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為什麼沒人能做出一把完美的椅子?

2021-02-17 三聯生活周刊


據說愛因斯坦小學時做小板凳,做到第三個仍然做得很糟糕。這不怪他笨,因為板凳或者椅子其實並不好做。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說:「椅子是一種很難製作的東西,試過的人都知道這一點」。它要有結實的榫卯,要足夠輕以便移動,又要足夠結實以便承重。製作精良的椅子能夠用後面的兩個腿斜倚著時也能承受住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椅子還要坐著舒適。它要留出活動空間,又要在所有恰當的地方提供支撐,這就需要精緻的曲線與合適的板條與橫杆。

美國工業設計師尼爾斯·迪夫裡恩特說,最好的椅子是……床。在他看來,讓人坐得舒服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因為坐是一種折中的姿勢,對人來說,直立行走或者躺著時最自在。坐是一種文化的副產品,它跟身體自然的平衡背道而馳。


建築師威託德·黎辛斯基

許多人是不怎麼坐椅子的。建築師威託德·黎辛斯基在《椅子的自然史》一書中說:「世人分成兩種:坐在地上的和坐在椅子上的。」在50年代,人類學家確認,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習慣於蹲伏著,無論休息還是工作時,比如在南亞、非洲和拉美,疊腿坐著也很常見。許多南亞人用這個姿勢做飯、吃飯、工作和休息。坐在腳後跟上則是日本人、韓國人和歐亞人的做法。

習慣於坐在地上的民族一般都有入室前脫鞋的習俗,他們還更有可能穿拖鞋,以及便於坐下的寬鬆的衣服。他們的家具也都不高,還更有可能睡在墊子上。坐椅子的民族則發展出了餐桌、梳妝檯、咖啡桌、書桌等家具。


建築師威託德·黎辛斯基的著作《椅子的自然史》

坐在地上的習慣還影響了建築:在家中赤腳或穿著襪子走來走去需要光滑的地板,喜歡暖的木質而非石質地板;坐的地方鋪著軟的墊子或地毯;很高的窗臺和天花板就不那麼吸引人了。

在坐椅子的社會中,坐在地上會打破秩序,所以青少年喜歡這麼幹。出於同樣的原因,20年代歐洲的先鋒派和50年代垮掉的一代喜歡坐在地上,那是對傳統的顛覆。


書中說,中國人從宋朝開始,由坐在地上變為坐椅子。「椅」源於動詞「倚」——人們坐在凳子上,但靠在椅子上。從凳子到椅子,中間還經歷了炕——炕旁邊的牆壁啟發了椅背的設計。

中國人開始坐椅子之後,隨之發生了一場家居革命:女性開始穿褲子,進屋不再脫鞋,還出現了餐桌、遊戲桌、很高的落地燈、臉盆架,以及穿衣鏡。是什麼推動了這場革命?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認為,家具受到兩個條件的約束。一是貧窮,窮的地方很少發生內飾上的變化。坐在地上只需墊子,而椅子和與之相伴的家具很昂貴。這種轉變需要經濟的繁榮。第二個規則是,傳統文明一直忠實於他們習慣的內飾。所以一些原住民、鄉村居民和偏遠部落幾百年來變化很小。

迪夫裡恩特說,跟其他家具比起來,椅子跟人的關係更加親密。「椅子要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活動,如讀書、寫作、就餐、社交、看電視等,但它們還要滿足其他需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緒和性格投射到我們坐的椅子上。在一種心境下,我們想坐在搖椅上,在另一種心境下,我們想坐凳子或者沙發。我們之所以會跟椅子有情感聯繫,是因為椅子不像桌子或者衣櫃,它是有個性的。坐不只是功能性的,它反映了我們的心境。椅子有著不同的個性。它可以象徵地位,或者顯示品味。」

古希臘的克裡斯莫斯椅出現於公元前500年,是最優雅的椅子之一,一直被後世模仿,最近的模仿者是麥可·格雷夫斯。


喬治·華盛頓有二十多把這種椅子。以前是家庭手工業製作,現在是自動化工廠生產,它簡單、輕盈、舒適。

18世紀時家具的黃金時代,其中最無與倫比的是法國扶手椅,製作精美,附有織物坐墊。


1859年,德國設計師邁克·索耐特推出了第一種批量生產的椅子,14號咖啡館椅。它是拆開來運輸的,只有六塊彎木、十隻螺絲、兩隻墊圈。

包浩斯學校貢獻了多個令人難忘的椅子,包括塞斯卡椅,使用了有彈性的鋼管,加上傳統的藤編。

丹麥現代家具把現代製造跟傳統手藝和材料相結合,漢斯·華格納經典的圓椅就是一例,使用了外形漂亮的橡木和藤製椅面。


80年代不知何人設計的塑料椅,便宜且堅不可摧,無論你是否喜歡,它都是當今椅子界中的王者。

(圖片來自網絡)

