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研究員羅文華: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人文

2020-12-21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不只是遺蹟留存下來的文物,而是人和文化。」談及中國石窟寺如何文旅融合,讓更多觀眾享受考古發現的成果時,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這樣告訴記者。

11月27日-28日,「中國石窟寺考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考古學會宗教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重慶市大足區召開。會議期間,羅文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分享了自己對中國石窟寺考古現狀的一些看法。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參與研討會

早在今年4月,故宮聯合多家網絡平臺,首次對閉館之中的故宮進行遊園直播,故宮宮廷部藏傳佛教專家羅文華帶領網友參觀了午門的展覽,在網絡上吸引數百萬觀眾雲觀展。

談及中國石窟寺考古的現場,羅文華興致勃勃,他進一步介紹說,中國石窟寺遺址表現出來的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川渝地區尤為明顯。說到文化的生命力,他表達了一些自己的思索。

展陳科研相結合

此前在歐洲、日本訪問當地的文化遺蹟,羅文華驚訝地發現,這些遺蹟旁邊的展籤上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比如這件文物的風格是什麼,斷代有何依據,文物價值如何,包括文物所處的歷史背景,甚至是相關的代表性學術成果都會列舉出來。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相比之下,國內個別遺蹟的解讀有誤,甚至工作人員的解說也存在不準確的地方,這些都要逐步改進。

不同人群參觀遺蹟,能從中獲取不同的收穫。比如,普通民眾從中獲得基礎的認識,一般的愛好者能獲得一些學術上的提高,而研究人員能夠看到他們的學術成果如何轉化成一個普通民眾可以看懂的信息。

很多石窟寺遺蹟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解讀要跟科研成果結合起來,更有利於文旅融合發展。羅文華建議,講解員應該去講多元文化融合的概念,更容易讓大家所接受。

多元文化相融合

觀眾參觀石窟寺,經常看到一些財神、娘娘、佛像等造像,尤其是在川渝地區,還有一些佛教、道教的造像放在一起,這種現象就是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觀眾參觀的時候,可以選擇接受自己熟悉的文化。

多寶塔(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在羅文華看來,從事文博工作的專業人士在為觀眾講解的時候,不能片面地說佛教誕生於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引進,而是應該解釋一個遺蹟背後的人群、人群帶來的文化信仰。只有解釋清楚這種因果關係,是不同來源的人群共同居住在這裡,造成了不同文化、信仰的融合,「應該看到人而不應該僅僅看到物」。

北山佛灣石窟(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比如觀眾在川渝地區看到很多菩薩造像,這種藝術風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會受到周圍文化形式的影響。羅文華說:「我們談遺蹟不是在談物,而是談文化、談人,解讀遺蹟的時候要突出人和文化。」

觀眾接納逆論證

在故宮工作期間,羅文華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遊客。有些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在他看來是常識,但在觀眾看來則極為深奧,觀眾經常會詢問「你們在說什麼文物,這個東西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結合自己的參觀經歷,羅文華有一些吐槽,比如展籤先介紹有關文物的客觀描述、考察記錄,最後在結尾總結,這是什麼藝術風格,受到什麼藝術影響,有什麼宗教來歷。然而對於普通受眾,他要了解的恰恰是後面的結論,而不是純粹的描述,「你描述這麼多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我們把考古報告直接搬上展籤,別說觀眾,可能連專業人士都不願意看,這就是我對文旅融合的思考,旅遊和學術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轉換。」

