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耒陽市。正源學校從2015年起對學生供餐不限量,學生用餐後班級派代表進行剩飯剩菜稱重 ,就餐過程中學校會對學生就餐進行巡查。湖南耒陽市正源學校校長羅湘雲介紹,班級每人每天平均剩飯剩菜超過100克,將會取消學生獎學金評選資格,同時也會對學生個人浪費嚴重者進行罰款100元。
學校出臺班級剩飯剩菜掛鈎獎學金政策,人均剩飯剩菜超過100克,就取消該班級所有學生獎學金評選資格,並對學生個人進行罰款100元。學校出臺此政策的出發點應當說是好的,主要是引導學生節約食物,拒絕浪費。但顯而易見,班級剩飯剩菜掛鈎學生獎學金非常不妥,會誤傷沒有造成食物浪費的無辜學生。
眾所周知,一個學生是否有資格評選獎學金,只與學生個人的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表現有關,與所在班級無關。只要學生本人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就有資格評選獎學金。一個班級學生浪費食物現象嚴重,應該懲罰的是班級集體榮譽,而不是連累沒有造成食物浪費的無辜的優秀學生。從這個角度說,學校可以將班級剩飯剩菜掛鈎班級評選評優,對人均剩飯剩菜超標、嚴重的班級,可以取消他們評選優秀班集體的資格,而不是取消全班學生獎學金評選資格。
其次,學校出臺剩飯剩菜掛鈎學生獎學金政策,前提條件是要確保學校食堂飯菜質量可口。學生吃食堂出現剩飯剩菜,造成嚴重的食物浪費,未必是學生不懂得節約食物,也可能與食堂飯菜質量不可口有很大關係。實際上,長期以來,不少學校食堂飯菜質量相當糟糕,非常難吃,甚至一些學生寧可泡方便麵也不吃學校食堂的原因之一。換言之,如果學校食堂飯菜質量不改善,縱然學校出臺班級剩飯剩菜掛鈎學生獎學金政策,也不會產生良好效果,無法遏制學生浪費食物現象。從這個角度說,學校倡導學生節約食物,減少食物浪費,需要從飯菜質量上下功夫,把食堂飯菜做得更可口一些,切實杜絕因食堂飯菜不可口造成的食物浪費。
再者,學校不是行政機關,沒有經濟處罰權,學校對浪費食物嚴重的學生進行罰款,於法無據,屬於一種違法行為。學校懲罰浪費食物嚴重的學生,可以與學生本人評選獎學金資格掛鈎。對浪費食物嚴重的學生,可以取消評選獎學金、優秀學生等資格,而不是對他們進行罰款。
總而言之,不論是學校,還是餐飲機構,拒絕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採取的措施一定要合法、合情、合理和科學,不能想出一出是一出,不能讓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變味走樣,淪為形式主義和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