回顧往期可點擊:

⊙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下面封面圖

一鍵下單「傅雷的傲與烈」

相關焦點

  • 椅子的故事|hiroshima chair 廣島椅 一把日本烏龍麵口感的椅子
    一首《廣島之戀》成了莫文蔚的經典歌曲,一把【廣島椅】成了深澤直人的經典設計。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日本著名的產品設計師,「無意識設計」理念的提起人,主張用最少的元素來展示產品的全部功能。
  • 親子閱讀的力量,你家有一把神奇的閱讀椅子嗎?
    世界讀書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是讀書應該出現在孩子每一天的生活裡。
  • 完美辦公椅---高靠背椅子
    如果你想找一把高靠背的辦公椅,你會發現這種椅子正是你應該擁有的完美辦公椅。
  • 兩把椅子,一把給我,一把給你
    一把給我,一把給你在這空蕩的房間只要有你只要有你我便激動不已只要有你我便不再孤寂在這裡 我搬了兩把椅子一把給我一把給你我願聽你的聲音我願翻開你留給我的筆記大衛也曾欺騙於你但他的眼淚把他的床榻漂起我曾一日七次求告於你當時你便給了我恩典的印記今夜我搬了兩把椅子
  • 一些大學生沒弄清楚:為什麼讀書?
    不禁問道:讀書為什麼?;什麼而讀書?這個問題看似老生常談,內涵卻極其豐富!現在許多人真的沒弄清楚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包含著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價值取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你一定想不到,一把椅子能有這麼多用處
    有料/乾貨 最詳盡 實用 痛快的家居解決方案自從看了某宜出品的座椅掛鈎,家居君就被驅使著尋找一把椅子的多種可能性遙想當年離家讀書住寢室的年代,一把椅子就承擔著日常起居的多重功能——休息、伏臥、搭衣服,估計還多次臨時充當全寢煮火鍋時的簡易餐桌。
  • 一把被當作是藝術品的椅子——Aeron
    有一款椅子,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博物館收藏,美國總統為之痴迷(專門在辦公室放了一張椅子)。
  • 【米蘭設計周】好看的人需要一把好看的椅子相配
    今天,就先跟著我們一起看看今年又有哪些好看的椅子或凳子——我們相信好看的人還需要一把好看的椅子來相配。蝴蝶結椅(Ribbon Chair)設計師:Nika Zupanc這款椅子共有黑、白和橡皮粉三種顏色可供選擇。Nike「運動的特點」 設計師:Bertjan Pot
  • 設計 | 解開丹麥的幸福密碼,從擁有一把Carl Hansen&Søn的椅子開始
    在一個每年有6個月時間晝短夜長,嚴重缺乏光照和溫度的丹麥,為什麼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幸福指數卻常年高居世界榜首?如果去詢問丹麥當地人的幸福原因,可能他們自己也難以回答——幸福這回事,似乎從出生就開始了。聽上去挺「凡學」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HYGGE」的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丹麥人的日常。
  • CMF的創新魔力~賦予一把椅子新生命!
    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是除了造型外最能影響產品設計視覺體驗的設計因素,對於消費者而言,色彩是最能被直觀感受到的美感要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群體年輕化,年輕消費者對於產品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為什麼別人讀書能信手拈來,我們卻像沒讀一樣?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同樣的書為什麼別人讀了就可以信手拈來,自己讀了感覺像沒讀一樣?這個問題有1.5萬人關注,168萬人瀏覽。這說明很多人意識到了讀書的作用,也買了很多書,甚至從網上下載了很多電子書,然而看了很多書後,發現對生活並沒有什麼改善,因此產生了疑惑。想想也是,本來期望讀書能改變生活,但讀了跟沒讀一樣,當然心生怨氣。
  • 川普當初給武契奇一把小椅子,如今自己也坐了一把小椅子
