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材料食品級利用 減少浪費應對塑料汙染

2020-12-13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等。近年來,國際上在塑料回收、減量和替代以及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和成效。


  

塑料、橡膠、紙張等都是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除了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和應用可降解替代品,食品接觸材料的回收再生利用是應對塑料汙染的重要途徑。


   陳君石指出,技術不成熟、法規滯後、消費者接受度差、成本高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  聯合工作組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27日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表示,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是行業整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接觸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鍾懷寧研究員亦坦言,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中有不少難點亟需突破,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

作為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對記者直言,近年來,國際上在塑料回收、減量和替代以及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和成效。

鍾懷寧研究員接受採訪時介紹,儘管已有不少企業在推動食品接觸材料的再生利用和替代產品開發,但中國關於食品級「可再生」的定義等並不明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在生產、使用、回收和評估等環節,仍存在難點。「行業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迫切需要把回收材料加以食品級應用。安全標準尚未明確,這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鍾懷寧坦言,「以rPET(可循環PET材料)為例,整個回收體系、再生利用工藝如何規範,再生材料材質的鑑定,相關風險研究等都需要技術支持。」

事實上,開發、使用新興可降解材料替代傳統材料,是當今世界保護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的重大舉措,市場需求強大。2020年7月,中國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餐飲行業中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

記者了解到,中國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聯合工作組(簡稱:聯合工作組)率先在上海成立,納入高校學者、相關專業機構、企業等,旨在推動規範回收和安全使用食品接觸材料,有效利用生物降解環保材料。

對此,陳君石透露,聯合工作組成立後將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減少浪費;搭建平臺,使上下遊企業等加強溝通、合作。同時,聯合工作組會致力推動政府部門打造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的相應標準。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生物可降解塑料自帶「環保光環」,但是一直未得到推廣。公眾和行業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概念不清是重要原因之一。擔任聯合工作組顧問的陳君石院士認為,培養公眾科學與參與意識,正確認知食品級再生與生物降解材料,對推動科學使用可循環利用產品十分重要。

陳君石表示,工作組將推動利益相關方形成共識,促進公眾客觀看待材料的環保性和安全性,正確認識再生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動不同層級、不同領域法規、政策和標準的協調製定。

