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電池 造車 又懂設計 這是什麼車企

2020-12-26 易車網

近年對於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有一個品牌可以說是現實版的屌絲逆襲,它就是比亞迪汽車了,1995年當時身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教授的王傳福發現了可充電電池的巨大商機,並在同年2月下海經商,在深圳創建了比亞迪事業,比亞迪經過8年的打拼,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在充電電池領域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認可。

 


這時候,王傳福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進軍汽車行業,在當時,他的舉動受到了投資者們的一致反對,比亞迪的股價也大幅下跌,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王傳福的百般勸說,並表明未來要做電動汽車的意圖之下,投資者們才答應成立了比亞迪汽車,在收購了秦川汽車之後比亞迪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比亞迪汽車從一個一竅不通的門外漢發展成為中國最具實力的車企之一,並且成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

 


有一臺車,必定是今年比亞迪的重磅車型那就是「漢DM」和「漢EV」兩兄弟,我認為「漢」是預示了比亞迪未來發展方向,不管是設計還是造車工藝等,都足以看出比亞迪的未來潛力是多少的巨大,近日,據比亞迪公布的11月銷量數據顯示,比亞迪旗下中大型新能源轎車漢單月銷量達到10105臺,環比10月增幅高達33.9%,首次突破了1萬臺。這是比亞迪「漢」的第一次突破,也是中國自主品牌在高端車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我認為「漢」是近年設計上的巔峰之作了,整體的氣質以及其所帶來的高級感,都不像過去的比亞迪。

 


作為一款高端新能源轎車,比亞迪漢的售價區間為21.98萬元-27.95萬元,打破了中國品牌高端轎車20萬+的價格天花板。「漢」車型全系包含了三款純電動車型及兩款插電混動車型,其中純電動車型分為兩驅超長續航版和四驅高性能版,兩驅車型續航605km,零百加速7.9秒;四驅車型續航550km,零百加速僅為3.9秒,放在同級也能稱霸的產品力。



漢DM便採用了 "Dragon Face 2.0"家族設計語言,將龍顏設計融入汽車造型中,"龍嘴"採用的是六邊形大尺寸設計的進氣格柵,微微張開大嘴設計,誇張而又富有活力。貫穿龍顏的白色燈條作為龍的鬍鬚,是前臉部分的點睛之筆。

 


比亞迪漢DM全系車型均配備有一部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以及一塊15.6英寸超高清8核自適應旋轉Pad,在其之上,集成有市面上大量的常見應用,且拓展空間巨大;同時,為了更進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比亞迪漢DM還在原來的車機系統上加入了科大訊飛語音識別、多人互動、等功能,在駕駛的時候,人車交互更方便。

 


與此同時,比亞迪漢DM還首發搭載了手機NFC車鑰匙功能,無論手機有電沒電,有網沒網,都可以做到輕觸解鎖,實現智能進入和啟動;針對家人、朋友用車,車主還可以直接通過APP進行指令分享解鎖,非常方便;值得一說的是,在智能應用方面,得益於OTA功能的加入,用戶還可以直接通過車聯網進行升級,大大省去了到4S店更新的麻煩。

 


在此不得不提的亮點還有:比亞迪漢DM集合了多項黑科技,包括千裡眼模式、遠程代駕模式、車況管家模式等,再次為差異化場景下的用車提供更多維度的方便性。以快遞到家模式為例,在特殊情況下,車主可遠程控制車內後備箱收取快遞,提升生活便利性;以智能遙控駕駛模式為例,在遇到車位狹窄不易泊車的場景時,可用手機遙控駛入車

 


比亞迪漢DM車型由2.0T發動機+後置電機驅動,驅動型式為超級智能電四驅,工況下純電續航裡程81公裡,百公裡綜合工況油耗僅1.4L。

 


在全新動力架構下,漢DM發動機、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321kW,最大扭矩650N·m,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4.7S,即便是和許多合資品牌旗艦PK都更勝一籌,從以上的基礎信息來看,比亞迪漢已有著足以傲視同級車的實力。

 


從市場方面的表現來看,漢在高端新能源轎車市場的持續熱銷,成為中國品牌中大型轎車首款月銷破萬的車型,也再次印證了漢的硬核產品力正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認可。不僅打破了中國品牌高端轎車20萬+的價格天花板,更展現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導實力和強大潛力。

