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跑分」每日躺賺數百元到幾千元?當心成犯罪幫兇!

2020-12-15 昌吉網警巡查執法

最近,網上出現了有人通過「微信跑分」

日入500元-8000元的項目,

不少人曬圖展示收入,

真有這麼好的事兒嗎?

(網路配圖)

首先,來看看他們所謂的「宣傳文案」

↓↓↓

看看內容真是漏洞百出:試問有誰聽說過每日流水這麼大的公司需要用個人收款碼收錢的?還被限額?支付寶也一樣,有面向公司的支付接口。

更奇怪的是,加入平臺需要找上家開獨立後臺。這個平臺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呢?

這樣看似誘人的「跑分」網絡兼職項目,其實背後蘊藏了極大風險,一不小心就容易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成為其實施違法犯罪的幫兇。

所謂「跑分」就是利用微信或支付寶的收款碼,為別人進行代收款,隨後賺取佣金。一般來說,佣金的比例在1%到2%之間,也就是說,接一個10000元的「跑分」項目,可以賺取100元到200元。由於招募者宣稱來錢快、回報高,不少年輕人特別是在校大學生參與其中。

「跑分」平臺打著兼職招聘的旗號,招攬群眾出借自己的支付帳戶,通過搭建平臺網站,以類似網約車「搶單」的模式進行運作。

這些租賃來的支付帳戶被大量用於電信網絡詐騙、賭博、色情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收款,其實就是洗錢

一些不明就裡的年輕人參與此類「兼職」,在承擔經濟損失風險的同時,還將可能按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定罪量刑標準,負相應法律責任。

近日,公安機關就成功偵辦了一起以「跑分」的方式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搗毀兩個利用「跑分網絡兼職項目」的新型犯罪團夥,為不少想通過此類「兼職」獲利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3月18日下午6時,長沙警方接到兩名在校大學生的報警求助,稱在一兼職QQ群中看到了一條招募遊戲代充值的招聘信息,前往某酒店的招聘地點後,兩人被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和支付寶帳號信息等,隨後兩人被帶入另一個房間等候消息。擔心個人信息被洩露,發覺情況不對勁的兩人趁機跑出酒店,向警方報警。

接到報警後,警方初步認定該窩點存在洗錢嫌疑,警方將正在從事「跑分活動」的7名嫌疑人當場抓獲。

經查,今年以來,嫌疑人李某、孫某、王某某等人相互勾結,以賓館為隱藏地點,在網際網路發布遊戲代充值的兼職招聘信息吸納大量兼職者,利用兼職者的身份信息、手機號碼、銀行卡註冊大量支付寶帳號用於QQ群「跑分」,為境外賭博網站或電信詐騙團夥非法提供資金支付通道,並以此獲取佣金。

僅3月份參與「跑分」的涉案資金就高達700餘萬,同時串並全國30餘起詐騙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孫某、王某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中。

警方提醒

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珍惜自己社交帳號的使用權,不要輕易被網絡上不切實際的高額利潤所誘惑,更不要因為一時圖利,隨意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信息、個人帳號、支付帳戶等,以免淪為犯罪分子實施違法犯罪的工具。

