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不懂怎麼點咖啡?13種維也納咖啡大集結!

2021-01-14 維城


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聞名世界,據說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不同種類咖啡喝法的城市~去過義大利的同學可能會跳出來為義大利打不平,但!是!義大利是咖啡品質聞名,要論咖啡種類,維也納還是冠軍哦!今天小編從40多種維也納咖啡中挑選出13種維也納當地咖啡館最常見的咖啡種類給大家一一介紹,看完別再說你不會點咖啡啦!



Melange

著名的Melange,在維也納的每一家咖啡館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一杯Mélange(法語裡「混合」的意思),混合了一小杯義大利濃縮咖啡和熱水,在頂部打上小山一樣的熱奶沫。有人說它看起來有點像Cappuccino,但是喝起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口感,早上上班前如果需要強勁些的咖啡,Melange比Cappuccino更適合。


Einspänner

假如Einspänner是一個男人,那估計有很多女人會渴望他——他強壯,還帶有奶油般柔軟的內在。Einspänner在以前是馬車夫最愛喝的咖啡,它乘在玻璃杯裡,在頂部有一層厚厚的淡奶油。關於為什麼Einspänner是乘在玻璃杯而不是咖啡杯裡,有這麼一個傳說:玻璃杯比普通陶瓷咖啡杯更導熱,所以能在冬天時給馬車夫們暖手,Einspänner頂部厚厚的奶油不僅提供了充足的熱量,還能在喝咖啡時防止咖啡灑出來。啊對了,Einspänner能成為馬車夫最愛咖啡的原因,估計還因為它裡面加了朗姆酒。


Fiaker

Fiaker其實就是Einspänner的低脂肪版本,很久很久以前馬車夫們如果覺得自己體重上升的有點太快了就會改喝Fiaker(這是什麼破理由啊)。。。在以前Fiaker的奶油量是大大低於Einspänner的,但現代人高糖高脂的飲食方式波及到Fiaker,現在的Fiaker頂部也是有一大坨奶油了。。。


Biedermeier

19世紀德國有一種傳統守舊的裝潢風格叫比德邁厄(Biedermeier),和我們要介紹的這款咖啡同名,小編也不太確定這兩者之間是否有聯繫。現在的Biedermeier咖啡,除了頂部有一團淡奶油加持,咖啡內部還混合了杏子酒哦!


Cafe Maria Theresia

這款咖啡和奧地利女大公和國母、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婭·特蕾莎(Maria Theresia)同名,她的300年誕辰就快到了,小編曾經寫過相關介紹(點這裡看)。不過就連維也納人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用女王的名字來命名這款咖啡(就像他們搞不懂為什麼會用水果來命名電腦一樣)。。。Cafe Maria Theresia咖啡也是頂部蓋著奶油,然後加了橙!子!酒!奧地利咖啡就只有這麼一個加果味酒的套路嗎。。。


Franziskaner

義大利人管這款咖啡叫「Espresso con panna」(濃縮咖啡加奶油),但是在維也納,大家管他叫Franziskaner,德語的意思是「方濟各會修士」。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以前的修士有大肚腩的,都是咖啡裡的奶油慣出來的!Franiskaner和Melange一樣都是一個shot的濃縮咖啡加水,不一樣的是Franiskaner加了一大坨奶油!


Kleiner Brauner

Kleiner Brauner是一個非常直白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叫做「小棕色」,Kleiner Brauner咖啡就是一小杯棕色的一是濃縮咖啡,旁邊配了一小杯淡奶。維也納人一般是在下午3點多的時候喝它提神。


Mozart

Mozart和莫扎特同名,once again,奧地利人也不知道這名字怎麼來的!Mozart咖啡是黑咖啡,頂部打上奶油,然後撒上開心果碎仁,和咖啡一起端上來的還會有一杯櫻桃白蘭地酒!!!簡直就是少女心爆棚的咖啡。。。


