 古代俠客用的寶劍為何能削鐵如泥?史學家:因為削的根本就不是鐵
    關於寶劍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幾千年前趙雲用的那把劍劍,再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幹將莫邪,在所有的江湖故事,甚至是武俠小說裡,這樣的兵器,有一個必備條件,那就是它一定是削鐵如泥的。
  • 古代的寶劍真的可以削鐵如泥?專家:古人削的東西,菜刀都能做到
    所以古代的劍不在少數,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龍泉寶劍,還有幹將莫邪和三國時期的趙雲的青虹劍,這都是寶劍中的佼佼者。而在現代有一個詞是「削鐵如泥」,就是專門用來形容寶劍鋒利程度的,所以這四個字也是對劍最高的評價。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古代時期造劍的時候材料肯定沒有現代好,那麼為何在當時要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寶劍的鋒利程度呢?
  • 削鐵如泥,古代的寶劍真能做到嗎?跟想像中太不一樣了!
    圖1 寶劍咱先不說兵器是否可以左右人的心性,那古代的兵器到底能不能做到削鐵如泥呢?可可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我們經常能夠在小說和影視劇中見到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寶劍。寶劍作為一種兵器,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
  • 古人常說寶劍削鐵如泥,或許並沒有誇大,背後的原因很巧妙
    削鐵如泥的神兵從幹將莫邪到龍泉寶劍、青紅劍等等,古代歷史上有記載的寶劍有許多,而大家來形容這些寶劍的時候,經常會用削鐵如泥這4個字,一把可以削鐵如泥的寶劍,在古人看來就已經是絕世神兵。考慮到古人對鋼鐵的鍛鍊技術上不成熟,一把兵器能削鐵如泥,這個說法是否真實呢?
  • 傳聞古代的神刀寶劍可以削鐵如泥,是真的嗎?
    楊志道:「洒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牛二道:「怎的喚做寶刀?」楊志道:「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捲;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牛二道:「你敢剁銅錢麼?」楊志道:「你便將來剁與你看。」牛二便去州橋下香椒鋪裡討了二十文當三錢,一垛兒將來放在州橋欄幹上,叫楊志道:「漢子,你若剁得開時,我還你三千貫。」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向遠遠地圍住瞭望。
  • 古代真有削鐵如泥的刀劍?把這兩點做到極致,削鐵便不是幻想
    古人多尚武,因此擁有一把好的刀劍,是很多習武人的夢想。歷史上也曾有不少名刀名劍的傳說,雖說它們外形不一,背景不同,但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削鐵如泥」。削鐵如泥這個詞,主要是用來描述刀劍鋒利程度的。一般來說,一把武器的好壞,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它是否鋒利耐用。普通的刀劍一碰即壞,不是斷裂就是崩刃,但尚好的寶劍寶刀,卻能經得住連續的劈砍,即便是對上鋼鐵,也能輕易切開。
  • 我國存世的3把寶劍,一把純金打造,一把削鐵如泥,一把千年不鏽
    我國存世的3把寶劍,一把純金打造,一把削鐵如泥,一把千年不鏽自從人類文明誕生起,戰爭就作為一種雙方勢力爭奪利益的極端暴力行為而展開,有意思的是,戰爭從而也衍生出了兵器文化,自古有著「香車配美女,寶劍贈英雄」的說法,劍作為常見的砍殺器具,也變得有了觀賞價值
  • 拿鐵鐵器中華家刀真能削鐵如泥?全國十佳總廚華表獎獲得者論刀樓上...
    江湖盛傳,拿鐵鐵器中華家刀「削鐵如泥」。2019年5月28日,中國烹飪名師邱金星大廚駕臨論刀樓,意興盎然地親自驗證了一番。邱金星,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全國十佳總廚華表獎,多次榮獲國際烹飪大賽金獎、特金獎。
  • 古代到底有沒有削鐵如泥的寶刀?
    比如在青銅時代,就有鑄劍始祖歐冶子在虎丘劍池精心打造五把傳世名劍的傳說,因為歐冶子鑄劍的地點是在南方,因此南方的寶劍就被叫做「吳鉤」。所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復關山五十州。其實誰誰家的文人自古也是尚武配劍,只是到了宋以後這個傳統才逐步丟了。「國之利器不可輕示與人」。說的也是青銅時代的超級寶劍,那時候的古人相信只要有一兩把超級鋒利的寶劍。敵國就不敢來侵犯了。
  • 有沒有削鐵如泥的刀?
    在古代傳說裡,但凡是名刀,幹將莫邪、龍淵太阿、純鈞湛盧等等,無一不是削鐵如泥。這個詞對於我們這些從少年時代就讀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看《少林寺》、《臥虎藏龍》的人來說,有著難以言說的巨大魅力。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削鐵如泥的刀?
