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西方經典名畫聽《聖經》故事:饒恕七十個七次

2021-01-21 多藝堂傳播

「太 18:21-35」

有一次,彼得問耶穌道:「主啊,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該饒想他幾次呢?七次夠嗎?」耶穌說:「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因為天國好比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君王要跟他的臣僕結帳。他開始算帳的時候,有人把一個欠了他好幾萬塊金幣的臣僕帶到他面前來,因為沒有錢還債,王就下令把他賣了當奴隸,他的妻子、兒女以及所有的一切都賣掉,以償還債務。那僕人在王面前跪下來,哀求道:『請寬容我吧!我一定會把一切債務都還清的。』王發了善心,免了他的債,把他釋放了。那個僕人出來後,遇見一個一起當差的同伴。這個同伴欠他幾塊錢,他就抓住他,掐住他的喉嚨,說:『把欠我的錢還給我!』他的同伴跪下來,哀求道:『請寬容我吧,我一定會還清的!』但是他不肯,反而把他下在監獄裡,等他還清欠款。其他的同伴見了這事都很忿怒,他們去把這件事報告了王,於是王叫來那個僕人,對他說:『你這個惡奴,只因你向我要求,我免了你所有的債,你不該像我寬容你一樣寬容你的同伴嗎?』王十分忿怒,把他關進監獄裡受刑,直到他還清全部的債。」

《惡僕》1864 約翰埃弗裡特.米萊作 1829-1896

耶穌接著說:「如果你們不肯從心裡饒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假使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見他,指出他的錯誤,只是要在他跟你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才這樣做。假如他聽了你的勸告,你便贏得你的弟兄。假使他不聽,你就約請其他一兩個人一起去,這樣,每一句指責的話都有兩三個人可以作證。如果他仍然不聽,就把這件事的始末向教會報告。他對教會也不聽從的話,你再把他當作外人或稅吏看待好了。」

最後,耶穌說道:「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們在地上所準許的,在天上也要準許。我再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如果有兩個人同心合意地祈求,無論求什麼,我的天父定成全你們。因為,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的地方,我就在他們中間。」

讚美詩:

