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自信的時候,我們在說些什麼

2020-12-14 強迫症者說

語言文字不像自然科學領域的數理化那樣的抽象與現實世界的符號一樣,不是精確地唯一的意義指向,比如說代數式A/B/C單個的字母,表示的含義,在任何的語境下,或者是任何的場合,都是唯一的,換句話說,都只有一個身份,沒有一次多意的現象。而漢語的符號是不一樣的,是有些詞彙存在一次多意的現象,多音字,不同的音也表示的意義不一樣。比如小人,就表示很多的含義,當然,還有很多,不勝枚舉,就不在此,一一說明,相信,聰明的讀者應該一點就通。

同樣,那麼自信,到底什麼是自信呢?當我們談論自信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同一個東西嗎?就好比如說,我嘴裡的自信表示的是A,你理解的卻是B,所以,本來就不是同一個事物,就造成溝通上的歧義和誤會。當我們找來一些讓人變得自信的文章,以便我們可以認為我們通過這些文章的啟示可以找回失落的自信。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自己認為自己缺乏的自信,與別人口中的自信是不是說的同一個事物,假如不是的話,那麼猴年馬月才會建立所謂的自信呢

那麼什麼是自信呢,也即是說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自信是個什麼東西?我越來越發現一個現象,現在自信這個詞是越來越流行了,似乎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想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沒有自信,或者說,我這種沒有自信的狀態是不是一種不正常呢,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呢?

似乎人的絕大多數心理問題或者說情緒問題都可以歸結為自信或者不自信的問題。膽怯,恐懼,羞恥,嫉妒,憤懣,緊張,敏感;這些原本是精神現象順應環境自然的一種刺激反應,都可以歸結為自信不自信的問題。你去見領導,有點緊張,也可以說這是不自信,你去超市買菜,排隊,看見個美女在看你,你有點不還意思,你還是認為自己缺乏自信。你剛去大城市,看到地鐵不會做,會突然想,太不自信了,連地鐵都不會做,產生的羞愧感。這些統統,難道都可以歸結為自信不自信的範疇嗎?

當然,心理學界主流心理學自然有關於對自信的定義。心理學和自信靠得近的一個概念,叫自我效能感,舉個例子,讓我一巴掌把一個西瓜拍爛,這個時候我認為自己能還是不能做到這件事情,這種對於即將要做的這件事的判斷能還是不能的這種狀態稱之為自我效能感。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事我能還是不能做到。

而我們大多數人談論自信的時候,是在說什麼呢?打開網絡進入知乎的時候,裡面總是會有如何建立自信呢,總是陷入不如人的壓抑情緒怎麼辦?如何穿個拖鞋進入五星級酒店還能自信,面對比自己強的人如何自信?

每次我看到這樣的字眼,總是覺得匪夷所思,覺得無法理解這些想法的人到底在想些什麼、/?

比如:例一:我不如別人,怎麼才能自信呢?

你都說了自己不如別人,竟然還問自己怎麼才能自信呢?你怎麼不說,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怎麼才能不驕傲呢?我幾乎從來沒有見過有人這麼說過,或許會有人認為,對啊,比自己差的人,我感覺自信,我覺得自己很好,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很正常的事情嗎?對啊,這事情很正常,那反過來,當你比不過別人的時候,你難道不應該產生一直相反的情緒嗎,覺得自己很差,不自信的感覺?為什麼這個時候認為自己的這種情緒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是我不想要的,我只想要自信的感覺?我一個旁觀者的看法是,這都叫不要臉了,而非不自信

例二:當我面對那些權貴,富豪,不自信怎麼辦才好呢?

言下之意是我面對那些成功者,我似乎也要變得自信我才是心理正常的,現在的這種狀態是我不想要的,我認為我可以通過一些心理學方法改變自己,讓自己達到一種自信的狀態?

當然,你是可以達到的,那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欺騙,自我催眠,通的地說,意淫。

當我們還是一個人,當我們還是一個俗人,在這個世俗的社會裡,當我們面對這些成功者,其實我們不自信才是正常的一種狀態,因為,那些東西是世俗社會成功者的象徵,什麼叫做成功者,那就是,當我們不成功的時候與成功的時候的心理狀態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面對那些成功者沒有自信是正常的,那種心理狀態到底是什麼呢/我想,不同的人呢會不一樣的感受吧,或有的嫉妒,或有的感到羞恥,或有的感到崇拜,或有的感到緊張恐懼。

這些感受,或許,真的可以說就是這些感受,難道非要用不自信來概括嗎?