來源:法制日報、宿遷警方

相關焦點

  • 「微信跑分」是什麼?真的可以賺錢嗎?
    最近,網上出現了有人通過微信跑分日入 500 — 8000 項目曬下圖各種收入真有這麼好的事兒嗎?(網路配圖)首先,來看看他們所謂的"宣傳文案"看看內容真是漏洞百出,小編從沒聽說過每日流水這麼大的公司,需要用個人收款碼收錢的,還被限額。支付寶也一樣,有面向公司的支付接口。更奇怪的是,加入平臺需要找上家開獨立後臺。
  • 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
    新華社廣州8月3日電 題: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輕鬆獲利」的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和風險?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胡林果、毛鑫  「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高價收微信,不想賣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一些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了類似「廣告」。
  • 出租微信幾天就能躺賺數百元?真有這樣的好事兒?
    隨便搜一搜就會發現,社交平臺上租購微信的廣告並不少。發布者在網上給出一天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報價,成功讓部分用戶將微信帳號密碼拱手相讓。但也引起了更多用戶的懷疑:拿這些帳號做什麼才能給出這麼高的報酬?為什麼要求帳號有交易記錄,還要流水截圖?
  • 微信群兼職辦電話卡掙錢 實為詐騙犯罪的幫兇!
    收購販賣實名電話卡用於電信詐騙犯罪,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近日被河南洛陽警方依法宣布執行逮捕。事情先回溯至今年5月9日,有女學生到報案稱:有人用以其身份信息辦的電話卡實施電信詐騙。據報警女生小婷稱,其在一個兼職微信群裡,看到有人發信息稱給遊戲公司辦電話卡可以掙錢。經聯繫後,在洛陽市西工區某手機店見面後,小婷用自己的身份證讓手機店人辦完4張手機卡後,由收卡人支付給她160元錢和20元打車費,收卡人將4張手機卡直接拿走。收卡人還告知小婷,如果介紹其他人辦卡還可以給她提成。沒過幾天,小婷又介紹3個朋友聯繫辦卡。
  • 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輕鬆獲利」的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
    新華社廣州8月3日電 題: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輕鬆獲利」的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和風險?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胡林果、毛鑫  「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高價收微信,不想賣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一些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了類似「廣告」。
  • 案件偵破 | 學生出租微信賺錢 成為電信詐騙幫兇
    「足不出戶就能月入過萬,動動手指就有千元入帳,寶媽學生零門檻賺大錢」。
  • 出租微信號賺零花錢?原來是電信網絡詐騙
    陳同學心想,平時在學校,老師也不允許用手機,微信也用得很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拿來租給別人,每天還有40塊錢的收入,一個月就有1200元,想想也是美滋滋,於是陳同學就答應將自己實名註冊的微信號出租給別人。
  • 2020「微信跑分」能賺錢?隱藏你不知道的事!
    近日,有多名粉絲諮詢支付圈最近比較火熱「微信跑分」項目,通過個人收款碼走流水能賺錢。聽起來似乎簡單收付款就能輕鬆「日入千元」,但是事實遠非如此,其中暗藏著重重風險。「微信跑分」是什麼?「微信跑分」是一個利用個人收款碼進行賺錢的網絡兼職。
  • 在校學生為賺零花錢,出租自己微信號,結果出事了
    陳同學心想,平時在學校,老師也不允許用手機,微信也用得很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拿來租給別人,每天還有40塊錢的收入,嘗到甜頭的陳同學很快將這一「好消息」,又告訴班上的其他同學,於是,租號大軍在學校裡面日益壯大起來,而這些同學也沉浸在每天躺賺租金的快樂當中,
  • 廉江一男子出租支付寶帳號31小時,躺賺6萬多元?被判刑了!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人李某某通過家屬退出贓款人民幣63200元及繳納罰金人民幣10000元。 經法院審理,被告人李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其提供支付結算,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依法應予懲處。因此,根據被告人李某某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認罪態度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以上判決。
