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的15款傳統糕點,你還記得咱們家鄉的味道嗎?

2021-02-16 膠東在線

物質極度豐裕的今天,平素裡就飫甘饜肥的我們,也許並不總吃糕點。年輕的朋友更是不理解中式糕點的飲食文化內涵,更傾向於西方漢堡和眾多的派。年紀稍長些的人們卻不會忘記那些傳統糕點曾經帶給我們的甜蜜時光。那美妙的味道,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永難忘卻。

 

在新年這樣喜慶的日子,怎能少了這些。元旦到新年,家中備幾款這樣的傳統點心,其樂融融的氣氛下一起回味那久違的綿香。今天,小編將為大家推薦15款山東的傳統糕點,望在圖文並茂的多彩世界裡,幫你尋回兒時最愛的這口家鄉味。

科普下糕點分類

1)糕食點心類:如芡實糕、桂花糕、綠豆糕、合川桃片等。

2)烤炸點心類:如鳳尾酥、龍眼酥、龍鳳餅、麻餅、桃酥、水晶餃等。

3)油炸盆貨點心類:如米花糖、苕絲糖、白芙蓉酥、薩其瑪等。

4)雜糖類:如花生糖、花生粘、魚皮花生等。

 

沒吃過大蝦酥的小朋友,別說你的童年在濟南。這表皮酥脆內心軟糯,口味鹹甜的大蝦曾陪伴了好客君整個童年。依稀記得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那味道至今無法忘懷。如今只有在濟南一大糕點鋪裡尋覓它的蹤跡了。

誰小時候沒吃過這個?江米條,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屬於逢年過節每家必備糕點了!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擀成圓形,曬乾用油煎,蘸糖、芝麻等製作而成。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許多人兒時記憶中,只要到臘月,就有香甜可口的糖瓜吃,那種甜蜜滋味至今還縈繞在唇齒間。糖瓜,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糖,把它拉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粘,別有風味。

一口薄如蟬翼的鴨尾酥,吃出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老青島的味道……曾經,那些留存於唇齒間的餘香,讓我們有了歸屬感,能留住一個孩童的記憶。想吃傳統工藝的鴨尾酥,那就去青島英記樓吧。

炸麻葉,在山東這可是過年的保留甜點,春節小零食。麻葉是一種油炸面點,口味有鹹、甜兩種,因外形似葉子,上面布滿芝麻,故稱麻葉。有些地方又叫炸反果子、油炸果子,口味類似新疆饊子。

在山東該美味以青州最為有名。青州蜜三刀起源於北宋,當地人稱為「蜜食」,以老字號「隆盛」所制最受歡迎。蜜食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補脾、益氣、潤肺止咳。喜愛吃甜食的小朋友,可以首選它了,味道贊!

當地人稱媳婦餅,果餅。是乳山特有的漢族傳統麵食,如今已蔓延至膠東半島地區。喜餅口感鬆軟、味道香美、面料飽滿。是逢年過節,結婚生子,走親訪友,表達喜慶情緒最直接的「飲食文化大使」。

山東的芝麻酥糖,以濱州最為有名,已有百年歷史。吃過的人無不被其酥脆香甜的口味所折服,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是它的最大特點。一小塊酥糖從半米高落到地上,即變成碎末,足可見其脆。

抓果也稱抓吉,是煙臺傳統的喜慶面點,也是新媳婦出嫁的喜慶小點心。由麵粉、糖、雞蛋、花生油為原料製作的發麵食品,形狀為菱形。

 

「豐糕、豐糕,以表豐收之兆。」沂水豐糕為沂水獨有,是臨沂沂水縣著名漢族傳統糕類名吃。它實際是滿族傳統食品沙琪瑪的改良品種,豐糕寓意年年豐收,步步登高,沂水人每到中秋來臨,製成豐糕以慶豐年。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美味,山東境內尤以魯西南最受歡迎。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後入口即化。好客君記得兒時,吃饊子習慣一根根的數著吃,好有意思!

滿滿的都是童年味道!曾是無數人最喜愛的糖果之一,更是不少人兒時眼中的「奢侈品」。甜,筋道,不粘牙,這是吃過高粱飴的人對它最直觀的三個感受。優質高粱飴選料最關鍵,好料做好糖。

糖酥煎餅,是三十年代初濟南德順齋煎餅鋪所首創。主要原料是小米,因放入的香料不同,味道各異,有花生、慄子、菠蘿、香蕉、薄荷、玫瑰等不同味道。薄而酥脆,色澤金黃,香甜可口,易消化。已成為來濟外地人首選的地方特產,也是濟南人饋贈外地友朋的首選伴手禮。