在他看來,民眾對於文化的接納跟學術研究恰是相反的。學術研究需要有嚴格的推理論證,最後得出結論,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我要知道你的結論,才能看懂這個描述,這是一個逆向論證的過程,「這才是我們對於文化遺產的宣傳能夠做的更多的工作,這也是文旅融合的意義,考古對于振興文旅的幫助。」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男高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年10月3日周六晚19:10,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可凡傾聽》,魏松、石倚潔專訪(下),敬請期待!技巧石倚潔如果在網上搜索「石倚潔」,你會發現有一個話題特別引人注目,「石倚潔19 個高音C」。在演唱《軍中女郎》時,石倚潔即興發揮唱了19個高音C。
  • 帷幕落下終有時:當我們談論「梅羅」的時候,究竟在談論什麼?
    起初,當這兩顆新星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滿懷期待;當他們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驚喜萬分。如今,當他們各懷滄桑、即將老去的時候,我們再度談論起「梅羅」,可否想過到底是在談論些什麼?巴塞隆納俱樂部正在面臨重建的陣痛,內部動蕩不堪,梅球王也與東家鬧得很不愉快。很顯然,他雖然暫時留了下來,但應該打消在巴薩終老的念想了,就像C羅不會在曼聯、皇馬(也許還有尤文)終老一樣。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馬爾克斯和村上都會說,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有可能村上是在致敬卡佛,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實際上造句的本能逃不脫意義本身的泥沼。卡佛倒是夜裡不眠的人,歸之於仍然糾結白天的糾結。即便手不釋卷,卡佛《談論愛情時我們都在說些什麼》不可靠的敘述顯然嚴重影響了我,由此諸多不知所云,或許會是更糟糕的結果。與其說卡佛展開了一種新的文字表達方式,不如說就此改變了閱讀者的閱讀習慣,任何事情紛迭而至,穿梭來往,明晰的結束不再是閱讀的慣性。
  • 當我們談論自信的時候,我們在說些什麼
    當我們談論自信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同一個東西嗎?就好比如說,我嘴裡的自信表示的是A,你理解的卻是B,所以,本來就不是同一個事物,就造成溝通上的歧義和誤會。當我們找來一些讓人變得自信的文章,以便我們可以認為我們通過這些文章的啟示可以找回失落的自信。
  • 當我們談論法國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一生與人同在的東西極少,當海明威說這段話時,他一定不是指看得見的服飾、櫥窗和享樂,甚至,亦非我們隱隱察覺的優雅和高貴。一位朋友毫無緣由學起了法語,收集有關法國的一切。藝術之美 人文之思 美樹嘉文藝志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
  • 夜讀 談論生活更需要勇氣
    我們面對面坐下之後,許久未見的第一聲招呼還是有一絲疏離。畢竟,隔著一段不曾一起的時空,跟對方的生活有了距離。但話題很快順暢起來,說起具體的事件和感受時,我們因為確信對方能懂得,也就盡情地表達自己。  她第二次從歐洲出差回來,我問她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她的答案讓我有些意外:看到那邊的人都在那麼認真地生活,我想趕快回來過自己的日子呢。以前總想去遠方,看看那裡的人和事有什麼不一樣。
  • 當我們談論版權保護的時候
    會場上的嘉賓談論的都是相當細節和實際的問題:遊戲直播畫面的屬性、企業如何進行合規操作、授權合作的相關案例和問題,乃至科技手段如何幫助識別盜版遊戲及侵權內容等等。版權問題涉及這條產業鏈上的諸多環節,從遊戲公司到內容平臺,從遊戲玩家到視頻Up主,他們各自擁有什麼樣的權益?而這種權益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得到保護?這是整場分論壇的核心話題。
  • 當我們談論「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最近讀了幾本關於色彩、美學的小書和研究:《色彩的秘密生活》、《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日本色氣》,讓人思考,當我們談論「色」
  • 奧斯卡"文藝復興" 我們談論票房好萊塢在談論什麼
