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草花凋謝了。」
《兔子共和國》開篇第一句,讓我斷定這本書是我家的菜。
一本書值不值得讀下去,第一句就決定了。
1972年,英國人理察•亞當斯在和女兒長途旅行的間隙,為女兒講了一個關於兔子的故事。大受歡迎,在女兒們的強烈要求下,他把故事寫了下來,成了一本書,名為《兔子共和國》。
(理察•亞當斯)
同樣也是一個英國人,名叫格雷厄姆,他會在夜晚入睡前給年僅4歲的兒子講故事,故事裡有蟾蜍、鼴鼠,後來又有了河鼠和獾。1907年,他的兒子要跟家庭女教師去度假,卻想繼續聽爸爸的故事,於是,這位父親就用寫信的方式把故事繼續講了下去。這個故事就是另一部經典《柳林風聲》。
因著兩位了不起的父親,我們才能讀到這兩部優秀著作。
《柳林風聲(1)》——一個因父愛誕生的經典
為女兒推薦的書,果然和她的胃口。如同吃到可口美食,孩子在故事中得到樂趣。充滿快樂的閱讀雖然重要的第一步,然而,想獲得更多,還要有指導的進行第二步、第三步,把文本故事、知識體系、生活融匯貫通,成為自己的思考。會閱讀,才能談到通過閱讀學習而進行寫作的學習。
在此過程中,還有文本的相互對照,《兔子共和國》與《柳林風聲》的對照,與《動物農場》的對照,與《出埃及記》的對照,看到典型性藝術人物彼此映像。
一隻名叫內莉的小兔陪伴女兒讀過一段美好時光。
《兔子共和國》裡,同樣是一群小兔,卻與我們熟悉的可愛兔兔不同,有詭詐、有暴虐,有反抗、有夢想。
女兒「快樂閱讀「階段過後,這本書擱置在書架上,其他新書紛沓而來,佔據了女兒的書桌。
這天晚飯後,我與女兒就此書有段新的對話,文本間的互文讓她感到有趣,關於極權、放逐、樂園這樣的概念有了理解。
根據對話,我做了課件,引導女兒進行閱讀的第二步、第三步。
「野櫻草花凋謝了。在樹林的邊緣,地面變得開闊起來,漸漸地朝著一排老舊的籬笆傾斜過去。那排籬笆外邊是一條荊棘叢生的溝渠,間或有幾小簇快要凋謝的淡黃花朵,顫巍巍地在一些野藜和橡樹老根間搖曳著。在籬笆外更遠一點的地方有許多兔子洞。」
故事在清新、詩意的自然描繪中展開。
(課件中使用的兔兔圖片來自網絡)
主人公榛子和弟弟小多子就生活在這裡——桑德福德領地。它們是兩隻地位低下的底層兔,相對的是精英兔。精英兔在食物、話語權上有絕對的優勢。
榛子是一隻很有想法的兔子,兔群中的等級分化讓他心生不滿。希望有一天能改變自己的階層。小多子則是一隻具有超強預感能力的兔子,能未卜先知。
危機往往也是機會。
人類要在桑德福德領地進行開發,兔群面臨滅頂之災。
小多子預感到大難臨頭,他和榛子去見首領山梨,山梨卻無視他倆的勸告。
本身就對生活失望的榛子在危機的促使下,做出大膽的決定,要逃離桑德福德,尋找一片自由的樂土。
當年摩西為拯救同胞脫離被奴役的境地,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上帝的應許之地。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出埃及記3:7~10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
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
——出埃及記12:40~41
法老就預備他的車輛,帶領軍兵同去……
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馬兵與軍兵,就在海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力洗分,在他們安營的地方追上了。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幹地。
——出埃及記14:6~21
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死在摩押,在他的接班人約書亞帶領下,以色列人到達迦南美地。
這樣,耶和華將從前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全地,賜給以色列人。
