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出遊]安徽景區紛紛開啟「雲」營業
「請跟隨我一起進入渡江戰役紀念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幅雕塑,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室內群雕組像,長50米,平均高度8米。刻畫的是渡江戰役打響後,人民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時的景象。展現了解放軍突破千裡江防、乘勝向全國進軍的強大氣勢。」
3月3日上午10點,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的講解員準時與網友在直播間相約。在虎牙直播上,剛開始沒多久,顯示有2.9萬人正在「雲遊」渡江戰役紀念館。
據介紹,渡江戰役紀念館與中國聯通攜手推出5G互動直播服務,觀眾不僅可以在家線上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還可與講解員實時互動,身臨其境感受紀念館的優美環境和文化內涵。
與此同時,合肥野生動物園的特約美女主播,正在與麋鹿親密接觸。麋鹿的旁邊住的是小浣熊,「是不是讓人聯想到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小浣熊牌方便麵。」主播邊走邊介紹,「下面再帶大家去看網紅——火烈鳥。」
透過手機屏幕,6歲的甜甜跟著媽媽正一起「雲遊」合肥野生動物園。她說:「媽媽答應我春暖花開的時候去動物園看小動物,可是現在外面有病毒不能出門,用手機看也挺有意思的。」
國內八大博物館直播間「拼家底」
「這一天看的好忙啊」,「還是這個臺最好」,「主播哥哥不要走,疫情結束我要去找你!」……這樣的彈幕,乍一看讓人以為是哪個當紅主播的粉絲在示愛,但其實卻是平日裡「高冷」的博物館在直播。
2月2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國內8大知名博物館一同在淘寶直播帶來了一場「博物館雲春遊」大串燒。
90後合肥市民李明明當天一早就進入雲春遊直播間,第一場開播的是甘肅省博物館,李明明透過手機屏幕,跟著專業的講解員重走了一趟「絲綢之路」。各種青銅器、竹簡一一亮相。「最激動的是,看到了真品銅奔馬『馬踏飛燕』。」
李明明告訴記者:「在直播間看,感覺比去博物館更好,不用出門,而且講解專業,宅在家裡也有這麼大的福利,真是超棒。」
更讓李明明過癮的是,3月1日,他還收看了1388歲的布達拉宮的直播,跟著鏡頭「雲遊」世界屋脊的明珠。「以往並不開放的金頂群、很少人能看到的館藏經書等等,都一一在直播間裡呈現。太珍貴了!」
[雲蹦迪]
合肥人也能蹭到蹦迪「大場子」
晚上7點,住在合肥海棠花園的劉先生打開微信,開始和其他三位要好的哥們開始群聊,和一般聊天不同,他們的鏡頭前還擺著一盤盤下酒菜和斟好的一杯白酒。「兄弟們,來,今年過年沒見著,哥先走一個。」劉先生端起面前的一小杯白酒一飲而盡。他說:「視頻裡都是髮小,從小在蕪湖一起長大,每年過年回老家都要聚餐喝酒,但是今年因為疫情沒有回去,所以兄弟們就隔著屏幕推杯換盞。」
在新冠病毒疫情下,「雲喝酒」成為了2020年新型酒局社交模式。三五好友,打開手機,對著視頻,乾杯聊天,把焦慮情緒釋放出來。這樣規避線下飲酒飛沫、接觸傳播,在各自屏幕前推杯換盞,完成一場心理的自我消毒。
疫情對夜場的衝擊也不小,正當蹦迪選手們在家要躺到四肢退化時,2月8日,全國最火的酒吧之一TAXX,在抖音開啟了一場「雲蹦迪」。據報導,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7.1萬人,4個小時持續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
合肥90後美女辛蕊就是七萬分之一。「以往3月份,已經陸續有音樂節開幕了,可以全國到處嗨,現在不能出門,雲蹦迪更像是一種自嗨,讓身處合肥的年輕人也有機會去『大場子』開開眼界。」
[雲健身]
圍觀直播「擼鐵」,宅家也能鍛鍊
線下娛樂大幅減少,不少人轉移至在線視頻、網路遊戲,還有一部分人選擇更有益身心的在線娛樂形式。
合肥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讓假期不再局限於「躺和吃」,她參加了健身會所的「雲端健身」課程。「之前會定期到健身房鍛鍊,現在特殊時期只能在家,但是健身不能停。跟著我們的娜娜老師一起打卡,下午跳尊巴,晚上跳民族舞。」
「我報了一些網絡學習課程,如英語,還購買了一些付費電子書。」來自合肥蜀山區的市民李女士說,她手機裡最近下載了不少知識付費的軟體。「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充充電。」
[雲教學]
包河200多位教師錄製「雲課堂」
周妍是合肥市包河區海頓學校一名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她熱愛朗讀,鍾情語文教學。前不久,周妍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務——錄製「鞏固拓展課」的精品課程。
從接到任務以來,周妍每天都在認真備課、寫教案、做課件、錄微課,也經常群裡與其他老師交流討論如何讓每個環節都符合網上授課的特點。
3月2日,安徽省的中小學生們迎來了首個「線上開學日」,全省各地的中小學師生們通過電視、網絡平臺,開啟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作為對全省線上教學課程內容的一個補充,目前包河區有200多位教師參與到「和美雲課堂」微課和精品課程的錄製工作中。而自2月20日包河區開通「和美雲課堂」以來,共上線播出課程978節,點擊量達5億多人次。
包育曉 謝文君 汪陳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鄭茹 張永/文 餘紅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