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牽動眾人的心,阻斷病毒傳播、預防感染最為大家關注,而提高自身抵抗力成為我們躲不開的話題。嬰幼兒是傳染性病毒的易感人群,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抵禦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較弱。眾所周知,人體的營養狀況是免疫系統發揮對外界病原抵抗力的基礎,而兒童群體往往存在較多營養問題。其中與身體抵抗力最為密切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如何保障嬰幼兒和兒童蛋白質營養在良好狀態,以應對病原微生物感染帶來的挑戰就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大家的重點。
蛋白質營養
蛋白質是大自然中最為神奇的一類有機大分子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是偉人恩格斯的名言。在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沒有發現前,蛋白質是最多用於表達生命的詞彙。通俗地說,蛋白質是構建所有生物體一切細胞、組織和器官的重要成分,人體更是如此。可以說DNA攜帶生命的信息,而蛋白質就是生命的表達。
不管是吃植物性食物,還是動物性食物,其中蛋白質經消化後的胺基酸才能吸收進入人體並被人體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合成人體的20餘種胺基酸中,有8種胺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吃進來的。這些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記一下這8種胺基酸的名字,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此外,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肝臟合成能力有限,組氨酸也不能合成,有9種胺基酸是必需的。
維持良好抵抗力的飲食訣竅:優質蛋白質掛帥,多樣化平衡膳食
嬰幼兒和兒童的膳食,如何做到優質蛋白質掛帥。下面簡單介紹幾類優質蛋白質食物,他們在每一年齡段兒童的膳食指南中都有特別的強調。
1、母乳:對於嬰幼兒來講,母乳蛋白質絕對是質量最好的,而且母乳中蛋白質水平非常適宜,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滿6月齡以前的嬰幼兒,應給予完全純母乳餵養;滿6月齡後再繼續母乳餵養基礎上,開始添加輔食,母乳餵養至兩歲。1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攝入食物品種日漸豐富,但母乳仍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
2、肉魚類食物:動物性食物基本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兒童輔食應該足量食用畜禽瘦肉和魚蝦類食物。畜禽瘦肉不僅提供優質蛋白質,而且還是鐵、鋅、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密集的食物。魚類除提供優質蛋白質,還提供很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那些偏食不愛吃肉的孩子,家長應該要注意了。生長發育跟不上,抵抗力差、經常生病的孩子,每天一定要吃足魚蝦和瘦肉。
3、蛋類:雞蛋蛋白質一般是用作優質蛋白質的標杆,其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被機體吸收,利用率可以達到98%以上,而且食用方便。1歲以後的兒童,每天要吃一個雞蛋。
4、動物乳:奶類營養成分齊全,易於消化吸收,牛奶中蛋白質含量約3%,必需胺基酸比例符合人體需要,和雞蛋一樣,牛奶蛋白質也被認為是優質蛋白質的標杆。母乳之後,1歲以上的兒童,每天應有500ml左右的奶量,有母乳最好,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可以選擇合適的幼兒配方奶,也可以配合適量的鮮牛奶、酸奶等作為幼兒輔食。2歲以後兒童每天應飲奶300ml~400ml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
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相對較差,其中最好的要算大豆蛋白質,而且豆類和穀類蛋白質可以互相彌補不足,相互提高成績。但是,請注意,對於嬰幼兒和兒童來說,如果有條件得到肉蛋魚乳等動物性食物的話,最好不要太依賴大豆類食物提供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