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性婚姻立法通過,同志524可登記結婚 | 不再恐同日

2021-03-02 NGOCN丨有種

作者 | 小田

拍攝 | 彩虹熊仔、小班

編輯 | 阿七

今天是2019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通過《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這是亞洲首部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它將在5月24日正式施行。4月底,臺北宣布接受同性伴侶預約婚姻登記,截止5月14日下午,臺北市已經有147對同性伴侶預約登記

法案表決的日子,恰好遇上國際不再恐同日,它源自紀念世衛組織正式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分類中剔除,如今這個日子已經拓展為涵括同性戀、跨性別、雙性戀權利的日子。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門口現場

早上八點半左右,立法院旁的200米左右青島東路段已站滿前來等待結果的人。接近9點時分,現場雨勢變大,但人群沒有散去跡象。

一對拉拉的孩子

關鍵第四條表決通過後,立法院現場

《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是一部專門適用同性伴侶,確立婚姻關係的法律,可以稱之為「同婚專法」。在婚姻平權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帶著遺憾的成果——修訂《民法》使之婚姻關係適用於同性伴侶,一直都是臺灣本土婚姻平權行動的訴求,另立專法則有「隔離」歧視之嫌,再說專法所規定的同性婚姻關係的權利義務,往往是民法異性婚姻的「打折版」。

具體看回此次通過的《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在財產制度、離婚後的子女監護權、法定繼承上「準用民法」,可以說大部分異性伴侶的權利,在同性婚姻中亦已經涵蓋。但草案內容並未涉及「姻親關係」與共同收養的界限,也沒有提到跨國伴侶、人工生殖等問題。


近兩年,因臺灣大法官釋憲,《民法》關於婚姻的規定排除了同性,這與《憲法》保障的人民婚姻自由及人民平等權相違背,加上反同陣營利用公投試圖阻擾「同性婚姻」合法化,臺灣同婚議題備受關注又充滿變數。而臺灣婚姻平權的「戰役」,絕非只是近兩年的事,它早在戒嚴時期已經開始。


「釋憲案」的提請人、臺灣同運先驅祁家威曾經兩次要求與其同性伴侶登記結婚,第一次申請在仍是戒嚴時期的1986年。其後在2001年,祁家威為同志婚姻平權聲請大法官釋憲,被以「不予處理」的程序方式駁回。直到2015年,釋憲案才得以重啟,他後來說,自己等這一天等了41年。


有學者提到,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討論推向臺灣大眾,最早實在1996年。當年,曾擔任報刊主編的許佑生和葛瑞舉辦同志公開婚禮,據說這是同性婚姻首次成為臺灣新聞頭條。


其後在2006年、2016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均曾進入過立法議程,但最終壓在箱底。


有人會好奇,為什麼婚姻這個「糟糕」的機制,會令同志群體如此執著爭取?從理論的層面,正如大法官所言,婚姻平權是基於平等尊重的原則,把同性伴侶排除在婚姻之外,實則是一種歧視;從實際生活的角度看,婚姻可不只是一張證書,它涉及到諸多法律關係,子女撫養、財產繼承、手術籤字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臺灣性/別運動也並非沒有反思婚姻制度本身。2011年,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提出伴侶制度草案。該制度旨在保障選擇不婚同居的家庭。伴侶盟認為婚姻並非組成家庭與建立親密關係唯一的理想形式。


關鍵第四條表決通過後,立法院現場


談到臺灣同婚,常常會用到「亞洲首例」,這個「頭銜」足見其歷史分量,以及人們其效應的期待。今年,日本已經有同性伴侶仿效臺灣,提起釋憲。

今天,《司法院釋字748號解釋施行法》送立法院三讀。從早上11點到下午三點,接近4個小時的討論、表決,法案最終通過。平權之路註定是一條漫漫長路,一步一腳印,共勉。