Häferlkaffee

Häferlkaffee就是一大杯牛奶加了很少量的咖啡,沒啦,就是這麼簡單。。。晚上想喝咖啡又怕睡不著的,可以點這個。


Wiener Eiskaffee

中文名叫維也納冰咖啡,一般是乘在奶昔玻璃杯裡,是維也納的夏日特飲。這款咖啡是三分之一杯的咖啡,三分之一杯的牛奶,最後的三分之一是香草雪糕和奶油!小編私下叫它「中風咖啡」,但是管它的,做人嘞最緊要系要開心,嘴巴喜歡就行了。


Mokka

注意,維也納的Mokka並不是我們在星巴克點的加了巧克力的摩卡咖啡。在維也納的咖啡館,Mokka就是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下次別點錯了。


Kurzer

Kurzer就是迷你版的Mokka,尺寸縮小就能變成另一種不同名字的咖啡,這套路小編也是醉了。


Verlängerter

寫到這裡小編要哭了,Verlängerter不就是文章開頭介紹的Melange咖啡的無奶沫版本嗎!!!!Verlängerter咖啡是一個shot的意式濃縮咖啡,加水稀釋!沒了!就這樣!然後還有自己的名字!


以上就是維也納咖啡館最常見的13種咖啡,像拿鐵咖啡這種爛大街的小編就沒加進來了,寫完這篇稿小編已是筋疲力盡,維也納的咖啡都是套路啊!加的奶油少了一點就變成另一種咖啡,加的水多了一點點也能變成另一種咖啡。。。希望這篇文章能在下次大家對著咖啡館餐牌嘀咕「這是什麼鬼」時,給到您一些幫助。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Simon原創,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EuroNews。)