作為聯合工作組主任委員,鍾懷寧指出,工作組將通過宣傳教育,培養公眾良好的垃圾分類和循環使用包裝材料習慣,引導各界形成共識。鍾懷寧同時表示:「我們希望聯合企業、技術機構和高等院校等各方攜手加強對食品接觸用生物降解材料環保性研究,以及食品接觸用再生材料的安全性評估。」(陳靜)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呼籲全產業鏈參與回收材料食品級利用
    聯合工作組供圖   專家學者呼籲全產業鏈參與回收材料食品級利用 減少浪費應對塑料汙染  中新網上海9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塑料、橡膠、紙張等都是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除了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和應用可降解替代品,食品接觸材料的回收再生利用是應對塑料汙染的重要途徑。
  • 應對塑料汙染 「中國方案」正穩步推進
    雖然一次性塑料製品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白色汙染」卻在肆意蔓延給我們的環境帶來極大的傷害,塑料汙染成為全球性的威脅。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應對「白色汙染」的「中國方案」已經有了整體部署,並在穩步推進。
  • 廢舊塑料食品級PET項目布局呼和浩特 再生資源再利用進入新階段
    「廢舊塑料食品級PET項目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全部投產,產品將達到美國FDA食品級認證標準的高端食品級PET塑料瓶片、片材、顆粒、食品包裝等產品,真正做到產業鏈全閉環經營模式。」11日,內蒙古海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春澤如是說。
  • 全球禁塑應對環境汙染 「盈創方案」貢獻中國力量
    ,其加工、使用和處置也對人體和地球健康產生一系列有害影響,多數廢棄的塑料仍存很大的回收再利用空間。全球每年生產大約7800萬噸塑料包裝物,只有14%被回收循環利用;每分鐘有100萬個塑料瓶被賣出,而塑料在自然環境中分解需要450年之久。按照目前全球工業生產和商業消費的發展趨勢,未來的生態環境將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資源的進一步消耗、環境負擔日益加重,為此,全球各國已在積極行動應對塑料汙染。
  • OBP產生價值減少海洋汙染 NIKE與adidas紗線利用回收材料循環製造
    目前,特別是在OBP洩漏到海洋中的國家,技術上可回收的OBP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商業回收的。OBP中立子程序當OBP不可商業回收時,收藏者會對其進行處理並發出中和證書,隨後由願意抵消其塑料足跡並生產塑料中性產品的公司購買。
  • 碧然德:減少飲水帶來的塑料汙染
    當瓶裝水大大提高了人們生活便利性的同時,也在造成嚴重的塑料汙染。大多數瓶裝水由塑料包裝,而塑料包裝是由石油提煉而成的,生產塑料瓶的過程本身就會對能源產生巨大的消耗,而隨手丟棄的塑料瓶不計其數,這些塑料瓶不僅破壞生態平衡,還會嚴重汙染土壤和水資源。
  • ...紙箱,快遞,包裝箱,回收,環境汙染,包裝袋,劉宏彬,包裝,泡沫塑料...
    對於消費者來說,收到一個又一個包裹固然開心,但也有著些許煩惱:層層包裝的快遞箱拆起來很麻煩,拆完後的紙箱、塑膠袋等又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最後往往一扔了之。  在網購盛行的今天,由快遞紙箱等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日漸凸顯。有數據顯示,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850公斤好紙,可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
  • 加強塑料製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同時,特別重要的,也是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回收體系,規範廢塑料的材料化利用,大幅度地提高塑料垃圾的能源化利用的比例。那麼總體上看,「治塑令」是以循環經濟的理念來推進塑料製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應該說更具系統性、協同性和有序性。
  • 可口可樂再次被提名「塑料汙染之王」
    日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汙染者,被指在減少塑料廢物方面「零進展」。而人們隨意將瓶子丟棄也是造成汙染的原因之一。你扔過嗎? 國外一環保組織「擺脫塑料」調查了55個國家後發現,飲料瓶在海灘、河流、公園等場所的丟棄率最高。其中,可口可樂的瓶子最多,被評為全球第一大塑料汙染者,其次是雀巢和百事可樂。
  • 食品級透明飲料瓶批發-型號
    食品級透明飲料瓶批發-型號,模具型芯和型腔及各鑲件之間配合,修理模具以減少模具型芯和型腔及各鑲件之間配合間隙。少保壓壓力和速度。鑲塊灌膠了,修模以減少模具鑲件之間配合的間隙,或者充填切換位置加大劑量減小和減模具鑲塊損壞,應修理和更換鑲件。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全文+圖解
    分步驟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探索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強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清運,規範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來看看這組數據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自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灘第一次報導發現塑膠袋以來,塑料汙染問題便一步步在發酵。世界各國對塑料汙染的認識隨著時間在不斷深化,各種力量交互作用尋求塑料汙染治理共識,思路和模式日漸清晰和豐富,行動力度不斷加強。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多個國家結合自身國情出臺包括限塑、禁塑、徵稅等法律法規。從201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均號召和倡議全球應對塑料汙染問題。
  • 星巴克寧願每年浪費千萬杯子也不回收,只因為這三點?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公司開始研發環保材料,減少能源的浪費,例如可可降解的塑膠袋,可食用勺子。而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每年售出千萬杯咖啡,但杯子大多都是一次性的,顧客喝完就會扔掉,很少有循環利用的咖啡杯。為什麼星巴克的咖啡杯質量這麼好卻不回收利用?
  • 三聯虹普:目前承接的訂單中也包含非PET、非食品級塑料回收業務
    據外媒報導,全新奧迪A3的座椅使用了可回收塑料瓶作為原料,請問收購的瑞士企業有涉及這方面業務嗎?謝謝!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自18年歐洲推行「塑料回收戰略「以來,歐洲各國目前已將塑料回收材料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食品包裝、電器配件、汽車工業等。其中塑料回收材料應用於食品包裝領域,不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產品附加值均處在回收行業前列,我司業務也側重於食品級塑料回收解決方案。
  • 你扔掉的塑料瓶,真的被回收再利用了嗎?
    自上世紀中期塑料普及以來,它就憑藉結實、輕便、低成本等優勢特性快速蔓延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用塑料零部件做的汽車整體更輕,耗油量也更低;用塑料包裝起來的產品保鮮時間延長,減少變質浪費;用塑料做的牛奶瓶比玻璃瓶更輕、也更不易碎。
  • 建立塑料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 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回收
    商務部近日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商務領域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消費者不願接受回收塑料盛裝可樂 業內人士:國內食品包裝可持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食品接觸材料行業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迫切需要能夠把回收的材料用於食品級應用,但從安全標準層面是尚未明確的,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9月24日,中國首個食品接觸材料可持續發展聯合工作組成立,會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接觸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鍾懷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到。
  • 金山對「塑料汙染治理」出手了!明年1月1日起將全面禁限……
    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和協作下,本區相關文件已出臺,金山區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繼印發了《關於成立金山區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推進機制的通知》《金山區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金山區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近期重點任務安排》,標誌著金山區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工作全面實施。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
    不規範生產、使用塑料製品和回收處置塑料廢棄物,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積極應對塑料汙染,事關人民群眾健康,事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