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推送本來在一周前就該推的。
今年巴哈比賽分為兩站,第一站「草原巴哈」在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已經落帷多日,第二站在我們熟悉的襄陽夢想賽車場,將在8月30號正式開幕。
根據組委會的賽制,烏蘭察布站比賽只對規定參賽車隊(職業學校車隊、高中車隊)計算單項賽和總成績排名並頒獎,而自願參賽車隊(高校車隊、社會車隊)僅計算動態成績,高校車隊及企業車隊僅計算積分,成績計算將在襄陽站展開。
烏蘭察布是個好地方,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在這裡上演一場敖包相會。
巴哈比賽在國內業已進入第三年,三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點,早期成立的車隊開始逐步完成技術的累積和團隊的成熟運作,對賽事的了解和認知也愈發深刻,能夠最大程度在靜態賽事和動態賽事中都做到遊刃有餘,也有黑馬後起而至,給比賽帶來新的想法和生機,此中的成長和變化的歷程,也是很值得人了解和
相較去年襄陽比賽時肆意縱情的泥巴,今年的賽道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草原原本的地貌,賽車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掀起的塵土和熾熱的陽光,以及天空變幻的陰晴,都另是一番滋味。
但今天聯盟君重點想說點別的。
先看圖:
(上圖院校:Z38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Z21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41廣西交通技師學院,Z2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注意硬點位置
上面是從比賽現場帶回來的照片,很明顯,這4支車隊多個部件的設計存在高度雷同(這4支是不完全統計,可能有漏網之魚)。
關於這一點,規則裡面有明確的描述和處罰規定。
*摘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規則(2017年)C3.10 P72
按照規則,這些車隊的成績無疑是要歸零的。
然而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處罰結果。
一如去年的襄陽。
去年襄陽巴哈比賽結束的時候,聯盟發過一篇關於賽事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設計答辯中的怪現象。
如下圖(去年涉及雷同的車隊有:Z5邢臺職業技術學院、Z14四川萬通汽車學院、Z22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Z29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Z31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U12成都師範學院):
文章傳送門:我在襄陽玩泥巴 不論英雄聊巴哈
這種情況在今年雷同的賽車上依然沒有大的改觀(今年車號為Z2的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有所提升,該車隊確實認真研究了該車輛,並且改進了其後懸的結構)。靜態答辯時,這些車隊的隊員面對裁判的提問,依然保持著要麼一言不發,要麼答非所問,詢問採購渠道時,回答也基本都指向同一家公司。
對他們而言,來烏蘭察布的意義,大抵就是作為車手上場開兩圈,乘興而來,懵懂而歸。
「嚴格按照比賽規則執行」這句話,在今年烏蘭察布比賽前到實際比賽過程中,一直為賽事總監陳剛老師反覆強調。實際執裁過程中,秉著對其他車隊公正公平的原則,靜態裁判根據車輛設計情況和現場答辯,給這幾隻存在抄襲問題的車隊判定了較低的分數。在靜態比賽結束後,靜態組的裁判負責人和裁判長商議,決定再次(同去年襄陽現場)將幾輛賽車召集至車檢區,進行現場取證和裁決。
然而為什麼最終沒有判罰?
因為現場另一位裁判長提供的取證方法是這樣的,用皮尺測量了零部件之間的尺寸,告訴其他裁判,尺寸不一樣,不能說車隊雷同。接著和其他負責靜態賽事的裁判說,現在是我們的取證階段,靜態執裁任務完成,你們可以先回去休息了。
到第二天成績公布的時候,幾支存在雷同車隊的成績不但沒有按照規則判為零,反而比裁判實際打分高出一些。
還能說什麼呢?
據我們得知,此事之後,幾家已經多年支持相關賽事的合作單位負責人和一些FSAE畢業生聯盟的裁判表態,將不願意再執裁該類「比賽」。而馬上到來的襄陽站賽事,執裁團隊在人員上也有了很大變動。
從2010年到現在,從方程式到巴哈,國內的學生賽車賽事經過幾年沿革,有學生從中成長獲益,有老師在其中育人克己,有企業傾情參與鼎力支持,聯盟也沉浮其中,看到賽事相關的一切似乎都在逐漸完善,向一個良性的軌道上前行。
眼看高樓起。
身為參與其中的人,我們詬病過賽事組織方,指摘過混淆是非的投機者,我們把知乎當成維權平臺,每年不撕逼幾次便覺憤懣難消;我們把FSG當做朝聖地,不斷的向世界一流的車隊靠攏,我們去跟世界各國的車隊同臺競技,刷新圈速,為每一次完賽歡呼尖叫,我們去跟每一個人說,我們的車隊在努力進步,中國賽競賽水平在不斷提高。
然而回到烏蘭察布的賽場,規則上白紙黑字的條款仍是兒戲,現場清晰確鑿的證據可以被無視,抄襲雷同者仍可在有自己的競賽成績,與在場其餘車隊同臺競技。
聯盟君以為,只有維持公正,尊重規則,才可言輸贏。
很遺憾,現在沒有。
以前也沒有,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
如果一直都不會有,那當我們談論巴哈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部分圖片轉載至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官方直播圖庫,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