當然,可舉的例子還有很多,重要的不是例子,而是我下面想說的

當我們大多數人談論自信的時候,其實我們都不願意承認,我們嘴裡所謂的自信其實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比較,我們追求的是一種擊敗別人處於優勝的地位,其實是優越感;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自戀在起作用,完整的來說不自信的表述其實是,未被滿足的自戀,或者自戀受到破壞。當然,自戀是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其實,這份自戀,這種自戀的面貌就是驕傲。

說白了,我們大多數人口中所謂的自信,就是驕傲的感覺。其實,雖然說驕傲是一個雙性詞彙,既是一個褒義詞也是一個貶義詞,但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

其實都把驕傲當作一個貶義詞在排斥,排斥的結果就是我們給他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做自信。

驕傲才是人的本性,當我們這個民族普遍都把驕傲當作不好的東西,當作貶義詞來處理,我想恐怕不是我們的民族擁有謙虛的美德。真正的原因或許就是,當你驕傲了,你就傷害了其他人的自尊心,你就相當於給自己埋了一個障礙,所以,為了不引起別人的妒忌,要謙虛一點,是明哲保身的帽子戲法,是來騙別人的。這樣做的一個後果,就是壓抑了自己的這種自戀心理,其實人的本性就是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人的最本質的特點。不允許自己驕傲,就是自己的自戀沒有被充分滿足,一直處於饑渴的狀態,所以,才會那麼缺乏自信,因為,基本的自戀如果得到很好的滿足,就會不太會在意自信與否這件事情,所以,欺騙別人可以,欺騙自己就未免顯得有點和自己過不去,或者別把自己當作聖人,或許你的道德觀念裡面,謙虛是美德,那還真是你的道德觀念,只是你自欺欺人的以為。

當然,還有那些與之相反的情況,是那些真的很不自信的朋友,或許,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表述,弱者。這些朋友不能叫不自信,而是應該叫做弱小感,自弱,或者說,一個這麼弱的人如何才能自我感覺良好了,如何才能滿足自己的可憐所剩無幾的自戀,或者說如何才能保護自己最後的陣地,最後自戀的陣地,就是因為本錢太少,所以這些朋友追求自信的願望估計和那些自負的朋友維護自己的自尊的動力是一樣的。對了,告訴這些朋友,一個比較快的,見效快的辦法,那就是貶低別人,讓別人感到更弱小,或者找出那些你認為比你強的人其實人品比你差,再或者,你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好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保護你的自戀。

當然,無論哪一種情況,其實我們都是在和人類的本性作鬥爭,其實假使我們承認自己的真正的追求,或許就會撕下這層遮羞布,所謂的自信其實不過是驕傲的障眼法罷了。當然,這是對社會的大多數人而言,當然不包括那些真的所謂沒自信的人的沒自信的情況。