餑餑,多產於山東膠東半島,又稱大棗餑餑。不僅外觀好看,而且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營養美味,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白面饅頭上捏塑成各種美輪美奐、栩栩如生、色彩豔麗的圖案,為膠東民間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大棗餑餑是膠東人引以為傲的傳統糕點麵食。

雖名為燒餅,但形狀及口感與普通燒餅相差甚遠。周村燒餅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味美,香滿口腹,具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已成為山東人家中常備的零食小點。

生活中的幸福與溫馨往往就存在於這些讓人垂涎的美食當中。這些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糕點總是讓人覺得幸福。春節已臨近,開始備年貨的小夥伴不要忘了把這些經典美味帶給爸媽,一口糕點,一口家鄉味……


來源:中國山東網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還記得家鄉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食嗎?都是家的味道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可別忘了家鄉的傳統美食吆!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和文化相媲美的中國美食,也歷史久遠。考古出來的美食記憶能追溯到很久以前,而在這更迭萬變的時代中,傳統美食漸漸地勾起了人們對生活的回憶。你還記得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嗎?美味無關貧富,每個地方都有自流傳已久的味道。
  • 你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傳統手工月餅麼?快來get自製月餅新技能!
    2020,終於可以和家人說一聲:「吃月餅啦!」 離開故鄉才明白,家人團聚圍坐一起,吃著月餅聊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才是好時光。 張勁羽,一個佛系的武漢女孩,閒暇的時候喜歡寫作和烘焙。在她看來,這兩個愛好,一個毫無保留,一個治癒一切。
  • 小時候媽媽味道的「傳統手工老式雞蛋糕」
    因為能吃到很多各式各樣的糕點。長輩們心疼我們,也會留許多小糖果、小糕點給我們小朋友。時光如梭,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長大。銀白的髮絲也爬上了長輩的眉角眼梢。重溫一下小時候的溫度也顯得更加的懷念。今天教大家做一款小時候的味道:雞蛋糕< 帶你回到過去的溫暖又美味 · 老式雞蛋糕 >
  • 小時候吃的雪糕,哪個味道最好,你還記得嗎?
    當你吃到涼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時,你是否想過,世界上最早製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中國。中國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鄉。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國就有用冰解暑的記載。後來皇宮裡就有了用奶和糖製成的冰棍。曾經小時候的夏天,一根冰棒能讓我們快樂一整天,更是能帶來非常多的歡聲笑語,那你知道小時候吃的雪糕,哪個味道最好嗎?你還記得那時候最喜歡哪一種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年味 ▏小時候陪你過年的糕點,你還記得嗎……
    小編物語: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你特別喜歡過年,或許是爺爺奶奶的擁抱讓你溫暖;或許是漫天絢爛的煙花讓你興奮,或許是滿桌的糕點、糖果讓你甜蜜。現在你長大了,那些過年的記憶你還記得嗎?年糕、粽子、油堆,那些小時候過年讓你愛不釋手的糕點你還能尋到嗎? 指南1:錦桂樓賀歲年糕
  • 這些好吃的糕點,你還記得那些味道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迷戀英式下午茶、法式甜點或日韓零食,而那些傳統的中華糕點卻被我們遺忘了。但仔細回想,我們最快樂的回憶,其實是端午節吃到外婆包的粽子、清明時節吃到青草香氣的青團,我們自己的美食不應該被忘記。
  • 廣西博白芋苗,還有多少人記得小時候的味道?
    在廣西玉林博白,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芋苗炒豆豉是什麼味道的呢?以前在農村,基本每家都會種芋頭的,芋苗是把芋頭的莖柄醃製出來的一種食材,味道清爽可口。一般種有芋苗的人家,芋苗也是少不了的。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種地的人少了,連芋苗都不再是餐桌上的常見菜了。
  • 有一種記憶叫家鄉的味道!你可還記得?
    還記得炊煙嫋嫋的小山村嗎 那濃濃升騰的熱氣還有撲面而來的香氣 那是親情的味道,思念的味道更有媽媽的味道 小時候的粘豆包 是很多人心中割捨不掉的一份回憶 你還記得嗎?