相關焦點

  • 咖啡冠軍解密:維也納沒有維也納咖啡 連精品咖啡都難得一見
    有人在看書,有人在看報,有人在打電腦,即便待上一整天,即便外面有許多觀光客在排隊,咖啡館裡的侍者從不會趕人離開,總是會在一段時間後再為你端上一杯白開水,意味著:我們歡迎你繼續留下來,因為這是維也納咖啡館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  但是,維也納人自豪的是「咖啡館文化」而非「咖啡」,如果你對咖啡挑剔,恐怕會對傳說中的維也納咖啡水平感到失望。
  • 維也納咖啡地圖
    來來往往像幽靈一樣在維也納出沒過往的旅行者也好,一百年前守著一杯熱咖啡發呆或看報的希特勒、列寧、史達林、弗羅伊德等人也好,無論這些座上客們當年在青年時代終日泡在這裡謀思為怎樣的時代奮鬥,無論他們最終如何深刻地影響了歐洲和整個世界,中央咖啡館沒怎麼變過,一抬頭深慄色牆上還是弗朗茨和茜茜公主,上咖啡前依然是一小杯水,皇家蛋餅還是外焦裡脆。
  • 在維也納,我喝不到維也納咖啡
    這也造就許多詩人、文人或音樂家在咖啡館崛起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應該是與維也納的咖啡館提供免費報紙有關。因為當時報紙的售價比咖啡還貴,為了招攬生意,維也納的咖啡館興起提供免費閱報服務,而這些維也納的文人或詩人自然願意到咖啡館來吸收新知,據說知名的中央咖啡館,曾經最多提供過250份不同的報紙與雜誌,而這項傳統也延續至今,所以維也納的傳統咖啡館裡幾乎都會提供報紙、雜誌或畫報,讓人免費閱讀。
  • 維也納咖啡博物館裡「品」文化
    邁耶爾說,目前全球咖啡產量約1.5億袋(每袋60公斤),消費超過1.3億袋,考慮到儲備等因素,基本處於供需平衡狀態。芬蘭人均年消耗咖啡12公斤,人均每天要喝4.6杯,是「世界冠軍」。奧地利人均年消耗咖啡6.1公斤,世界排名第16位。雖說咖啡並不產於歐洲,但在人均消耗最多的20個國家中,有13個是歐洲國家。  關於咖啡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些傳說還披上了神秘色彩。
  • 聽說在維也納喝不到「維也納咖啡」?
    維也納人除了音樂應該就是咖啡了,「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就是一位音樂家在維也納說出來的。這裡是拿鐵的故鄉,維也納的空氣裡,同時飄蕩著音樂和咖啡的味道,如果你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跟服務員說我要「維也納咖啡」,對不起,你永遠也喝不到。
  • 奧地利 維也納,咖啡與甜點
    咖啡是維也納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而維也納咖啡館也就成為一個讓世界都印象深刻的鮮明印記。漫步在這家世界頂級的咖啡館,喝一杯維也納咖啡,聽一點醇濃的咖啡心情,把你的心交給咖啡館,用咖啡點亮你的生活。喝咖啡的器皿,咖啡杯也會隨著所點咖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道地的Melange和Einspanner,都是用高玻璃杯裝的。
  • 維也納咖啡,為愛等候的咖啡
    圍繞咖啡的故事有很多,但因故事成為經典品類的咖啡卻不是很多。之前我們為大家分享了愛爾蘭咖啡與土耳其咖啡,今天,在漸入隆冬的日子裡,再為大家分享一款多情的咖啡——維也納咖啡(Viennese coffee)。
  • 維也納美食和其他:弗洛伊德的菜譜,維也納咖啡和沙赫蛋糕
    依舊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維也納正處於舊新世界的交界點,像一枚成熟度最佳的蘋果,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吸引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和知識分子來此發展。1913年春天,年輕的希特勒和史達林都居住在維也納美泉宮附近,天氣好的時候,他們都會沿著美泉宮花園散步,據認識他倆的人說,他們在道路上相遇還會禮貌地漫不經心地打個招呼。
  • 歐洲除了藝術和咖啡,維也納還有讓你意難忘的……
    "多瑙河的女神""音樂之都"… …一個個"世界級"閃亮名號傍身它,當之無愧巴洛克式的精美建築在俯仰之間仙樂繞梁的古典盛宴在耳畔奏響驅之不散的咖啡醇香於鼻尖細嗅據說,知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每日午飯後就會繞著環形大道散步腳程快的話2個鐘頭就能走完一圈抽上半日漫步環形大道,維也納老城就能看個大概維也納市政廳、奧地利國會大廈、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
  • 【維•知識】為什麼維也納咖啡文化會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人們又多了一個去咖啡店的理由,這一年維也納咖啡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和巴黎左岸咖啡文化並稱為歐洲為重要的咖啡文化。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季,本國人還是遊客,咖啡館都是與友人共度美好下午的好去處。