掃碼添加N記小編

閱讀更多關於臺灣婚姻平權資訊


-掃碼讚賞,支持我們-

NGOCN是一個非營利的自媒體,我們關注環境、教育、性/別、精神健康等公共議題,為公眾提供負責的紀實性內容。

-訂閱精選郵件,再也不怕404-

版權聲明:如非特殊說明,公號文章內容均為NGOCN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天:登記、慶祝、反對、喜宴和思考
    根據統計,這一天共有526對同性伴侶在當天完成了結婚登記,其中女同志341對、男同志185對,比先前預約登記的數量多出將近一倍左右。兩年前的這一天,臺灣的」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是否違反當地憲法作出解釋:「現行《民法》不允許同性婚姻是違憲的。有關機關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
  • 臺北市政府宣布:即日起開放同性婚姻預約登記
    儘管臺灣立法機構尚未通過同性婚姻修法,不過,臺北市政府今天(23日)率先宣布,根據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即日起開始受理電話及現場預約
  • 今天是五月十七日—國際不再恐同日!
    >為什麼我們要宣傳「國際不再恐同日」。 宣傳「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原因就是,通過為LGBT群體的發聲,能夠更進一步展現社會對於弱勢群體的友好態度,使他們能夠得到應有的認同和肯定,從而樹立自我認同和信心,對生活中的美好更加嚮往並為之努力奮鬥,而不是只能默默忍受著社會上的歧視,產生壓抑和不良情緒,影響作為一個人正常生活的權利。
  • 問題來了:假如同性婚姻合法,你會去登記結婚嗎?
    根據臺灣「內政部」統計,截至8月底止,已有1827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另有34對終止結婚登記。
  • 臺灣即日起開放同性婚姻「預約」登記
    (翻攝自柯文哲臉書)儘管立法院尚未通過同性婚姻修法,不過,臺北市政府今(23日)率先宣布,根據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即日起開始受理電話及現場預約5月24日同性婚姻登記,另歡迎決定攜手共度一生的新人朋友們,一起在524當日至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一同留下幸福、美好的回憶。
  • 同志人權VS千年傳統|同性婚姻在東方
    二等親直系血親尊親屬之一、二等親直系血親尊親屬之二2014年底,臺灣歷史上首次在「立法院」公開討論「婚姻平權」問題。婚姻平權,意指平等的婚姻權,可擴及同性戀、跨性別、變性等性別之間的婚姻關係。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國人使用了上千年的親屬稱謂,有可能從法典中消失。
  • 臺灣同性婚姻平權命運難預測(圖)
    圖:同性婚姻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相互對陣,兩種聲音都非常強烈。雖然「婚姻平權法案」進入了立法程序,但其命運仍難以預測。(CFP/圖)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直呼姓名  2014年底,臺灣歷史上首次在「立法院」公開討論「婚姻平權」問題。婚姻平權,意指平等的婚姻權,可擴及同性戀、跨性別、變性等性別之間的婚姻關係。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國人使用了上千年的親屬稱謂,有可能從法典中消失。
  • 深度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亞洲的一小步?
    5月24日當天,共有526對同性伴侶完成同婚登記,其中男性185對、女性341對。 這一期,我們就來看一看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抗爭史中的社會組織力量、立法的艱辛過程以及亞洲同性婚姻合法的前景。反對力量反對同性婚姻的政黨聲音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親民黨等,國民黨內反對立場居多,但黨內意見不一。
  • 臺灣地區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基本歷程
    在我搜集了諸多資料後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第一,婚姻平權運動持續了許久,但在2016年突然間急速發展並在2017年予以通過;第二,同性婚姻的辯論具有高度爭議性,但在最終投票環節並不焦灼而是多票通過;第三,同性婚姻案件在臺灣司法審查合法性的比較研究中帶來了新的視角,臺灣」司法院」在這裡扮演的角色和最終的影響可能不僅僅指示通過了一個司法解釋這麼簡單。
  • 臺灣同性平權 | 愛情、婚姻和政治