相關焦點

  • 華為的車企朋友圈,暴露了它「不造車」的野心 | 撩車
    不造車,是近兩年華為高層對外的「統一口徑」。2019年1月,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是有邊界的,永遠不會造汽車。2019年10月,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再次重申,華為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
  • 「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車企有何底氣玩這波「神操作」?
    不單單是特斯拉,許多車企也開始轉產生產防疫物資,車企為啥要生產防疫物資?是因為利益嗎?不!是人民需要!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疫情爆發以來,醫用物資需求暴漲,湖北等重疫情區接連出現物資告急情況。廣汽零部件部門在很短的時間內設計、建設口罩生產線,日產百萬隻以上。這三家車企不但生產口罩,更甚者還自己製造生產口罩的機器。也正是得益於它們的努力,國內口罩的生產壓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緩解,相比起國外13500%的增長與不過2000萬隻/日的產能,國內已是幸福太多。
  • 傳統車企:造車幾十上百年,卻輸給了特斯拉和蔚來
    數年前,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國內興起,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的時候,筆者曾有個觀點——「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還得看傳統車企」。為什麼傳統車企有著幾十上百年的造車經驗,卻在電動汽車領域輸給了造車新勢力呢?筆者認為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搞清楚電動汽車的本質!或者是搞清楚了,卻力有不逮。電動汽車的本質,是「更好的體驗」首先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電動汽車?」
  • 車企大鬧B站這一年
    那麼汽車圈也入駐B站將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車企們在B站都掀起了多大的水花?是憑努力一舉成名還是在「小破站」從此銷聲匿跡?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正式入駐B站的車企,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僅有21家。相比中國上百家汽車品牌,21這個數字屬實只是冰山一角,由此不難看出,當時的車企們對於B站大多還是「漠視」的態度。儘管如此,當時僅有的21家,運營質量也讓人堪憂。
  • 新造車企的超長春天,什麼支持它們股價亂飛
    新造車企又拿錢了。北京時間12月7日,小鵬汽車公告稱擬增發4000萬股美國存託股(ADS),預計此次發行的淨收入約為19.42億美元。如果承銷商使用超額配售權,此次募集金額約為22.3億美元。至此,特斯拉還在不斷突破車企市值的上限,而蔚來、小鵬、和理想也高調擠入車企市值排行的前20位,但這三個來自中國的追隨者今年交付量加起來也不過7萬臺,便一舉改變了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
  •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網際網路和車企合作是一種造車模式,但不會成為...
    打開APP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網際網路和車企合作是一種造車模式,但不會成為主流 懶貓 發表於 2021-01-12 09:15:44
  • 車企的「造詞術」和新車的「遮羞布」
    前幾天還在跟朋友說,威馬可能是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最不像造車新勢力的一個了,這麼多年好像沒有提出過什麼玄乎的理念,車造的也是樸實無華,銷售上也已經有了傳統經銷商網絡,威馬不是新勢力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可能是最像傳統車企的一個。
  • 那些PPT造車公司這三年都做了什麼?
    在這背後,則更是牽扯到了BAT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格力萬達這樣的傳統產業霸主、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傳統車企等各方力量。當然,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網際網路背景的車企希望在社會上樹立一個懂製造懂工業踏踏實實去造汽車的務實形象,而傳統車廠出身的車企則希望能夠擺脫目前普遍存在的「傳統車企的人古板、不懂智能不懂網際網路」的印象。
  • 最高暴漲1740%,2020年車企造富神話,一臺車沒造也值2000億?
    數據顯示,這31家車企2020年總市值達23188.34億元,同比2019年增93%2020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汽車品牌中,中國新能源車企比亞迪、蔚來、小鵬佔據三席,理想汽車緊隨其後。確切的說,還沒有哪個資本和技術重注的領域在全球有如此多的中國身影。不論港股、A股還是全球市值,新能源引爆了整個資本市場。
