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宮街東較場,有一家經營了二十多年的手工糕店,時間之長,可謂清遠經典。
在一個爽朗的夜裡,小編踏上旅途,前往探店。
它叫桂姐糕點,店面十分簡陋,但給人濃厚的歷史味道。裡面,彎著腰的桂姐正忙著準備第二天的銀針粉。二十二年的傳統手工經營,時間已經給出「成功」的答案,那麼這裡出品究竟是怎樣的呢?
手工銀針粉採用傳統做法,粘米粉配一定量的水,將其和成一團,隨後就可以一根一根搓出來,快捷又簡單。
蒸熟後,銀針粉潔白透明,稍微用夾子擺弄幾下,它柔軟地左右晃動。入口,是真正的爽口彈牙!這是清遠的傳統習俗,寓意長久、長壽,往時一家人在飯桌上搓銀針粉,場面十分溫馨。
按照一斤米配三斤蘿蔔的方法,米打成漿後,跟蘿蔔混合在一起,只需加少量油和鹽,上託蒸熟就可以。蘿蔔糕入口十分軟滑,慢慢咀嚼,蘿蔔的甘味逐漸呈現,隨後就是淡淡的清甜。蘿蔔糕的底為含有豐富維他命、礦物質、膳食纖維的糙米,吃得健康、綠色,更不黏牙!
店家自家種有艾草,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最新鮮的艾餈吃。艾餈經過絞肉機反覆嚼碎,有著比刀切更加細膩的口感,艾香更清。作為內餡的白糖、芝麻和花生經過一番小炒,香而可口。還有不少從國外回來的清遠人將它當作特產送出去呢。
糙米打漿後,浸漿沉底,過水,重複幾次後(更爽滑),在發器中發酵。如果想要雪白的松糕,就加白糖,金黃色的就加冰片糖。松糕入口,是恰到好處的鬆軟。它的香甜,讓小編想起童年時,奶奶上街買松糕回家吃的美好日子。或許,當年的松糕,正來自這裡。
此外,這裡還有手工製造的豆仔餈,紅豆粽,刀切餈和馬蹄糕等,口味經典,值得品嘗。
美食背後,故事如何?
早在二十二年前,桂姐和老公就開始經營糕店,用推車在學宮市場附近擺賣,以求兩餐。說著說著,桂姐就講起當時最難忘的事情。
圖:廖叔正在掃《Touch清遠》的二維碼!
由於剛開業,還不熟悉製作糕點,所以出品的馬蹄糕和蘿蔔糕品質不穩定,最糟糕的時候一咬就散,導致沒人來買。
將那些失敗的糕點餵豬後,桂姐就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原來只是發酵時間的問題,隨後生意好轉。過了幾年,桂姐糕點就東較場內開了店,直到今天依然不變。
二十二年的堅持,這裡的出品從簡單的蘿蔔糕,變成了今天豐富多彩的糕點。桂姐這份堅持,不僅緩解了生活壓力,更是一種對清遠美食文化的傳承和宣傳。
無論是節日用糕,還是各種新奇好味的糕點,只要你需要,提前一天預約即可。電話:18318221983(廖叔或桂姐),3322234(轉載註明出處,圖文/力哥)
小編問你:
一直好想吃煲仔飯,求介紹,有獎!
【美食GPS】
傳播美味,分享故事,盡在Touch
踏趣小編微信:touchbebe(歡迎私聊喲)
往期文章精彩回放
回復【鯽魚粥】
新鮮拆骨鯽魚粥,拒絕不了
回復【東海藥膳】
隱居小市的20年老湯店
回復【又一粥】
超正點的冰鎮鱔片、桑拿牛肉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輕鬆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