    《鳥人》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但我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諢,今年的獎項之爭是電影美學之爭,頒獎後的評論也不再只圍繞哪個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歸到電影本身。2015年,87歲的奧斯卡就像個遍嘗美味的食客,當大洋彼岸的我們還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卻追求起了清淡雋永的養生口味。
  • 當我們在談論可持續時尚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A: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就會造成消耗,但我們希望消耗品能夠是可以被回收的,可以消失的快一些。比如在生產衣物選擇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用天然材料,因為它是可以被降解的。再比如在設計方面,很多中式的衣服都是整片的剪裁,這種剪裁方式會產生相對較少的邊角料。我們現在改良的中西結合的剪裁方式,邊角料也很少。
  • 他們凝視著輕佻的當下,沉默不語|當我們談論大師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還時時想起錢穆。但是他在蘇、錫、常度過的小學、中學生涯,同學中有劉半農、陳天華、瞿秋白,教師中有呂思勉等,一時人文之盛,令今天牛津、劍橋的博士都羨慕不止。1941年夏,他回鄉省親,當時聲望已不在呂思勉之下,呂思勉邀其回母校常州第五中學講演,錢穆恭敬從命。一代國學大師,與當年的師長比肩而立,竟句句以學生自居。
  • 2020我們談論愛情,梁靜茹下個月演唱會給你勇氣
    時隔五年後,梁靜茹宣布她將於下個月26號和27號在臺北小巨蛋舉行新的巡迴演唱會《 202020我們談論愛情》 梁靜茹說《202020 當我們談論愛情》原定於2月14日情人節從上海開始。由於新的冠狀肺炎的原因推遲了10個月。讓我們一起期待梁靜茹充滿溫暖的演唱會吧,說說你期待嗎?
  • 當我們談論奈良美智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作為普通人談起奈良美智時,話題還是他的那些吊眼角,眼神邪惡充滿疏離感的娃娃畫像,有時我們混淆地把他的那些畫作人物直接叫做「奈良美智」,有時憑直覺(其實是被畫作暗示)把作者奈良美智本人想像成女人。而當我們看到這個頭髮略卷,表情靦腆謙和的60歲大叔就是畫家本人時,多少會有些反應不及。
  • 【你造嗎】當我們談論「冷麵」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但是,我們在說「冷麵」的時候,你真的知道說的是哪一種嗎?來來來~讓某K今天科普一下,東亞文化語境下的冷麵! 1,韓式冷麵熟面面身圓潤,口感很滑溜,麵湯酸爽開胃,呈菜的時候再撒一把冰,吃一口抖三抖。胃比較弱的小夥伴不建議多吃~ 2,日式冷麵日式冷麵有三個主要的類型:①冷中華 ②蕎麥麵 ③素麵
  • 當我們在談論生日時我在幹什麼 小白的日常
    平日裡飯桌上已是講究,這生日大餐當然更不能馬虎,所以當我們在談論生日時我在……開菜單。我的生日大餐,我開出來的菜單當然都是我喜歡吃的啦,你們也不用太羨慕……至於我喜歡吃的菜,哈哈哈,那是常變常新,今天吃到個喜歡的我就去研究菜譜,然後……告訴老媽做菜步驟是怎樣的!
  • 故事薈萃丨當提及交事故案件,我們都會談論什麼?
    故事薈萃丨當提及交事故案件,我們都會談論什麼?理賠員將調解方案細心解釋一番後,原告依舊不買帳:「保險公司賠這麼少,我要被告賠償我……」再來看被告,面對較大的理賠差距和原告方的要求,他半天沒說話,最後竟然憋出一句:「你過馬路的時候也不看清楚有沒有來車,就管自己走。」此言一出,調解室裡的局面便變得難以控制。
  • 我不和你談論 春天
    春天在哪裡……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觸摸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 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梁靜茹演唱會巡演,給你勇氣,你來嗎?
    從熱戀到失戀,我們總是能在梁靜茹的某首歌裡看到曾經的那個自己,看到千千萬萬遺憾的愛情,但是缺憾也許就是一種美,它不會因為生活的瑣碎而漸漸暗淡只會一直在心裡的某個角落。2020梁靜茹將全力備戰#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演唱會,回歸大眾視野。你,期待嗎?
  • 當我們在談論浴室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因為相對於客廳這種隨時可能被外人闖入的公眾場所來說,浴室更為隱私和密閉,在這一方狹小的空間裡,它可以承載我們所有的快樂、難過與不安。近日,知名品牌OVO京典衛浴推出了一支廣告片,該廣告片圍繞浴缸分別講了四個不同的故事。第一個講述的是一個下班回家的女白領的故事。洗澡水譁譁譁流入浴缸,女生趴坐在浴缸旁疲憊地劃著洗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