相關焦點

  • 常讀7句聖經金句 得著力量饒恕他人
    出於肉體確實難以做到,難出於神的愛激勵時,神的愛會催逼我們去饒恕他人。我們不是因著自己的能力去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而是因為神先饒恕了我們一切的罪孽過犯,因著神這樣的大愛,我們才能效仿祂去學會饒恕別人。聖經裡用了一個比喻,有個僕人欠了他主人一千萬銀子,這是一筆驚人的債務,那個僕人沒有辦法還清,就俯伏來拜他的主,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主人動了慈心,就赦免了他的債務。
  • 賞經典名畫聽《聖經》故事:使徒保羅走向羅馬
    聖經故事來源新約《使徒行傳》27-28章:因為保羅上告皇上,於是他被從水路送往義大利。他被押上了一條從亞大米田來的船,一連幾天,船行得很慢,最終沿著海岸艱難地到達了離拉西亞城不遠的佳澳港。由於耽誤了時間,過了禁食的節期,已不宜繼續航行。於是保羅勸告大家說:「各位,我看繼續航行是很危險的,不但貨物和船要受到損壞,就連我們的性命也難保。」
  • 聖經筆記|勉強的饒恕與甘心樂意的饒恕有何不同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內容是聖經腓利門書14節。這就需要我們到聖經腓利門書中去尋找答案了。腓利門書是一封有關代求的書信,也是保羅書信中最短的一封書信,和歌羅西書,腓利比書一樣也是保羅在獄中所寫的。保羅寫這封書信的目的就是為了替阿尼西母向腓利門求情,希望腓利門能夠饒恕阿尼西母過去的錯誤行為。
  • 寬恕之道七十個七次 常年期第十九周四讀經福音釋義
    寬恕之道七十個七次 常年期第十九周四讀經福音釋義
  • 從聖經10個小故事學會「謙卑」
    從聖經10個小故事學會「謙卑」       謙卑是一種優秀的品質,是尊重他人的表現,也是一種內在的自我標準。
  • 原創推薦 橡皮擦的故事,誰會永遠包容你的錯誤?
    我們雖然經常跌倒,但神是信實的,只要承認我們自己的過犯,上帝必饒恕我們的過犯。彼得問耶穌說,我當饒恕得罪我的人幾次呢,七次可以嗎,主耶穌說不是七次,要七十個七次。由此可以看出,上帝的寬恕。這裡的七十個七次,我認為應當理解為無休止的饒恕,就是心存上帝的愛,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主耶穌教導人尚且這樣,那麼神豈不更心存慈愛?聖經講當浪子得罪父親回家的時候,父親並沒有責備,而是宰牛殺羊,擺上上好的宴席歡迎浪子的歸來,天父的慈愛是人測不透的。
  • 解讀世界名畫《拾穗者》中的聖經故事
    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是有法國弗朗索瓦·米勒創作,這幅畫有三名年輕的女子,其中有一位包裹藍色的年輕女子取自於聖經《路得記》中主人公路得。西方文化與聖經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畫面中包裹藍色頭巾的年輕女子是聖經中一位重要的女子,即《路得記》中的路得。
  • 名畫背後的「恐怖故事」
    那麼今天,我們獨家放送《名畫恐怖故事》第一季。一起去探索名畫中細思極恐的故事。 名畫恐怖故事 S01 EP01 深淵姐妹無論是希臘、羅馬神話還是聖經故事,往往都充滿了悲劇色彩。▲ Jean Raoux, 所羅門的審判(Le Jugement de Salomon), 1710, Musée Fabre de Montpellier Méditerranée Métropole, France聖經記載曾有兩個女人爭搶一個嬰兒,請所羅門明斷。所羅門說:那就把孩子分成兩半,每人一半好了。
  • 《山海經》與《聖經》幾乎一模一樣的七個故事,難道只是巧合?
    而西方的《聖經》不僅是基督教必讀的宗教書籍,它裡面很多的神話故事也在全世界流傳開來。但是這兩本書有些內容卻大相逕庭,足矣讓人瞠目結舌。一、天帝的後花園崑崙山是《山海經》裡的神山,許多古神居住在那裡,比如天帝帝俊。
  • 說出你與耶穌的故事
    她無助、迷茫、驚恐、抑鬱,甚至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上帝的愛不離不棄,那她是怎樣生命被主醫治,饒恕傷害過他的人,又經歷上帝怎樣的憐憫與恩典的呢?好的,我們來一起聽苗苗姐妹的生命故事……從小因被父母遺棄放至已養有5個小孩的姑媽家寄養,又因我的到來令姑父的腳突然得病殘疾無法出外掙錢,家裡人都認為我是"掃把星「。
  • 聖靈的九個果子
    【忍耐】 上帝對有罪的受造物所顯出的態度,就是忍耐。若我們知道上帝如何等候我們改變,看見自己也曾落在那光景中,也就應該學習等候聖靈在那些得罪我們的人身上施行改變。 彼得曾問耶穌:「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耶穌回答:「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 聖經裡的耶利哥城再現 耶和華為何讓色列人屠城?
    很多東方人對「耶利哥城牆」並不熟悉,而在西方社會,這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聖經故事。 耶利哥城牆 「耶利哥城牆」是來自《聖經·約書亞記》第六章的故事。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8月28日·盛夏之夜上海民族樂團&中華藝術宮攜手舉辦「海上生明月」夜場體驗活動經典館藏&中國民樂經典館藏展覽 + 「最優美的中國民樂第一場19:10-19:25第二場20:00-20:15活動地點:41米層展廳民樂專家將與你一起走進展廳,結合「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館藏展覽作品,詮釋海派繪畫與民族音樂之間的文化關聯,讓你在欣賞名畫與享受音樂的同時
  • 名畫與聖經·24 || 委羅內塞《迦拿的婚禮》與「耶穌的神跡」
    (約翰福音 2: 1-11 和合本)在西方繪畫史上,「迦拿的婚禮」是西方畫家的重要題材之一。喬託、傑拉德·大衛、丁託列託、委羅內塞、瓦薩裡、沃斯等西方藝術大師們都曾創作過以此為題的畫作。為什麼這個主題如此重要呢?這到底又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世界十大名畫|西方文藝油畫巔峰之作!
    達·文西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將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1980年該畫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代希臘人想像中的維納斯,是成人般地從海中誕生的,即生下來就是個少女。
  • 名畫懸疑檔案——動物篇
    日本知名美術史家宮下規久朗在代表作《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一書中,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角度,通過我們日常所熟悉的事物,這些在名畫中反覆出現的主題,輕鬆解讀各個時期中外名畫的秘密。小編這一期主要給大家分享動物在名畫裡的寓意!go!
  • 西方傳教士 為中國各地方言注音翻譯聖經
    他將《聖經》翻譯成溫州方言,將《論語》翻譯成英文,他的譯本是牛津大學最認可的經典翻譯,至今已印了三十多版。他建立了浙南地區最早的西醫院,溫州第一所高等教育學校。一戰期間,他負責英國青年會華工事務,獲民國政府授予的文虎勳章和雙龍寶星勳章。他受聘為牛津大學漢學教授,翻譯《妙法蓮華經》,編纂《中英佛學辭典》。他還是英國庚子賠款退還中國的有力推手。
  • 每日聖經故事:《耶穌在亞那面前》
    每日聖經故事:《耶穌在亞那面前》第八十九期:耶穌在亞那面前禁止與牧師拉手有一個基督徒,很喜歡接待信主的人,尤其是對於傳道人,如果遇見了,不是請他吃飯,就是送他東西。有一次,他在某處聽一位牧師講道,這位牧師所講的,有些不合聖經,不承認耶穌基督成了肉身來的。他聽了,一面覺得不舒服,一面又照著平素的習慣,想去和這位牧師拉拉手,談談話。但是要去拉手談話的時候,裡面總覺得有個東西在那裡禁止他,他猶豫再三,結果只好不拉手就回家去了。
  • DK丨《溫迪嬤嬤講述1000幅世界名畫》:孩子的藝術啟蒙從這裡開始!
    足不出戶就可以賞便世界名畫;可以用指尖觸碰名畫的某個細節;讀書的時候,體驗到藝術帶來的美感;這時候,你的藝術世界被打開了,以一本書的時間。她那本很有名的《繪畫的故事》,也被英國BBC電視臺製作成同名電視系列片,在西方可謂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