  • 夏村廚娘製作傳統糕點,尋找家鄉味道
    蘿蔔糕與芋頭糕是廣東家庭中常做的糕點,也是廣東人「一盅兩件」早茶生活的典型縮影,其製作方法簡單,營養價值可觀。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熱懈毒、利便。食之使人清爽舒適,最適宜初冬乾燥的天氣。為了豐富村居婦女的生活,1月27日上午在乾務夏村廷璉黃公祠廚房開展了「尋找家鄉味道」-製作傳統糕點的活動。
  • 還記得小時候糖果的味道嗎?
    小時候的我們都沒有太多零花錢,也沒有太多糖吃,只要有一點就開心的不得了,下面讓小編給你盤點一下我們小時候吃過的糖果,共同來回憶一下小時候的溫馨時光吧!十幾年前,當阿爾卑斯奶糖出現在國人面前時,人們對這個略顯洋化的名字還略感陌生,但是很快這一來自於義大利的品牌,以香濃的口味贏得了人們的青睞。2.
  • 那些年吃過的抓果、喜餅、花餑餑……一口糕,一口家鄉味
    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蜜三刀、江米條……那美妙的味道,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卻永難忘卻。棲霞人小時候經常吃的糕點分類:1)糕食點心類:如花餑餑、綠豆糕等。
  • 9款小時候零食,你還記得嗎?
    艮啾啾的,放在嘴裡都不捨得嚼,總想讓它在嘴裡多待一會兒~吃的時候不禁讚嘆,大廠就是大廠,味道和小時候對比幾乎沒有變化,酸酸甜甜的,水果味依然很濃,吃起來格外解壓,也不像劣質軟糖一樣會黏牙,強烈推薦!(話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鳳梨味改成了菠蘿味,我記得小時候就是叫鳳梨味,難道是我記錯了?)
  • 在龍口,那些年吃過的抓果、喜餅、花餑餑……一口糕,一口家鄉味
    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
  • 小時候吃過的那些「玩意兒」,你還記得嗎?
    小時候吃過的那些「玩意兒」,你還記得嗎? 不像小時候,苦苦攢下零花錢, 只為了去買心心念念很久的零食, 還怎麼都吃不厭。 你們記憶中有哪 些難以忘懷的小零食呢?
  • 這家中式糕點店內藏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甜品是稀缺物放學路上的麵包店街角的糕點鋪都讓人如痴如醉一個簡簡單單的糕點鋪幾大盤焦糖色的糕點疊在一起簡單說,它是古舊的味道、過去的味道,在物質缺乏的年代,簡單普通的麵包,卻總能有超出期待的味道。用料並不特別,卻有著棉花般的手感,整個吃起來很輕盈,口感清爽,彷佛回到了小時候,一切都是那麼簡單質樸,讓人回味!
  • 小時候過年常吃的8種糕點糖果,現在逐漸「消失」,你吃過哪些?
    對於吃貨的我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可以吃到各種平時很少吃到的美食,除了雞鴨魚肉各種美味菜餚,更吸引我的是各種傳統糕點糖果,比如說桃酥、花生糖、雲片糕等,美味可口、傳統經典,讓人回味無窮。小時候過年常吃的糕點糖果,經典美味,現在逐漸「消失」;說是「消失」,主要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特別是西方的烘焙美食進入國內,被大家廣泛地接受,曾經被大家喜歡的傳統糕點糖果,卻漸漸被「冷落」,吃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我總覺得少了傳統糕點的年,總是缺少了點什麼,似乎就是那種叫「年味」的東西,對於吃貨來說也是一種情懷吧。
  • 那些年吃過的甜食和百年老店你還記得嗎?全吃過算你贏!
    在童年時總是纏著大人要糖果和糕點吃,如今再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桃酥、山楂片、江米條……那味道在現在看來也許並不十分美味,但卻難以忘懷!今天好客君就帶大家回到童年,這幾款山東的特色糕點和傳統甜食,有沒有你記憶裡的那一份?
  • 最「難以忘懷」的6種傳統糕點,樣貌醜陋但真的好吃,你愛吃哪個
    最「難以忘懷」的6種傳統糕點,樣貌醜陋但真的好吃,你愛吃哪個咱們華夏民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來深受美食愛好者的喜愛,不僅讓國內的吃貨垂涎三尺,更是吸引了很多國際上的吃貨們,提起中國的美食,紛紛豎起大拇指。
  • 6元一碗的「冰粉」,這「果子」就能做,小時候的味道還記得嗎?
    6元一碗的「冰粉」,這「果子」就能做,小時候的味道還記得嗎?每到夏天,一到晚上,家附近就有不少賣冰粉的攤子,以前是5元一碗,現在一般都在6、7元的樣子,在我們四川這邊,冰粉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小食,冰粉亮晶晶的,在上面澆上紅糖,再加了葡萄乾、花生、芝麻、芋圓、餈粑等,吃起來又甜又香,冰涼又爽口。
  • 小時候的味道,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多少
    我是一名80後,像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經歷了很多事,也見證了很多,無論是在國家經濟的變化還是科技的變化都給我們太多太多的驚喜,別的不多說,就拿美食來說,我們小時候吃的喝的,有很多都被逐步的淘汰掉了,不在會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就算有一少部分也是經過了很多的改良,它的味道和口感都不是我們小時候的那種味道