最好,你我可以有一點自知之明,不要自欺欺人,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巴哈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但今天聯盟君重點想說點別的。先看圖:然而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處罰結果。 一如去年的襄陽。去年襄陽巴哈比賽結束的時候,聯盟發過一篇關於賽事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設計答辯中的怪現象。因為現場另一位裁判長提供的取證方法是這樣的,用皮尺測量了零部件之間的尺寸,告訴其他裁判,尺寸不一樣,不能說車隊雷同。接著和其他負責靜態賽事的裁判說,現在是我們的取證階段,靜態執裁任務完成,你們可以先回去休息了。到第二天成績公布的時候,幾支存在雷同車隊的成績不但沒有按照規則判為零,反而比裁判實際打分高出一些。還能說什麼呢?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
  • 帷幕落下終有時:當我們談論「梅羅」的時候,究竟在談論什麼?
    起初,當這兩顆新星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滿懷期待;當他們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驚喜萬分。如今,當他們各懷滄桑、即將老去的時候,我們再度談論起「梅羅」,可否想過到底是在談論些什麼?巴塞隆納俱樂部正在面臨重建的陣痛,內部動蕩不堪,梅球王也與東家鬧得很不愉快。很顯然,他雖然暫時留了下來,但應該打消在巴薩終老的念想了,就像C羅不會在曼聯、皇馬(也許還有尤文)終老一樣。
  • 故宮研究員羅文華: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人文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不只是遺蹟留存下來的文物,而是人和文化。」談及中國石窟寺如何文旅融合,讓更多觀眾享受考古發現的成果時,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這樣告訴記者。談及中國石窟寺考古的現場,羅文華興致勃勃,他進一步介紹說,中國石窟寺遺址表現出來的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川渝地區尤為明顯。說到文化的生命力,他表達了一些自己的思索。
  • 當我們在談論吸塵器「吸力」的時候到底在說些什麼?
    因此,消費者想要不交「智商稅」,還得先理清「吸力」計量單位Pa和AW代表的含義,更重要的,是知道我們使用時追求的「強勁吸力」究竟應如何科學評估。但當 「最大真空度(Pa)」時,進氣口完全封閉,此時好比奶茶裡的珍珠堵住了吸管,什麼也吸不上來。同理,吸塵器的最大真空度正是在吸塵器進氣口置於阻塞狀況下測試獲得的,是壓力值極大的理想數值——但這顯然在現實生活的吸塵場景中是無法達到的。那麼吸入功率(AW)又是怎麼一回事?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TOPIC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是一個這幾年被新媒體用得有點爛俗的標題,把愛情兩個字隨便一換就能用來騙點擊率。這個標題起初的來源其實是美國作家卡佛的小說題目,講的是兩對情侶喝酒聊天,喝多了之後偏要聊聊愛情,然後通過聊天中你來我往的隻言片語展現出了各自的愛情觀。
  • 當我們談論愛馬仕,我們在談論什麼?
    美國版《Harper's BAZAAR》根據市場調查所說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買 Hermes 手袋,分分鐘比投資股票更保值。顯然,它是有這個自信的。當我們談論愛馬仕,其實談的更多是包包自由背後的自給自足的底氣罷了~祝各位姐妹早日實現包包自由。
  • 當我們談論男高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卡魯索帕瓦羅蒂高音C之於男高音,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石倚潔也用自己的演出經歷告訴我們,對一場歌劇演出來說,音樂平衡的整體效果比唱出一個極限高音更加重要。石倚潔不僅如此,在現代男高音的主要類型中,輕型男高音需要一副輕巧、柔順、優雅的嗓音,在演唱高音和花腔兩方面都有極為苛刻的技術要求。
  • 當我們談論法國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一生與人同在的東西極少,當海明威說這段話時,他一定不是指看得見的服飾、櫥窗和享樂,甚至,亦非我們隱隱察覺的優雅和高貴。一位朋友毫無緣由學起了法語,收集有關法國的一切。事實就是這樣:對漂亮生活的追求就像香水,先灑到自己身上,別人就能聞到芬芳;讓芬芳經久不散的是對生活本身的態度——你可以叫它對生活的熱愛,也可以說那就是美。
  • 當我們在談論Nigga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Nigga到底是什麼鬼?就像「福建」經常會被調侃為「胡建」,「Nigga」實際上源自「Nigger」的錯誤拼寫(Eye-dialect),只不過前者是後者的戲謔化和Local化(因為黑人的口音中沒有類似er的捲舌音)。