  • 沒有喝過一杯維也納的咖啡,就不懂得什麼叫做雕刻時光
    你仇視周圍,蔑視左右的人,卻又不能缺少他們,去咖啡館。等到再也沒人信你,借貸給你的時候,還是去咖啡館。」說到底,去咖啡館,這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人在極度脆弱的時候唯一可以守住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維也納人,即使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也仍然沉湎於一種極致的享受中,不肯有半點的妥協和退讓。奧地利的咖啡,追根索源,是土耳其人留下的。這自然與戰爭有關,就如同荷蘭的鬱金香真正的發源地是土耳其一樣。
  • 維也納五大咖啡館巡禮
    維也納的咖啡館風格比較偏向巴黎,知名的咖啡館都是文人雅士或達官顯的聚會場所,咖啡本身反而不是重點,不過咖啡品質比巴黎高是無庸置疑的。當然也是有以當地人或學生為主要族群的地方,不過如果你想要的是偏墨爾本或臺北那種把重點放在咖啡本身的咖啡館,可能會失望!以下就跟著我的維也納咖啡館巡禮,走一遭市中心的咖啡名店吧!
  • 維也納旅行攻略指南
    幾個世紀的咖啡文化據說,在一次失敗的圍困之後,1683年後退的奧斯曼士兵留下了幾袋豆子,留下了意外的「禮物」咖啡。第一家咖啡館於1685年開業,從那時起,這些豐富的文化機構成為維也納生活的支柱,多年來不僅沒有自己的潮起潮落。與我們許多大城市習慣的搶購快速咖啡店不同,維也納咖啡館是一個鼓勵您流連忘返的地方。
  • 舌尖上的歐洲——維也納美食的打開方式
    左:薩赫酒店的蘋果卷,右:Demel的蘋果卷真的不是我黑Demel,這外觀的差距確實有一點大。蘋果卷的蘋果餡具有非常濃鬱的肉桂香味,還會放一些葡萄乾、蔓越莓幹一類的水果乾,趁熱吃的時候,外酥內軟。Demel店內的甜品維也納咖啡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試店裡的其他甜品。歐洲的甜品普遍偏甜,所以吃的時候,一般會建議搭配一杯咖啡(當地人也是這麼做的),吃過一口甜品,喝一口不加糖的咖啡,相得益彰。
  • 維也納不眠夜
    在維也納,不眠夜專屬於藝術。提起維也納,想到音樂,想到金色大廳。其實作為曾經的中歐霸主,哈布斯堡家族的大本營,維也納每個角落都蘊含著文化和歷史的氣息。通宵達旦的藝術盛宴更是讓你嗨整夜!每年十月第一個周六的夜晚被定為「博物館之夜」,一場無與倫比的年度藝術盛宴在維也納的夜晚悄悄上演著。
  • 維也納 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中央咖啡館在艾頓柏格的時代,維也納寒冷的冬日裡,對於默默無聞的作家來說,暖氣就是奢侈品,艾頓柏格就會來這裡,叫上一杯地道的維也納咖啡大文豪茨威格曾經這麼形容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這些咖啡館就像一種民主俱樂部,向所有客人開放,只需點上一杯物美價廉的咖啡,人們就能在這裡聊天、寫作、打牌、收發郵件,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看不完的報刊。」隨意的氣氛讓維也納的咖啡館成了作家們的聚集地,除了艾頓柏格,咖啡館裡還誕生了一大批詩人和散文家,他們喜歡聚集在咖啡館裡,時而傳閱各自新作,時而高聲辯論。
  • 維也納有一眾歷史咖啡館,那裡封存著昨日的世界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麼描述維也納咖啡館:「相當於某種民主俱樂部,以便宜的價格,向每個人開放。每個人都能點一小杯坐好幾個小時,聊天、寫作、玩牌、收郵件,最重要的是,消耗掉大量的報紙和雜誌。」直到今天,這種咖啡店的室內裝修,不少還保留著裝訂在老式木報夾上的報紙,供客人翻閱。
  • 維也納| 甜蜜的罪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甜點,也許是自從到了維也納以後。那些數不盡的糕點甜食店,咖啡店,糖果店,都象一座座的童話小屋點綴在這美麗的城市裡,去喝咖啡,吃點心,買點心,就象是回到童年,可以單純,任性,又並不總是有道理地去喜歡自己鍾愛的東西,受用於那種簡單而明亮的快樂。
  • 維也納十步一個咖啡館: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維也納的咖啡館舉世聞名,和巴黎左岸的咖啡館並列為歐洲大陸兩大咖啡館文化。咖啡配蛋糕,苦與甜的旋律,仿佛是為音樂之都維也納量身定製的"味覺曲譜"。一個個音符,飄蕩在維也納的咖啡館上空。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
  • 到文華東方酒店呷一口維也納百年咖啡香
    而今次來文華東方酒店短暫駐場一下的Café Central,是維也納名氣相當大的咖啡館。於1860年開業,至今仍維持著百多年前的模樣。可能是Café Central距離維也納大學相當近吧,很多當時在大學就讀的學者、思想家、知識分子等等都曾在這Café留下腳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哲學家波普、維根斯坦;經濟學家門格爾、米塞斯……很多顯赫的大人物當年也愛到Café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