  • 古代神兵真能「削鐵如泥」?這一說法孰真孰假,趣談古代製造工藝
    他們鑄造了許多削鐵如泥的寶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越王勾踐劍。 當時的著名寶劍鑑定大師薛燭在看見這些寶劍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這會是人間能夠有的神兵利器。 正是以越王勾踐劍為代表的青銅製神兵利器的出現,創造了最早的「吹毛斷刃」、「削鐵如泥」式的神話和傳說。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許多國君都渴望能鑄造出舉世無雙的寶劍。他們邀請著名的鑄劍師,不惜成本地研究、創新,終於鑄造出數量可觀的神兵利器。
  •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給出了答案
    這三把寶劍分別就是湛廬、勝邪、魚腸,都是有名的寶劍,根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一共鍛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分別是湛廬、勝邪、魚腸、純鈞、巨闕,每一把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是戰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鑄造的,珍貴無比。而吳王夫差拿到了湛廬、勝邪、魚腸這三把寶劍後很高興,便接受來了越王勾踐的投降。
  • 龍泉寶劍的硬度、韌性、彈性、剛性和保持度之間的恩怨情仇,必看
    是的,從未有一款寶劍或寶刀可以「削鐵如泥」又「吹毛斷髮」,人人求而得之。我作為一個身高八尺,英明神武的鐵匠,孜孜不倦地說著能砍鐵肯定不鋒利,鋒利的不能砍鐵,但總是有人不信。如果有這樣無堅不摧又鋒利異常的刀劍我能不賣嗎?
  • 削筆神器,削鐵如泥!
    削筆神器,削鐵如泥!巨大鑽頭眾人乘坐礦車繼續前行,降龍看著自己的一背包「破爛」,還是感到非常的不自信,心想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困難,於是向小外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就在這時候突然「轟」的一聲地面裂開了窟窿,一個巨大的鑽頭截斷了大家的前進路線。
  • 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
    知道自己想要一把什麼樣的龍泉寶劍之後,就要像了解你要追求的女朋友一樣了解對方的特性,總體來說龍泉寶劍的特點有四:1、堅韌鋒利,有圖為證,硬可以斬斷銅錢不傷刃,利可吹毛斷髮,這個大家不必懷疑,刀劍鍛造畢竟是冶金科學,尤其在現代科技加持下的冶金鍛造,其性能絕對是超越古代的。
  • 越王勾踐劍考古親歷者:我從棺槨裡取出寶劍,輕輕一拔……
    經過埋藏浸泡等一系列工序,劍的表面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氧化層,從而保護寶劍內部不受外界侵蝕。經過科學測定,花紋處的硫含量微高於劍刃,這表明在處理時可能使用了某種硫化物。由此看來,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應該是工匠通過氧化法對它做了防鏽處理。再加上勾踐劍長期放置於密閉的棺槨之中,處於乾燥真空的狀態,它才仍能煥然如新。第二, 越王勾踐劍能否削鐵如泥?
  • 盤點古人鑄劍用活人祭爐,添「靈性」,背後的科學依據
    現在重視科學的社會,看來這種方式充滿盲目。不過這種方式鑄出的寶劍,真的堅固耐用嗎? 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人會將自己無法理解的東西,歸結到神秘學的領域。他們認為天地萬物皆有靈性,用金屬打造的最好武器,也應該具備靈性。然而,祭祀在民間是永恆不變的習慣,古人鑄劍時候自然也會為「靈性」祭祀。鑄劍師希望祭祀令鑄劍過程順利。
  • 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專家:不要厚古薄今,你家菜刀比它厲害多了
    我國古代的一些器具或是硬幣在當今特別值錢,就比如一分錢的硬幣在現在可以換幾塊錢呢!為什麼如今我國這麼重視古代的東西呢?其實也是經得起實踐的,因為古代的一些器具比如青銅器這些都是天然的比較多,但在後期可能冶煉技術成熟後,人們就使用了人工製造的器具了,但是原料也是自然的,畢竟相比現在的技術來說還是非常落後的,而且古人在冶煉過程中都是靠人工的,所以說還是比較艱難的如果想製作一把武器。
  • 購買龍泉寶劍記住這3點乾貨,誰都蒙不了你
    之前寫過兩篇關於龍泉刀劍購買或者定製的注意事項,現在看來還是不夠全面深入,這篇就再系統的說一下。一是方便顧客了解,溝通中能省去不少時間;二是普及一個基本知識:不是越貴的刀劍性能就越厲害,而是恰恰相反。刀劍並不是說就是一根鋼條,這涉及到選料、鍛打、熱處理、研磨等工藝,根據性能和式樣的不同,工藝流程都有所變化。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考古專家們聞訊趕來,在一座古墓裡,他們發現了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據說,考古隊員抽出劍的時候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考古隊又試了一次,發現這把青銅劍竟然可以輕易刺破26張紙。(也有說16張、18張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上古神器」?!考古專家仔細研究這把「神劍」後,發現它重875克,長55.6釐米,劍身鑲嵌了藍色玻璃和綠松石,燈光下晶瑩透亮,非常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