  • 新能源造車史:紛至沓來的入局者們,為何扎堆新能源造車?
    這也是理想這一批造車企業和樂視造車的巨大區別。而李斌更像是一個「理想家」。在一次訪談中,他坦承自己為何造車:「中國高端車為何總是BAA?我們自己就不能做個高端原創車型?」所以蔚來至今推出的車型都一直走高端路線。也正是在這種理想的推動下,2018年,蔚來首款車型實現量產。
  • Apollo投身網際網路造車大潮,網傳百度與多家車企正洽談合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百度正與吉利、廣汽以及一汽等多家車企集團接觸,洽談設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百度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直接進入造車領域。對此,百度與吉利雙方均回應: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儘管如此,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12月15日在美股大漲13.84%,市值達到630億美元。
  • 知料丨別怪戴森放棄造車,他比「PPT造車」們好太多了
    作者丨邱曉芬 宣布造車失敗後,71歲的詹姆斯·戴森又再一次成為媒體談論的焦點。對許多人來說,這大概又是一個不自量力的「PPT造車」的公司最終迷途知返的故事,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太多號稱造車又失敗的公司,戴森不是唯一一個,何況他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很難想像,一家主打產品是吸塵器和吹風機的公司會真的造出一輛車來。
  • 表面只造廉價小車的百年鈴木,卻是利潤最高的車企
    長安也因為「首付一萬八,奧拓開回家」,成功實現軍轉民,開始霧都的造車之路。這其實和鈴木修本人熱衷政治有關,後面還有講到。這麼做有好有壞,好處是不用和大車企直面競爭,在微型車領域自給自足,這也是一種不同於別人的個性。更何況別人在熱火如荼地燒錢研發新能源和無人駕駛,鈴木所在的市場沒這麼高端,不需要技術研發也可以躺著賺錢。鈴木確實是最賺錢的車企之一,2018年甚至超越寶馬成為利潤最高的車企。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
    為了準確的認識蘋果造車這件事,車東西整理了十個比較關鍵的問題,理清了這十個問題,對蘋果造車就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一、蘋果為什麼要造車? 四、蘋果造車有技術嗎?已有超百項專利在手 人才和資金對於蘋果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那麼一直在消費電子領域發力的蘋果汽車領域可謂是門外漢了,蘋果在汽車領域是否積攢了什麼技術呢?
  • 為啥沒有車企用不鏽鋼再次?保時捷:之前造了1次,後悔到現在!
    為啥沒有車企用不鏽鋼再次?保時捷:之前造了1次,後悔到現在!不鏽鋼雖然不是徹徹底底不會生鏽,但是它的抗腐蝕性比起普通的鋼材卻要好出太多太多,好像使用不鏽鋼造車就能夠徹底解決車身生鏽這個困擾了,然而明明這是一個好主意,為什麼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家車企願意用不鏽鋼造車呢?
  • 恆大造車「苦盡甘來」
    這一判斷,基於恆大汽車最近一周的動態。科研團隊的嶄露頭角,首款車型的路跑及內飾公開,都預示著一款高水準的電動汽車,即將按計劃量產並攪動市場。無口否認,恆大汽車本身是一家飽受爭議的車企,一方面來自母公司的地產標籤,另一方面則因其造車路徑不按常理。
  • 百度Apollo發布「四喜」「五仁」幫助車企造車,ANP如何正面硬剛...
    百度Apollo要幫車企造好車了。這是百度Apollo在12月8日第二屆生態大會上釋放出來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李震宇去年在生態大會上形容自動駕駛技術逐步商業落地時說的一句話。如果說,去年生態大會上Apollo從一裂變為三大平臺,體現的是「一生二,二生三」,那麼今年我們看到的是,百度Apollo已經開始在描摹「三生萬物」的雛形了。「樂高式汽車智能化方案」如何幫車企造好車?
  • 東風嵐圖等傳統車企新品牌:慘敗先例、照貓畫虎、重蹈覆轍
    不光所有車企都拼了命的往這個詞上靠,連延遲了近半年的北京車展都將「智領未來」作為主題,旨在向外界傳達智能汽車理念。「提到造車新勢力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什麼?」「科技。」一位潛在購車用戶想了想說道。如此標籤正是傳統車企所欠缺的。
  • 量產、投資是鋪墊 百度也要造車?
    12月15日,有報導稱,「百度與包括吉利汽車在內的數家車企進行初步接洽,商談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事宜」。儘管百度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對市場傳聞不作評論,但鑑於百度跟多家車企已有合作基礎,還投資過威馬和蔚來,業內人士認為百度下場造車不是沒有可能,大概率會採用技術入股的形式,不會過多介入硬體生產。
  • 百度或與威馬聯手造車
    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百度或將與威馬聯手造車,目前雙方正對可能的合作模式進行商議。另外,此前有消息稱,百度對於造車目前有兩個計劃,一是尋找傳統車企代工,二是和傳統車企合資成立一家新的造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