  • 出租自己的微信號賺零花錢?花溪13名學生涉嫌詐騙!
    把自己實名註冊的微信號出租,每天有40元的收入,是不是有天上掉餡餅的感覺。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犯罪分子正在利用的你的微信號實施詐騙,當然,你也涉嫌犯罪了。警方調查發現,陳同學此前聽到其他同學說,把自己的微信號出租給他人,每天可以收取40元的日租金,租金日結。陳同學心想,平時在學校,老師也不允許用手機,微信也用得很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拿來租給別人,每天還有40塊錢的收入,一個月就有1200元。於是陳同學就答應將自己實名註冊的微信號出租給別人。
  • 在校學生為賺零花錢,出租自己微信號反成「背鍋俠」
    陳同學心想,平時在學校,老師也不允許用手機,微信也用得很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拿來租給別人,每天還有 40 塊錢的收入,一個月就有 1200 元,想想也是美滋滋,於是就答應將自己實名註冊的微信號出租給了別人。
  • 租借個人微信、支付寶等帳號 兼職「跑分」賺錢? 小心淪為不法分子...
    「只需要租借個人微信、支付寶等帳號,就能日賺千元?」長沙市公安局31日發布預警,這些看似誘人的「跑分」網絡兼職項目,實際上是不法分子參與「洗錢」等信息網絡犯罪的「障眼法」。3月18日,長沙縣公安局新安派出所接到兩名在校大學生報警求助,稱在一兼職QQ群中看到了一條「招募遊戲代充值」的信息。
  • 姑娘出租微信賺了50元,結果,警察找上門來了…
    恍然大悟的黃女士立即凍結帳號,修改密碼,但多名微信好友曾轉帳20元—200元不等,已逐一被轉走,共計1680餘元。2家住湖南省保靖縣的李某玲,突然接到了一通來自堂嫂的電話。租借一個微信號,一天就能賺40!
  • 鹽城一男子財迷心竅「跑分」賺錢,最終手銬「凍」住雙手!
    該案件從2020年2月份說起,王某在網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大善人」,詢問王某要不要「跑分」賺錢,一天能賺幾千的那種。所謂的「跑分」其實就是利用自己或他人的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收款碼,為別人進行代收款,隨後賺取佣金的行為。面對高額利潤的誘惑,王某腦子轉都不轉的直接用丈母娘的身份證辦理了兩張銀行卡,開始了他的「跑分」生活。
  • 配音兼職一小時可賺幾千元,錢沒賺到,我每月還要還500元培訓貸,新...
    當你興致勃勃正在瀏覽網頁內容時,是不是被其突然橫插其中的兼職配音廣告所打擾;當你興致昂然翻到頁尾時,又再次被底部的小廣告上面所標的視頻旁白1000元/1小時,有聲讀物5000/3小時,影視配音8000/5小時所吸引,當你抱著好奇心點進去小廣告時,一個巨坑正在等著你。
  • 「我猜你是犯罪嫌疑人!」
    不止是詐騙電話的手機卡,用於收取受害人薛某30萬元的銀行卡,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從市民手裡購買來的,就是因為有這些願意將手機卡、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賣給犯罪團夥的人做幫兇,才會讓一些電信詐騙行為得逞。而這只是第一環,之後,給電信詐騙團夥提供洗錢服務的人,更是大大阻礙了民警的破案偵查,使得受害人的被騙資金難以追回。
  • 一天180元,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和風險?
    今年4月,警方發現,犯罪分子利用李某、畢某租來的100餘個微信號添加了上百個兼職類微信群,發布網絡刷單、貸款等詐騙信息,進而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隨後,李某、畢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李某、畢某並非孤例。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網絡上不少人在做微信號、支付寶帳號的「生意」,有的網絡帳號日租金甚至高達數百元、上千元。
  • 加一個QQ號賺40元,加一個微信號賺60元,工資日結·真有那麼好的事?
    「我們負責打電話讓別人添加指定的QQ號,拉到一個人頭,就能拿40元。」高某作為這個團夥的「領導」,原本在市區經營一家酒吧,但今年10月初之後,生意非常冷清。 冒充貸款客服,騙人加微信賺錢 加一個微信就能賺60元,一伙人憑這個「生意」非法獲利30餘萬元。
  • 小心微信「附近的人」!他被美女約飯一頓吃了幾千元…
    該情況引起了龍口市公安機關的注意,警方很快將犯罪嫌疑人王嫣然、周明濤、姜偉等人抓獲。拉女友入夥  辦案人員發現,于波等人最初落入圈套是從其在微信上添加「美女」,並與對方聊天開始。由於手裡沒有合適的女孩當「飯託女」,周明濤便想到了女友王嫣然,極力攛掇她趁著放寒假來山東當「飯託女」賺大錢。雖然明知這是詐騙,但王嫣然沒抵住金錢的誘惑和男友的力勸,走上了犯罪道路。  王嫣然還告訴辦案人員,一開始,她還會覺得有些內疚,後來一想,這些男的也不是什麼好人,好多都已經結婚了還出來找小姑娘,就想著給他們點教訓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