    真是「風水輪流轉」,當初川普用一把小椅子羞辱武契奇時,肯定沒想到今天自己也會因為一張小桌子被人無限放大並拿出來做文章。就在前幾天,川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準備炮轟選舉舞弊時,期間出現不少「亮點」。如被記者插話時反斥對方是「無足輕重」的人,並告訴其「永遠不要以那種方式跟總統說話」。出人意料的是,儘管這些言論也掀起一些討論,但網友最感興趣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川普面前的一張小桌子。發布會中,川普坐著一把小椅子,身前擺放著一張小桌子,身高一米九的川普坐在小桌前顯得「格格不入」,似乎還有點擁擠。
  • 300歐元一把的奢侈椅子在中國能行嗎?
    這是近來頗受歡迎的法國知名設計師Bouroullec兄弟為Vitra設計的新系列,包含了一把單椅、一把扶手椅、一張咖啡桌和一張長桌。提到Vitra,椅子和明星設計師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例數那些與Vitra合作過的設計師,的確足以讓設計愛好者為之興奮。
  • 青島一公司造出3D印表機 3小時打出一把小椅子
    3月27日,在李滄區四流北路青島尤尼科技有限公司內 ,一臺像家用烤箱一樣大小的3D印表機正在列印一把白色的小椅子,這是尤尼科技美女老闆王紅和她的技術團隊研發出來的島城第一臺3D 印表機,明年還力爭推出國內首臺全彩3D印表機,青島也正式加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浪潮中,計劃三年內把青島造的3D印表機推廣到普通家庭。
  • 設計前沿 | CMF的創新魔力:賦予一把椅子新生命!
    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色彩是除了造型外最能影響產品設計視覺體驗的設計因素,對於消費者而言,色彩是最能被直觀感受到的美感要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群體年輕化,年輕消費者對於產品顏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彩亮眼設計出眾的快消品在當下已經不足為奇,而座椅與生活息息相關,色彩作為如此重要的構成元素,對於家具顏值非常重要。
  • 人手一把的超網紅椅子,究竟要不要跟一波?
    只不過,隨著知曉的人越來越多,這把椅子也被打上 「北歐」 、 「網紅」 標籤,在如今的網路社交媒體的狂轟濫炸下突然就顯得索然無味甚至看了有些厭煩,散發著大家都玩膩了的氣息。 不過,這把椅子並不是隨便一把什麼椅子,首先,仔細想來這並不是什麼 「北歐」 特產椅子;其次,這也不是什麼沒頭沒腦突然爆紅的玩意兒,而是: 由 PIERRE JEANNERET 為印度城市——昌迪加爾
  • 各個品牌爭相效仿,露營玩家幾乎人手一把的椅子是……
    朋友當時以為克米特在開玩笑,沒想到,他居然真的自製了一把摺疊椅。它具有超能打的顏值,木質的天然手作質感與大地色系的布料相結合,完美適配自然風光。事實上,這款椅子的實際承重有158KG,但不建議體重偏重的人使用這款,會覺得不舒適。另外,因木料內在的一些瑕疵無法通過肉眼觀察,所以克米特椅的斷裂概率在百分之三左右。
  • 設計|解開丹麥的幸福密碼,從擁有一把Carl Hansen&Sn的椅子開始
    在一個每年有6個月時間晝短夜長,嚴重缺乏光照和溫度的丹麥,為什麼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幸福指數卻常年高居世界榜首?如果去詢問丹麥當地人的幸福原因,可能他們自己也難以回答——幸福這回事,似乎從出生就開始了。聽上去挺「凡學」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HYGGE」的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丹麥人的日常。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白巖松:見過世面的人,從不說讀書無用
    可能有很多孩子都會問家長:為什麼要讀書?甚至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讀書好像真的沒用!我就沒讀過幾本書,現在過得也挺好!讀書能治窮再現實一點,讀書不僅能豐富孩子的靈魂,更能幫孩子豐富自己的錢包。日本商業財經《PRESIDENT》做過一個關於年收入與閱讀時長的調查,調查發現:年收入500~900萬日元的人,每天讀書僅為5~30分鐘,但年收入1500萬日元以上的人,每天平均將30分鐘以上時間用於讀書。
  • 椅子也瘋狂!你絕對想不到這15種材質也能做成椅子
    這款可摺疊椅子(Flux Chair),僅需4秒即可將其展開成一把優雅舒適的椅子。收納起來就像一個大號的信封,不佔地方。椅子利用非常堅固的聚丙烯製造而成,聚丙烯是塑料中最輕的品種之一,這把椅子總重只有4.3KG,但卻能承受160KG以內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