    關於同性平權運動,我們目前手裡的牌:耽美腐女文化,高校彩虹社,以及,李銀河老師西西弗斯式的兩會同性婚姻提案。            5月24號下午,臺灣「大法官」做出釋字第748號解釋,認為現行法令未保障同性婚姻、「違憲」,要求主管機關在公告後2年內,修改相關法律。
  • 同婚合法一周年,臺灣天崩地裂了嗎?
    今天是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之所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因為三十年前的今天,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列表中除名。2019年5月17日,臺灣當局在下午三讀通過《大法官第748號解釋》,賦予同性伴侶得以結婚的法律依據,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地區。
  • 中國臺灣:同性可以結婚,2年內理順立法(附全文)
    及法務部代表意見(略稱:「同性婚姻與我國民法一男一女結婚之規定相違,其不僅有背於社會善良風俗,亦與我國情、傳統文化不合,似不宜使之合法化。」)作成審查決議:「本案請願事項,無成為議案之必要……。」並經立法院75年第77會期第37次會議通過在案(立法院75年6月28日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527號、人民請願案第201號之330參照)。嗣祁家威向法務部及內政部請願未果。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是這些先驅以命抗爭的結果
    昨日,臺灣「行政院」正式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草案明訂同性伴侶未來可以採用《民法》結婚。具體化表述即是:臺灣區的同性戀結婚,其名稱不是「伴侶」,但與異性戀的婚姻關係本質相同,享有財產繼承權、醫療權,養育子女的權利,同時必須遵循單一配偶的義務。區別於異性戀婚姻權益的地方:原則上同志婚姻不得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子女。
  • 繼高雄、臺北、臺中之後,臺南將開放同性伴侶登記
    繼高雄、臺北、臺中之後,臺南也將開放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 國際不再恐同日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國際不再恐同日我們相愛,就是道德。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全稱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紀念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
  • 重磅|臺灣或成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地區
    臺立法機構26日初審通過婚姻平權的「民法」修正草案,異性或同性婚姻當事人適用夫妻權利義務的規定,全案須經由朝野協商
  • 美國同性婚姻合法了,但你了解同志平權的辛酸史嗎?
    參與支持此次修正案的法官們表示,美國應該允許同性婚姻,個人的自主婚姻是人們的選擇,他們有權力與自己最親密的愛人結婚。他們認為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是同性戀群體在法律上被平等對待的見證,憲法賦予他們這種權利,不但可以更好地保護每個家庭和個人的利益,而且受法律保護的婚姻,還可以使得孩子們和下一代免於更多的傷害,給予平等地保護。
  • 同性婚姻法成立的國家
    以色列、愛沙尼亞和亞美尼亞承認在其他國家合法結婚的同性伴侶之法律效力。而在2016年經哥斯大黎加提出動議之後,美洲人權法院(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於2018年1月9日確立通過一項有利於同性婚姻的裁決,預計這將有助於美洲若干國家承認同性婚姻
  • 同性婚姻進入香港了
    之後的變性人為了自己的結婚權,把婚姻登記官訴之公堂,直到最後能順利登記結婚,前後耗時6年。至於登記也是非常輕鬆的事情,因為根據英國法律的規定,在1997年7月1號或以後在香港出生但成為無國籍人士以及父母其中一位是英國國民(海外)或英國海外公民都將被視為英國海外公民,香港600多萬居民當中,有近半數人有資格申請,他們在香港當地的英國領事館就可以登記結婚。
  • 雲伴推薦:瑞士同性婚姻合法了,全球同婚歷史又是怎麼樣的?
    早在2007年,瑞士就通過了同性伴侶登記制度,就是民事結合,擁有和婚姻類似的法律層面的認可度,但和婚姻還不完全一樣,比如尚不能領養。之後在2013年由綠黨提出同性婚姻的提案,也就是今天通過的提案。提起同志運動,網上很多資料會寫到發生1969年美國紐約的石牆運動,並稱之為西方同志運動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