——約書亞書21:43
《出埃及記》成為後世文學作品中民族史詩描寫的典型範例。
壓迫者接受審判,被壓迫者得拯救。
一部兔子為主角的寓言式小說,也遵循這個架構。
逃離——歷經磨難、誘惑——在兔族神的引領下——到達它們的迦南美地「瓦特西普高原」。
格局一下宏闊起來。
榛子和小多子就像是摩西和亞倫,帶領眾兔子「出埃及」,穿越大地,尋找樂土。
榛子他們逃離故土,擺脫追兵,進入一片石楠田野,田野後面是一片樹林,這裡居住著一個兔子部落。這裡林草豐茂,沒有狐狸、黃鼠狼這樣的天敵,而且食物十分豐富,甚至草地上常常出現胡蘿蔔。
然而,這裡的氣氛卻十分詭異,經常有兔兔無故失蹤,且沒人追究。
原來這是一個人類的兔子養殖場,農場主為了獲得更健壯的兔子,圈起這個地方,消滅狐狸黃鼠狼,投放充足的食物,設下陷阱、機關不定期的抓走幾隻兔子。兔子們心知肚明,卻因貪戀衣食無憂的生活,不願離開。對同伴的失蹤避而不談,甚至談論者要受懲罰。接受榛子他們,是希望他們能被人類殺死,延遲或代替自己被殺的厄運。
顯然,這不是榛子他們的樂土。
逃離兔場,他們一路奔波,來到一個高原。
這裡是一個理想的居所,他們認為是兔族神為他們創造的家園。
他們在此定居,進行規劃建設,開疆闢土。充滿冒險精神的勇士們還去附近的農場解救了幾隻養在籠子裡的籠養兔。
然而,他們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需要母兔子來繁衍後代。他們探聽到一個叫艾弗拉法的地方,有一個龐大的兔群,那裡有許多母兔子。
艾弗拉法是一個嚴格的、極權的、軍事化管理的族群,兔子們進行封閉式的軍事管理,頭領是一隻名叫治傷草的兔子統領。
治傷草幼年時目睹父母兄弟姐妹被人類和黃鼠狼殘殺,性格扭曲,十分殘暴,除了狐狸,誰都可以打一架。
治傷草有忠於自己的秘密警察,監督群內所有兔子,任何有異議者都會受到嚴厲懲罰,他是這裡的最高權威。
這裡的兔子們都謹小慎微,稍有反抗的都已被鎮壓。
沒有兔子能逃離,一隻企圖逃走的小黑兔,被巡邏隊抓回來,嚴刑拷打、遊街示眾,震懾其他兔子。
於是,既是為了得到母兔,也是為了解救小黑兔這樣的受壓迫者,榛子他們制定計劃,與治傷草展開戰鬥。
經過鬥智鬥勇,慘烈的戰鬥,終於打敗治傷草。最終治傷草下落不明,榛子他們開始了和平安逸的生活。
關於幾個兔群的描寫,讓我們想起《動物農場》的角色,都可以找到各自的相似對象。
桑德福德的山梨頭領可以對照愚蠢專橫的農場主,而獨裁者治傷草明顯就是「拿破崙」豬的形象,而奧威爾塑造「拿破崙」是影射史達林。兔子養殖場的兔子和籠子裡的兔子們則可與動物農場裡的傻綿羊、母雞們做對照。
同《柳林風聲》一樣,書中的自然景色引人入勝。
榛子,一個小小的底層兔,從帶領大家逃離到建立新王國的過程中,成長為一名受擁戴的領袖。他的領導力在一次次危難中得到成長,然而,作者也寫出了他的複雜性。隊伍中還有一個叫長毛的兔子,原本是桑德福德的精英兔,布滿山梨的治理,跟隨榛子一起叛逃。他勇敢無畏,總是衝在前面,也有自己的擁護者。為了削弱長毛的影響力,榛子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去魯莽的冒險解救籠兔來彰顯自己的勇氣。還籠絡一隻不受待見的小兔,成為忠心耿耿的隨從,甚至可以為他犧牲。
關於以上的分析,女兒對照生活裡的人物,發表了自己的一些見解,由文本應用到生活。
雖然如此,瓦特西普仍然還是一個和平、富足、美好的家園。
開篇是「野櫻草花凋謝了」,最後結尾是「第一叢野櫻草花正含苞待放」。女兒說「凋謝的櫻草花預示著沒有希望的桑德福德的生活;含苞待放的櫻草花則是瓦特西普的充滿希望的美好生活。」
出埃及記的兔子們在此繁衍生息,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賞析結束,女兒為兔子共和國繪製了一份地圖,把他們出埃及記的歷程繪製下來。每段路程、每個兔群用合適的色彩。如艾弗拉法,為配合這裡的冷酷壓抑,用普蘭和灰色營造陰霾的氣氛。
這份地圖也是一份讀書筆記,以此梳理閱讀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