  • 【你造嗎】當我們談論「冷麵」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真相只有一個:冷麵! 但是,我們在說「冷麵」的時候,你真的知道說的是哪一種嗎?來來來~讓某K今天科普一下,東亞文化語境下的冷麵! 1,韓式冷麵熟面面身圓潤,口感很滑溜,麵湯酸爽開胃,呈菜的時候再撒一把冰,吃一口抖三抖。胃比較弱的小夥伴不建議多吃~ 2,日式冷麵日式冷麵有三個主要的類型:①冷中華 ②蕎麥麵 ③素麵
  • FIKA專欄:當我們談論FIKA時,我們在說些什麼
    需要翻牆,不過沒關係,我們已經貼心地為你們下好了,下面是第一集。(食用提醒:沒有字幕,歡迎野生字幕君前來提供親民版本)後續的視頻我們會放在以後的FIKA專欄裡面,等不及的也可以來我們線下門店看哦~題外再順便打個廣告,11月1日FIKAFIKA北京長楹天街店就要開幕了,觀眾老爺們記得到時候去捧個場!
  • 當我們談論奈良美智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作為普通人談起奈良美智時,話題還是他的那些吊眼角,眼神邪惡充滿疏離感的娃娃畫像,有時我們混淆地把他的那些畫作人物直接叫做「奈良美智」,有時憑直覺(其實是被畫作暗示)把作者奈良美智本人想像成女人。而當我們看到這個頭髮略卷,表情靦腆謙和的60歲大叔就是畫家本人時,多少會有些反應不及。
  • 當我們談論挖坑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畫面篇
    所以最後整理出的東西以新手也許或多或少能用到的實際應用類為主,換句話說這篇的內容……相當初級OTL順便照例附上前兩篇的地址:【準備篇】http://rm.66rpg.com/thread-243651-1-1.html【劇情篇】http://rm.66rpg.com/thread-248209-1-1.htmlPart1 當我們談論美觀……
  • 當我們談論版權保護的時候
    「類電作品」是什麼?如果你在網絡上搜索「遊戲版權」或「直播版權」,那麼你能看到幾乎一半的糾紛發生在「這個類型的遊戲算不算『類電作品』上」。那麼什麼是作品呢?一款從頭到尾都獨立研發的遊戲肯定是作品,那麼製作與這款遊戲有關的視頻是不是作品呢?直播是不是作品呢?叢立先教授認為,「是否構成作品主要取決於其是否有獨創性表達」。 什麼是獨創性表達?
  • 奧斯卡"文藝復興" 我們談論票房好萊塢在談論什麼
    《鳥人》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但我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諢,今年的獎項之爭是電影美學之爭,頒獎後的評論也不再只圍繞哪個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歸到電影本身。2015年,87歲的奧斯卡就像個遍嘗美味的食客,當大洋彼岸的我們還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卻追求起了清淡雋永的養生口味。
  • 當我們談論「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從幾個未必相關的話題談起:1.色彩命名系統2.色彩與社會、經濟、歷史的親密互動3.色氣與色道我們是如何談論「色」的,這樣的話語體系是如何形成的。也許會說,整體是綠色調,但有很多種不同的綠,草綠、墨綠,睡蓮有點兒藍紫色,僅此而已。語言作為我們理解世界的工具,存在對信息的壓縮。我們看到可能有千千萬萬種,但在用語言描述時,標籤非常有限,顏色標籤是對知覺到的顏色空間的一種抽象和壓縮,形成了每個語言中獨特的顏色命名系統。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前不久,有一位看到節目的長輩給她打電話,問「你現在弄了一個那什麼?」羅點點回答說,是生前預囑,講尊嚴死的。長輩很高興,說自己特別同意,「那什麼,我上次都給你註冊了」——有意思的是,儘管表示支持,但這位長輩自始至終,仍然忌諱說出那個「死」字。
  • 當我們在談論可持續時尚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這次展出的第一件作品來自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收藏,準確的說它是莨綢材質,因為香雲紗的「紗」是透明的。無論是莨綢還是香雲紗,我很喜歡的是面料的顏色,一面是金屬黑色,一面是發光的鐵鏽棕色,這也是這種面料最主要的特點,並且它非常薄。我的許多香雲紗作品都是可以雙面穿著的,並且只有一層,可以看出面料本身的質感。在裁剪方面,為了不浪費面料,我都會根據面料的幅寬來進行設計。
  • 尷尬症人須知:我們和同事吃飯的時候,該聊些什麼?
    「初入職場,想要多交朋友,想要表達友好,可是又不知道該聊些什麼好」你是否也有著同樣的困惑呢?想找個話題又不知道該從哪個話題說起,也不知道這些話題他們會不會喜歡?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好為人師」的且熱心腸的,只要我們袒露出了自己的困擾,在吃飯的這個時間點,大家都閒著無聊,會很樂於談論些自己有經驗又有用處的東西,只要在這個領域有了一定的見解,那一定會慷慨掏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