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茶哥在文章下方看到這麼一條網友評論,「不吹不黑,現在國產SUV三代哈弗H6和瑞虎8p,絕對可以媲美合資20萬檔,我個人覺得是完勝!!!!這兩臺車都試駕了,哈弗優惠1000,奇瑞8000,最終價格差不多,哈弗駕駛感和外型略勝,瑞虎8動力,油耗完勝,減震8硬於哈弗!」。隨著自主品牌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自主品牌的產品力也「今時不同往日」,但真的如網友所說完勝合資20萬檔了嗎?茶哥還是打個問號,所以今天就來看看這兩款車是否真的如網友所說這麼能打。
先來說說最新出的第三代哈弗H6,相比深受本田CRV影響的第一、第二代哈弗H6底盤,全新第三代車型基於長城汽車最新檸檬平臺打造,底盤方面由長城完全獨立自主研發。至此,長城汽車已完全掌握了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件供應,補全了哈弗的最後一塊短板。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懸掛形式以及更偏向四角的車輪布局,為第三代哈弗H6懸掛表現提供了不錯的物理基礎。
第三代H6車身尺寸為:4653*1886*1730mm,軸距2738mm,雖然新車定位緊湊型SUV,但這樣的車身尺寸,明顯要比同價位的合資品牌要大上一圈。
車身外觀明顯偏向年輕化設定,進氣格柵採用銀色鍍鉻亮條交織,與之相連的矩陣式大燈組也相當精緻,再結合引擎蓋隆起的線條和下方運動感的包圍,加上點睛之筆霧燈的設計,在陽剛之餘也營造出了不錯的精緻感。車身側面的雙腰線結合18/19寸輪轂,讓新車視覺上更為威猛。車尾設計也同樣出彩,採用了當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而黑色下擾流造型以及與前臉霧燈設計相呼應的反光條設計等細節,都在告訴你設計師有多用心。
內飾風格也進行了重新設計,10.25英寸液晶儀錶盤讓人耳目一新, 12.3英寸懸浮式中控屏以及銀色鍍鉻條裝飾的貫穿式空調出風口,代替了之前內嵌式中控液晶屏。中控區域只留下了控制空調的操控鍵,相當簡約。被大量皮質軟性材質包裹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以及中控區域,讓你所能觸及之處都有足夠的檔次感。可開啟的全景天窗、後排空調出風口、後排雙USB充電口,保證後排乘客的豪華感和舒適性。
動力方面,第三代哈弗H6全系搭載代號為GW4B15A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85Nm,與之匹配的是七檔雙離合變速箱,相比同級自主品牌競品的表現也不落下風。
與大多數同價合資SUV競品相比,哈弗H6在設計上確實拿出了碾壓的水平,外觀更為霸氣,內飾方面在用料以及設計上也更為豪華,配置也是自主品牌一如既往地厚道。綜上所述,哈弗H6能蟬聯多月的銷量冠軍確有過人之處,所以才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再來看看奇瑞瑞虎8 PLUS,在外觀設計方面同樣保持了自主品牌應有的水平,前臉採用最新「峰格」理念設計,進氣格柵由幾何矩陣鑽石元素組成,點陣遵循著下大上小的規則布局,遠看進氣格柵會產生縱深的的視覺感受,極具創意。
同樣具備不錯設計感的還有大燈組,4D光刃全LED大燈組將一體式近遠光燈、雙光刃高亮日行燈、流水轉向燈集於一體。值得一說的是,高配車型還配備AFS大燈隨動轉向功能,十分貼心。
進入車廂內部,豪華氛圍撲面而來,瑞虎8 PLUS作為旗艦型SUV,內飾方面奇瑞也是理所當然地拿出了看家本領,三塊液晶儀表(儀表、中控、空調)與同價競品拉開了差距。另外,銀色拉絲樣式面板,大面積的軟性材質包裹也將整體內飾氛圍拉高了一個檔次。值得一說的是,車型配置早已超出了厚道的範圍,除了常規的配置外,還有很多超前的裝備,例如AR實景導航、人臉識別、可以保持居中行駛的車道保持功能等。在設計以及科技配置的加成下,瑞虎8 PLUS的官方指導價也僅需要十餘萬。
同樣拿得出手的還有車身尺寸,奇瑞瑞虎8 PLUS尺寸分別為4722*1860*1745mm,軸距2710mm。與瑞虎8相比,瑞虎8 PLUS在長度上增加了22mm,其餘方面基本維持不變,不過在座椅布局方面,瑞虎8 PLUS提供5、6、7三種座椅布局,明顯要比同級競品更為靈活。
動力方面,瑞虎8 PLUS提供1.6TGDI傳統燃油動力和1.5TCI+48V輕混動力,兩種動力總成可供選擇。值得一說的是,瑞虎8 PLUS是奇瑞汽車首款搭載1.5T+48V輕混動力系統的車型,最大功率115kW,峰值扭矩230Nm,百公裡油耗低至6.4L。而高配動力版本的1.6T發動機採用奇瑞iHEC燃燒系統等尖端技術,配置ISS智能啟停功能,而且還獲得了「中國心」2019年度十佳發動機榮譽。該發動機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Nm,百公裡油耗低至6.8L,與之匹配的是七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
奇瑞這款旗艦SUV一直都是暢銷款,瑞虎8在巴西、俄羅斯等市場的銷量數據更是創下近5年新高。奇瑞瑞虎8 PLUS不僅在外觀內飾上出彩,而且自研的1.5T以及1.6T發動機也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提供5、6、7三種座椅布局,瑞虎8 PLUS相比同價合資競品,確實擁有不錯的競爭實力。茶哥之言:這兩款自主品牌SUV真的有如網友評論所說一樣,「完勝合資品牌20萬檔SUV」嗎?如今自主品牌車型性價比越來越高,在有限的十餘萬預算內,雖然合資競品在質量口碑、品牌號召力有著一定的優勢,但選擇自主品牌SUV的話,確實在產品力方面更為均衡,對於追求實用性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吸引力不可謂不大。如果你對此有不一樣的意見,也歡迎大家在底下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